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其他实验材料 C、从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后的pH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更像是缓冲液 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绘制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坐标,以酸或碱的量为纵坐标
  • 2. 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性质处于绝对稳定的状态

    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③目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④即使外界环境发生剧变,人体也一定能保持稳态的平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3. 感染性肺水肿的病理过程中,会出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淋巴液循环障碍等症状。如图为肺组织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关于感染性肺水肿的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肺组织中绝大多数细胞可与A进行物质交换 B、血液流经肺组织,动脉端O2含量比静脉端高 C、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肺组织水肿 D、肺静脉闭塞症或肺静脉狭窄、输液过量均可能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大
  • 4. 癌症晚期的病人往往会出现全身浮肿现象,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机体摄入水量过多 B、代谢缓慢而导致营养过剩 C、血浆中蛋白质减少,渗透压降低,由血浆渗入组织液中的水增加 D、组织液中的水大量渗入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膨胀
  • 5. 一般情况下,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糖被、有氧呼吸的酶、H+ B、过氧化氢酶、受体、血红蛋白、H2O C、蛋白质纤维、Ca2+、载体、抗体 D、Na+、葡萄糖、氨基酸
  • 6. 当肝脏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导致细胞破裂后,会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成为判断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氨酶进入血浆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而导致组织水肿 B、血浆中含有一些具有缓冲作用的离子,可维持血浆pH稳定 C、细胞代谢以及外界因素影响都会导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改变 D、正常人体的体温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会因年龄、性别等出现微小差异
  • 7.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分泌促胰液素的是垂体,促胰液素通过血液不定向运输,到达胰腺,使其分泌胰液 C、长跑过程中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 腺分泌增加,导致散热加快 D、某病毒的靶细胞是人的一种吞噬细胞,被该病毒感染后,仅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将受到破坏
  • 8. 下图为神经元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轴突,丙是细胞体,戊是树突 B、该结构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异兴奋 C、神经元生有许多突起,数量多而短的叫树突 D、戊分布在全身各处
  • 9. 下列关于神经元、神经和神经纤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B、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外包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C、若干根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 D、有些神经里面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
  • 10. 图甲为某一种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静息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相等 B、t1~t2 , t3~t4电位的变化分别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C、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 D、兴奋从a到b点的传导过程消耗能量
  • 11. 吸食 N2O 会使身体机能出现多方面紊乱, N2O 被称为“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其麻醉机制与位于突触后腹的一种名为“NMDA”的受体的阻断有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能与多个神经元形成联系 B、突触小体中的线粒体可为神经递质的分泌提供能量 C、吸食“笑气”或毒品后,人会产生愉悦,快乐的感觉属于条件反射 D、N2O 能引起麻醉可能是影响了某些突触后膜上 Na+ 离子的内流
  • 12. 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脑功能的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蛋白后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巴胺通过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Na的通透性增强 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 D、可卡因可阻碍多巴胺被回收,使脑有关中枢持续兴奋
  • 13. 下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发生反应;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发生反应 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C、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 D、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
  • 14. 短期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如图表示相关结构。信息在环路中循  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是①→②→③→① B、M 处的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时,膜外的 Na浓度高于膜内 C、N 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 15.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他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一段时间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 B、喂食前给狗铃声刺激就能出现上述条件反射 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 D、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 16. 当人体体表痛和内脏痛共用一个神经元时,神经中枢无法判断刺激的来源,但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信息,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参与牵涉痛的神经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和c分别是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B、由内脏痛引起体表牵涉痛时a没有参与 C、牵涉痛痛觉的形成部位在人体的脊髓 D、图示结构可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 17. 关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狼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的方向一致

     ③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将失去听觉

     ④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

     ⑤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的轴突→B的树突或细胞体

    ⑥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对应的结构分别是大脑、小脑、脑干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⑥ D、④⑤⑥
  • 18. 研究表明甘氨酸能使处于静息状态的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如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B、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 C、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细胞膜主要对K具有通透性,造成K内流 D、甘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膜两侧电位差绝对值变大
  • 19. 下列有关大脑皮层的第一运动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 B、刺激该区域下部会引起头部运动 C、躯体运动机能代表区的面积与相应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D、发出的有些神经直接支配内脏活动
  • 20. 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神经递质和抗体、激素都具有特异性

    ②神经递质和抗体、激素不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③神经递质和抗体、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④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⑤体液免疫中淋巴因子不起作用,细胞免疫中吞噬细胞不起作用

    ⑥结核杆菌为胞内寄生菌,机体依赖体液免疫使之失去藏身之所

    ⑦池塘中变形虫、草履虫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抽样检测法

    ⑧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⑨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 21. 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激素、抗体和酶都具有特异性,只能参与特定靶细胞的代谢反应

    ②看物体时,神经冲动是由脑和脊髓产生的,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

    ③由脑垂体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的呆小症,可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治疗

