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杭西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0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共29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碎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苞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碎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为“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摘编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

    材料二: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摘编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材料三: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写信说他将要“带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却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妻子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用字,“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指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对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摘编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1)、材料一中对“愚”的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客观标准来看,乡下人是“愚”的,中国乡村的症候就是愚、病贫相联结。 B、乡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车与城里人不认识苞谷一样,都是“愚”的具体表现。 C、作者看来,“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 D、乡下人“愚”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主要是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如城里人。
    (2)、材料二中关于“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是在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但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 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文明”“慈善”等意思。 C、礼是由个人习惯来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自己私下停止。 D、礼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会舆论所维持,是经教化而主动服礼的习惯。
    (3)、三则材料中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在分析乡下人的“愚”时,运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更形象、明确。 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 C、材料三以“柴”与“波纹”为喻,生动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 D、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不断向外扩展。
    (4)、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点。
  •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我们走进老乡的院子里,只见堂屋里静静的,里面一间房门上,垂着一块蓝布红额的门帘,门框两边还贴着鲜红的对联。我们只得站在外面向里“大姐、大嫂”的喊,喊了几声,不见有人应,但响动是有了。一会儿,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我看她头上已硬挠挠地挽了髻,便大嫂长大嫂短地向她道歉,说刚才这个同志来,说话不好别见怪等等。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这一来,我倒有些尴尬了,下面的话怎么说呢!我看通讯员站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我,好像在看连长做示范动作似的。我只好硬了头皮,讪讪地向她开口借被子了,接着还对她说了一遍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这一次,她不笑了,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里瞅着。我说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讯员,好像在掂量我刚才那些话的斤两。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了。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文本二: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丛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台儿庄也一定会是“这样的”。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文本三: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节选自孙犁《荷花淀》)

    (1)、下列对人物形象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中的新媳妇有着笑而不语、美丽娴静的别样韵致,“半晌”二字足见新婚被子的珍贵和情感上的不舍,也因此更见出人物形象的真实。 B、文本二中“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的自动铅笔盒,象征着文化、知识、现代文明,体现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 C、文本二写到“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香雪端详铅笔盒之后,希望同伴们盘问,这是少女虚荣的表现,也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D、文本三中“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这两句活画出了水生嫂有着优美的劳动姿态和娴熟的编席手艺。
    (2)、下列对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选文写新媳妇的肖像、神态、动作以及“我”的解释,但不写新媳妇的语言目的是为了写出新媳妇在贫寒中仍然保持着温润的美好。 B、文本二,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C、文本三,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D、文本一写新媳妇的神态、文本二写香雪的动作、文本三写水生嫂的劳动场面,都有着清新的笔调、温婉的用词以及灵动的叙述节奏,勾勒了一幅“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面。
    (3)、文本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大山、月亮、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三个文本都有着相近的风格,是“诗意小说”的典范。作家孙犁曾这样评价《哦,香雪》:“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请你结合选文,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 3. 文言文阅读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御史。晋初,入为主客员外郎。少帝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少帝即位,拜刑部郎中,赐金紫。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

    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 , 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晚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

    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温叟子炳、烨并进士及第

    (选自《宋史·刘温叟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B、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C、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D、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乞归,请求辞职回乡,请求交给。表示此类意义的词还有“乞归养”“乞骸骨”“致仕”“致政”“休政”等。 B、领,有兼任之意。古代表示兼职、代理官职的同义词有“权”“兼”“摄”“迁”“署”等。 C、丁内艰,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按照中国古代的制度,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都需要回家居丧。 D、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温叟为人厚重方正,遵循礼法。他在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守丧完毕后恢复本官。他先后担任过左拾遗、刑部郎中、御史中丞等官职。 B、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劳绩,皇帝因其父亲的名誉而重新任用他。最终,其子炤被提拔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C、刘温叟清正廉洁,抵制腐败。御史府的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追赃处罚的财物补充,刘温叟厌恶脏罚之名,因而不取用。 D、刘温叟正直无私,唯才是举。他负责科举时,被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废黜,他也因此被贬为太子詹事,从此以后被罢黜的人再不得录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

