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昌邑市某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单元过关检测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0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椰酵假单胞杆菌广泛地存在于霉变食物中,会分泌毒性极强的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的腺嘌呤核苷酸转位酶(ANT)的活性,导致线粒体与细胞质基质间无法完成ATP/ADP交换,进而引发人体中毒。ANT还参与将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素c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从而引起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NT可将线粒体中的ADP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 B、人体发生米酵菌酸中毒后,细胞中的无氧呼吸会增强 C、该菌分泌米酵菌酸到胞外的过程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D、发生米酵菌酸中毒后,ANT引发的细胞凋亡速率加快
  • 2.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蛋白质、核酸、糖原的单体都具有多样性 B、淀粉、纤维素、糖原等含量较多,所以被称为多糖 C、脂质具有构成生物膜、调节代谢和储存能量等功能 D、激素的合成不一定需要核糖体,酶、抗体的合成都在核糖体中
  • 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扩散的运输速率与物质浓度成正比 B、细胞摄取大分子时,大分子物质需要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 C、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核糖体和线粒体 D、水分子大多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
  • 4. 胞膜窖是细胞膜上一种呈烧瓶状内陷的特化结构,含有丰富的磷脂和胆固醇,以及特征性结构蛋白——窖蛋白。窖蛋白在胆固醇运输、细胞膜组装调节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控和肿瘤生成转移等生命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磷脂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均由C、H、O、N、P元素组成 B、胞膜窖作为细胞膜内陷的结构,可能会参与细胞的胞吞过程 C、窖蛋白可作为信号分子,发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D、窖蛋白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能体现细胞膜的三大功能
  • 5.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试剂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还原糖和蛋白质检测实验中,NaOH与CuSO4配合使用的作用不同 B、向酵母菌培养液中加入重铬酸钾粉末,可以检测细胞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C、层析液作为多种有机溶剂的混合液,可以分离绿叶中不同种类的光合色素 D、可选用黑藻叶观察细胞质的流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 6. 同一个水槽中放置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如图,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单糖能而二糖不能透过)。漏斗内装有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开始时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蔗糖溶液浓度和半透膜的面积见下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装置编号

    半透膜面积(cm2

    2S

    S

    S

    蔗糖溶液浓度(mol/L)

