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第二次验收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在原始时代,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氏族、部落;在阶级社会,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民族。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在此阶段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文化方面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例如,随着地理上的隔绝,同一种语言会分化为各种各样的方言,会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生活网络和不同的“市民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也会疏远、隔膜起来。
其次,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地理环境的差异不仅会对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对他们的科学、艺术、宗教等产生直接影响。
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其四,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喜闻乐见”的民族气派,正是文化成果长期作用于人本身的结果。审美趣味如此,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亦莫不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不仅表现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而且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这种文化成果与人自身的身心变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异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稳定器。
最后,民族斗争是民族差异的强化剂。古往今来,民族之间的矛盾、对立、冲突史不绝书。许多征服者民族推行强制同化的政策,而被征服的民族则千方百计为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而斗争。在这种同化与反同化的斗争中,许多细枝末节的差异也会获得不寻常的意义。例如在清朝末年,剪掉辫子就意味着公开表示与清朝统治决裂。文化上的民族差异不仅是人类以民族为单位长期生活的自然产物,而且在民族斗争中被人们有意识地巩固、强化。
应当指出,虽然文化上的民族差异不能事事归因于经济,但归根结底是人类生产力达到一定发展程度的结果。文化上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都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程度上才得以发挥作用。因此,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不是超历史的存在,不是纯自然的存在。因而,文化上的民族差异也是历史的、可变的、相对的。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
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实际上是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抽空其生命,崇拜其空壳。如果我们混同了已成遗迹的、定型了的“传统文化”和今天仍然活着的并主宰着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受过现代文化洗礼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复旧充新生,抵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将陷入困境。
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我们固然不必保留辫子或者“三寸金莲”以供猎奇者玩赏,但中国文化自有其无法“欧化”的特殊的魅力,中国文化的更新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事实上,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将异国作为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从另一种文化的陌生角度来观察自己,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加以认知和解释。文化之间的误读难以避免,无论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还是反观自己,都很难不包含误读的成分。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
(摘编自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既然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民族,那么在此阶段的人类文化也一定是民族的、具体的。 B、不同的文化发展成果长期作用于人,可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而不同的民族心理反过来又催生出不同的文化成果。 C、文化相对主义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承认一切文化的合理性,虽然也有问题,但因其宽容合理而应该受到尊重。 D、在文化交流中,既要保持本国的特殊性以避免被同化,又要分清主体和客体,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或反观自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在古代,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等,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 B、种族、地域、文化传统等是文化创造的基础,并有限制作用,所以文化创造必然事事都能到诸如地域、经济、种族、文化传统中找到原因。 C、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反帝斗争使先进的中国人普遍意识到保持民族特性的重要性,可见文化上的民族差异在民族斗争中被人们有意识地巩固、强化。 D、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文化差异造就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它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与普遍性。(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A、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C、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4)、对文化差异的论述,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文本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照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里!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杈①,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搂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停,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台阶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摘编自《人民文学》1960年,有删改)
文本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他好像一点力气也没费,事实上可是字斟句酌,没有轻易放过一个字去。这篇作品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
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注释】①桑杈:农具名。用桑木做的杈,柔韧耐用。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通过对一个饱经沧桑的老农民手的真切描绘,刻画出一位农业生产技术、思想觉悟都很高的农民形象。 B、小说语言质朴又生动,口语化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如“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的“手”,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小说通过赞美陈乘正和像他这样的人,歌颂了劳动者的美好品德,间接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歧视劳动的现象。(2)、下列与文本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套不住的手》注重从农村生活和劳作中选取题材,语言朴素严整,看似平常,实则精雕细琢,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 B、老舍认为,《套不住的手》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对“手”进行特写,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C、《套不住的手》通过运用一定的“艺术的手段”,避免了故事叙述的琐碎、零散,有助于集中表现人物的性格与品质。 D、标题“套不住的手”既指陈秉正老人的手不能被毛线手套套住,也指他勤劳而不被困难套住,这样的表达言简而义丰。(3)、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请结合文本一,分析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窍门儿”。二、古代诗文阅读(42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倚于节理,而不议死地,故能身死名流于来世。非有勇断,孰能行之?
