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理数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焦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A、x2=4y B、x2=2y C、y2=4x D、y2=2x
  • 2. 若随机事件AB满足P(AB)=16P(A)=23P(B)=14 , 则事件AB的关系是( )
    A、互斥 B、相互独立 C、互为对立 D、互斥且独立
  • 3. 2021511日我国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进行了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如图为我国历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性别构成及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 , 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统计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总人口数已经突破12亿 B、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总人口性别比最高 C、我国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呈递增趋势 D、我国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总人口性别比呈递减趋势
  • 4. 甲、乙两组数的数据如茎叶图所示,则甲、乙的平均数、方差、极差及中位数相同的是()

    A、极差 B、方差 C、平均数 D、中位数
  • 5. (ax1x)5 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80 , 则a=()
    A、2 B、2 C、±1 D、±2
  • 6. 已知椭圆Cy24+x23=1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 , 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那么|AF1|+|BF1|的值为()
    A、4 B、3 C、2 D、27
  • 7. 某次数学考试试卷评阅采用“双评+仲裁”的方式,规则如下:两位老师独立评分,称为一评和二评,当两者所评分数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2分时,取两者平均分为该题得分;当两者所评分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2分时,再由第三位老师评分,称之为仲裁,取仲裁分数和一、二评中与之接近的分数的平均分为该题得分. 如图所示,当x1=6x2=9p=6.5时,则x3=()

    A、4 B、7 C、47 D、7.5
  • 8. 国际冬奥会和残奥会两个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在2008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之后的又一奥运盛事.某电视台计划在奥运会期间某段时间连续播放5个广告,其中3个不同的商业广告和2个不同的奥运宣传广告,要求最后播放的必须是奥运宣传广告,且2个奥运宣传广告不能相邻播放,则不同的播放方式有()
    A、120种 B、48种 C、36种 D、18种
  • 9. 某制药厂为了检验某种疫苗预防的作用,把1000名使用疫苗的人与另外1000名未使用疫苗的人一年中的记录作比较,提出假设H0:“这种疫苗不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利用2×2列联表计算得K23.918 , 经查对临界值表知P(K23.841)0.05.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结论是( )
    A、若某人未使用该疫苗,则他在一年中有95%的可能性生病 B、这种疫苗预防的有效率为95% C、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5%的前提下认为“这种疫苗能起到预防的作用” D、95%的把握认为这种疫苗不能起到预防生病的作用
  • 10. 已知双曲线Cx2y24=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 , 点MC的左支上,过点MC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N , 则|MF2|+|MN|的最小值为()
    A、2+2 B、2+5 C、2 D、4
  • 11. 若动点P在方程1x2×14y2=2xy所表示的曲线C上,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①曲线C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

    ②动点P到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121]

    ③动点P与点M(320)的最小距离为14

    ④动点P与点Q(21)的连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341].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 12. 已知圆O的半径为r , 平面上一定点A到圆心的距离|OA|=2P是圆O上任意一点.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l和直线OP相交于点Q , 设点P在圆O上运动时,点Q的轨迹为C , 当r(122)(46)时,轨迹C对应曲线的离心率取值范围为()
    A、(141)(14) B、(141)(23) C、(1312)(23) D、(1312)(14)

二、填空题

  • 13. 某校有高一学生450人,高二学生420人. 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一高二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已知从高一学生中抽取15人,则n=
  • 14.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s=

  • 15. 千年一遇对称日,万事圆满在今朝,20211202日又是一个难得的“世界完全对称日”(公历纪年日期中数字左右完全对称的日期). 数学上把20211202这样的对称自然数叫回文数,两位数的回文数共有9个(112299),其中末位是奇数的1133557799又叫做回文奇数,则在(1010000)内的回文奇数的个数为
  • 16. 已知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 , 右顶点为AP为双曲线C上一点,且|PA|=|PF2| , 线段PF1的垂直平分线恰好经过A点,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三、解答题

  • 17. 已知双曲线C与椭圆Ex216+y212=1有公共焦点,且它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33x.
    (1)、求椭圆E的焦点坐标;
    (2)、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 18. 在①a2=22;②Cn1+Cn2++Cnn=127(nN*);③a1+a2+a3++an1+an=130;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然后解答补充完整的题.注:若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则按第一个解答计分.