    0.3

    0.3

    0.5

    A、三个渗透装置达到渗透平衡时,丙漏斗的液面上升的最高 B、甲漏斗的液面上升到最大高度所需的时间小于乙所需时间 C、乙、丙装置均达到渗透平衡时,漏斗内蔗糖溶液的浓度相等 D、若漏斗中加入等量蔗糖酶,乙、丙漏斗内的液面都是先升后降最后高度相同
  • 7. 甲图是某类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模型。酶的抑制剂可以与酶结合并降低其活性,乙、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类型抑制剂的作用原理。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底物与酶活性部位互补时,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酶有专一性 B、抑制剂①与底物空间结构相似,竞争酶的活性部位 C、抑制剂②会通过改变酶的结构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D、两种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均可通过提高底物浓度来缓解
  • 8. 已知淀粉酶催化淀粉逐步水解会依次生成较大分子糊精、小分子糊精麦芽糖加入碘液后溶液颜色分别为蓝紫色、橙红色、黄褐色(碘液颜色)。某生物实验小组欲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和操作正确的是()
    A、淀粉酶催化淀粉逐步水解的过程中需要ATP提供能量 B、实验操作的顺序:加缓冲液→加淀粉→加酶→保温→加碘液 C、观察加入碘液后溶液的颜色变化,可判断不同温度下酶活性的强弱 D、该实验也可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来检测淀粉的水解程度
  • 9. 生物体利用的能源物质主要是糖类和油脂,油脂的氧原子含量较糖类中的少而氢的含量多,油脂彻底分解需要消耗更多的O2 , 因此可用一定时间内生物产生CO2的摩尔数与消耗O2的摩尔数的比值来大致推测细胞呼吸底物的种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果蔬储藏于充满氮气的密闭容器中,其产物大部分为酒精 B、严重的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的上述比值低,推测其更多利用的是油脂 C、若测得种子萌发初期上述比值为1,则其有氧条件下主要利用的是糖类 D、健康的成人在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上述的比值会小于1
  • 10. 有些植物在开花期能够通过有氧呼吸产生大量热能,花的温度显著高于环境温度,即“开花生热现象”,该现象有利于植物生殖发育顺利完成。有氧呼吸产生的电子(e-)经蛋白复合体I和Ⅱ、UQ(泛醌)、蛋白复合体Ⅲ和Ⅳ传递至O2生成H2O,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用于建立膜两侧H+浓度差,使能量转换成H+电化学势能,最终H+经ATP合成酶运回时释放少量能量并合成ATP;交替氧化酶(AOX)是一种存在于植物花细胞中的酶,在此酶参与下,电子可直接通过AOX传递给O2生成H2O,大量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具体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生物膜是指植物花细胞的线粒体内膜 B、H+由膜甲侧运回到乙侧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的 C、电子直接通过AOX传递给O2后,最终产生极少量ATP D、环境温度降低时,电子直接通过AOX传递给O2的途径增强
  • 11.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其中外因有O2、CO2、温度、水等,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也会影响细胞呼吸。如一些事故现场泄漏出来的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其通过抑制[H]与O2的结合,使得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而陷入内窒息。下图以植物根尖为实验对象,研究氰化物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题意可推测氰化物通过减少运输K+的载体蛋白的合成来降低K+的吸收速率 B、结合图甲和图乙,不能判定植物根尖细胞吸收Cl的跨膜运输方式 C、实验乙中4h后由于不能再利用氧气,细胞不再吸收K+ D、叶肉细胞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ATP,氰化物对叶肉细胞生命活动无影响
  • 12. 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的O2与CO2竞争性结合C5 , O2与C5结合后经过一系列反应释放CO2的过程称为光呼吸。下图是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光呼吸过程中的部分物质变化,①~⑥代表相关反应,a~f代表相关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c、f是O2 , b、d、e是CO2 , ①②发生于叶绿体中,③④⑤发生于线粒体中 B、⑥是光呼吸过程,光呼吸和有氧呼吸都可以消耗O2产生CO2 C、CO2浓度增加后可能会使形成的C3和葡萄糖的含量增加 D、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③,有氧呼吸释放能量最多的阶段是⑤
  • 13. 人参是阴生植物,常生长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中。已知人参和红松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在25℃条件下人参和红松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比值(P/R)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每日光照12小时,人参可正常生长而红松不能 B、光照强度为c时,人参和红松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相等 C、在b点之后,限制人参P/R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 D、若将环境温度提高至30℃,其他条件不变,a点将左移
  • 14. 研究人员发现,离体的叶绿体在一定条件下受到光照后依然能够释放氧气。向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DCIP,光照后蓝色氧化型的DCIP接受氢后变成无色。研究人员为了验证该过程,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如表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甲试管

    乙试管

    丙试管

    丁试管

    叶绿体悬浮液(用蔗糖溶液配制)

