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10月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02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NaOH固体 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测定溶液的pH D、稀释浓硫酸2.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匹配正确的是( )
选项
结构
性质
用途
A
稀盐酸中含有氢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银离子
B
稀硫酸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钡离子
C
氢氧化钠含有氢氧根离子
具有碱性
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D
氢氧化钠含有氢氧根离子
具有碱性
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A、A B、B C、C D、D3. 如图是常见物质的pH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汁显酸性 B、厕所清洁剂与炉具清洁剂混合后使用效果更佳 C、苏打水可以中和部分胃酸 D、人被某些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以减轻蚊虫分泌的酸性物质引起的痛痒4. 下列有关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A、铁制容器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 B、点燃某可燃物,会产生白烟,该物质一定是红磷 C、某固体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D、实验室不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因为两者无法反应5. 通过研究模型可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如图模型是甲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B、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C、乙物质具有可燃性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6. 化学变化往往会导致一些量发生改变。现向盛有一定量Na2CO3溶液的容器中不断滴入Ca(OH)2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容器中相关量随滴加时间变化的是( )A、 B、 C、 D、7.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液体X滴入烧瓶中,若使小气球鼓起(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则液体X和固体Y不可能是( )A、水,氢氧化钠 B、水,硝酸铵 C、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D、稀盐酸,碳酸钠8. 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A、酸和碱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所以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酸 B、质量守恒定律对所有化学反应都成立,所以2g氢气和1g氧气反应能生成3g水 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但合金的成分不一定都是金属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过氧化氢是氧化物9. 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如图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电导率曲线,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电导率减小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小 B、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 D、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10.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酸过量),依次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最终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A、氧化铜、碳酸钠、稀盐酸 B、氯化镁、氢氧化钠、稀盐酸 C、硝酸银、氯化钠、稀硝酸 D、硫酸钠、氯化钡、稀硝酸11. 如图甲所示,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R1的电阻,闭合开关后,在滑片P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随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2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当滑片P在a端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为2 V B、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4 V C、电流表的示数为0.2 A D、R1的阻值为20 Ω12.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其中光敏电阻受到光照时电阻变小,要求光暗时灯亮,光亮时灯灭。在实际调试时,发现灯始终不亮,而光敏电阻和其他电路元件都正常。下列调节措施能使控制电路达到要求的是( )A、给控制电路串联一个适当阻值的定值电阻 B、适当增加螺线管线圈的匝数 C、适当增大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 D、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一段距离13. 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如图,发现稀硫酸未能与有孔塑料板上的石灰石接触,但此时已无稀硫酸可加,下列溶液中,最适宜从长颈漏斗添加的是( )A、硫酸钠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14. 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15. 通过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仅仅是粗盐,其中还含有少量的碳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除净,可向食盐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然后加入盐酸调节pH=7,最后蒸发结晶得到精盐。下列操作及加入溶液的顺序错误的是( )A、 B、 C、 D、16.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Fe 粉末和 CuO 粉末
鉴别
取样,分别滴加稀 H2SO4 ,观察现象
B
稀硝酸中含有稀盐酸
验证
取样,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C
硫酸铁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
除杂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D
CaCl2 和 CaCO3 固体混合物
分离
加水溶解、过滤, 洗涤干燥滤渣, 并蒸发滤液