    已知(1+x)2+(1+x)n=a0+a1x+a2x2++anxn , 且  (只需填序号).

    (1)、求n的值;
    (2)、求展开式中x的奇数次幂的项的系数之和.
  • 19. 某市对新形势下的中考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安排. 中考录取科目设置分为固定赋分科目和非固定赋分科目,固定赋分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体育与健康)按卷面分计算;非固定赋分科目(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按学生在该学科中的排名进行等级赋分,即根据改革方案,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中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分为AB+BC+CD+DE8个等级. 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 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0100][8090)[7080)[6070)[5060)[4050)[3040)[20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该市学生的中考化学原始成绩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附:P(μσ<Xμ+σ)=0.6827P(μ2σ<Xμ+2σ)=0.9545P(μ3σ<Xμ+3σ)=0.9973.

    (1)、求图中a的值;
    (2)、估计该市学生中考化学原始成绩不少于多少分才能达到B+等级及以上(含B+等级)?
    (3)、由于中考改革后学生各科原始成绩不再返回学校,只告知各校参考学生的各科平均成绩x¯及方差s2. 已知某校初三共有1000名学生参加中考,为了估计该校学生的化学原始成绩达到B+等级及以上(含B+等级)的人数Z , 将该校学生的化学原始成绩X看作服从正态分布N(μσ2)(σ>0) , 并用这1000名学生的化学平均成绩x¯=59作为μ的估计值,用这1000名学生化学成绩的方差s2=169作为σ2的估计值,计算人数Z(结果保留整数).
  • 20. 某企业计划新购买100台设备,并将购买的设备分配给100名年龄不同(视为技术水平不同)的技工加工一批模具,因技术水平不同而加工出的产品数量不同,故产生的经济效益也不同. 若用变量x表示不同技工的年龄,变量y为相应的效益值(元),根据以往统计经验,他们的工作效益满足最小二乘法,且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2x+40.6

    参考数据:i=1100(xix¯)2=121i=1100(yiy¯)2=225.

    参考公式:回归直线y^=a^+b^x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b^=i=1nxiyinx¯y¯i=1nxi2nx¯2=i=1n(xix¯)(yiy¯)i=1n(xix¯)2a^=y¯b^x¯r=i=1n(xix¯)(yiy¯)i=1n(xix¯)2i=1n(yiy¯)2.

    (1)、试预测一名年龄为52岁的技工使用该设备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2)、试根据r的值判断使用该批设备的技工人员所产生的的效益与技工年龄的相关性强弱(0.75|r|1 , 则认为yx线性相关性很强;|r|<0.75 , 则认为yx线性相关性不强);
    (3)、若这批设备有AB两道独立运行的生产工序,且两道工序出现故障的概率依次是0.020.03. 若两道工序都没有出现故障,则生产成本不增加;若A工序出现故障,则生产成本增加2万元;若B工序出现故障,则生产成本增加3万元;若AB两道工序都出现故障,则生产成本增加5万元. 求这批设备增加的生产成本的期望.
  • 21. 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 , 点M在第一象限且为抛物线C上一点,点N(50)在点F右侧,且△MNF恰为等边三角形.
    (1)、求抛物线C的方程;
    (2)、若直线lx=ky+mC交于AB两点,向量OAOB的夹角为120(其中O为坐标原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 22. 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左顶点、上顶点和右焦点分别为ABF , 且ABF的面积为b3a , 椭圆C上的动点到F的最小距离是1

    (1)、求椭圆C的方程;
    (2)、过椭圆C的左顶点A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交椭圆C于不同的两点MN(异于点A).

    ①证明:动直线MN恒过x轴上一定点E

    ②设线段MN的中点为Q , 坐标原点为O , 求QEO的面积SQEO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