    ④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维持机制是由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

    ⑤鼻炎、皮肤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由于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度,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免疫失调病

    A、有1项说法正确 B、有3项说法正确 C、有2项说法不正确 D、没有正确的
  • 22. 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 B、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失去效应 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也一定能产生酶
  • 23. 某健康男子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随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 B、de段血糖浓度升高的原因与ab段相同 C、cd段血糖浓度下降,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下降 D、f点时,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
  • 24. 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功能 B、胰岛素激活IR后,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促进神经细胞坏死 C、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能促进GLUT转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D、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降低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使血糖升高
  • 25. 下列有关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醛固酮的分泌的调节都受下丘脑的直接控制 B、大量出汗使体液流失,能进一步引起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 C、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的分泌部位和作用部位都不同 D、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
  • 26. 加拿大诺贝尔奖获得者班廷在发现胰岛素初期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狗分成两组,甲组摘除胰腺,改造成糖尿病狗;乙组先结扎胰管,待伤口恢复,胰腺腺泡萎缩后,取狗的胰腺,从中制备提取液。随后,将粗提液注射到糖尿病狗的体内,结果降低了这些狗的血糖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胰岛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B、胰岛素是由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 C、乙组待胰腺腺泡萎缩后取狗的胰腺,是因为胰腺腺泡细胞可以产生消化酶水解胰岛素 D、可以给糖尿病狗饲喂乙组的粗提液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 27. 下列是关于抗利尿激素调节的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B、乙图表示饮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与渗透压变化的关系 C、丙图表示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变化 D、丁图a点时注射的不可能是抗利尿激素
  • 28. 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都参与调节糖代谢 B、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皮质醇等,参与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 C、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 D、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都作用于垂体
  • 29. 下列相关的叙述中, 正确的有几项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③水盐平衡的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④人体从炎热环境到达寒冷环境后,身体散热量减少,产热量增加

    ⑤抗体、抗生素和溶菌酶等人体免疫系统分泌的物质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⑥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起到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和消化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

    ⑦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均来源于造血干细胞

    A、6 项 B、4 项 C、0 项 D、2 项
  • 3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 31.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身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抗原 B、浆细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而T细胞不能 C、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淋巴细胞 D、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
  • 32. 如图所示为人体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Ⅰ~Ⅳ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在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 B、效应T细胞经过IV过程使细胞1和细胞2凋亡,属于细胞免疫 C、Ⅰ~Ⅲ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Ⅰ过程和Ⅱ过程 D、成体干细胞经过Ⅰ过程形成浆细胞等,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33. 破伤风外毒素是一种强毒性蛋白质,经脱毒处理后可制成类毒素。某研究小组利用生理状况相同且健康的小鼠进行了如下实验:甲组小鼠注射外毒素,小鼠死亡;乙组小鼠注射外毒素并及时注射抗毒血清,小鼠存活:丙组小鼠注射类毒素,经1~3周后再注射外毒素,小鼠存活。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甲组注射的外毒素不会引起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 B、乙组小鼠存活的原因是抗毒血清中含有相应的抗体 C、向丙组小鼠注射的类毒素可与外毒素发生特异性结合 D、与丙组相比,乙组小鼠获得的免疫能力可保持较长时间
  • 34. 免疫预防以人工主动免疫为主要目的其主要措施是接种疫苗。第一代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和类毒素,第二代疫苗包括由微生物的天然成分及其产物制成的重组蛋白疫苗,第三代疫苗的代表是基因疫苗。基因疫苗是将编码外源性抗原的基因插入到质粒上然后将质粒直接导入人或动物体内,让其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抗原蛋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疫苗经注射进入人体后,可被人体的浆细胞识别 B、注射疫苗后,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产生相应记忆细胞 C、基因疫苗能表达蛋白质等抗原结构,从而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D、基因疫苗的本质为核酸,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
  • 35. 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鼠分组