楚伐陈,陈西门燔,因使其降民修之。孔子过之,不轼。子路曰:“礼,过三人则下车,过二人则轼。今陈修门者人数众矣,夫子何为不轼?”孔子曰:“丘闻之: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今陈修门者,不能行一于此,丘故不为轼也。”
宋襄公兹父为桓公太子,桓公有后妻子,曰公子目夷,桓公爱之。兹父为公爱之也,请于公曰:“请使目夷立,臣为之相以佐之。”公曰:“何故也?”对曰:“臣之舅在卫,爱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绝迹于卫,是背母也。且臣自知不足以处目夷之上。”公许之。将立公子目夷,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乃逃之卫,兹父从之。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晋灵公暴,赵宣子骤谏,灵公悲之,使鉏应贼之。组麑晨往,则寝门辟矣,宣子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寝。鉏麑之弥逃,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遂触槐而死。
楚人将与吴人战,楚兵寡而吴兵众,楚将军子囊曰:“我击此国必败,辱君亏地,忠臣不忍为也。”黜兵而退。至于国郊,使人复于君曰:“臣请死。”君曰:“子大夫之遁也,以为利也。而今诚利,子大夫毋死。”子囊曰:“遁者无罪,则后世之为君臣者,皆入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则楚国终为天下弱矣。臣请死。”退而伏剑。君曰:“诚如此,请成子大夫之义。”乃为榈棺三寸,加斧质其上,以徇于国。
(节选自《说苑·立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B、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C、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 D、三年/桓公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归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过之,不轼”与“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两句中的“轼”字含义不相同。 B、“桓公爱之”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两句话中的“爱”字含义相同。 C、“坐而假寝”与“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两句的“假”字含义不同。 D、“乃逃之卫”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两句的“之”字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义”体现在君臣、父子、兄弟等关系之间。目夷、兹父出于兄弟之情推辞太子之位,就是出于“义”的考虑。 B、楚陈之战后,孔子经过陈国,看到陈国降民在修城门,认为他们不智、不忠、不廉,从心里鄙视他们,所以不肯下车以礼仪致敬。 C、上朝时间还早的时候,赵盾就把朝服穿好了。鉏麑感动于赵盾对朝廷的恭敬态度,又不愿失信于晋灵公,最终自杀,令人钦佩。 D、子囊向国君复命请死,国君赦免了他,但子囊认为自己的行为未来会给楚国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选择伏剑自尽。(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国亡而不知,不智;知而不争,不忠;忠而不死,不廉。
②晋灵公暴,赵宣子骤谏,灵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5)、“士有杀身以成仁,触害以立义”与《论语》中“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观点类似。请说明此含义,并结合文本说明是如何论证的。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节选)
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①
居然成瓠落② , 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③。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注释】①稷与契:传说中辅佐舜帝的两位贤臣。稷,教百姓种五谷;契,推行文化教育。
②瓠落:大而无用的样子。典出《庄子·内篇》。③觊豁:希望得以实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是诗人从京城去奉先县途中所作,“咏怀”有自述平生志愿之意。 B、诗人自嘲年纪越大心思反而愈加拙笨,对自己要求是多么愚蠢可笑。 C、诗人没想到自己的理想居然像《庄子》中的大瓠一样大而无用,不切实际。 D、诗人将自己和潇洒于江海的隐逸之士作对比,表达了对隐逸之士的委婉批评。(2)、在上述诗句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志向?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青年一代要有宏伟的抱负,要有坚毅的意志,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 ”两句来激励自己。(2)、《论语(十二章)》中的“ , ”表达人们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精神。(3)、“恕”是一种推己及人的胸怀,孔子认为“恕”虽一字,但可以终身践行,他在《论语(十二章)》中关于“恕”的解释是“ , ”。(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除了“兴、观、群、怨”还可以“ , , ”。(5)、《大学之道》中“ , ”就是说只有达到“至善”的境界,志向才能坚定不移,志向坚定不移才能心不妄动。(6)、《大学之道》中阐述大学宗旨的句子是“ , ”。(7)、《大学之道》提出了八条目,其中“ , ”两句说明不论何种身份的人,“修身”都是其中最根本的一条。(8)、《老子(四章)》中劝诫人们不要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句子是“ , ”。(9)、《老子(四章)》中以高台为喻,说明万事万物都是从微小发展壮大起来的句子是“ , ”。(10)、《老子(四章)》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时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 , ”。(1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是“ ?”。(12)、《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3分)
-
6.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胜质则史 史:虚饰,浮夸 B、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志向远大 C、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可以:能够 D、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7.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敏于事而慎于言 回虽不敏 B、知者不惑 自知者明 C、克己复礼为仁 能克终者盖寡 D、非恶其声而然也 物或恶之8. 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而不仁,如礼何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治之于未乱 C、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人之有是四端也 D、可谓好学也已 死而后已9.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常于几成而败之 C、曰余食赘行 D、其脆易泮10. 下列各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其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反对“霸道”,提倡“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D、《礼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与《论语》《孟子》《诗经》合称为“四书”。1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 , 不能让人满意。 B、电视评论的犀利和深刻是主持人思想创造性的外化,主持人只有具备思想的创造性,才能将观点转化为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评说。 C、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 , 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D、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 , 谁也无法预料。 B、4月以来的多轮强降水使鄱阳湖水体面积由668平方公里扩至2370平方公里,以致极大地改善了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C、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 , 最终以3:0取得胜利。 D、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玉石之国”的美名,古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称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因而玉石不仅作为首饰、摆饰、装饰之用,还用于养生健体。自古各朝各代帝王嫔妃养生不离玉,而宋徽宗嗜玉成癖,杨贵妃含玉镇暑。
大自然将玉作为漂亮珍宝赠与人类。中国自有历史起,玉石深得国人喜欢,玉石文化不断得到发扬和传承。它表里如一,瑕不掩瑜;光泽滋润,刚柔相济;宁折不弯,不为瓦全;断口锋利,却不伤人;声音清越,却不张扬。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玉、尚玉的民族,在使用玉石的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玉石文化。古代文人甚爱风雅,巧妙地将“玉”运用于诗文之中。诸如屈原的“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李白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等借玉石寄托思想与感情。
(1)、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C、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正确语句书写在答题卡上。四、写作(60分)
-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
②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③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⑤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
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人。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哈三中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