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灌阳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1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们所用的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为(   )
    A、25mm B、25cm C、25dm D、25m
  • 2. 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遵守测量的操作规则会造成误差 B、零刻线磨损的尺也可以使用 C、测量中,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允许的 D、求平均值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 3. 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只要有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 4. 声纹锁可以通过识别人的声音进行解锁,是根据每个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 5.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水中倒影 C、 海市蜃楼 D、 雨后彩红
  • 6. 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立竿见影 B、凿壁偷光 C、镜花水月 D、坐井观天
  • 7. 人在岸上透过池水看池塘底部,下列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8. 灌阳县今年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城活动中,除了规范城区市容,绿化美化市貌,我们作为公民还应该控制噪声,下列不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做法是(  )
    A、不高声喧哗 B、在学校周围植树 C、在公路上不鸣笛 D、调低跳舞音响设备的音量
  • 9. 在班级举行的“小小音乐会”上,同学们用自制的乐器演奏,甲图为水瓶琴,乙图为可以上下推拉活塞的哨子。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对着水瓶琴瓶口吹气时,振动的主要是瓶内水柱 B、甲图:敲击水瓶琴时,从左到右音调逐渐变高 C、乙图:向上推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 D、乙图:向下拉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高
  • 10. 如图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 11. 把放大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放大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放大镜来放大观察邮票上的细小部分,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该(   )
    A、小于10cm B、等于10cm C、在10cm到20cm之间 D、大于20cm
  • 12. 对下列四幅图阐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二、填空题

  • 13.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m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所示秒表中大表盘秒针的最小分度值为s,该秒表的读数为s。

  • 14. 王爷爷为孙子制作了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而产生的,并通过传入人耳。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声波产生;医院B超检查胎儿是利用超声波可以来传递
  • 15.

    如图所示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与液面的夹角为30°,且反射光与折射光相互垂直,则反射角是 ,折射角是 .

     

  • 16. 小翠同学漫步在风光旖旎的雾江平湖畔,同时看到了水中的矫健雄鹰和欢快鱼群,她看到水中的鹰是由于光的形成的,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水中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填“浅”或“深”)一些。
  • 17. 如图,一束太阳光斜射到三棱镜上,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现象(选填“色散”或“反射”);a、b两条光线可能是红光或紫光,其中是红光(选填“a”或“b”)。

  • 18. 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司机倒车时因看不到车后的障碍物容易撞到障碍物,为了安全,轿车装有倒车雷达。倒车防撞雷达是利用(选填“超声”“电磁”或“次声”)波来测量距离的。倒车防撞雷达向障碍物发出声波信号后,经过0.02s后其接收装置收到返回的信号,则车尾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 19. 小陈发现爷爷看书报时将书报拿得很远,根据所学知识想到人的眼睛与(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爷爷眼睛的问题是因为晶状体太薄造成的(选填“近”或“远”)视眼。于是他建议父母带爷爷到眼镜店选配一副由透镜制成的老花镜。

三、作图题

  • 20. 请画出图中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

  • 21.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只发光的小灯泡放在平面镜前A点处,小明的眼睛在B点看到了平面镜中灯泡的像,请画出这一现象光路图,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 22. 请你将如图所示凸透镜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 23. 如图所示,渔民看到水中S'处有一条鱼,为了叉到鱼,他们不是对准图乙中的S',而是对准位置更深的S叉去,因为S才是鱼的像真实的位置,S'处是鱼的像的位置。请你在乙图中作出一条由S发出,经过水面后射入人眼的光线。

四、实验题

  • 24. 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编号

     A

     B

     C

     D

     规格

     材料

     尼龙

     尼龙

    尼龙

     镍合金

     长度(cm)

     55

     55

     80

     横截面积(mm2

     1

    0.5

     1

    0.5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中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3)、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2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4)、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25.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中: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角i

    30°

    45°

    60°

    反射角r

    30°

    45°

    60°

    (1)、实验前,应将纸板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时针方向转动;
    (2)、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入射到O点,观察反射光。实验中,从不同方向都能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是因为光在纸板F上发生了反射;
    (3)、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得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入射角;
    (4)、将纸板F按照图乙所示的方式偏折,则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了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5)、若将一束光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 26. 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进行实验;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选填“实”或“虚”);
    (6)、如果实验刚开始时出现这么一个现象:在玻璃板另一侧水平桌面上,蜡烛B无论怎移动,所成的像都无法与蜡烛A重合,原因可能是
  • 27. 小林用蜡烛、凸透镜(焦距10cm)、光屏在光具座上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实验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现象更明显;
    (2)、蜡烛、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现象和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相同;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增大物距后,将光屏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该像与移动前的像相比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至图乙所示位置,在透镜(选填“左侧”或“右侧”)通过透镜可以观察到烛焰(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4)、在成像清晰的情况下,用一张不透明纸把透镜上半部分遮挡住,看到的像会如何变化?(选填“像部分消失”“像完整亮度不变”或“像完整亮度变暗”);
    (5)、将图甲中的透镜换成焦距f=5cm的凸透镜,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若不移动蜡烛,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度数适当的(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光屏上也会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五、计算题

  • 28. 一辆汽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5s后司机听到山崖反射的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80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时,汽车与大山的距离是多少米;
    (2)、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