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思想政治期中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文化现象无时不在;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 2022年9月30日,央行决定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② 2022年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京举行
③ 2022年9月29日,第56届世乒赛开幕式在成都高新体育中心举行
④ 2022年9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双边会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 在成都市某区,24小时留灯书屋全天候留灯不打烊,安静温馨的阅读环境里,一杯茶、一本书的阅读盛景,已逐渐成为群众生活的日常。该区开设留灯书屋旨在( )① 让阅读成为风尚,逐步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
② 用书香浸润城市文明气质,构筑起精神归途
③ 通过有形的文化氛围,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
④ 推动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自然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 虎头帽,是以老虎为形象的中国民间儿童服饰中比较典型的一种童帽样式。在古代,虎头帽更多承载的是父母长辈对孩子的希望,希望他们在成长道路中能消除邪魔,像老虎一样强大,并健康茁壮成长。由此可见( )① 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是相互依存的
② 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③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④ 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 《万里归途》作为2022年国庆档备受期待和关注的电影之一,一经上映就迅速掀起一股观影热潮。截至10月1日9时,影片《万里归途》票房突破1亿,累计观影人次226万。据此完成问题。(1)、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揭秘了中国式撤侨背后面临的千难万险。中国外交官所展现的不畏艰险、果敢向前的中国精神,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观众,让观众感受到了国家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产生浓厚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这体现了( )① 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② 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积极向上的
③ 文化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直接力量
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国庆假期首天,2022国庆档新片总票房已超过了3亿元。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主题创作和“头部”作品竞争力增强,国产电影份额优势突出,票房增长速度和规模均全球领先。这表明( )①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②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起决定作用
③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④ 发展文化产业旨在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需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 彩礼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婚嫁习俗。“彩礼”起源于我国西周时期,随着社会的变迁,从形式到数额,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法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但婚前要求天价彩礼的现象仍然存在。上述现象体现了( )A、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B、一定的经济、政治是一定文化的反映 C、一定的文化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反作用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6. 2022年9月27日,“逐美新丝路,共谱中泰情”音乐会在泰国曼谷博仁大学举行。音乐会旨在以音乐为媒,共同展望中泰两国携手维护地区和平、共建美好家园,促进两国民心相通。由此可见( )①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②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
③ 文化交流能够增进了解促进政治互信
④ 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的中心战略任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西方人注重思辩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③ 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差异性
④ 中西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这天,人们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饮宴祈寿,这些古老的传统民俗一直传承至今。这表明( )①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④ 人们对文化的接受,是在不自觉中完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 书籍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卷帙浩繁的书籍中,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穿越时空。古往今来,无数优秀书籍温润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拓宽胸怀,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读好书( )①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②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塑造人生
④能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推动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苏州某社区党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适合青少年学党史的方法途径,通过打造红色课程、浸润熏陶、寻访研学的青少年党史学习“三大法宝”。以上做法旨在( )①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热情
②继承传统文化,引领社会风尚
③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④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 金秋九月开学,《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开始实施,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标志着我国劳动教育进入以课程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家对劳动教育高度重视,是基于劳动教育( )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能够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
③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 2022年7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习近平强调,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坚持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不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这是因为农业文化遗产( )①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财富
③ 是国家和民族农业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 对于研究人类农耕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 中国现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93年9月写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提出了认识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以及实现这一理想的手段。这一论断是基于( )①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② 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推动各国文明友好对话的物质根基
③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 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 第五届进博会将于2022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企业商业展呈现出展览水平更高、朋友圈更大、专业性更强等特点,大量新产品将首发首展。同时将通过搭建第五届进博会数字看板,以可视化、形象化、直观化的方式,向全球展客商动态展示进博全方位信息。从文化交流角度看,中国举办的进博会( )① 为世界提供实现思想碰撞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② 通过商业贸易和人员交往促进各国文化传播
③ 旨在增强文化软实力,引导世界文化的发展
④ 使用新技术赋能融媒意在取代旧的传播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中秋晚会秉持“多向科技要效果”的理念,融合举办地实景与虚拟现实技术,将中秋节蕴含的传统习俗、乡愁思念和家国情怀融为一体,以歌舞、交响乐、曲艺为主要载体,穿插说唱、情景表演等形式进行呈现,多方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广受观众好评。这表明( )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
② 丰富传播方式能为文化创新提供物质保证
