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规范练11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14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有学者认为:“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被撤职一事,导致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反映了( )A、革职林则徐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 B、鸦片战争尚未真正惊醒沉睡中的中国人 C、鸦片战争对中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D、中国较西方在军事与政治方面优势明显2. 1840年12月,中英谈判在广州进行。琦善照会:烟土系中国查禁品,故不能以“烟价”名目向英赔款。考虑到中英通商两百余年,“拟设法酌酬洋银五百万元”。不过,该银并非由中国皇帝“准给”,只是由琦善“筹办”。琦善此举目的在于( )A、抵制英商的赔款勒索 B、表明清朝软弱的立场 C、维护清王朝的体统 D、尽快实现两国的通商3. 1854年6月,清政府与英、美、法等国达成协议,约定由三国各推一人帮办关税事务,从而确立了以洋人为主管理海关的体制,这一体制( )A、表明中国海关主权开始丧失 B、反映了清政府已经失去民心 C、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 D、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4.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改称为“洋人”,“夷务”均改称为“洋务”。这表明(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加剧 C、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D、清政府外交基本实现近代化5. 额尔金对法国公使葛罗说:“我们能带走的只是一些宝贝,这座美丽的园子我们带不走。我们英国有的东西,别的国家可以没有;但是英国没有的东西,别的国家不能有。”额尔金的话最能体现英国的( )A、战争目的 B、战争经过 C、战争结果 D、战争性质6. 日本大阪纺织公司的山边丈夫1889年5月在《联合纺织报》上撰文说:“必须向我国西部邻国——中国寻求原棉。”据此推知,甲午中日战争( )A、是由中国闭关锁国引起的 B、是中日争夺原料的商业战争 C、使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 D、使中国加速沦为列强经济附庸7. 1894年西方评论家评价道:“日本海军以其精华,突袭中国二等慢舰‘济远’舰及辅助舰,而最速之‘吉野’竟受重伤,在‘济远’舰上外籍引擎师称:日炮多不准,实非日本海军之胜。”该评论可能印证的是( )A、西方列强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B、北洋水师的军事素质较弱 C、洋务运动的自强梦已告破产 D、清政府的军力远强于日军8. 1895年8月,日军以强大兵力进攻台湾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军和义军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中日战争。这体现出( )A、清政府出卖人民抗日活动 B、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 C、台湾军民英勇的抗日精神 D、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9. 这战争,宣告了华夷朝贡体制的彻底崩溃,进而成为塑造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这战争”( )A、导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迫使清政府开始进行洋务运动 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客观上有利于“短暂的春天”出现10. 《拳事杂记》记载“团匪起时,痛恨洋物,犯者必杀无赦”;联军入京后,则一变为“西人破帽只靴,垢衣穷裤,必表出之”。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民众复杂且矛盾的心理状态 B、学习西方成为社会全体共识 C、清政府沦为列强治华的工具 D、西式服装成为社会主流服饰11. “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体现了( )A、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 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 C、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 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12.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接到宣战诏书的两广总督李鸿章却复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从而产生了“东南互保”协议,该协议的签订( )A、说明地方已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 B、有利于江南地区的相对稳定 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D、说明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没落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很多国人都认为清朝无论做什么都无法避免英吉利强盗的来袭,但是当我们翻开史料一看,就会发现整个过程中双方的战意其实都不高,战争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摘编自《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申报》在1894年7月11日发表了一篇《战必胜说》的文章,“况今者日人于天时地利人和一无所得,我中国则守战和三者俱可操纵自如而又万众同仇,义形于色,虽当政者老成持重似不肯轻启兵端而民间谈及日人辄裂眦咬牙,大有欲得而甘心之意,尚何有所畏忌而让日人以争先战。”
——摘编自《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国运之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必胜说》认为中国必胜的原因,并分析中日这场战争对国运的影响。14. 道光元年(1821年)十一月,两广总督阮元就美国商船水手伤毙民妇案向道光帝上折奏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阮元奏审办伤毙民妇之夷船水手折
……
今咪唎口坚国夷人咈囒哂吐嗲喇哪啡口了因民妇郭梁氏买果争闹,用瓦坛掷伤落水身死,已据供认明确,照例拟绞,情罪相符……于本年十月初三日将该凶夷咈囒哂吐嗲喇哪啡口了照例绞决,以彰国宪,并夷人买取食物向系官给买办,今民妇郭梁氏私将蕉、橙卖给夷人,殊属不合,业已被伤身死,应毋庸议。
……
臣复谕饬洋商(注:行商)伍敦元等传谕该大班,当知天朝法度尊严,该夷人既赴内地贸易,自应安静守法,该大班及船主等务须时时戒饬船内水艄人等,毋许滋事逞凶,设已酿成事端,该大班即应查明肇衅生事之人,立时指名交出,听候地方官查审究办,切勿袒庇诿延自取重咎,以仰副天朝恩溥怀柔之至意。
——摘自《清代档案史料选编》(四)
(1)、此案办理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2)、此类案件若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何不同?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