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有利于防治酸雨 B、84消毒液应避光密封保存 C、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有防氧化作用 D、补铁剂搭配维生素C服用有助于铁的吸收2.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均是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B、风能、水能、电能均属于一次能源 C、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属于新能源 D、二次能源是指可再生的能源3. 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 + CO2(g) FeO(s) + CO(g),下列措施不能降低该反应速率的是( )A、降低反应的温度 B、将铁粉换为铁丝 C、恒压充入惰性气体 D、恒容充入CO4. 下列关于碰撞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 B、提高有效碰撞频率即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增大反应物用量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D、升高温度可降低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5. 下列说法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是( )A、反应A2(g) + B2(g)2AB(g),平衡后压缩容器,AB浓度增大 B、密封保存碳酸饮料以防止CO2释放 C、用饱和食盐水净化氯气以减少氯气溶于水 D、酯化反应中增加醇的用量以提高酸的转化率6. 对于反应2A(g) + B(s) = C(g) + 4D(g),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 = 0.015 mol·L−1·s−1 B、v(B) = 0.6 mol·L−1·min−1 C、v(C) = 0.3 mol·L−1·min−1 D、v(D) = 2.0 mol·L−1·min−17.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a、b、c均大于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向反应中加入催化剂,a和b的值均减小 B、该图表示的反应热ΔH = (b - a) kJ·mol−1 C、参与反应的反应物总键能小于生成物总键能 D、已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则金刚石转化为石墨的能量变化与此图相似8. 绝热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 + I2(g) 2HI(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达平衡之前,平衡常数的值会发生变化 B、压缩容器,体系颜色加深,说明平衡逆向移动 C、断裂1 mol H-H键的同时,生成2 mol H-I键,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D、反应达平衡时一定满足c(H2):c(I2):c(HI) = 1:1:29. 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g) + O2(g) 2SO3(g) ΔH < 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并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是( )A、缩小容器体积 B、使用催化剂 C、增大SO2的通入量 D、分离出SO310.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C(g) +O2(g) = CO(g) ΔH = -Q kJ·mol−1 , 则碳的燃烧热为Q kJ·mol−1 B、Ba(OH)2·8H2O与NH4Cl不需加热就能反应,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已知:N2(g) + 3H2(g) 2NH3(g) ΔH = -38.6 kJ·mol−1 , 则0.1 mol N2和足量H2反应放出3.86 kJ的热量 D、已知相同条件下的两反应分别为:S(s) + O2(g) = SO2(g) ΔH1;S(g) + O2(g) = SO2(g) ΔH2 , 则ΔH1 > ΔH211.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需要反应条件即可发生 B、2NO(g) + O2(g) = 2NO2(g) ΔH < 0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 C、放热反应或熵增反应均可在任何条件下自发进行 D、常温下,若反应A(s) + B(g) = C(g) + D(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 012. 常温下,在一固定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当反应到达2 min时放出的热量为Q1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时间/min
0 min
2 min
4 min
n(X)/mol
1.0
0.7
0.7
n(Y)/mol
1.0
0.9
0.9
n(Z)/mol
0
0.2
0.2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g) + Y(g) = 2Z(g) B、反应开始至2 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1 C、若使用催化剂,反应到达2 min时放出的热量将大于Q1 kJ D、反应初始与4 min时容器内压强之比为10:913. 已知:CO(g) +O2(g) = CO2(g) ΔH1H2(g) +O2(g) = H2O(g) ΔH2
CH3OH(g) +O2(g) = CO2(g) + 2H2O(g) ΔH3
则反应CO(g) + 2H2(g) = CH3OH(g)的ΔH为( )
A、ΔH1 + 2ΔH2 - ΔH3 B、ΔH1 + ΔH2 - ΔH3 C、ΔH1 + 2ΔH2 + ΔH3 D、ΔH1 - 2ΔH2 + ΔH314. 1 mol X和2 mol Y在一恒温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 + 2Y(g) 2Z(g),下列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X和Y的浓度之比不变 C、2v(X)正 = v(Z)逆 D、容器中气体分子总数不变15. 在温度为T1和T2时,分别将0.40 mol CH4和1.0 mol NO2充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H4(g) + 2NO2(g) N2(g) + CO2(g) + 2H2O(g) ΔH,n(CH4)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温度下,10 min末CH4的反应速率为0.01 mol·L−1·min−1 B、T2温度下,N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 C、该反应的ΔH > 0 D、若将容器变为2 L,则平衡时CH4的转化率减小16. 有关草酸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需用盐酸酸化 B、表示该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5C2O + 2MnO+ 16H+ = 10CO2↑ + 2Mn2+ + 8H2O C、用3 mL 0.1 mol·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与5 mL 0.1 mol·L−1草酸溶液和5 mL 0.01 mol·L−1草酸溶液反应,观察褪色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 D、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反应开始较慢,后来加快,可能是因为生成的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17. 某反应A(g) + 3B(g) 2C(g)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反应物浓度 B、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 C、t5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减小生成物浓度 D、t7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18. 相同温度下,向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PCl5和2 mol PCl5 , 发生反应PCl5(g) PCl3(g) + Cl2(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速率:甲 < 乙 B、PCl5的转化率:甲 > 乙 C、平衡后PCl3的体积分数:甲 < 乙 D、平衡后PCl5的浓度:甲 < 乙19. 下列实验的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或现象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现象
A
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试管中盛有0.1 mol·L−1 K2Cr2O7溶液,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 H2O2CrO+ 2H+ , 向其中滴加10滴6 mol·L−1 NaOH溶液,观察到溶液橙色加深
B
探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两支试管中均加入5 mL淀粉溶液和两滴碘水,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2 mol·L−1的硫酸溶液(必要时可加热),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唾液,观察现象
C
