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丽水、衢州三地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教学质量测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1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读图阅史,把握时空。下图是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址分布图。下列项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①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B、②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C、③处居民最早种植小麦,出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D、④处居民的大多数居住形式为穴居,主要饲养猪和狗
  • 2.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思想理念。下列项中,符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思想理念的表述是(   )
    A、“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3. 有学者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下列有关“秦皇”时期“中国之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确立皇帝制度,以“始皇”为自己的庙号 B、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乡设三老掌狱讼 C、“以法为教” “以更为师”,制成《九章律》 D、设御史大夫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与监察
  • 4. 《晋书●段灼传》中记载了段灼曾上表给晋武帝: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
    A、已成为了维护世家大族特权的工具 B、选拔官员非常重视品德与才能 C、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D、强化并完善了官员的考核制度
  • 5. 《东京梦华录》 中记载:“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下列对该现象出现原因的表述,合理的有( )

    ①东京城内榷场贸易繁荣,坊市分区制度瓦解

    ②宋朝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航路

    ③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进步推动了远洋航行

    ④商业契约应用更广泛,钱铺等金融机构盛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6. 《明史》中记载: “万历(1573-1620年)时,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谛嘉其远来,给赐优厚。公卿以下重其人,成与晋接。”利玛窦来华( )
    A、可能给万历帝进贡了钟表 B、受到朝野上下群臣百姓的重视 C、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D、翻译了柏拉图的《几何原本》
  • 7.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且是唯一没有中断、 传承至今的文明。科技文化著述颇丰,制度创新独具一格,并在长期的中外交往过程中互学互鉴、繁荣发展,在与时俱进中彰显旺盛生命力。下表所列西周、魏晋南北朝、唐、元四个历史时期相关信息,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井真成墓志、邻保制度、“飞钱”
    “土断”、《时后备急方》、国子监
    萨班灵骨塔、“诸色户计”、《农书》
    “共和行政”、何尊、《考工记》
    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
  • 8. 关税制度古已有之,中国一直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但在近代经历了丧失和收回的曲折历程。下列有关近现代中国海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完全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B、北洋政府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 C、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实现了关税自主 D、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收回海关管理权
  • 9.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撰文写道:“三年以来, 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旨在强调( )
    A、共和体制并不能为中国带来真正改变 B、巩固民主政体需要加强文化上的觉醒 C、北洋军阀的混战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 D、政党政治的尝试只是一场荒唐的闹剧
  • 10.  1941年7月晋冀鲁豫边区召开临时参议会第一次会议,133名参议员出席,其中有共产党员46名。11月,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选出9名常驻议员中有3名共产党员。根据地的这一举措(   )
    A、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B、打退了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C、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D、改善了各阶层的政治地位
  • 11. 1938年8月,滇缅公路全面通车,大批战略物资通过滇缅公路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美国驻华大使詹森赞叹道:“滇缅公路纯系手工开凿,沿途人民艰苦耐劳的精神是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滇缅公路( )
    A、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后的结果 B、是国民政府为辅助远征军出国作战而建 C、为中华民族抗战提供了宝贵的战略物资 D、劳工的报酬由国民政府用金圆券来支付
  • 12. 沈钧儒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创始人之一,被誉为“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和“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榜酒代样”。下图是毛主席签发的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首任院长的任命书,现藏于中国法院博物馆。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   )

    ①新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建设历程

    ③新中国初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④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 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下图是2022年9月新开通的杭州地铁19号线的运营时刻表(部分)。对地铁快速发展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
    车站 首班车   末班车  
      往火车西站方向 往永盛路方向 往火车西站方向 往永盛路方向
    火车西站 6:04 23:15
    创景路 6:09 6:08 00:05 23:19
    海创园 6:06 6:01 00:02 23:22
    西溪湿地北 6:00 6:07 23:56 23:27
    西湖文化广场 6:07 5:59 23:44 23:39
    火车车站(东广场) 6:00 6:07 23:36 23:47
    知行路 6:11 6:12 23:22 00:01
    萧山国际机场 6:03 6:20 23:14 00:09
    永盛路 6:00 23:11
    A、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C、消除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 D、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
  • 14.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古代文明记载几乎都有一场对于洪水的回忆,在苏美尔的文献中,神试图将人类毁灭,众人通过方舟得以逃生。该神话传说与下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的是(   )