    A组

    B组

    C组

    D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时间

    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抗原甲

    抗原乙

    A、在实验中的四组小鼠中均能检测到淋巴因子、溶菌酶、抗生素等免疫活性物质 B、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有B组和D组 C、再次注射抗原乙时D组小鼠体内的记忆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D、再次注射抗原后取四组小鼠的血清并分别向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均会出现抗原与抗体反应
  • 36. 2021年1月8日,某地疾控部门对新冠疫苗接种做了如下说明:①本次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②免疫程序为2针,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列相关认知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  全病毒灭活疫苗是指通过化学等方法使病毒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但保留有引起人体免疫应答的抗原活性 B、正常完成免疫程序的2针后,人体就具备了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有关新冠的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均为阴性 C、在上臂三角肌接种后,疫苗直接进入内环境,引起体液免疫,并产生浆细胞、记忆细胞和一定量抗体,这也是免疫防卫功能的体现 D、第2次接种会刺激第1次接种产生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更多的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可应对侵入人体的新冠病毒
  • 37. 下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 B、细胞①和细胞②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 C、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指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
  • 38. 卡介苗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制成的减毒活疫苗,能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常用于肺结核的预防。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建议,没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新生儿或儿童需尽快接种卡介苗。注射卡介苗后注射部位会发生红肿,产生小脓包,脓包结痂后会形成被称为卡疤的微小印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核分支杆菌进入人体内引发的特异性免疫为体液免疫 B、巨噬细胞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的功能 C、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新生儿或儿童注射卡介苗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D、脓包中脓液的成分是结核分支杆菌
  • 39. 免疫抑制剂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例如T细胞)的增殖和功能,降低机体免疫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细胞可分布于人体的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B、免疫抑制剂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 C、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D、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治疗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 40.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通过过度免疫反应所产生的大量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堆积,损害了正常组织,使之发生病变和功能损害而引起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免疫球蛋白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B、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自身免疫疾病 C、自身免疫疾病和过敏反应都是免疫系统防卫功能过强引起的 D、自身免疫疾病发生过程中有B细胞的参与,但不会有T细胞的参与

二、综合题

  • 41. 下图所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A,B,C,D 中属于内环境的是
    (2)、假如①为淀粉,则②从 A 进入 B 中的方式是。D 与 C 相比,O2/CO2 的比值较低的是 , 原因是
    (3)、婴儿如果长期摄入蛋白质不足,会导致身体浮肿,其原因是 B 中(物质) 含量下降,渗透压 , 导致图中[]的液体增多([]填标号,横线填文字)。
    (4)、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导致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 上一个氨基酸改变,从而使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这一事实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控制性状。
  • 42. 将生理状态相同,生活于25 ℃室温的家兔(平均体温为38.5 ℃)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放入5℃环境中1 h,乙组放入35 ℃环境中1 h,丙组置于室温环境中1 h,在此期间连续测定家兔体温,发现5 ℃环境与室温环境下家兔体温基本保持不变,但在35 ℃环境下家兔体温可达40.2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甲组家兔刚刚进人5 ℃环境时,散热量(填“增加”或“减少”),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这个调节的反射弧为
    (2)、与室温环境相比,乙组家兔在35℃环境下体温上升的直接原因是
    (3)、如果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患 , 人在成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甲状腺激素缺乏的幼龄期家兔表现出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这说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是
    (4)、研究发现,药物X可能抑制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验证药物X的作用。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家兔若干只,一定浓度的药物X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甲状腺激素定量检测仪器等)
  • 43. 科研人员用脊蛙(除去大脑的青蛙)为材料,用沾有低浓度硫酸的纸片涂抹脊蛙腹部皮肤, 脊蛙受刺激后会用后肢去挠被涂抹部位,这就是搔扒反射,请回答与此相关的下列问题:
    (1)、搔扒反射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
    (2)、有效刺激搔扒反射的传入神经(反射弧其余结构均正常) ( “会”或“不会”)引起后肢运动;该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活动。
    (3)、现从该脊蛙的脊髓一侧剥离 出一根完整的神经(剥离时保证其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如何通过实验来判断它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

  • 44. 结合下列两则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胰岛素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科学家试图直接通过研磨胰腺提取胰岛素,但总是失败。后来科学家弗雷德·里克·班廷将狗通往十二指肠的胰导管结扎,一段时间后,该胰腺萎缩,经显微观察,该萎缩的胰腺已没有分泌消化酶的正常胰腺腺泡细胞。从该萎缩的胰腺中才成功提取到胰岛素。

    资料二:胰岛素原是一条很长的多肽链。胰岛素原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被水解,1分子胰岛素原分解为1分子胰岛素和1分子C肽。C肽和胰岛素同时释放到血液中。C肽在血清中与胰岛素等量,且很稳定,因此C肽的测量结果是糖尿病分型的重要依据。

    (1)、根据资料一判断为什么科学家直接从正常的胰腺提取胰岛素失败?
    (2)、根据资料二判断产生C肽的细胞是。分泌C肽的过程依赖了生物膜的什么特性?
    (3)、在临床中,对于接受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测定其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不能评价患者胰岛B细胞的功能。可以通过测定C肽水平来评价自身胰岛B细胞的功能,分析其原因是:
    (4)、某学校生物实验小组以小狗为实验材料来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设计方案时,以小狗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狗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那么实验组小狗注射药物的顺序是,先注射 , 再注射。 (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药物,填写编号)

    ①胰岛素         ②生理盐水      ③葡萄糖

    (5)、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特效药,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主要机理是:
  • 45. 人体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初次和再次感染同一种病毒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是
    (2)、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和病毒结合后病毒最终被清除的方式是
    (3)、病毒再次感染使机体内抗体浓度激增且保持较长时间(如图所示),此时抗体浓度激增的原因是
    (4)、依据图中所示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