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九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每题1.5分,共30分)

  • 1. 观察下面“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表格,指出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通商口岸的开放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协定关税的影响 D、赔款银元的结果
  • 2.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下面关于这次战争表述错误的是(    )
    A、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目的:获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 C、借口:英法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 D、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3. 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记,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金田起义、北伐西征 B、北伐西征、定都天京 C、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D、永安建制、天京陷落
  • 4.   1899年,美国认为“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保护未来的利益,使美国立于一个牢不可破的地位”。美国之所以这样认为,主要是因为(    )
    A、三国干涉还辽 B、“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C、列强在华强租租借地 D、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 5. 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如下图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 6. 维新的曙光刚刚显露,却瞬间消失。激愤的中国农民烧教堂,杀洋人。联军长驱直入,攻占北京,再遭国耻。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依次是(    )
    A、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B、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 C、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甲午中日战争 D、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如下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

    A、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 8. 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9. 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为了使其占领中国商品市场、掠夺中国原料等各方面利益需求“合法化”,强迫清政府(    )
    A、签订《南京条约》 B、设立总理衙门 C、镇压农民起义 D、建立近代工厂
  • 10. 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    ④创立兴中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1.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在于(    )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推翻了封建制度 C、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12. 孙中山的“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高度赞扬了某次起义的历史意义。这次起义是(    )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安庆起义
  • 13. “1912年结束了中国的一个时代,也开启了另一个时代。”这一句话所指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南京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B、清帝下诏退位 C、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 D、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 14. 袁世凯上台前,孙中山为限制袁世凯专权,维护民主共和制采取的措施是(    )
    A、提出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到南京就职等条件 B、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就即行辞职 D、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 15. 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更加肆无忌惮地实行专制独裁。其具体措施有(    )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6. 下列时间轴所示活动的共同之处体现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而不断奋斗的历史。下列探索活动与时代相对应中正确的是(    )

    A、民族危机加深,学习西方制度 B、革命派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国 C、面对西方侵略,学习先进技术 D、“打倒孔家店”,从思想上进行彻底改造
  • 17. 民国初年,文化界掀起了一场论战。一方认为,用“粗俗”的白话文代替优雅文言文是一种倒退:另一方则认为文言文死气沉沉,白话文更有活力。这场论战发生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 18. 下列人物与思想主张搭配不正确的是(    )
    A、魏源——师夷长技 B、孙中山——三民主义 C、张謇——实业救国 D、李大钊——自强求富
  • 19.   1920年陈独秀、李汉俊创办《劳动界》用浅显的语言和生动的事例向中国的工人阶级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号召工人阶级联合起来为改变受压迫的境遇而斗争。材料说明(    )
    A、知识分子宣传民主和科学 B、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涨 C、共产党早期组织已经建立 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工人运动结合
  • 20. 陈独秀曾写道:“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材料中的“文学革命”(    )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促进了白话文的逐渐普及 D、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21. 近代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近代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材料二: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数额也大幅增加。

    材料三:日益严重的海防危机,让当时的中国意识到海军建设的重要性,于是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1)、材料一中“五口通商”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其主要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条约签订于哪次侵华战争?列举列强在这次战争中犯下的罪行?
    (3)、材料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于哪场战争?“再次骨肉分离”指什么史实?
    (4)、试归纳上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共同点。
  • 22. 为了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难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的课程图

    年代

    学堂名称

    类别

    1862

    京师文馆

    外语

    1866

    福州船政学堂

    军事

    1876

    福州电气学堂

    科技

    1880

    天津北洋电报学堂

    科技

    1887

    广东水陆师学堂

    军事

    材料二:

    材料三: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1898年,他入京创办京师大学堂,培养了大量具有维新倾向的新知识分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产生的影响。列举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2)、结合材料二漫画内容及相关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的方式,并简述其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3. 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

    (1)、通过学习图A至图D的四个历史事件,同学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图。请你填写该示意图空白处的历史事件和口号。

    (2)、三民主义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指导思想?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图D代表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4)、请你为图A至图D所代表的四个历史事件,拟定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