山东省德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率越大,电阻就越大 B、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C、电源的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 D、非静电力把1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做功越多,电动势就越大
  • 2. 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频率是1Hz B、振幅是10m C、t=1.8s时,质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D、t=1s时,质点所受合外力为零
  • 3. 某同学通过实验,描绘出了两个电阻R1R2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两条图线交于点P,R2的图像在P点的切线与纵轴的交点值为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的电阻为1Ω B、R2的电阻为10Ω C、R2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 D、U=1V时,R2R1的电阻相等
  • 4. 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记为O点,小球在A、B间做简谐运动,如图甲所示;它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取向右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s末小球的速度方向是OB B、0~0.2s内,小球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均变大 C、小球在0.1s末和0.3s末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不相同 D、小球在0~4.2s内的路程是100cm , 在3.6s末的位移为5cm
  • 5. 近些年,科学家们逐步对极地进行开发和探索,由于极地大面积被冰雪覆盖,开发和探索的进度受到影响,人们为了加快进度发明了共振破冰船,如图所示。破冰船利用专用传感器感应冰面的振动反馈,自动调节锤头振动频率。当冰层与锤头发生共振时,可以大幅提高破冰效率。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锤头振动频率越高,冰层的振动幅度越大,破冰效果越好 B、破冰效果最好时,锤头的振动频率等于冰层的固有频率 C、破冰船停止工作后,冰层余振的振幅越来越小,频率也越来越小 D、对于不同冰层,破冰效果最好时,锤头的振动频率相同
  • 6. 如图所示为A、B两个质点做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振幅是0.5cm , 周期是0.5s B、t=0.2s时,A沿正方向运动,B沿负方向运动 C、t=0时,A的速度最小,B的加速度最大 D、t=0.1s时,A的位移为0.5cm , B的位移为0.1cm
  • 7. 欧姆表的内部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计的电阻为Rg ,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0 ,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欧姆表的工作原理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B、电路图中左侧的表笔为黑表笔 C、欧姆表表盘的最左端为欧姆“0”刻度 D、欧姆表表盘的中间刻度值为R=r+Rg
  • 8.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始终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电路稳定后,平行金属板间带电微粒P处于静止状态,小灯泡发光。某时刻电路发生故障,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带电微粒P向下移动,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

    A、电阻R1断路 B、电阻R2短路 C、灯泡L短路 D、滑动变阻器R断路

二、多选题

  • 9. 关于动量和冲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动能可能不变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物体动量的变化量也一定为零 C、只要力的大小和力的作用时间乘积相同,那么力的冲量一定相同 D、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它的动量不一定为零
  • 10. 某电学元件的简化电路如图所示,其中Rt为金属热电阻(温度升高,阻值变大),R1为光敏电阻(光照强度增加,阻值减小),R2R3均为定值电阻,V为理想电压表,电源电动势E、内阻r均保持不变。若发现电压表示数减小,原因可能是(    )

    A、光照强度减弱,其他条件不变 B、光照强度增强,其他条件不变 C、环境温度降低,其他条件不变 D、环境温度升高,其他条件不变
  • 11. 全民运动,始于“足下”。如图所示,学生练习用脚颠球,足球的质量为0.4kg。某一次足球由静止自由下落0.8m , 被颠起后,离开脚竖直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为0.2m。已知足球与脚的作用时间为0.1s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与脚作用的过程,脚对足球的冲量大于足球的动量改变量 B、足球与脚作用的过程,足球动量变化量大小为0.8kgm/s C、足球与脚作用的过程,脚对足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28N D、足球从下落至第一次向上运动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重力冲量的大小为2.4Ns
  • 12.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静置着A、B、C三个物块,物块A、B通过轻质弹簧连接,其中物块A的质量为0.4m,物块B的质量为m。某一瞬间,一颗质量为0.1m的子弹以速度v0向右射入物块A并留在其中(作用时间极短)。当物块A(含子弹)、B速度第一次相等时,物块B恰好与物块C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物块C的速度为v015 ,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从子弹射入木块A至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块B与物块C碰撞前瞬间,物块B的速度大小为v015 B、物块C的质量为2m C、子弹、弹簧与物块A,B,C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125mv02 D、弹簧最大的弹性势能为1135mv02