A、A B、B C、C D、D17. 将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倒入烧杯,向烧杯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溶液质量逐渐减少 B、bc段氯化钙的质量逐渐增大 C、c点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CaCl2 D、d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微粒只有Na+、Cl-、Ca2+18. 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已知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取两份2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气体0.68g;②第二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完全反应后经锅炉、洗涤得到干燥沉淀6.27g,再用足量稀盐酸洗涤、干燥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一定不存在 , 可能存在 B、一定存在 C、一定存在 D、一定不存在19. 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五种离子中的三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Cu2+、K+、NO3−、OH− . 若两厂单独排放都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污水会变成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且此溶液可做化肥。下列关于污水的分析,正确的是( )A、Cu2+和OH−来自同一工厂 B、Cu2+和K+来自同一工厂 C、K+和H+来自同一个工厂 D、两厂污水中都含有NO3−20. 现有含杂质的硝酸钠溶液,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无色溶液 B 的溶质是硝酸钙 B、原溶液中的杂质一定是氯化钙 C、原溶液中的杂质可能由三种物质组成 D、该实验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不止一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9分,21、22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
21. 选择H、O、S、K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1)、常用做干燥剂的一种酸:。(2)、常用做化肥的一种盐:。(3)、常见的一种碱:。(4)、造成大气污染的氧化物:。22. 家里某用电器发生短路,熔丝立即熔断,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测。如图所示,断开所有用电器的开关,用一个普通的白炽灯 L 作为“校验灯”与熔断的熔丝并联,然后:
①只闭合 S、S1 , 若 L 正常发光,说明 L1(填“正常”“短路”或“断路”,下同)。
②只闭合 S、S2 , 若 L 发出暗红色的光(发光不正常),说明 L2。
通常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V,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
23. 小明通过如图所示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推注射器活塞向充满CO2的集气瓶中注入过量20%的NaOH溶液,振荡集气瓶后打开止水夹。(1)、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中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来替代CaCl2溶液,原因是。24. 氯化钡是一种可溶性重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城,其水溶液呈中性。工业上用毒重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钡)制备氯化钡晶体。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制备氯化钡晶体的流程,设计了实验室中制备氯化钡晶体的方案。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该毒重石样品所含杂质难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1)、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滤液II是30℃时氯化钡的饱和溶液,请说明原因:。(3)、关于上述实验方案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氯化钡是一种有毒的物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B、该实验流程中得到的副产品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C、可用重晶石(主要成分是硫酸钡)代替该实验流程中的毒重石制备氯化钡晶体 D、步骤②将滤渣进行水洗,既能提高氯化钡晶体的产率,又能减少Ba2+对环境的污染25.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甲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 pH 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乙和图丙。(1)、仪器 A 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2)、图乙中 d 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乙中c→d 所示溶液中NaCl 的质量不断增加 B、图丙中 e→f 变化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取图乙中d 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26. 现有一包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Fe(NO3)3、CaCO3、KCl、BaCl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取固体试样溶于足量水,得无色溶液A,则原固体一定不含。(2)、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和无色滤液C.加入Ba(NO3)2溶液时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向固体B中加入足量稀HNO3 , 固体完全溶解,取少量滤液C,先滴加过量稀HNO3 , 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原固体中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0分,每空2分)
-
27. 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月饼包装袋中发现了脱氧剂,于是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食品脱氧剂中的铁粉与氧气缓慢氧化消耗氧气,如图甲。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用排水法测出锥形瓶的体积V1;③在量筒中加入V2的红墨水,将导管的一端浸入量筒液面以下;④将食品脱氧剂平铺在拱型支架上,放入锥形瓶中,并迅速塞紧塞子,使瓶中导管末端伸入锥形瓶底部;⑤数小时后,待量筒液面不再下降,运用正确的方法,读出量筒读数为V3;⑥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步骤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方法是。(2)、该小组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可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为(拱型支架和导管体积忽略不计)。(3)、图乙为教材上“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该实验需要用到止水夹,而图甲实验一般不需要止水夹,其原因是。28. 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的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闭合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数据;
③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成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1)、实验时要增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填“左”或“右”)移动。(2)、根据图像,可以得到的结论是。29. 小华同学通过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氧剂,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 = 2Na2CO3+O2 , 2Na2O2+2H2O === 4NaOH+O2↑,于是他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CO2并验证其与Na2O2的反应:(1)、装置B的作用是。(2)、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小华为此又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2CO3和Na2O2