    1 mL

    -

    1 mL

    -

    DCIP

    0.5 mL

    0.5 mL

    0.5 mL

    0.5 mL

    0.5 mol/L蔗糖溶液

    4 mL

    5 mL

    4 mL

    5 mL

    光照条件

    光照

    光照

    黑暗

    黑暗

    上层液体颜色

    无色

    蓝色

    蓝色

    蓝色

    A、甲试管与丙试管比较可以说明氢的产生需要光照 B、设置乙试管和丁试管的目的是说明DCIP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自身不会变色 C、甲试管有叶绿体和光照条件,故实验过程中用到的蔗糖溶液应全部换成蒸馏水,以方便检测甲试管内叶绿体中是否有糖类产生 D、甲试管除了颜色变化,实验过程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 15. Mg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它不仅参与ATP转化为ADP的过程,同时Mg2+还能作为其他涉及NTP(核糖核苷三磷酸)或者dNTP(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酶促反应的辅助因子。(注:NTP或者dNTP中“N”指的是含氮碱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中ATP与ADP含量很少,较少量的Mg 2+便可满足反应需求,因此Mg2+属于微量元素 B、由于合成DNA和RNA的原料不是NTP或者dNTP,因此这些过程不需要Mg2+参与 C、在细胞的各个结构中只有线粒体、叶绿体膜上有Mg2+的载体 D、代谢旺盛的细胞中Mg2+的需求量与正常细胞相比可能会更多
  • 16. 利用装置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绿色植物E、F的叶片制成大小相同的叶圆片,抽出空气,进行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图乙是利用装置甲测得的数据绘制成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图乙可看出,F植物适合在较强光照下生长 B、光照强度为1 klx时,装置甲中放置植物E的叶圆片进行测定时,液滴不移动 C、光照强度为3 klx时,E、F两种植物的叶圆片产生氧气的速率相等 D、光照强度为6 klx时,装置甲中E植物叶圆片比F植物叶圆片浮到液面所需时间短

二、多选题

  • 17. 将大小相似的绿色植物轮藻的叶片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质量相等,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测其质量变化;立即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再测其质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据表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组别

    温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的质量变化(mg)*

    -1

    -2

    -3

    -4

    光照后的质量变化(mg)*

    +3

    +3

    +3

    +4

    *指与暗处理前的质量进行比较,“-”表示减少的质量值,“+”表示增加的质量值

    A、若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则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可能是30℃ B、光照时,第一、二、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不相等 C、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D、光照时,第四组轮藻合成葡萄糖总量为10mg
  • 18. 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化能自养型细菌,前者将氨氧化为亚硝酸,后者将亚硝酸氧化为硝酸,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氨和亚硝酸的过程都能释放出化学能,这两种细菌都能利用相应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B、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可降低土壤中硝酸盐含量,有利于植物渗透吸水 C、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既有水的合成也有水的消耗,既有氧气生成也有氧气的消耗 D、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都是真核生物,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 19. 在夏季晴朗无云的白天,10时左右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达到峰值,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原因可能是(  )
    A、叶片蒸腾作用强,失水过多使气孔部分关闭,进入体内的CO2量减少 B、光合酶活性降低,呼吸酶不受影响,呼吸释放的CO2量大于光合固定的CO2 C、叶绿体内膜上的部分光合色素被光破坏,吸收和传递光能的效率降低 D、光反应产物积累,产生反馈抑制,叶片转化光能的能力下降
  • 20. 成熟筛管细胞是高等植物中运输有机物的细胞,其保留了线粒体,但细胞核和核糖体退化消失,完全依靠紧邻的伴胞供给营养“养活”。图一是某高等植物光合产物以蔗糖形式从叶肉细胞经细胞外空间进入伴胞的过程。图二为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不直接来自ATP B、ATP的合成减少会直接影响图2中单糖的运输 C、与野生型相比,SU功能缺陷突变体的叶肉细胞中会积累更多的蔗糖 D、若没有伴胞供给营养,成熟筛管细胞将因结构不完整而缩短寿命

三、综合题

  • 21. 血红蛋白(HbA)由1个珠蛋白和4个血红素组成。每个珠蛋白包括4条多肽链,其中α、β链各2条,肽链由α、β珠蛋白基因编码。下图是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HbA的化学元素至少包含
    (2)、HbA的一级结构指肽链上的排列顺序,该排列顺序根本上是由决定的。HbA易与氧结合和分离,使HbA执行的功能。
    (3)、血红蛋白中含有124个氨基酸,脱去个水分子。图甲中肽链盘曲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二硫键(由两个半胱氨酸上的-SH缩合而成,即-SH和HS-缩合成-S-S-),若组成图1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00,则图1中蛋白质的分子量为
    (4)、当低海拔地区生活的人进入高原后,机体通过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刺激骨髓生成较多的红细胞。EPO调节生理代谢的意义是 , 从而使人能够适应高原环境。
    (5)、蛋白质表面吸附的水构成“水膜”以保护蛋白质。强酸能破坏蛋白质表面的“水膜”使蛋白质变性,导致其空间结构都变得伸展、松散,从而暴露出更多的肽键。为验证盐酸能使蛋白质变性,可选用(填“HbA”或“豆浆”)为材料,并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实验组给予处理,预测实验结果是
  • 22. 研究发现,绿色植物在盐胁迫下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对植物细胞造成离子毒性、渗透胁迫和氧化胁迫等伤害。为了探究植物细胞如何在盐胁迫条件下保持抗盐性,研究人员利用藜麦得到盐胁迫相关蛋白EGY3的基因缺失突变体(如图所示),在盐胁迫条件下进行相关实验。

