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阅读

    刻不容缓,全面加强劳动教育

    刘水凌

    ①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劳动是区分人与动物的关键。马克思深刻指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的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同时也创造了人类自己。从教育方面来说,劳动形成人的本质,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现实,却看到在社会中,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却早已式微(注:泛指事物衰落),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诚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所说:“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③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围绕升学率展开,与升学率密切相关的教育项目不断得以强化,而无关项目则无人问津。虽然教育部门将升学率从考评学校和教师的指标体系中删除,但升学率作为学校量化考核依据和部门教育政绩的惯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口头上素质教育、行动上应试教育以及唯分数论的现象愈演愈烈,从学校到家长再到学生本人都被裹挟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教育怎么可能得到重视?

    ④从家庭教育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不舍得让孩子参加劳动,一怕累着孩子,二怕占用孩子学习时间,还有家长认为,AI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的工作和劳动将逐渐被机器替代,人类未来可能不再需要劳动。这种种观念培养出的孩子不仅不会劳动,而且厌恶劳动,轻视劳动,更有甚者成年后成为生活不能自理的“巨婴”和“啃老族”。事实是,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变化的只是劳动的内容和手段,而劳动本身不可少,劳动教育不可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永远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前段时间一则日本幼儿园里儿童们有条不紊地自己打饭、吃饭、收拾碗筷、打扫卫生的视频刷爆网络,看到那些孩子所展现出的惊人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再看看我们的不少孩子,吃饭要人喂,穿衣要人帮,更别说收拾自己的房间了。我们这些一味溺爱孩子,包办孩子一切的家长难道不感觉羞愧并深刻反思吗?

    ⑤从整个社会来看,近年来宣传导向的偏差导致很多人价值观变形甚至扭曲。比如对于成功的定义,其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赚钱、曝光率高。这种导向之下,各路明星占据着网络流量,而那些勤勤恳恳、默默耕耘的劳动者则备受冷落。例如,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消息发布的同一天,正赶上某位明星结婚,前者的新闻关注度远远不及后者。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很多青少年一味崇拜娱乐明星,很多学生的理想也变成进军娱乐圈,挣大钱,赚快钱,出大名……王健林曾说年轻人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赚一个亿。对此任正非痛心疾首道:这个国家不能像互联网一样,一天牢骚怪话,不干活然后动不动搞个小目标就挣很多钱。这是毒害青少年,青少年还得奋斗!任正非所痛批的,正是当下社会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忽视和漠视。

    ⑥突如其来的疫情,在让我们对各个领域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劳动者肃然起敬的同时,更应该警醒我们: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孩子只有从小养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长大后才能长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在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时主动作为并有所作为。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 B、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C、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D、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们看到在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劳动教育正在被淡化、弱化,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 B、口头上素质教育、行动上应试教育以及唯分数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升学率作为学校量化考核依据和教育政绩的惯性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C、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劳动本身都不可少,劳动教育都不可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依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D、对于成功的定义,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赚钱多、曝光率高,这种导向之下,很多学生的理想变成进军娱乐圈,挣大钱,赚快钱,出大名……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①段作者引述马克思有关劳动的观点,又从教育的角度阐述劳动的意义,让自己的观点有了稳固的依靠。 B、文章第③④段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两个角度逐一剖析,指出学校只追求升学率、家长“两怕一依赖”,是导致劳动教育受冷落的其中两方面的原因。 C、文章第⑤段罗列的种种社会现象,论证了“从整个社会来看,近年来宣传导向的偏差导致很多人价值观变形甚至扭曲”这一观点。 D、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紧紧围绕“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了火星探测之旅。

    “天问一号”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的探测器,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它的名字来源于屈原的长诗《天问》,该诗通篇是屈原关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探索精神。

    “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量5吨左右。“天问一号”环绕器的主要探测任务是:进入环火轨道后,先开展约三个月的对地观测,特别是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细勘测。之后携带火星车的着陆器将与环绕器分离,利用降落伞和反推火箭在火星表面着陆,巡视器将对火星开展为期90个火星日的巡视探测任务。“祝融号”火星车要完成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科学探测,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从而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

    (选编自百度网)

    【材料二】中国国家航天局深空探测总体部部长耿言曾介绍,人类的探火史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见下表)。人类迈出探索脚步的国家只有美国、前苏联、俄罗斯、欧洲、中国、日本和印度。迄今,在口44口次探索任务中,只有口20口余次完全或者部分实现了目标,能够着陆火星并成功开展探测任务的仅为个位数。其中,美国的四次探索任务分别创造了人类第一次成功接近火星、绕飞火星轨道、着陆火星、开展火星地面探测的历史。中国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一次性完成了“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目标的深空探索的国家。虽然火星探测的起步比一些先进国家晚了很多年,但是意义重大。

    (选编自《中国新闻周刊》)

    阶段

    时间

    方式与任务

    第一阶段

    1960~1970年

    火星飞越探测,传送火星图片与探测大气参数。

    第二阶段

    1970~1990年

    开展轨道环绕与着陆探测。

    第三阶段

    1990年代至今

    开展着陆巡视探测,寻找火星水存在的证据和生命迹象。

    【材料三】2021年5月15日7时180分,我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为此致贺电。他在贺电中说,“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你们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使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祖国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卓越功勋!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选编自教育部网站)

