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面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元谋人遗址”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是云南省的一张历史名片。这主要是因为元谋人(    )
    A、是中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是黄河流域文明的代表 C、已经能够制作工具 D、已经学会使用“火”
  • 2. “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大量石器和用火遗迹发现以后,直立人的存在才得以确认,从而基本上明确了人类进化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北京人的发现为人类的进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②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 
    ③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过着群居生活 
    ④北京人懂得使用石器和火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3. 《史记》记载,尧年老时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经民主推举和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老时,如法炮制,传位于禹。这种推举首领的办法是我国上古时期的民主制度。材料中推举首领的原则是(    )
    A、推举自己的亲人 B、推举有才能的人 C、推举贤德的人 D、推举实力强大的人
  • 4.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①炎帝         ②黄帝         ③尧           ④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5. 在我国古代传说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青铜文明 B、海洋文明 C、农耕文明 D、游牧文明
  • 6. 公元前21世纪,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其标志是(     )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建立 C、西汉的建立 D、秦朝的建立
  • 7. 夏桀不分昼夜饮酒作乐,自比太阳,百姓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情愿与你同归于尽”。夏桀失去民心,最终在和汤的斗争中大败,夏朝灭亡。商纣在殷都“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和后妃大臣嬉戏游乐,建造鹿台堆集从全国抢夺来的粮食和财宝,导致商朝政治混乱,人民不满。周文王起兵伐纣,纣王大败,商朝灭亡。周幽王为讨宠妃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从这三个故事中推测,夏朝、商朝、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国君暴政,不得民心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国君采取利民措施 D、周文王伐纣
  • 8. 下面的文物“利簋”的铭文中提到商军溃败之后,身为有司(官职名称)的利得到周武王赏赐给他的青铜,并铸造了一件铜簋,作为永世的纪念,所以利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该文物印证了历史上的(    )

    A、涿鹿之战 B、夏朝建立 C、商汤灭夏 D、牧野之战
  • 9. “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推动这一时期“大变革、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10. 商朝是我国青铜器高度发达的时期,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
    A、三星堆青铜面具 B、青铜神树 C、司母戊鼎 D、四羊方尊
  • 11.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隶书 C、小篆 D、大篆
  • 12. 管子即管仲,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他辅佐下列哪位诸侯成为春秋首霸(    )

    A、秦孝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 13. 战国七雄中,由晋国一分为三而形成的诸侯国包括(    )
    A、齐、楚、燕 B、韩、赵、魏 C、齐、楚、秦 D、赵、魏、秦
  • 14.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
    A、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加 B、统一趋势增强 C、各国君主争霸野心强烈 D、诸侯国兼并现象严重
  • 15. 公元前344年,秦国政府下令统一度量衡,并颁布了度量衡标准器(如图)。该文物可用于研究(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文景之治 D、孝文帝改革
  • 16.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如果一个农民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是(    )
    A、合法经营致富 B、不违法犯罪 C、当兵立军功 D、生产大量粮食
  • 17. 修筑于战国时期,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
  • 18.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正确思想”包括( )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以法治国
  • 19.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夏商周时期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20.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历史人物是(    )
    A、 B、周武王 C、李冰 D、嬴政
  • 21. 廉政和反腐败是政权维护自身生存的基本手段。我国封建王朝第一次在中央专门设置的具有廉政作用的监察官职是(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节度使 D、锦衣卫
  • 2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文字起到了重要纽带作用。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楷书 D、小篆
  • 23. 秦朝咸阳有位粮商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他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    )
    A、 B、 C、 D、
  • 24. 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主要是(    )
    A、贵族世袭 B、皇帝任免 C、官员举荐 D、科举选拔
  • 25. 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    )
    A、辽东、临洮 B、鸭绿江、嘉峪关 C、山海关、嘉峪关 D、山海关、临洮
  • 26. 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修阿房宫 B、秦末农民起义 C、繁重的徭役和兵役 D、秦的暴政
  • 27. 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
    A、刘邦、项羽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陈胜、吴广起义
  • 28.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 29.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
    A、吸取秦亡教训 B、提倡节俭 C、发展生产 D、巩固统治
  • 30. 文景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开元之治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1. 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距今(2022年)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长江流域的原姑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材料四:

    (1)、材料一中水稻和栗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2)、从材料二及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
    (3)、从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长江流域原始居采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
    (4)、看材料四,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说一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 32.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代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时,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材料三: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藏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四: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分别反映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并指出该制度下诸侯有什么义务。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简要归纳西周实行该政治制度的作用。
    (4)、从材料四可看出,该制度在“平王东迁”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反映了什么趋势?
  • 33.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

    图一

    图二

    (1)、根据图一,回答老子是哪一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
    (2)、根据图二,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