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宁明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问题属于化学研究课题的是(   )
    A、无人机的研究和制造 B、新型农药的开发和利用 C、日环食的产生规律 D、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 2. “魅力中国城,我最爱茂名”的竞赛活动中有以下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缅茄雕刻 B、木制木偶 C、燃放烟花 D、人造云雾
  • 3. 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液,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拿出实验室 B、放回原试剂瓶 C、倒入废液缸 D、留在实验台上,为下次用
  • 4.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可燃性
  • 5. 某化学工业产品说明书上标明:本品每粒含钙180mg、锌1.5mg、镁90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 6. 发现元素周期律,使化学学习和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这位科学家是(   )
    A、汤姆生    B、门捷列夫    C、阿伏加德罗    D、道尔顿
  • 7.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海水 D、粗盐
  • 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取少量液体 C、 加热液体 D、 称取氯化钠
  • 9. 下列粒子(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电子
  • 10. 2020年世界地球日的中国主题是“引领绿色生活•推进绿色发展”。下列做法和措施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资源再利用 B、焚烧废旧塑料,消除“白色污染” C、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 D、使用过的口罩不随意丢弃
  • 11.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B、 氢气+氧气 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氧气
  • 12. 下列各图中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 13. 进行科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探究的过程包含: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③进行化学实验④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⑤得出结论,正确步骤是(   )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③④⑤
  • 14.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1g食盐时(1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A、5.3g B、5.1g C、5.0g D、4.9g
  • 15.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 16.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
    A、氯化钠    B、水    C、铁    D、二氧化碳
  • 17. 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 ④质量几乎相等 ⑤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 18.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主要原因是(   )
    A、分子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g10%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20%,需再加入10g硝酸钾固体 B、将10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20%的食盐溶液中取出的5 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小 D、当溶液被水稀释时,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 20. 如图甲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图乙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铝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13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C、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失电子 D、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

二、填空题

  • 21. 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元素
    (2)、两个氢原子
    (3)、氢离子
    (4)、2个铁原子
  • 22.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操作是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这一过程属于变化;
    (4)、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
    (5)、硬水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常用的方法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 23. 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X表示 , Y表示
    (2)、若该粒子为原子,当X=12时,Y=
    (3)、若该粒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当X=17时,则Y=
    (4)、当Y=1时,该粒子易电子,变成带一个单位电荷的离子。
  • 24. 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 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2)、水银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的原因是
    (3)、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原因是
    (4)、气体容易压缩,而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原因是
    (5)、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3万年才能数完,因为
  • 25. 化学元素周期表(见下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作答:

    (1)、第8号元素的元素名称为 , 属于(填“非金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粒子为(填符号);
    (2)、氢元素和碳元素是不同的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不同;从原子结构看,4号和12号元素属于同一族的原因是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选项编号)

    a.C和Ne        b.B和Mg        c.Al和Si        d.F和Cl

    (4)、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一种),其离子符号是
    (5)、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硫元素的一条信息:
  • 26. 以下是小刚对水的净化的探究。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其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河水是物(填“纯净”或“混合”),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填化学符号);
    (2)、操作①的名称是 ,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操作②除去颜色和气味用 , 该操作中发生的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泡泡少,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水。经过操作③以后,加入肥皂水,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三、综合题

  • 27.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按如图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质量g。
    (2)、用托盘天平称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A 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 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 调节平衡螺母

    (3)、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量筒的规格是(从下列中选用:50mL、100mL、200mL);
    (4)、如果在量取水中视线仰视读数,所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8. 根据如图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回答问题:

    (1)、与气体a相连的A极是电源的极(填“正”或“负”);
    (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 , 火焰呈色;
    (3)、写出水通电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反应(填“化合”或“分解”);这个反应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四、计算题

  • 29.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1)、一个质量为 2.352×1026kg 的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多少?
    (2)、一个相对原子质量为24的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多少?
  • 30. 某温度下,某实验小组欲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计算;
    (1)、需要氯化钠g,水g;
    (2)、若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要增加克氯化钠?(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