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阅读

试卷更新日期:2022-10-24 类型:复习试卷

一、语段阅读

  • 1. 精彩片段赏析。
    (1)、也许你跑得很快。不过要是你跟猎豹或鸵鸟赛跑的话,就一点儿赢的希望也没有了。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2)、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瞬时速度能够达到二十四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是七十二千米每小时。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那就要属猎豹了。猎豹的奔跑速度可达一百一十千米每小时。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关语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2. 课内语段阅读

    送我去上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檐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为我备齐行装。我从船窗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我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窗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对我而言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

    (1)、在文中找出体现父爱的一个细节。
    (2)、一只破旧的小船,让作者感到亲切和难忘。这是为什么?想好后填一填。

    ①这是一只承载着的小船。

    ②这是一只承载着的小船。

    (3)、对这两段课文表达特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侧重于描写人物。 B、侧重于抒发感情。 C、侧重于叙述事情。 D、侧重于说明道理。
    (4)、下面对文章结尾的分析,判断对错。

    ①结尾虽然短小,但是饱含深情。( )

    ②文章结尾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

    ③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 )

  • 3. 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 统统掠走 拿不动的 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 实在运不走的 就任意破坏 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 , 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为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2)、找出选文中作者对圆明园给予高度评价的语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3)、圆明园虽然被烧毁了,但它的永远不会被毁灭。
  • 4. 阅读《圆明园的毁灭》片段,完成练习。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①______能拿得动的东西,②______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③______运不走的,就④______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当年侵者闯入圆明园后是怎么做的?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回答。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3)、“大火连烧三天”,一方面说明了 , 另一方面说明了
    (4)、对侵者这一罪恶行径,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至少写两个)
  • 5. 读下面片段,做题。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xiè______汪洋。qián______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shì______翼,风尘吸张。奇花初tāi______,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方。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读拼音,写出汉字。
    (2)、本片段选自《节选)》,作者是
    (3)、画和你西安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手法,把少年中国比作 , 表现了少年中国生机勃勃,前程灿烂,前途无量。
    (4)、在“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中“干将”的意思是(    )
    A、姓干的将军 B、古代宝剑名 C、战斗。
    (5)、在“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中“履”的意思是(    )
    A、鞋子 B、个人经历 C、踩、踏
    (6)、这篇文章后来被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改编成歌曲,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歌词,请你根据歌词大意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少年自有 , 心似骄阳 , 千难万挡 , 今朝唯我少年郎。

    天高海阔万里长,华夏少年意气扬,发奋图强 , 不负年少。

    A.做栋梁    B.我去闯    C.万丈光    D.少年狂

  • 6. 读文段,完成练习。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球儿    的白点    地钻出来

    (2)、这段话描写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主要是从珍珠鸟的这几个方面来写的,突出了珍珠鸟长得
    (3)、找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 , 这个比喻句把比作
    (4)、仿写一个比喻句。
  • 7.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    )落以后,(    )去小枝小叶,(    )上几天太阳,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在第二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写上恰当的汉字。
    (2)、找出描写“我”盼望摇桂花的句子。
    (3)、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摇花乐,其中“”字写出了“我”的期待之乐,接着又用“”等动词写出了“我”的参与之乐。
    (4)、“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飘落的桂花比作雨,写出了“我”的心情。
    (5)、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桂花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B、桂花香味浓郁,即使花谢了,香味仍然存在。 C、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气已不受
  • 8. 课内语段阅读。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nàn nán)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mò méi)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划出文段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2)、选段中画“一”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描写,句中“镇定”一词说明
    (3)、海力布明明知道自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是把鸟儿的话告诉了乡亲们?
    (4)、你认为海力布这样做值不值得?为什么?
  • 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填空。

    ①“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这个句子的意思可以用成语来概括。

    ②“原原本本”的意思是。我能给它找一个近义词:

    (2)、读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想一想海力布对乡亲们说了什么,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海力布说:“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
  • 10.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那是流星体!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有的流星体运动的最大速度能达到二十五万千米每小时,是火箭运动速度的六倍多。

    现在,你一定会认为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不过,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三十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约七圈多!科学家认为光的传输速度是最快的。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宇宙中最快的东西居然可以轻易地拿在手上!