猜想三:Na2CO3和NaOH;猜想四:Na2CO3、NaOH、Na2O2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
固体完全溶解,
样品中一定没有Na2O2
②取少量实验①所得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三正确
③取少量实验②所得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
加入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产生
(3)、【反思与评价】反应后装置C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含有NaOH,原因可能是。30. 小科对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进行了以下探究。【作出猜想】猜想一: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没有氢氧化钠
(查阅资料) BaCl2溶液、NaNO3溶液、Ba(NO3)2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取少量固体置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小科认为猜想一成立。
(1)、【交流评价】小玲同学认为小科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原因是。(2)、于是,小玲同学继续进行探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玲同学在小科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入过量的Ba(NO3)2溶液
猜想一成立
(3)、【反思与拓展】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以下实验,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的是 。
A、先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先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CuCl2溶液 C、先加足量Ca(OH)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 D、先加足量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31. 碳酸镁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在医药、食品、冶金、电子等行业具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O和SiO2)为原料制MgCO3·3H2O。其主要实验过程如图:已知:SiO2不溶于水,常温下不与硫酸、碳酸钠反应。
(1)、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时,发生的所有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 。 (填离子符号)(3)、“反应”步骤前后均有过滤,如果省去“过滤Ⅰ”只进行“过滤Ⅱ”会导致。32. 为探究稀硫酸与MgCl2溶液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小海进行了如下探究。猜想1:没有发生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有MgCl2 , 即Mg2+和Cl-同时存在溶液中。
猜想2:发生了复分解反应,溶液中无MgCl2。
老师提示SO42-会对Cl-的检验有干扰,需要先除去,小明根据老师的提示和自己的猜想提出了以下实验方案。
【设计方案】
(1)、老师评价小海的设计思路正确,但试剂选择有误,应该将所选的BaCl2改成(填化学式)。(2)、小海按照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如果猜想1正确,则步骤则步骤Ⅱ、步骤Ⅲ中必然会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3)、小海反思进行步骤Ⅲ时,加NaOH溶液采用了滴加的方式,但没有立即观察到明显的变化,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1分,33题6分,34、36题4分,35题7分,37题10分)
-
33. 如图是一个保温箱温度显示器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其原理利用电压表的示数表示保温箱内的温度,温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越大。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为4V,R0为定值电阻,R1是热敏电阻,图乙是它的阻值-温度的关系图像。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当保温箱内温度为60℃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5V。通过计算说明:(1)、求60℃时,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少?(2)、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多少?(3)、若将R0换用阻值更小的电阻,则保温箱内能显示的最高温度将(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4. 小乐将表面锈蚀的铁钉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1)、当稀盐酸质量小于10克时,铁钉表面看不到明显的气泡,原因是。(2)、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35. 某工厂生产的NaCl产品中含有杂质MgCl2 , 化学兴趣小组取100g样品完全溶解于313.6g水中,向该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次30g,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30
30
30
30
30
累计生成沉淀的质量/g
2.9
5.8
8.7
11.6
11.6
(1)、第次恰好完全反应。(2)、样品中MgCl2的质量是g。(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36. 石头纸是一种介于纸张和塑料之间的环保新型材料,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为测定其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已知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烧杯①
烧杯②
烧杯③
烧杯④
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8
1.76
2.64
3.08
3.08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10 克样品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克;(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需写出计算过程)37. Na2CO3溶液具有碱性,可清洗油污,碱性越强,去油污的效果越好,小菁决定对影响Na2CO3溶液碱性的因素展开探究。
实验一: 用不同温度的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6%和10%的Na2CO3溶液,依次测量溶液pH,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溶质质量分数
2%
2%
2%
6%
6%
6%
10%
10%
10%
水的温度(℃)
20
40
60
20
50
60
20
40
70
溶液pH
10.90
11.18
11.26
11.08
11.27
11.30
11.22
11.46
11.50
实验二: 将10%的Na2CO3溶液从20℃持续升温到70℃,所测得的pH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溶液pH
11.22
11.35
11.46
11.48
11.50
11.50
(1)、碳酸钠俗称是。(2)、要证明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与pH变化关系,可选择一组实验是(填实验编号),其结论是。(3)、实验二的目的是。(4)、将Na2CO3粉末洒在有油污的餐具上,再加适量热水进行擦洗,达到较好的洗涤效果,这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