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0-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
-
1.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后,不断完善名号制度,将华美的词语加在自身及其亲属头上,如追尊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母亲为“皇太后”,姐妹为“长公主”,其子为“皇太子”“皇子”等。名号制度的不断完善旨在( )A、证明皇权来源的合法性 B、维护皇权的至高地位 C、论证君权神授的合理性 D、推动权力向中央集中2. 汉朝的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三段,即幼年、成年、老年。汉律规定,只有成年而未步入老年的人才负有刑事责任,某些老弱妇孺病残者犯罪,可以减免刑罚或区别对待。这反映了汉代( )A、儒学的官方化 B、司法制度逐步完善 C、法律的儒家化 D、儒学的影响力广泛3. 自大运河修通之后,扬州作为运河、长江码头,在军事地理与区位特征上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隋代设置的以扬州为中心的江都郡辖境包括长江南北的两片土地,将长江天险包容在同一政区之内。江都郡的设置( )A、受行省制度的影响 B、意在防范分裂割据 C、遵循山川形便原则 D、利于市镇经济兴起4. 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一做法( )A、导致了官僚队伍膨胀 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 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5. 按当时的中央官制,若岳飞要率军“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首先要与朝中哪一机构报呈此事( )A、御史台 B、三司 C、枢密院 D、军机处6. 统计,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日7天时间内,内外诸司奏札多达1660件,共3391件事。平均每天要处理208件奏章、424件事。朱元璋即使“星存而出,日入而息”,也无法把事情全部处理好。导致朱元璋这么忙的主要原因是( )A、明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管六部 B、明朝政权建立不久,国家大事繁多 C、明增设军机处,皇帝统揽军政大事 D、明废除行省,皇帝要直接管理地方7. 《剑桥中国史》描述某位皇帝:为了满足他的支持者,放弃对帝国的集权,恢复了周代的政治体制。这位皇帝是( )A、汉高祖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8. 作为统治中国二百六十七年,而且它早期的皇帝们曾使中国达到空前兴旺发达状态的一个王朝的最后法令,这道1912年2月12日发布的告别谕旨是具有某些历史兴味的。该谕旨发布标志着( )A、武昌起义爆发 B、封建帝制结束 C、共和政体建立 D、军阀统治确立9.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50年代初期,全国有90%以上的婚姻由父母包办。1950年《婚姻法》颁布后,通过对《婚姻法》的宣传以及贯彻实施,到了1957年,90%以上的婚姻属于自由或半自由的恋爱婚姻。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基本清除封建习俗 B、社会新风尚得到弘扬 C、人民实现当家作主 D、男女的社会地位平等10.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1套20枚,每一枚都有一个主题及若干表现元素。下列表现元素中,符合“制度奠基”主题的是( )A、延安宝塔山、《论持久战》、抗日战争 B、河北西柏坡、香山双清别墅、渡江战役 C、五四宪法、人民大会堂、社会主义改造 D、大庆油田、南京长江大桥、十三陵水库11.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充实的也是最狭隘的民主:“最充实”指全体公民在管制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的直接与平等权利。“最狭隘”指的是古代雅典( )A、公民大会局限于贵族阶层 B、直接民主无法保证公平公正 C、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较少 D、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较盲目12. 罗马法将法定继承人分当然继承人、必然继承人和任意继承人三类,具体如下表:
当然继承人
是指直接在家长权下而在家长死亡后便成为自权人的家属,他们由于古代继承家祀和家产公有的关系,即理所当然地继承家长的遗产
必然继承人
是指奴隶被家主解放,同时被立为继承人的,他们和当然继承人一样,不得拒绝继承,因而在家主死亡后也直接取得进产
任意继承人
亦称外来继承人,是指那些在被继承人死亡前不处于家长权下的法定继承人,他们有接受或拒绝继承的自由
据此可推知,罗马法( )
A、优先保护当然继承人的继承权 B、注重维护奴隶主贵族经济利益 C、对于民事关系的规定较为详实 D、存在繁复苛杂的形式主义倾向13. “大陆法系”为欧洲大陆上以罗马法为基础、《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这种法律体系的特点包括( )①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 ②法律体系比较完整