三、实验题

  • 13.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甲同学用秒表测得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的摆线长(悬点到摆球上端的距离)为L0 , 已知摆球的半径为R , 用上述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测重力加速度的一般表达式g=
    (2)、乙同学将摆线的悬点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得到了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已知摆长L1=0.99m , 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得,单摆的周期T=s,重力加速度g=m/s2。(取π2=9.87 ,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4. 某实验小组要测定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具体操作如下: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的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D=mm。利用毫米刻度尺测出电阻丝的长度L。

    (2)、利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精确测量电阻丝的电阻Rx , 已知电流表内阻为RA , 操作步骤如下:

    ①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使电压表读数为某值,记下此时电阻箱的读数R1和电流表的读数I1

    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读数保持不变,记下此时电阻箱的读数R2和电流表的读数I2

    ③重复步骤②,得到多组电阻箱和电流表的数据;

    ④以电阻箱电阻R为纵坐标,以电流表读数的倒数1I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描点连线,如图丙所示。已知图线的纵轴截距为b , 则电阻丝电阻Rx=(用题中给定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3)、根据电阻定律,利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阻丝的电阻率ρ=(用D、L、Rx表示)。
    (4)、若从系统误差的角度分析,用该方法测得的电阻丝的电阻率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四、解答题

  • 15.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4V , 内阻r=0.5ΩR1=4ΩR2=1.5Ω , 电容器的电容C=8×106F。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求:

    (1)、R2 两端的电压U;
    (2)、断开开关S后,通过R2的电荷量Q。
  • 1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0V , 内阻r=0.5Ω , 电动机的线圈电阻R0=0.5Ω , 电阻R1=2.5Ω , 小灯泡L标有“2V0.4W”。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与电动机恰能正常工作,求:

    (1)、电源的输出功率;
    (2)、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 17. 2022年2月4日至20日,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冰壶项目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某次投掷冰壶的物理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如图甲所示,P、M、O为比赛场地中心线上的3个点。投壶手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沿中心线由静止出发,投壶手对冰壶推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在P点放手,冰壶沿中心线滑动,冰道的右端有一圆形的营垒区,以场地上冰壶最终静止时距离营垒圆心O的远近决定胜负。已知冰壶(可视为质点)的质量均为m=20kg , PO的距离为L1=30m , 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2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某次投壶手对冰壶的推力大小,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投壶手在点P处放手时,冰壶的速度是多大?
    (2)、某次比赛中,蓝壶静止在营垒区M点,M点距圆心O的距离为L2=1.25m , 如图甲所示。红壶在P点以初速度为v0=522m/s投掷出,沿冰道中心线PO滑行,在M点与蓝壶发生弹性正碰。求蓝壶停止时,距点O的距离。
  • 18. 如图所示,水平轨道右侧有竖直墙壁,在P点处静止放置小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质量分别为m、2m。物块a、b间有少量火药(质量可忽略),某时刻点燃火药使物块a、b迅速分开,分开后物块a以v0向右运动,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以原速率反向弹回。物块b刚停止运动时,物块a与之发生第一次碰撞。已知物块a与b的所有碰撞均为弹性碰撞,物块a每次与竖直墙壁碰撞后都以原速率反弹,所有的碰撞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物块a与水平轨道间没有摩擦,物块b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物块a、b分开瞬间,物块b的速度大小vb0
    (2)、P点到竖直墙壁的距离L;
    (3)、物块a与b发生第2次碰撞后瞬间,物块a的速度大小;
    (4)、物块a、b第n次碰撞后到第n+1次碰撞前,物块b运动的位移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