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水螅主要附着在池沼、水沟中的水草或枯叶上,涡虫主要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两者生活环境不同,所属种类不同,但两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都是(   )
    A、由细胞膜排出 B、由肛门排出 C、由口排出 D、由咽排出
  • 2. 生机盎然的地球上,动物种类非常丰富,现存的动物已知的有150多万种,其中脊椎动物约占有5%,无脊椎动物约占有95%,下列有关无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尤其多 C、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有口有肛门 D、软体动物身体柔软,都有贝壳保护
  • 3. 你知道蛔虫病吗?蛔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中,寄生在肠道导致的肠道蛔虫病,主要表现为腹痛,以脐周的腹痛为主,食欲不振、容易饿,也可以引起腹泻、便秘等,还可以引起肠梗阻,出现剧烈的绞痛,甚至还可以钻过肠壁导致腹膜炎。蛔虫很适于寄生生活,下列有关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表有角质层 B、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能力强 C、有口有肛门 D、消化管结构简单,以半消化的食糜为食
  • 4. 根据消息报道称,2020年非洲爆发了严重的蝗灾,祸害范围涉及多国,蝗虫的总数目超过4000亿只。有数据表示,一平方公里蝗虫一天就要消耗200吨粮食,所损失的粮食难以想象。蝗虫比蚯蚓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是因为(   )

    ①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

    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③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④用气管呼吸,能适应干旱的环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5. 动物学家在野外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时,捕捉到一种动物,发现该动物有如下特征:生活在陆地,身体内有脊椎骨,体表覆盖鳞片,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受精卵有厚的卵壳保护,据此可判断该动物属于(   )
    A、节肢动物 B、鱼类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
  • 6. 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因此,鱼的种类十分丰富,淡水鱼类有1000多种,海洋鱼类已知的大约有2000种。鱼类大多生活在水中,具有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下列不是鱼类适应水生生活形态结构特征的是(   )
    A、身体背部有脊柱 B、身体呈流线型 C、用鳃呼吸 D、用鳍游泳
  • 7.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在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水温 B、为了让金鱼提前适应变化,放入金鱼后再开始慢慢调节水温 C、统计不同水温下金鱼呼吸的次数,鳃盖一开一闭为一次呼吸 D、除水温变化外,其他影响金鱼生存的条件必须相同且适宜
  • 8. 我国鸟的种类丰富,世界共有鸟类9000多种,我国有1186种,占有13%,下列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

    ①体表有羽毛  ②用肺呼吸  ③体温恒定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⑤前肢覆羽成翼  ⑥善于飞行

    A、①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⑤ D、①⑤⑥
  • 9. “冰墩墩”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该吉祥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下列关于熊猫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无脊椎动物 B、哺乳动物、胎生 C、变温动物 D、牙齿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
  • 10. 运动点燃激情,青春闪耀光芒。你看那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狡兔般飞离起点,似利箭般冲向终点,个个都发挥出了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在运动中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   )

    ①骨骼肌收缩

    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

    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 11. 下图展示四种动物,下列哪个特征可以放在阴影部分中(   )

    A、用肺呼吸 B、体温恒定 C、有脊柱 D、胎生哺乳
  • 12. 人体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下列与关节灵活性有关的叙述是(  )

    ①关节面上有光滑的关节软骨 ②关节腔内有滑液 ③关节囊里面有坚韧的韧带 ④关节囊外面有坚韧的韧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3. 下列动物行为中,与蜘蛛织网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黑熊表演 B、蚯蚓走迷宫  C、候鸟迁徙 D、鹦鹉学舌
  • 14. 金鱼是世界著名三大观赏鱼类之一,发源于中国,已有1700多年历史,金鱼体态优美、品种繁多,深受养鱼者的喜爱,但是养金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就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A、水中缺少食物 B、水质容易变坏 C、水中微生物过多 D、水中缺少氧
  • 15. 狒狒群中有“首领”,有严格的等级之分.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

    A、繁殖行为 B、社会行为 C、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
  • 16.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唐代诗人杜甫的笔下,动物使自然界充满生机。那么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表现在(   )
    A、人类食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B、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药材 C、是人类生产活动中重要的原料来源 D、以上三项都对
  • 17. 农业生产中,人们常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方法以控制农业害虫,从而达到提高农产品产量的目的。下列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
    A、青蛙捕食田间害虫 B、稻田蜘蛛捕食害虫 C、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干扰昆虫交尾 D、七星瓢虫捕食棉蚜虫
  • 18. 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所生活的环境,从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延续,下列是某校八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动物行为的有关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A、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B、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与造传因素无关 C、蚂蚁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 D、乌贼遇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攻击行为
  • 19. 下列关于对动物“尝试与错误”的行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动物学习行为 B、动物越低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C、“尝试与错误”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 20. 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为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食物

二、综合题

  •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有一只信鸽为了把情报送到总部,在双脚被炸弹炸飞的情况下,忍痛飞了回去,但它在完成任务后不久就死去了,人们把它的身体做成了模型以纪念它。其实,信鸽很早就有“军中不会说话的特殊兵种”的美称,信鸽属于鸟类。

    请根据以上材料,归纳鸟类有哪些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适于飞翔生活。

    (1)、图①鸟的体形为 , 这种体形可以减小飞行时的 , 它的身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五部分。前肢变成② , 全身除喙和足以外,其他部分都被覆着羽毛。
    (2)、家鸽用呼吸,并有薄壁的辅助呼吸。
    (3)、请根据③④写出鸟与飞翔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写出一点即可)
    (4)、鸟类是农业害虫的天敌,人类的朋友。它对抑制害虫的繁衍、保护农业生产、保护生态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请你就爱鸟、护鸟提出一点建议:
  • 22. 2021年8月1日,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m半决赛中以9.83秒的成绩刷新亚洲纪录,首次闯入奥运男子100m决赛。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苏炳添胜利欢呼时,在系统的协调和控制下,手臂作出屈肘动作,如图乙所示,此时①处于收缩状态。
    (2)、比赛时发令枪一响,苏炳添如离弦之箭冲向终点,从行为类型上看这是(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他的跑步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 , 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3)、运动员在不当的剧烈运动中,容易造成 , 即图丙中的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出的现象,此时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复位。
    (4)、图丙中可以增加关节灵活性的是③和关节腔中的滑液。
    (5)、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但在运动中我们的一些关节(如肘关节、膝关节等)也容易受伤,我们应当怎么保护?。(请写出一条建议)

三、实验探究题

  • 23. 某生物小组想探究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完成以下探究方案。
    (1)提出问题: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行为是否属于先天性行为?
    (2)作出假设:               
    (3)第一步寻找有菜青虫卵的叶片,将菜青虫的卵隔离孵化,发育的幼虫隔离饲养。目的是               

    第二步准备几种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为甲组,和几种其他植物的叶片(如芹菜、莴笋叶等)为乙组,看菜青虫更趋向哪儿取食。这一步骤中,实验组叶是               (“甲组”或“乙组”)。
    (4)实验过程中,每一组菜青虫的数量应为               (填“A”或“B”),你的理由是               

    A.1只    B.10只

    (5)在农业上,可以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作引诱剂,干扰雌雄菜粉蝶之间的                , 阻止其交配产卵,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