    A、 B、 C、 D、
  • 15. 古罗马学校在罗马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希腊学校教育中有用的东西,使之为罗马的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罗马学校延续了许多希腊学校中开设的课程,但被希腊人引以为豪的“哲学学校”在罗马则从未设立过。由此可知,古罗马的教学(   )
    A、带有强烈的功利性 B、适应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重视探讨人生哲理 D、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 16. “ 咖啡树原产埃塞俄比亚,咖啡饮料大概在1400年左右在也门的糜卡市发展出来。1500年时,这种饮料在阿拉伯半岛已到处可见。咖啡馆诞生于中东。…...巴黎的普寇咖啡馆是文艺界人士的交流中心,伏尔泰之类人士就在这里讥刺贵族的可笑可恶。”这体现了(   )

    ①咖啡伴随着新航路开辟传到世界

    ②伏尔泰推动了法国民族意识觉醒

    ③欧洲已成为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

    ④咖啡馆逐渐成为社交的重要场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 当地时间2022年9月8日,96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她是目前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作为英国国王,伊丽莎白二世在位期间(   )
    A、有权提名内阁的各部大臣 B、行使权力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C、掌握英国的最高行政权力 D、有权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
  • 18. 1926年,苏联某经济学家指出:“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一强 调国家通过命令重新分配国民收入,把资金从农业方面抽调到工业方面,以保证工业的高速发展。”这一理论的实践使苏联( )

    ①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②快速走出了经济大危机

    ③基本实现“工业化”的目标

    ④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9. 俄乌冲突初期,卢布大幅贬值。为打破这一困局,2022年3月2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要求政府、中央银行和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对“不友好国家”从4月起必须用卢布支付天然气的费用。随后,卢布由最低时的1美元兑150卢布,一度突进到1美元兑52卢布。俄罗斯此举(   )
    A、有助于规范国际能源交易结算 B、表明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 C、完美应对了当下各种国际挑战 D、有助于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 20.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关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
    A、17 世纪初,法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 B、19世纪80年代,美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等方面 C、1935年, 《社会保障法》 颁布,标志着德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 D、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选择题II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21. 下图是雍正皇帝为表彰湖北大冶市石家晚村妇吴轮起忠贞节孝、教子有方,颁发圣旨在石家晚付家山腰立下的牌坊“节孝坊”。这座古牌坊第一层已遭到破坏,第二层正反面“节孝坊”三个大字,第三层正面刻有十八罗汉、双狮戏花球等图案,两边石柱上刻有花鸟鱼虫等浮雕以及“守节坚贞夫死之.....等一些模糊不清的小字。据此判断,该牌坊(   )

    A、融入了佛教、道教等诸多宗教元素 B、有利于推广唐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 C、是研究清王朝基层教化的一手史料 D、反映了程朱理学开始受到官方尊崇
  • 22. 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中国的发展注定,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主线。下列关于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三线建设是推动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步骤 C、农村承包地的“三权”分置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D、以高科技为主的设施农业成为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 23. 美第奇家族是中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著名家族,13 世纪末叶起加入佛罗伦萨共和政府,1434年在佛罗伦萨建立起僭主政治。该家族的金融势力影响罗马和欧洲各国政治,15、16 世纪佛罗伦萨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象征。据此推断,美第奇家族(   )
    A、推动佛罗伦萨达到经济和文化上的顶峰 B、有力地推动了意大利王国的统一进程 C、把持佛罗伦萨政权,建立君主专制统治 D、与教权对立,形成城市二元政治格局
  • 24. 1919年3月 20日,协约国驻布达佩斯军事代表团团长威克斯上校向新生的匈牙利共和国发出最后通牒,主要内容为:将匈牙利三分之二的领土割让给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给予协约国军队通过匈牙利领土的权利等,否则,将实行全面占领。此通牒( )
    A、是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反映了国际联盟维护和平的决心 C、是英法肢解德意志帝国的重要举措 D、对欧洲政治版图产生了重要影响
  • 25. 关于“秦二世即位”,不同文献有不同的记载。下表是有关“秦二世即位”的相关内容。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文献 内容
    兔子山秦简《秦二世元年文告》 天下失始皇帝,皆遽恐悲哀甚,朕奉遗诏,……以元年与黔首更始,尽为解除故罪,令皆已下矣。朕将自抚天下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乃秘之,不发丧……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
    吕思勉《秦汉史》(1944) 按当时的传统,皇太子一般不出京,不担任军中职务,而扶苏出京担任监军,这就是不立他的意思。《史记》所载篡位一说不尽可信
    李开元《秦崩》(2015) 上郡离咸阳不远,是帝国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北部军的总部所在,也是拱卫首都的要地。扶苏到上郡监军,与大将蒙恬共事,直接参与军政,掌握军事,得蒙氏兄弟(蒙恬、蒙毅)内外相助,形成不可动摇的接班态势,又未尝不是秦始皇苦心安排继嗣的布局

