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州和静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
1. 元谋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早期人类,研究他们生产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最主要来自( )A、神话传说 B、考古发掘 C、史书记载 D、文学作品2. 国家博物馆里有一件出土于贵州兴义县的展品:鹿角铲。它是在截断的鹿角一端刮出一个刃口,再加以磨制而制成。据此判断当时生活在那里的远古人类( )A、过着定居生活 B、进行农耕生活 C、掌握磨制技术 D、已会饲养家畜3. 黄河、长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居民的代表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大汶口居民4. “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华夏是也。”从这材料反映的是( )A、华夏民族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B、诸侯混战形成了华夏民族 C、民族融合杂居相处不断交往形成华夏民族 D、华夏民族是优秀的民族5. 从尧舜禹的“禅让”可以看出,当时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标准是( )A、财富多少 B、品德贤能 C、治水有功 D、血缘亲近6. 每年清明节,全国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和炎帝陵进行祭奠敬拜,表达对炎、黄两帝的景仰之情。后人尊敬他们主要是因为( )A、教人们挖井,发明车船 B、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C、发明农业和医药 D、打败蚩尤7.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8. 从简单的刻画符号到发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A、秦朝 B、夏朝 C、西周 D、商朝9. 我国古代有“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天五鼎四簋”的说法,这体现了( )A、青铜器适用范围广 B、青铜器主要用于食器 C、青铜器的类型和数量成为权力和等级的象征 D、青铜工艺水平高超10. 商周时期,我国创造了众多灿烂的文化。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字和青铜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字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商朝 B、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C、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最重的青铜器 D、甲骨文是较成熟的文字11.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这说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承担的义务是( )A、定期觐见周王 B、向周王进献贡物 C、定期服役 D、服从周王调兵12.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诸侯国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混乱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卓有成效 B、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思想文化的百家争鸣13. 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承认土地私有 B、鼓励农民耕种 C、废除旧贵族特权 D、统一全国货币14. 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修筑都江堰 B、治理黄河 C、奖励耕战 D、发明水排15.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表明都江堰( )A、反映出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B、至今仍然发挥巨大作用 C、具有防洪、灌溉和水运等功能 D、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6.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是(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经济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17. 李萌萌同学在期中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好好讲道理,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接近(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18. 假如你穿越时光,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秦朝,以下情景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丞相主持国家行政事务 B、使用统一的文字货币 C、数万人被征去修筑长城 D、郡守把职位传给儿子19.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制度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建立中央集权制度20. 秦朝重视法治,在现今出土的“岳麓秦简”“云梦秦简”和“里耶秦简”中可以看到律名相当、内容相关的法律条文。据此可知( )A、秦朝已经实现了音律统一 B、不同地区的秦简可以互证 C、秦朝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 D、秦朝的法律条文名目繁多21. 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 )A、偷盗活动猖獗 B、国民素质低下 C、刑法非常严苛 D、徭役赋税沉重22.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就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此次起义的领导人有( )A、周武王 B、嬴政 C、陈胜 D、项羽23. 吕思勉认为,“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体现秦始皇“地方治理” 政治理想的制度是( )A、行省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三司制24.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减轻人们的负担 C、发展生产 D、巩固统治25.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
①维护皇帝的权威 ②恩赐亲戚 ③巩固统一 ④加强中央集权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4分,第28小题14分,第29小题12分,共50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生产
(一)在晋东南一带,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金珠子,金珠王,金珠不换沁州黄。”晋东南地区的沁县古为沁州,沁州黄是这一带出产的一种小米,颗粒小,金黄色,被当地人称为“金珠子”。
(二)水稻作为全球主要的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材料二房屋建筑,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说出粟、水稻这两种农作物分别是哪些原始居民种植的。(2)、材料二中图1、2所示建筑样式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哪一地区的建筑样式?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XX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材料一中“孝公”指哪国国君?(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提到的“变法”在军事上的内容?(3)、材料二中的“秦王”和材料三中的“秦皇”指的是谁?(写出名字)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有什么不同?2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
材料二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3)、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目的是什么?29. 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生产篇】
材料一
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简明中国古代史》
【改革篇】
材料二
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中国古代史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商鞅变法中“废除了旧的经济制度,建立新的经济体制”的措施。材料中作者认为商鞅变法“取得大的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