③ 大众传媒对展示文化魅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④ 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扩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 2022年是中荷建交50周年。旅荷华人艺术家李晓峰以自己的作品作为载体,在荷兰不断推广中国文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悠久历史、特色民俗等。同时,李晓峰不断尝试跨界,参与园林设计、文创设计等多个领域的创作工作,其作品东方风味非常浓,深受荷兰民众喜爱。这表明( )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 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文化创新与传播的前提
③ 不同艺术形式赋予传统文化不同的本质特征
④ 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能够更好地彰显文化的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 敦煌研究院与腾讯深入合作,利用腾讯“博物馆”和“数字敦煌”的AR、VR能力,使游客通过AR导览深入了解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腾讯将助力敦煌,通过科技赋能文化,让传统文化融入青年,推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互通。这表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 )① 超越时空的局限,改变人们文化交流的途径
② 优化收集、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③ 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体验需求,助力游客了解敦煌文化
④ 从根本上变革游客的参观方式和内容,促进文化的传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8. 文物保护修复是人类共同责任。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是中国首个文物保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多年来为国际文物保护贡献了不少“中国方案”。比如陕西曾与新加坡国家文物保管中心签署协议,合作修复彩绘泥塑、木胎造像以及石刻文物。文物保护国际合作旨在( )①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③增进国家间的文化认同
④推动不同文化在取长补短中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理论滋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这表明( )①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 传统思想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③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持久影响
④ 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机取决于时代的变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是中国青基会组织并实施的,其宗旨是让广大青少年在基础教育时期,以便捷的方式接受中华古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通过向农村贫困地区捐赠古诗文读本及专项活动费用的方式,使农村少年儿童在获得平等受教育机会的同时,不再因贫困缺好书而影响完善人格、健康心理、良好道德的全面教育和培养。此举( )① 有助于领略古诗文中先贤们的生活智慧和审美情趣
② 表明文化活动对广大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 说明教育在人的培育和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 增强了广大青少年坚守中华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信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1.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既相互对立展开激烈的辩论,又相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从而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佐证了( )A、思想辩论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社会制度的更替促进文化的进步 C、思想运动能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2. 北京前门外,坐落着中医药老字号北京同仁堂,这家有353年历史的“老药铺”闻名遐迩,全国各地的患者常慕名来此求医问药。2022年,“老药铺”同仁堂第9次亮相服贸会,作为北京市三家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之一,展示中医药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风采。这表明( )① 中医药文化只有“走出去”才具有价值
② 中医药文化在发挥积极作用中传承发展
③ 中医药文化在交流传播中惠及世界人民
④ 中华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3. “我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来源于这片土地和可爱的人民。”2022年全国政协委员、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携提案《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文明交流》参加全国两会。从全球巡展到全国百村展,讲好中国故事,讴歌时代精神,正是许鸿飞这几年在调研中进行创作的真实写照。据此可知( )① 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②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③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 文艺创作需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月23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的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启幕。
材料一:
今年丰收节以“庆丰收 迎盛会”为主题。在成都市新津区举办的丰收节主场活动,以乡村大田自然景观为背景,设立了“大国粮仓”科技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国宝与丰收”等主题展览。同时还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乡村振兴普法宣传等系列活动。金秋消费季活动也提前启动,现场规划约1 000平方米、80个展位,营销推介优质特色农产品,开展电商直播活动。乡风乡趣乡味浓的特色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置身千亩稻田,共庆共贺丰收。
材料二:
中华农耕文明馆为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组委会设置的永久性展馆。展览运用场景还原、浮雕、微缩模型、艺术装置等艺术手段,增强了人们的沉浸式、互动型体验。通过这些珍贵的展品,与农耕文化一起,将农业界的故事,从书本上搬到了眼前,体验千年农耕传奇故事,感受千年农耕文化精神。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中华农耕文明馆的实景展示,人们可以系统了解中国农业的辉煌历史和成就,激发他们学习和探究现代农业发展的兴趣。中华农耕文明馆不仅留住了那些与农业生产和生活一脉相承的文化记忆,更是保存了那一缕抹不去的乡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意义。(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开设中华农耕文明馆的必要性。(3)、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也是首次在我们的家乡成都设置主会场的丰收节。请你为庆祝本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拟写两条宣传语。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充满人性光芒的抗联英雄冷云,到英勇替父从军的花木兰,这些都是辽宁芭蕾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于川雅饰演的角色。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于川雅用舞姿表达着新时代中国舞者的精神祈盼和价值追求。
从正式成为演员的那天起,于川雅便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她曾领衔主演《天鹅湖》《八女投江》《花木兰》等数十部经典舞剧,并凭借出色的舞台表达和人物刻画,多次受邀代表中国与国外优秀团队合作演出。随团出访进行国际文化交流的足迹遍布五大洲。
在原创芭蕾舞剧《八女投江》中,为了演好英雄角色,于川雅挑战了芭蕾舞演员从未尝试过的跪姿前行,膝盖上伤痕累累。作为全剧唯一没有替补演员的主演,在连续高强度巡演中,她强忍着疼痛高质量完成演出,也成为了团里公认的“女铁人”,成为了年轻演员们的榜样。在排练的同时,于川雅还积极为观众讲解芭蕾知识,到多所高校和基层单位做客座讲师。于川雅说,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是对她职业生涯最大的肯定,她将继续用汗水向世界展示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芭蕾舞者的风姿,讲好中国文化,中国故事。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谈谈于川雅的职业生涯“讲好了中国文化、中国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8月28日晚,第十七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本届电影节以“新时代、新摇篮、新力量、新坐标”为主题。颁奖典礼上,2022年新春佳节上映的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斩获最佳影片奖。
《长津湖之水门桥》聚焦于长津湖之战中,美军向南败逃过程中遭到志愿军层层拦阻的这次关键性战斗,充满爱国主义的正能量和深沉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尊重客观历史的基础上,该影片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再现了艰苦卓绝的长津湖之战。其故事完整清晰,战斗场面精彩火爆,战场环境与战术设计考究,展现出志愿军战士不畏牺牲、顾全大局的崇高革命精神。
从创作层面,无论是对于熟悉革命文本的重新处理,还是英雄人物设计,抑或是在主题层面的时代创新和个别战斗桥段采取的艺术夸张的表现手法,都很好地契合了当代大众的审美心理。影片情感饱满有力,牢牢把握当下观众的需求,每一个生动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都让人不禁联想到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让观众得以亲近并且共情,让我们记住了用生命守护了万家灯火和盛世团圆的人。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是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