    注:图中APX2、ZAT0等的字体大小表示量的多少。

    (1)、在盐胁迫条件下,野生型藜麦叶肉细胞中EGY3与CSD2相互作用,将上的PSI(光合系统I)产生的歧化成更多H2O2 , 显著加了胁迫应答基因的表达产物APX2、ZAT10等,从而提高了野生型藜麦的抗盐性。
    (2)、由图分析,藜麦突变体对盐胁迫非常敏感,原因是
    (3)、受盐胁迫时,藜麦叶肉细胞的细胞液中可溶性糖等物质的含量上升,其意义是。有人提出,盐碱地中野生型藜麦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普通土壤中的高,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23. 荷花既是食用植物又是观赏植物,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种荷花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荷花的56%。下图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荷花和普通荷花的净光合速率,表格数据是在1500μmol·m-2·s-1光照条件下测得的突变体荷与普通荷花相关的生理指标。

    品种

    气孔开度(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1

    还原性糖(mg·g-1鲜重)

    普通荷花

    0.10

    250

    2.72

    突变体荷花

    0.18

    250

    3.86

    (1)、荷花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有 , 提取和分离荷花叶片中色素使用的试剂分别是。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的用途是
    (2)、据图可知,光照强度低于a时,突变体荷花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荷花,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1500μmol·m-2·s-1光照条件下,突变体荷花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普通荷花,结合曲线和表格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3)、切好的莲藕片暴露在空气中极易褐变,这与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有关,但将刚切好的莲藕片迅速放在开水中焯烫后,可减轻褐变程度的原因是
  • 24. 小球藻具有CO2浓缩机制(CCM),可利用细胞膜上的HCO3-蛋白(ictB)将海水中的HCO3-转运进细胞,在碳酸酐酶(CA)作用下HCO3-和H+反应生成CO2 , 使细胞内的CO2浓度远高于海水。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CCM的影响,科研人员将培养在海水中的小球藻分别置于低光低CO2(LL)、低光高CO2(LH)、高光低CO2(HL)、高光高CO2(HH)四种条件下培养,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

    (1)、CO2通过的方式进入球藻细胞。CO2被固定的过程发生在(填“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或“叶绿体基粒”)。
    (2)、据图1可知,影响海水中小球藻生长的主要因素是。综合分析图1和图2可知,HL条件下CA酶活性升高,其意义是
    (3)、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pH达到稳定时的pH称为pH补偿点。分析图2结果可知,HL组的pH补偿点(填“最高”或“最低”),原因是
    (4)、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为提高水稻的光合效率,将ictB基因和CA基因导入水稻,预期得到的转基因水稻CO2补偿点比正常水稻要(填“高”或“低”)。
  • 25. 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机理如下图1所示。

