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崇德实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11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1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 1. 哥伦布在《航海日记》中描述新大陆“黄金甚丰……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希望西班牙国王尽快实现对美洲的占有。这则日记可用于说明哥伦布航海的(    ) 
    A、宗教动力 B、思想基础 C、经济动因 D、技术支持
  • 2. 16世纪以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据此可知(    ) 
    A、各大洲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 B、动植物交流具有单向性 C、人口迁移促进了物种大交流 D、世界各地人口迅速增长
  • 3. 在孟德斯鸠看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对权力的使用,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会体止。”行政权从属于立法权,行政权是不专制了,但是如果议会至上,那么议会也会形成专制。基于此孟德斯鸣(    ) 
    A、提倡分权制衡理论 B、坚持社会契约至上 C、强调天赋人权原则 D、认同人民主权观念
  • 4. 下图显示了近代法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这反映了法国(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阻 B、各派政治势力实现了均衡 C、民主政治进程具有曲折性 D、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 5. 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是工业革命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下列人物中最早开办近代工厂的是(    ) 
    A、瓦特 B、阿克莱特 C、哈格里夫斯 D、法拉第
  • 6. 19世纪,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下列运动与之无关的是(    ) 
    A、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 B、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 C、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D、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 7. 到1885年,欧洲各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实际控制的土地占非洲大陆的30%不到。到1914年,除埃塞俄比亚以外,几乎整个非洲彻底沦为殖民地。欧洲对非洲的殖民,大部分是在19世纪最后十几年和20世纪初的十几年里完成。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交通通讯工具取得了巨大突破 B、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C、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D、欧美国家军事力量的增强
  • 8. 某同学搜集了有关“桑地诺”“甘地”“墨西哥宪法”“埃塞俄比亚独立”等资料,准备制作一个复习专栏,请为她归纳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 C、亚非拉的民族民主运动 D、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 9.   1917年7月19日,德国国会以212对126票通过了《和平决议》,在奥匈帝国,1917年11月21日,年轻皇帝查理继位后,开始了秘密议和,同时在英国,前外交大臣兰斯多恩提出若不采取某种方法结束冲突,西方文明将崩溃。这说明(    ) 
    A、同盟国集团的最终失败 B、战争灾难引发厌战情绪 C、美国参战改变力量对比 D、俄国退战产生连锁反应
  • 10. 1921年,列宁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行新经济政策.并反复强调“退却是为了极顽强地向前进攻”,但当时仍有一些左派诗人用诗句表达了不满:“光明的力量,已经流出了莫斯科近郊的溪沟”,“我们的旗帜不扬,绛红色的颜色模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新经济政策( )
    A、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B、动摇了苏俄统治基础 C、折射道路探索的艰难 D、导致了严峻政治危机
  • 11.   1931年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作人员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苏共提出“布尔什维克必须掌握技术”的口号,号召“向所有的人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使自己成为专家、能手”。这(    ) 
    A、缓解了经济危机的破坏 B、推动了斯大林模式形成 C、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国策 D、适应了工业化建设需要
  • 12. 一战后到二战前,亚非拉某国民众采用合法的、和平的手段争取自由和平等的权利,实现民族自治和民族独立。这种抗争方式是在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该运动领导人是(    ) 
    A、提拉克 B、卡德纳斯 C、尼赫鲁 D、甘地
  •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它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 
    A、苏联对德国法西斯的反攻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C、美国对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D、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日本法西斯
  • 14. 下列三幅图示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它们反映的共同问题是(    ) 

     

    A、大国结盟威胁和平 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C、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 D、“冷战”局面的形成
  • 15. 某报道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后,它可以缩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福利制度可消除贫富差距 B、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好处 C、福利制度可缓和社会矛盾 D、这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 16. 阅读下面表格,回答问题。                
     

     思想运动 

     
     

     重要代表 

     
     

     思想主张或成就 

     
     

     ① 

     
     

     文学三杰、美术三杰、莎士比亚等 

     
     

     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 

     
     

     ②、加尔文等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等 

     
     

     启蒙运动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 

     
     

     君主立宪、主权在民等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为表格内容拟定一个恰当主题。 
    (3)、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阐释启蒙运动是如何推动社会变革的。 
  • 17. 由英国率先发生的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社会产业结构,而且引起了社会阶级结构、上层建筑、生活方式等的深刻嬗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8-19世纪的英国,而不是发生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兴起的故地,也不发生在欧洲一些文化昌盛、经济发达的地区,而恰恰发生在原先相对落后的,处于世界文明边缘的,孤悬在大陆之外的海岛英国,究属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英国首先发生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这是国内外学术界和广大历史学习者都怀有极大兴趣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蕴涵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英国工业革命是上述诸多因素积聚而成的自然演进的产物,它不是哪位英明君主谋划的结果,也不是哪位天才思想家巧思妙想的结晶。它不像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事先有一定的谋略和规划,而是在原发状态中发生的、发展的。直到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时也没有人认识到工业革命已经发生。 

     ——摘编自李月琴《探因索源——“英国工业革命”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材料二:大工厂,特别是从蒸汽机开始代替水力发动机的时候起,越来越多地开设在那里。据同时代的人说,在1786年,人们仅看到一个烟囱,即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十五年后,曼彻斯特约有五十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蒸汽机。那些赶忙建筑起来的、因太小而不够人口居住的工人棚屋绵延在纱厂的周围,几乎把旧城围绕起来。……设有商店的中心区域已经美化了。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两边有很高的砖砌的房屋。最后,在城市的最外面东南方,不久也建起一些四周围有花园的漂亮别墅,那里住着新的贵族,棉业富豪。 

     ——摘编【法】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英国近代大工业初期的概况》 

    (1)、根据材料一,指出相比于其他国家,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从技术和农业的角度概括英国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 
    (2)、“工业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根据材料二以英国为例阐述这一进程。 
  •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之间战时同盟关系破裂,世界政治格局随着不同力量的崛起发生着改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材料二: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由战时盟友转为对手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并举出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苏主动采取的对抗性措施。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所处时代美国遇到的那种挑战来自哪些力量的崛起?(举出2例)这些力量崛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和约中关于经济的条文,其苛狠和愚蠢,竟达到显然不能实现的程度。德国被宣判必须缴付惊人的巨额赔款。实际上,要掠夺一个战败国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所需要的、可以搬动的东西运走,和驱使战败国一部分人担任永久的或暂时的劳役。 

     ——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漫画《四人的聚会》构思:漫画中的四个人物分别是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德国纳粹党头子希特勒,漫画设计他们在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举行聚会,大使馆墙上还挂着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的肖像。画面中四位历史人物完成了交易正在庆贺,大家一起干杯说道:“好了,在我们继续前,先要作自我牺牲。”(Well,before we goon,here's to Self—sacrifice.)。 

     ——吴广伦《老漫画中的法国史》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二战的原因有哪些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