    ②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

  •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至》首联写“春水”“群鸥”,渲染居处之景的秀丽幽静,“但见”透露出诗人些许寂寞之情。 B、《登高》颈联对仗工整,意蕴丰富;其中“万里”极写距故乡之远,“百年”夸张多病时间之长。 C、《客至》语言质朴自然,如话家常;诗人选取富有情趣的生活细节,表现主人待客的兴味与心境。 D、《登高》语言慷慨激越,意境沉郁悲凉;前四句重在写景,后四句重在抒情,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2)、《客至》《登高》都写到了酒,各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描绘了一幅立体辽阔的江南秋景图。观“万山层林”之远景,看湘江“”之近景,不仅远近结合,而且色彩鲜明。
    (2)、《短歌行》中,曹操巧引《诗经》中的“”两句,借写姑娘思慕爱人,委婉地表达了渴盼贤才的心情。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卒章显志,表达李白蔑视权贵的傲然情怀的两句是:“。”
    (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虎奏乐、鸟驾车、仙人云集场面的句子是 “。”
    (5)、《归园田居》中描写炊烟渐起、山村景色朦胧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5分)

  • 6. 语段阅读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 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C、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D、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C、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 7.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相存(wǎng)     (jú)子洲    峥嵘(zhēng róng)   守归园田(zhuō) B、(lì)      深(yuān)    钉(mǎo)          入(xiē)   周公吐(bǔ) C、(liáo)廊    惆(chàng)   罅隙(xià xì)        袖子(lǚ) 绕树三(zhā) D、(è)制          锈蚀(xiù shí)      鸣(xiāo)   鼓瑟吹(shēnɡ)
  • 8.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玉树有厚重的历史和璀(càn)的文化,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在懂的人看来,玉树就是一副浓墨重彩的画卷,静静的镶(kàn)在西南之隅。 B、春、夏、秋、冬,无论哪一季,只要游子(xié)一缕故乡晚风的轻柔,牵一缕故乡月亮的清辉,便能守得心中乡音(yū)回,调动幸福的节奏,让心灵温暖无比。 C、《山海情》的创作尊重真实:家徒四壁,孩子们(chuò)学,不隐(huì)地还原贫瘠;第一批移民没水没电,不回避扶贫的暇疵;村民斤斤计较,不美化人性…… D、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受到人们的青(lài),云锦龙纹等历史传统图案,让古城手工皂(qī)身“爆款文创”,类似案例不胜枚举,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文化自信。
  • 9. 根据《乡土本色》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C、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 10. 下列有关《红楼梦》曲词对应的人物,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聪明累》)——王熙凤 B、“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好事终》)——秦可卿 C、“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乐中悲》)——史湘云 D、“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虚花悟》)——贾元春
  • 11. 下面是学生们送给老师的一副对联,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共舞   同行   古今情怀   润物无声   中外精粹   护花有爱   事业和欢乐   梦想与精彩

    上联:语传

    下联:文载

四、作文(60分)

  • 12.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19年5月4日,北京三千多名学生涌向街头举行示威游行,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

    1958年,34岁的黄旭华“神秘失踪”,从此,隐姓埋名近30年,为中国核潜艇奉献一生,他说“此生属于中国,此生无怨无悔”。

    1987年,19岁的徐立平在见识点火试验后下决心规避风险,不断勤学苦练,终成“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2007年,25岁的赵立杰选择了当一名飞行员,为了梦想,他苦练英语,勇闯难关,最终成为一名优秀的机长。

    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历经坎坷,12年后再次夺冠,这些姑娘平均年龄24岁。

    一代代青年人为人生勤学苦练,为梦想执着奋斗,为国家前赴后继,留下了一段段历久弥新的青春记忆,树起了一座座功勋卓著的青春丰碑。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理解和感悟。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