    (1)、下列对材料二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表中可以看出,人类的火星探测史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探测任务各有侧重,经历的时间也不相同。 B、美国成功进行了四次火星探索,创造了人类探火史上四个第一;而中国一次就实现了“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三大目标,这说明中国火星探测水平远高于美国。 C、从表中可以看出,人类开展火星探测一般分为“飞跃探测、轨道环绕与着陆探测并举以及着陆巡视探测”三种方式。 D、自人类开展火星探索以来,在44次探索任务中约占一半的次数完全或部分地实现了目标,这说明火星探测难度大、成功率不高。
    (2)、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加点的短语“火星探测”“自然和人世”“详细勘测”的类别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偏正短语。 B、材料三中划线的句子主干是“这是大事”。 C、“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它们的功能各异,其中“环绕器”的主要任务是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细勘测和为期90天的火星巡视探测。 D、火星距离地球很远,因此“天问一号”发射后,经过9个多月的飞行,才成功着陆于火星预选着陆区。
    (3)、习近平总书记在贺电中说,“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请结合材料,说说“里程碑意义”具体表现在哪里?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月饼

    ①记得我小时候每到中秋节是特别羡慕店里卖的自来红、自来白、翻毛、提浆,那时就只是这样传统月饼老几样,哪里有如今又是水果馅又是海鲜馅,居然还有什么人参馅,花脸一样百变时尚起来。可那时中秋的月饼在北京城里绝对的地道,做工地道,包装也地道,装在油篓或纸匣子里,顶上面再包一张红纸,简朴,却透着喜兴,旧时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

    ②只是那时家里穷,买不起月饼,年年中秋节,都是母亲自己做月饼。说老实话,她老人家的月饼是不仅远远赶不上致美斋或稻香村的味道,就连我家门口小店里的月饼的味道也赶不上。但母亲做月饼总是能够给全家带来快乐,节日的气氛,就是这样从母亲开始着手做月饼弥漫开来的。

    ③母亲先剥好了瓜子、花生和核桃仁,搀上桂花和用擀面棍擀碎的冰糖渣儿,撒上青丝红丝,再浇上香油,拌上点儿湿面粉,切成一小方块一小方块的,便是月饼馅了。然后,母亲用香油和面,用擀面棍擀成圆圆的小薄饼,包上馅,再在中间点上小红点儿,就开始上锅煎了。怕饼厚煎不熟,母亲总是把饼用擀面棍擀得很薄,我总觉得这样薄,不是和一般的馅饼一样了吗?而店里卖的月饼,都是厚厚的,就像京戏里武生或老生脚底下踩着厚厚的高底靴,那才叫角儿,那才叫做月饼嘛。

    ④每次和母亲争,母亲每次都会说:“那是店里的月饼,这是咱家的月饼。”这样简单的解释怎么能够说服我呢?便总觉得没有外面店里卖的月饼好,嘴里吃着母亲做的月饼,心里还是惦记着外面店里卖的月饼,总觉得外面的月亮比自己家里的圆,这山望着那山高。其实,母亲亲手做的月饼,是外面绝对买不到的月饼。当然,明白这一点,是在我长大以后,小时候,孩子都是不大懂事的。

    ⑤好多年前,母亲还在世的时候,中秋节时,我别出心裁请母亲动手再做做月饼给全家吃,其实,是为了给儿子吃。那时,儿子刚刚上小学,为了让他尝尝以往艰辛日子的味道,别一天到晚吃凉不管酸。多年不自己做月饼的母亲来了情绪,开始兴致勃勃地做馅、和面、点红点儿,上锅煎饼,一个人拳打脚踢,满屋子香飘四溢。月饼做得了,儿子咬了两口就扔下了。他还是愿意到外面去买商店里的月饼吃,特别要吃双黄莲蓉。

    ⑥如今,谁还会在家里自己动手做月饼?谁又会愿意吃这样的月饼呢?都说岁月流逝,其实,流逝的岂止是岁月?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交代了母亲自己做月饼的原因以及带来全家的快乐的节日气氛。 B、第③段的“剥”“撒”“浇”等动词表现了母亲制作月饼时动作的娴熟。 C、第③段将母亲月饼的“薄”与店里月饼的“厚”形成对比,为下文我的不满埋伏笔。 D、第⑤段写多年前我还请母亲为全家做月饼,是为了让儿子体验过去的生活。
    (2)、朗读第④段画线句,分析画线句的含义。
    (3)、将第⑥段与下面这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

    如今,很少会有人在家里自己动手做月饼了,也少有人愿意吃这样的月饼了。都说岁月流逝,其实,流逝的不止是岁月。

二、名著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这的确可以说是一件非常精致的乐器。弓上的一百五十个齿,嵌在对面翼鞘的梯级里面,使四个发生器同时振动,下面的一对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对是摆动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只发音器就能将音乐传到数百码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这声音是如何的急促啊!

