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历史基础知识综合复习模块综合卷一中国史

试卷更新日期:2022-11-01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聚落群中既有普通村落,也有大型宫殿式建筑区;既有埋葬一般人和中小贵族的墓地,也有最高贵族的专用墓地。这表明良渚文化(    ) 
    A、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 B、正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C、已形成君主专制国家 D、已存在社会不平等现象
  • 2. 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
    A、沿用分封制 B、推广郡县制 C、采用郡国并行制 D、建立省制
  • 3. 唐朝负责执行诏令的尚书省位于下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4. 《宋史·职官志》载:“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这不能反映( )
    A、唐宋两朝中央都曾设置政事堂   B、宋代君主专制较唐代有所强化 C、宋代政事堂与枢密院分掌大权   D、唐宋中央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5. 下表为李治安、钱穆两学者对元代行省制的看法。据此可知,元代行省制( )

    学者

    观点

    李治安

    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钱穆

    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A、是中央管理地方的有效手段 B、彻底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首创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模式 D、提高了地方的能动性和自主性
  • 6. 某学者认为,儒家思想要生生不息,就必须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积极接受和吸收外部的文化因素,才能适应阶级和时代发展的需求,获得常新的生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战国荀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仁政”主张 B、汉代董仲舒融合阴阳家、佛教、法家思想,形成新儒学 C、唐代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呈现三教合一 D、明代王守仁继承发展陆九渊的思想,形成陆王心学
  • 7. 1864年,李鸿章主持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镟木、打眼、铰螺丝、铸弹诸机器”,自建了中国人的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运动( )
    A、以“自强”“求富”为目标 B、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C、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D、开始早期工业化的尝试
  • 8. 下表是《青年杂志》第1卷封面人物介绍(节选)。

    封面人物

    人物介绍

    《青年杂志》的评价

    屠格涅夫

    俄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体现了不妥协的精神,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批判精神

    其文章乃咀嚼近代矛盾之文明,而扬其反抗之声者也

    王尔德

    作品影射了现实社会的困境与复杂

    文学之才崭然出众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作品反抗暴力与奴役

    以文明为人生之最大目的

    ——据周维东、钦佩《<青年杂志>上的“青年偶像”——封面人物研究》整理

    以上人物入选《青年杂志》封面人物的共同原因是( )

    A、文学革命弘扬优秀文学作品 B、寄托编者对国民的期望 C、时代呼吁伟大人物的精神引领 D、符合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内涵
  • 9. 1949年9月21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了毛泽东当天晚上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里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指的是(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诞生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C、取得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
  • 10.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邓小平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改革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之处。材料表明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共同点是( )
    A、与时俱进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1. 下图是姜寨聚落遗址,内有五组房屋,系五个大家族。大房子是族内举行集会议事的公共房子,中型房子供族长使用,小房子供各家庭使用。据此推断该聚落( )

    A、居民的血缘关系相对固定 B、生产活动主要为渔猎和采集 C、已经产生明显的贫富分化 D、属于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
  • 12.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下列对该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表述有误的是( )
    A、井田制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B、主要流行在我国商周时期 C、周天子实际上占有全国土地 D、土地不能随意买卖
  • 13. 史学家钱穆指出,若将汉武帝一朝的事业与秦朝相比,其对内的政治,尚未能超出秦制的规模;其对外的开拓,则越出了秦时所开拓的疆域。下列有关汉武帝开拓疆域的史实表述错误的是( )
    A、任用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控制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B、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加强对河西走廊的控制和管理 C、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中西交通道路,促进西域与中原的联系 D、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以加强控制
  • 14. 《孟子》记载:“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后世同时采用这三种征收方式的赋税制度是( )
    A、初税亩 B、租调制 C、租庸调制 D、两税法
  • 15.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下列情形出现在宋朝的是( )

    ①“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②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③“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  

    ④“苏湖熟,天下足”  

    ⑤广州十三行管理对外贸易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⑤
  • 16.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尊崇儒术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 17.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

    时间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公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

    1.84

    约4 902

    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

    2.86

    约5 071

    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

    3.34

    约5 260

    2.36

    1851年(咸丰元年)

    4.32

    约5 042

    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 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 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 18. 18世纪末,铜钱七八百文即可兑换一两银子,到了19世纪30年代,铜钱一千六七百文才能换到一两银子。这一现象表明( )
    A、清朝对外贸易严重出超 B、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锐减 C、鸦片输入危害社会经济 D、鸦片贸易由非法转向合法
  • 19. 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深得民心者,显得落后;一个适应进步潮流者,又无法深入民心。前者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瀛寰志略》 D、《资政新篇》
  • 20. 1912年2月,《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同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并颁布了《清室优待条例》,规定清帝仍保留尊号暂居紫禁城,政府待之以外国君主之礼,并每年拨款400万供清帝使用,清宗室成员可保留原有私产并享有公民之基本权利等。这一做法( )
    A、有利于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加剧了国民政府的财政困难 D、结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 21. 经过社会实践和相互论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得到了进一步传播。这一现象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五四运动时期
  • 22. 1923年,中国共产党一份议决案中指出:“依中国社会的现状,宜有一个势力集中的党为国民革命运动之大本营,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的这一认识( )
    A、标志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B、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 C、实际提出新三民主义的主张 D、导致国民革命运动最终失败
  • 23. 以下各段文字均出自某位领导人的著作或讲话。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②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

    ③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

    ④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战争是持久战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④①② D、③②①④
  • 24.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下列项中,属于当年调动“积极因素”的举措有( )

    ①提出“双百”方针    ②召开中共八大  

    ③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25. 习近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发表主旨讲话:“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该讲话的意义在于( )
    A、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道路 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C、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D、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26小题17分,第27小题18分,共35分)

  • 26. 虽然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但在宋朝和明清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明神宗实录》这样描述17世纪初苏州丝织业自由雇佣劳动的状况: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发展的特点,并说明为什么说宋朝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是什么,并结合所学分析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在当时不能充分发展的原因。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就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付出诸多努力,最终使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材料二: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才以主动和积极的姿态全力推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我把它叫做中国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社会转型包括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变、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民主)制度社会转变等。

    ——摘编自郑杭生《中国和西方社会转型显著的不同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大努力。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