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及运用(共26分)

  • 1. 给下列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

    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是织工,说他们能织出谁也想象不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的色彩和图案不仅是非常好看,而且用它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异的特性:那就是凡是不职的人或者愚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A.自B.C.D.愚

  • 2. 请把下列文段中的错别字修改后依次填写在括号里。

    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涯壁上拉下一条枯滕,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晖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儿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聂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

    A.(    )B.(     )C.(     )D.(     )

  • 3. 在下列括号中填写恰当的词语或成语。

    A.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B.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C.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D.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 4. 在下列句子括号中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A“光明B光明C快给我光明D”恰恰在此时,爱的

    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A.B.C.D.

  • 5. 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中写出下列句子的病因。

    A.歌曲是否感人,在于它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       )

    B.你既然来了,我也该走了。( )

    C.由于她的成绩好,得到老师的表扬。(       )

    D.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

  • 6.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修改。

    A.《纪念白求恩》一文先叙后议,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修改意见:)

    B.《狼》选自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修改意见:)

    C.莫怀戚的《散步》,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修改意见:)

    D.“八千”表示确数,“三十几(个)”表示概数,“第六”表示序数。

     (修改意见:)

  • 7. 诗文默写,用课文原句填空。
    (1)、我寄愁心与明月,。(李 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僵卧孤村不自哀,。(陆 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 ,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 ,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5)、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6)、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句子是:
  • 8. 综合性学习活动。

    为了激发同学们对经典学习的热情,学校某班成立了“文学部落”研究小组,拟计划开展以“走近孔子”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下面是赞颂孔子对联中的上联,请为它补写出下联。

    上联:华夏之师,传道解惑为众多学子

    下联:       

    【答案】【示例1】贤德之圣,奔走讲说扬中华文明

    【示例2】儒家之德,周游列国育华夏儿女

    (1)、请你为“走近孔子”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持人拟写一则开场白。
    (2)、探究孔子在文学或者教育方面有哪些成就,或者给我们哪些启示?

二、阅读与赏析(共44分)

  • 9. 文言文阅读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节选《论语》十二章)

    【乙】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2)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 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节选择《史记·孔子世家》)

    【注释】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温和) B、学而时之(温习) C、思而不学则(疑惑) D、当时则(荣耀)
    (2)、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人不知不愠择其善者从之 B、学而时习学者宗 C、学而时之诸生以时礼其家 D、不亦乎诣太守,如此
    (3)、对有关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B、甲文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是表示确数。 C、乙文中“折中于夫子”中的“折中”可解释为:取正;调节,使之适中,现多指协调不同意见,使各方都能接受。这里指以孔子为榜样。 D、乙文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司马迁引用《诗经》的诗句来赞美孔子崇高的德行。“高山景行”是一个成语,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5)、请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学者们敬仰孔子的原因。
  • 10. 诗歌赏析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找出本诗前两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
    (2)、请你谈谈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 11. 名著阅读

    文段一: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文段二:行者道:“兄弟们,我等自此就该散了!”悟能道:“正是,趁早散了,各寻头路,多少是好。那西天路无穷无尽,几时能得到!”

    文段一中的“他”是出自名著《》里的先生,作者描写先生时用了的描写方法。文段二中的“行者”是 , 他说那样的话的原因是

  • 12. 课内现代文阅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②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③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④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⑤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比较的无味”是无味吗?“可”字有什么用处?去掉它行吗?
    (2)、将文段中第④句改成“在没有雪的地方,用秕谷做诱饵,用竹筛子扣鸟。”好吗?为什么?
    (3)、文段各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 13. 课外现代文阅读

    借你一个微笑(杨保中)

    ①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②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③我合上教案而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④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⑤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手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⑥“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⑦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⑧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于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⑨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李俊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⑩“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四张纸条,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⑪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得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⑫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⑬“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腼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⑭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也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⑮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⑯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1)、通读这篇小说,简述题目“借你一个微笑”的深层含义。
    (2)、为了让李俊每天能够借给“我”一个微笑,作为老师的“我”具体做了哪几件事?
    (3)、第⑦自然段中“他很困惑地看着我”,请你结合上下文描写出他此刻的心理活动。
    (4)、作者在第⑪自然段写道“看来我为他补得都差不多了”,而在小说结尾却又说“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5)、在小说结尾,作者饱含深情地写道:“是他(李俊)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请简要说说李俊为“我”补的这堂人生课的主要内容。

三、写作实践(50分)

  • 14. “良言一句三冬暖”,很多时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话,一句安慰鼓励的话,或是一句批评点醒的话,能给人增添莫大的信心和勇气,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暖意融融。

    请以“这句话很温暖”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得抄袭本试题卷中的阅读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