    它的声音可以与蝉的清激的鸣叫相抗衡,并且没有后者粗糙的声音。比较来说,蟋蟀的叫声要更好一些,这是因为它知道怎样调节它的曲调。蟋蟀的翼鞘向着两个不同的方向伸出,所以非常开阔。这就形成了制音器,如果把它放低一点,那么就能改变其发出声音的强度。根据它们与蟋蟀柔软的身体接触程度的不同,可以让它一会儿能发出柔和的低声的吟唱,一会儿又发出极高亢的声调。

    (1)、选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法布尔,被誉为。结合选文,说说蟋蟀的鸣叫有、变调两个特点。
    (2)、《昆虫记》中你最喜欢的昆虫有哪个?为什么喜欢?

三、对比阅读

  • 5.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 , 又败之于没 , 又郊败之。

    ——节选自《国语•勾践灭吴》

    【注】①“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②“更”改正。③“节”节制。④“劝”勉励。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国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⑥“囿”古地名。⑦“没”古地名。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有得天时矣            送往 , 迎来者 B、君子有不战              是败吴于囿 C、天下之所顺              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D、委而之                  民之所恶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选自《孟子》,作者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 C、【甲】文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D、【甲】文的“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是判断句,【乙】文的“是故败吴于圃”是倒装句。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B、【乙】文“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的情景,展现出越国人民团结一心,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激励和教育了无数的后代人。 C、【甲】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D、【甲】文中的“人和”是指“寡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甲】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概括【乙】文的核心思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四、诗歌鉴赏

  • 6.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为五言律诗。通常的律诗每首八句,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B、首联写春望所见:虽然国都已经沦陷,城池残破,但是山河依旧存在,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C、“家书抵万金”,饱含无尽辛酸、无尽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D、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贼,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诗中写到了“泪”,请分析它蕴含的情感。

五、句子默写

  • 7.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 , 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
    (3)、杜牧在《赤壁》中强调天时重于人谋的句子是:
    (4)、陶渊明的《饮酒》中符合王国维所称道的“无我之境”的诗句是: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造就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是

六、选择题

  • 8. 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奉阴违       难辞其救       发(jiào)       下(huī) B、一诺千金       李代桃僵       橙(qí)         立(chù) C、不修边幅       挑肥拣瘦       婷(pīn)        妆(huàn) D、不记其数       分道扬镳       苗(yì)         睨(pì)
  • 9.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鞋”种类繁多,款式各异,价格鱼龙混杂 , 高者可达3000元,低者仅需19元。 B、“开大奔进故宫”事件持续发酵,“故宫道歉”又引起网友质疑:涉事大奔被放入,是得到故宫哪一级工作人员的允许?违规放行者应承担什么责任?故宫管理队伍一时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C、“嫦娥四号”选择月球背面登录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说是一种别有用心的选择。 D、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耳欲聋 , 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 10. 以下是疫情期间某社区的“温馨提醒”,其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居民要切实增强自我防护防范,(B)避免到人员流动性大或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聚集风险,确保身体健康;(C)尽量减少与外人接触、聚集,从即日起尽量不要离开郴州,(D)特别是不要去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A、A                          B、B                           C、C                           D、D
  • 11. 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隔夜食物是否会危害健康的疑问,逐渐困扰起都市人来。

    ②现代营养专家认为,隔夜食物并不等于洪水猛兽,只要不是放置时间过长、食用频率过多,就无需谈之色变。

    ③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看重。

    ④凉拌菜的卫生情况不好把控,冷藏更容易变质。

    ⑤熟的河海鲜时间长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甚至产生毒素。

    ⑥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不包括熟的河海鲜和凉拌菜。

    A、②③①④⑤⑥ B、③①②⑥⑤④ C、③①②⑥④⑤ D、②①⑥⑤④③

七、综合性学习

  • 12. 综合性学习

    2022年6月6日将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阳光中学团委开展以“爱护眼睛,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凯介绍:“导致近视发展的因素分为先天性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而受环境影响形成近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眼睛近距离工作的时间长,强度大。包括看书,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还有弹钢琴等各种活动;第二是缺少户外运动。阳光能够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能够延缓近视的增加速度。一般建议每天在阳光下进行2~3个小时的户外运动,但实际上很多孩子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与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都有关系。”

    (1)、请根据材料概括导致近视的原因。
    (2)、请补充完整阳光中学团委的名义向全校同学发出“爱护眼睛,从我做起”的倡议。

    关于爱护眼睛的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目前中学生用眼过度或不能正确用眼导致视力下降的现象十分普遍,健康用眼已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借此机会我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希望同学们都能爱护眼睛,合理用眼,更多地关注眼睛的健康,让我们的心灵之窗更加明亮。

    倡议者:阳光中学团委

    2022年1月17日

八、作文

  • 1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曾说过:“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的确,他无愧于“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的科学家”这一崇高赞誉。袁隆平院士终其一生,把躬耕田野,把造福百姓的初心写进家国事业。风华正茂的你,想在自己的青春岁月里写下什么呢?

    请以“把写在青春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标题补充完整,如:勤奋、责任、乐观……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 600 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