     

    A、吕思勉有专业史学素养为依托,且与秦简中秦二世“奉遗诏”即位的说法相佐证,“二世即位合法”说可信 B、李开元基于地理和政治关系的推断结论与《史记》记载相互印证,“ 二世篡位”说可信 C、秦简有秦二世主观编造的可能性,且《史记》距秦久远,记载不一定真实,二世即位是否合法证据不足,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D、由于研究的角度、立场和所掌握的资料不同,有可能会对同一历史事件有不同看法,二世即位是否合法,不可能下定论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2分,27题16分,28题17分,共45分)

  • 26. 晚清时期,西方科技与思潮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碰撞、冲突、交融,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打破外轮垄断我国江海航运的局面,同治十一年(1872),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力倡由官方招商购置轮船,同时许以运漕之利,发展由官方控制的轮运事业。目的在于:“略分洋商之利”以裕饷源,“使我内江外海之利, 不致为洋人占尽”。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时处今日,惟有及时详晰甄核,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若操切从事,徒饰空文,何以对国民而昭大信,故廓清积弊,明定责成,必从官制入手,必应先将官制分别议定,次第更......

    ——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李鸿章“为打破外轮垄断”创办的企业名称及其性质, 并简要分析该企业的历史作用。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晚清政府为解决“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局面正式实施的学制系统名称及其对初等教育的影响,并概述晚清政府在选官制度上“廓清积弊”的变革。
  • 27.  16—19世纪,欧美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巨变,并逐步影响到了更多国家和地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西欧封建经济的发展,王权一方面与地方势力展开斗争,指向建立民族国家的目标,另一方面又与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发生剧烈的冲突。三十年战争就是这一大规模的社会转型的折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第一次以国际法的形式否定了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大一统”权威,完成了欧洲的政治区域化进程,并为以后的西欧民族国家国际政治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近代国际关系史的新局面。

    ——摘编自吴忠超《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与近代民族国家体系建立的新思考》

    材料二: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生活在这一块大陆上的居民都是在不同的时期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美国被公认为一-座民族“大熔炉”,全世界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在这里被“冶炼”成美利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初来乍到时,其文化、习俗、语言结构、文学模式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受旧世界的影响。即使随着社会发展,最后被融合为一一个美利坚民族整体,但共性中依然凸现各个民族的文化个性。

    ——引自裔昭印《世界文化史》

    材料三:

    “中心一边缘”论是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的核心观点和立论基础。在世界体系理论中,所谓“中心地区”,是指利用边缘地区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品以销售牟利,并控制世界经济体中贸易和金融市场运转的地区。......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由少数金融寡头垄断的统一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形成,并形成“中心一边缘”的世界经济格局。......工业化向远离中心的边缘国家和地区扩散。有的囿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走上了依附型的工业化道路。

    一一据舒建中 《沃勒斯坦“中心一边缘”论述评》等整理

    (1)、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国王16世纪“与教皇发生剧烈冲突”的结果。根据材料一,说明《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开创了近代国际关系史的新局面。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美国移民社会具备的特质,并用事实说明。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工业革命期间世界贸易“中心地区”的演变概况,并分析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形成时拉丁美洲走上“依附型工业化道路”的成因。
  • 28. “一带一路”是在汲取古代丝绸之路合理因素基础上的创新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 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

    ——摘编自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

    材料二:

    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学现象和传播实况的出现,都不是孤立的,必有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条件。清末民初《西洋记》的重刊,在海防危机中重构了民众的“郑和记忆”......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晚清,给内忧外患的国人注入了唤起强烈民族情绪的兴奋剂。...... 在晚清热闹的重构“郑和记忆”的过程中,梁启超发表于1903年《大陆报》和1905年《新民丛报》上的郑和传,都是以高屋建瓴的态度去重新认识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壮举的意义。

    ——摘编 自邹振环《<西洋记>的刊刻与明清海防危机中的“郑和记忆”》

    材料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2013年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这个构想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就是要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方式,将成吉思汗、郑和湮没于历史的足迹,重新凿成现代大道,为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一带一路”陆海兼顾发展是中国深度融入国际经济秩序,积极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国际金融经贸问题等提出的解决方案。

    ——据温在春 《由陆权与海权发展思维谈“一带一路”大战略》整理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由蜀地出发到达“身毒国”的重要商路名称,并结合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相关史实,说明该商路在中国对外交往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民初重构“郑和记忆”的原因,并结合所学,说明“郑和下西洋是一项伟大壮举”。
    (3)、根据材料三,任选一个角度论述“一带一路”大战略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