证明KI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是可逆反应
取1 mL 0.1 mol·L−1 KI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 mL 0.1 mol·L−1 FeCl3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5滴KSCN溶液
D
证明压强对平衡移动产生影响
向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恒容透明密闭容器中充入氦气增大压强,观察现象
A、A B、B C、C D、D20. 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A和2 mol B,发生反应A(g) + 2B(g) C(g) ΔH。A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由图可知:p2 > p1 C、温度为100℃,压强为p1时,若向该容器中投入2 mol A,2 mol B,2 mol C,反应逆向进行 D、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值减小二、综合题
-
21.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Ⅰ.探究影响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时,设计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变浑浊所需时间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t/s
①
25
5.0
0.10
10.0
0.50
0
t1
②
50
5.0
0.10
10.0
0.50
0
t2
③
T
V1
0.10
8.0
0.50
V2
t3
写出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该实验①、②可探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预测t1t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实验①、③可探究硫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此T = , V2 = , 预测t1t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4)、Ⅱ.为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假设加入物质后溶液体积视为不变:试管a中加入铁粉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溶液颜色(填“变浅”“变深”或“不变”);试管b中平衡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试管c中溶液颜色(填“变浅”“变深”或“不变”);给试管d加热,溶液颜色变浅,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2.(1)、Ⅰ.为了定性探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生石灰,烧杯里装有饱和澄清石灰水,将试管放入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并向试管中滴加适量水,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理由是 , 试管里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Ⅱ.为了定量测定醋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简易量热计实验装置。将40 mL 0.500 mol·L−1醋酸溶液与4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混合,为了使测定结果准确进行了四组实验,其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实验次数
温度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度差平均值(t2 - t1)/℃
醋酸溶液
NaOH溶液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29.1
b
2
27.0
27.4
27.2
32.3
3
26.5
26.5
26.5
29.7
4
26.4
26.2
26.3
29.1
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 表格中b =℃。
(3)、实验中NaOH溶液过量的目的是。(4)、近似认为0.550 mol·L−1 NaOH溶液和0.50 mol·L−1醋酸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3 ,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为c = 4.18 J/(g·℃)。则中和热ΔH =(保留一位小数)。(5)、忽略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CH3COOH与NaOH中和反应的ΔH1和HCl与NaOH中和反应的ΔH2相比不一样大的原因是。三、综合题
-
23. 已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85 kJ·mol−1 , 氨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NH3(g) + 3O2(g) 2N2(g) + 6H2O(l) ΔH = -1526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氢气作为未来理想燃料的优点是。(2)、根据上述信息可知:N2(g) + 3H2(g) 2NH3(g) ΔH = , 若H-H的键能为436 kJ·mol−1 , N-H的键能为400 kJ·mol−1 , 则N≡N的键能为kJ·mol−1。(3)、工业上,合成氨反应在催化剂表面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标号)。A、①→②表示催化剂的吸附过程,该过程吸收能量 B、②→③→④的过程中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合成氨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过程⑤中有化学键的断裂24. 氨气具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利用反应:N2(g) + 3H2(g) 2NH3(g) ΔH < 0合成氨,甲小组在体积为2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和2 mol H2使之发生反应,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填标号)。A、容器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N2的物质的量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2)、从开始反应到建立起平衡状态,v(N2) =;氢气的平衡浓度为。反应达到平衡后,第8 min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降低反应温度,则改变条件后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填标号)。A.0.2 mol·L−1 B.0.4 mol·L−1
C.0.6 mol·L−1 D.0.8 mol·L−1
(3)、当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将容器体积变为4 L,平衡将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整个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 再次达到平衡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5. 氢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新能源,CH4—CO2催化重整是目前制取氢气且同时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方法。已知:① CH4—CO2催化重整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CH4(g) C(s) + 2H2(g) ΔH1 = +75 kJ·mol−1 K1 = 0.25
反应Ⅱ:CO2(g) + C(s) 2CO(g) ΔH2 = +175 kJ·mol−1 K2 = 8
② 工业上可用CO2与H2反应制取甲烷、甲醇等化工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CH4、CO2催化重整生成CO、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在恒温恒压下,向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等物质的量的CO2 , 并分别加入两种不同催化剂ⅰ和ⅱ,测得相同时间内CO的百分含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同时测得相同时间内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如下表所示。时间/小时
1
2
3
4
5
甲烷转化率/%
65
71
80
87
92
二氧化碳转化率/%
66
73
83
89
94
① 催化剂(填“ⅰ”或“ⅱ”)效果好,b点正反应速率(填“>”“<”或“=”)b点逆反应速率;
② 从理论上讲,甲烷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应该相等,但从表格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均大于甲烷,原因是;
③ 积碳是造成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反应Ⅰ和反应Ⅱ均可能引起积碳,研究发现,如果反应Ⅰ不发生积碳过程,则反应Ⅱ也不会发生积碳过程。根据反应Ⅰ和反应Ⅱ分析,为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应采取的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