    (1)、据图1可知Ca2+进入该细胞器腔内的方式是。蛋白A的作用是。Ca2+在线粒体中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第阶段反应,进而影响脂肪合成。脂肪在脂肪细胞中以大小不一的脂滴存在,据此推测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最可能由(填“单”或“双")层磷脂分子构成,苏丹Ⅳ可将细胞内的脂滴染成色。
    (2)、棕色脂肪组织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CP2蛋白,如图2所示。当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H+不仅可以通过F0-F1-ATP,还可通过UCP2蛋白漏至线粒体基质,此时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速率将 , 其生理意义是
    (3)、研究发现,蛋白S基因突变体果蝇的脂肪合成显著少于野生型果蝇。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分别用13C标记的葡萄糖饲喂野生型果蝇和蛋白S基因突变体果蝇,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体内13C-丙酮酸和13C-柠檬酸的量,结果如图3.结合图1推测,蛋白s基因突变体果蝇脂肪合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4)、线粒体对维持旺盛的光合作用至关重要。为研究线粒体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用寡霉素(电子传递链抑制剂)处理大麦,实验方法是:取培养10~14d大麦苗,将其茎浸入添加了不同浓度寡霉素的水中,通过蒸腾作用使药物进入叶片。光照培养后,测定,计算光合放氧速率(单位为µmolO2•mg-1chl•h-1 , chl为叶绿素)。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的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

    配制不同浓度的寡霉素丙酮溶液

    寡霉素难溶于水,需先溶于丙酮,配制高浓度母液,并用丙酮稀释成不同药物浓度,用于加入水中

    设置寡霉素为单一变量的对照组

    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均测定多个大麦叶片

    光合放氧测定

    用氧电极测定叶片放氧

    称重叶片,加乙醇研磨,定容,离心,取上清液测定

  • 26. 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马铃薯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根储存。下图是其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在一定浓度的CO2和30℃条件下(呼吸最适温度为30℃,光合最适温度为25℃),测定马铃薯和红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mg/100cm2叶·小时)

    红薯

    1

    3

    11

    5.5

    马铃薯

    3

    9

    30

    15

    (1)、提取并分离马铃薯下侧叶片叶肉细胞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层析后的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的颜色是 , 该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光。
    (2)、为红薯叶片提供H218O,块根中的淀粉会含18O,请写出元素转移的路径(用相关物质及箭头表示)。
    (3)、图中②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将C3转变成磷酸丙糖。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叶绿体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叶绿体的“脂质仓库”,其体积随叶绿体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
    (4)、植物体的很多器官接受蔗糖前先要将蔗糖水解为才能吸收。为了验证光合产物以蔗糖的形式运输,研究人员将酵母菌蔗糖酶基因转入植物,该基因表达的蔗糖酶定位在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上。结果发现转基因植物出现严重的小根、小茎现象,其原因是。研究发现蔗糖可直接进入液泡,该过程可被呼吸抑制剂抑制,该跨膜过程所必需的条件是
    (5)、25℃条件下测得马铃薯光补偿点会(填“小于”、“大于”或“等于”)3klx;30℃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红薯和马铃薯固定CO2量的差值为
  • 27. 光合作用是唯一能够捕获和转化光能的生物学途径,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它是一切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图是棉花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磷酸丙糖转运器的活性受光的调节,适宜光照条件下,其活性较高。

    (1)、棉花叶片中光合色素有
    (2)、由图分析可知,C3被还原为磷酸丙糖后,下一步利用的去向是 。通常情况下,Pi与磷酸丙糖通过磷酸丙糖转运器严格按照1∶1反向交换方式进行转运。在环境条件由适宜光照转为较强光照时,短时间内磷酸丙糖的转运速率会 (填“升高”或“降低”),则更有利于(填“淀粉”或“蔗糖”)的合成,原因是
    (3)、以大豆、花生、水稻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三种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Hmo·1mol-1),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750Hmo·1mol-1),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环境中培养60天,测定前一周恢复大气CO2浓度。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在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

    ①CO2浓度增加会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产生影响是(促进/抑制)。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②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没有倍增,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倍增的内在因素及具体影响可能是哪些?(写出2个即可)

    Ⅰ.

    Ⅱ.

    ③若长期高浓度CO2环境会降低RuBP羧化酶(固定CO2的酶)的活性。设计实验加以验证这一推测。

    材料用具:乙、丙两组棉花叶肉细胞RuBP羧化酶提取液,一定浓度的C5溶液,饱和CO2溶液,试管等。

    实验思路:预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