③强调宪法的根本法地位 ④强调法官发挥作用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4. 20世纪以来,随着文官集团的日益崛起与膨胀,文官逐渐“演变为运用法律和掌握政府实权的真正力量”,以至于每位总统都要思考“如何防止职业文官阉割总统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 )A、行政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B、总统立法权力遭遇侵夺 C、文官完全垄断政府权力 D、三权分立彻底发展完善15. 下列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B、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C、议会应具有国家最高的权力 D、议会拥有行政权16. 英国首相撒切尔曾评价某项政治制度,它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嫉妒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效率。这一制度( )A、创立于17世纪晚期 B、彰显了选举制度的公正性 C、消除了政党更替动荡 D、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二、主观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2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按西周时的制度,周天子每隔几年要到全国各地去巡视一番,以考察诸侯的政绩,叫做“巡狩”;而诸侯到一定时期要前往王都朝见周王,这叫做“述职”,天子在此时还要重新宣布一次各诸侯的爵位等级。这是王权的重要标志。诸侯有一次不到的要贬降其爵位,两次不到的要削减封地,若连续三次不到,就要兴兵讨伐。东迁后,“巡狩”之事就很少进行过了。诸侯朝见天子“述职”之事,春秋时也几乎看不见了,即或有,也是为某种暂时的需要而进行的。与此相反,倒是周王对诸侯进行聘问。
——杨升南《中国历史大讲堂03:春秋史话》
材料二:春秋时的县和后来的县性质不同。战国时各国的县的长官,是由中央委派的,必须听从中央的命令,推行各种政策,属于地方政权性质。春秋时代县的性质就不同。……县最早设在一些大国的边境地区,往往灭掉一个小国,就要在那个地方设县,是直属于国君的统治地区,常常是国君到边境上处理军国大事或重大问题的地方。这些县里的贵族和“国人”都被编制成军队,军队的长官也就是县的长官,叫做“县尹”,或者尊称为“县公”,就是一个县军队的统帅。当时县尹作为一种重要官职是由重要贵族轮流担任的,个别也有父子相袭的。
——杨宽《先秦史十讲》
(1)、据材料一概括从西周到东周制度发生的变化,指出其反映的实质问题。(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与战国时期“县”的本质区别,分析导致其差异的根源。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科举考试,规定以八股文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文官考核制度严密,考满是对所有官吏全面的考核,决定其升、留、降。考察主要对贪、酷等需要加以行政处理的官吏的审查,治绩特别优异的可以免于考察,在考察后被罢免的永不录用。明代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单独的监察法规,体系严密,强调“刑用重典”的立法思想,各项处罚较之唐、宋、元三朝更为严苛。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处理特别严格,一是对皇帝不忠顺,二是贪污。
——摘编自梁山中《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与立法及其积极意义》等
材料二:西方绝大多数文官都通过公开的竞争考试,政府任何一级文官职位,都要向成绩优秀者开放。法律规定,文官必须忠于国家与政府,严守机密,不得参与任何商业性的盈利活动,不得参加党派活动或竞选等。文官按工作成绩逐年提升,实行职位的常任制,只要没有过失,就可以终身任职。文官考核全面、详细,英国的考核包括工作知识、人格性情、行为道德等10个方面。
——摘编自李海龙《试析中西方公务员制度比较》
(1)、阅读材料,概括明朝官员的选拔和管理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异同。(2)、结合所学,简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19. 民法是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20世纪之前,中国没有独立的民法典。尽管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法典的编纂,但这些法典大都是刑法,其中虽涉及民事关系,如户、婚、钱债、赔偿等,亦采取刑罚的手段调整之,本质上仍属刑法规范。纵观中国古代,没有成文的民法典,民刑不分,以刑事责任代替民事责任;民法观念不发达,民法中的平等、自由、权利等观念一直没有形成。
——摘编自房绍坤《中国民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材料二: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
——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法不发达的原因有哪些?(2)、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民法典编暴历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法典颁布的主要意义。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自古及今,东西方各国的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国家治理关系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东西方各国因国情不同采取了各具特色的治理措施。
——改编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从上图中任选两个影响国家治理的因素,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国家治理”这一主题自拟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