    (1)、第一自然段中表示速度快的词语是。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表示“让人难以相信,不容易相信”的成语是
    (2)、在“跟它的速度一比,火箭就好像是静止的一样”这句话中,“它”指的是;在“不过,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这句话中,“它”指的是

    A.火箭    B.流星体    C.喷气式飞机    D.光

    (3)、根据文段,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看!前面呼啸而过的东西是什么?”这句话采用先感叹、后疑问的句式,能够迅速调动人的注意力,增强表达感染力,表达“惊奇”的感情。(   )

    ②文段中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一系列具体的数字,让人很容易看出谁更快,进而一步步引出宇宙中最快的东西。(   )

    (4)、第一自然段主要是介绍 , 第二自然段主要是介绍
    (5)、你是如何理解“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宇宙中最快的东西居然可以轻易地拿在手上”这句话的?

二、文言文阅读

  • 11. 阅读《少年中国说》,做题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妇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履”字本义是“步行”,后又有“鞋”和“踩踏”的意思。小篆中的“履”由“尸”(表示人),“舟”(像舟之方鞋)构成,表示人穿上像舟一样的方头鞋在街上行瞳的意思。

    下面词语中的“履”字和“地履其黄”的“履”意思一样的是(    )

    A、郑人买履 B、衣履 C、履行 D、如履薄冰
    (2)、结合句子意思,解释下列词语。

    今日之责任:   ②少年雄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②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4)、文中以龙来哺喻少年中国的句子是:
    (5)、请你从全文的中心出发,结合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赏晰短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子。
  • 12. 阅读理解

    曾参教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①还,顾反为女杀彘②。”妻适③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⑤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⑥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①女:同“汝”,你。②彘(zhì):猪。③适:到……去。④特:只。⑤有知:懂事。⑥欺:撒谎。

    (1)、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儿子在后面哭着要跟去。曾子的妻子是怎样跟孩子说的?用文中的话回答。
    (2)、曾子为什么一定要杀猪给儿子吃?( )
    A、孩子喜欢吃,就一定要给他杀猪弄肉。 B、丈夫在家里是说话算话的。 C、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D、曾子太溺爱孩子,所以一定要杀猪给儿子吃
    (3)、这篇短文给了你什么启示?
  • 13. 课文理解。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子细,心眼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作者在"三到"中,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为什么?(用原文短句正面回答)
    (3)、作者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4)、结合你自己读书的情况,谈谈你对“读书三到”的认识。
  • 1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3.其--他的,代词。4.坠--掉,落。5.于--在,到。6.遽--立刻,急忙,马上。7.契--用刀刻。8.是--指示代词,这儿。9.吾--我的。10.之--结构助词,不译。11.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12.其--他,代词。13.者--……的地方。14.求--找。15.之--剑,代词。16.矣--了。17.而--但是。18.若--像。19.此--这样。20.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1)、解释下划线字。

    其剑舟中坠于水    自

    吾剑之所从坠      是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修辞,请变成陈述句。
    (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5)、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 1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               。少年智则国智,               , 少年强则国强,                  ,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1)、把文章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故:。            则: 。

    智:。           强:

    (3)、这个自然段采用了的结构方式,第一句的作用是: 。
    (4)、这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5)、翻译下列句子: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 16. 文言文阅读

    (二)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滕 腾)渊,(鳞 麟)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 冀),风尘吸张。奇花初胎, 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茫  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找出括号内正确的字。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汪洋:。隼:

    试翼:。硎: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②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4)、作者将“少年中国”比作了什么?
    (5)、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6)、象征少年中国发展潜力不可限量的句子是。象征少年中国英姿勃发的句子是:
    (7)、这里歌颂了的发展前景,歌颂了的勇于担当。(填序号)

    A 中国少年   B 少年中国

    (8)、读一读下列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联系实际生活,说说现在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美。

  • 17. 课外阅读。

    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①,其上多柘木②。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③,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④,是炎帝之少女⑤,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①发鸠(jiū)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旧说在山西境内。②柘(zhè)木:柘树。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其鸣自:它的叫声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⑤少女:小女儿。

    (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词语。

    ①白

    ②以于东海:

    (2)、翻译句子。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怎样的精神?
    (4)、读了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 18. 阅读理解。

    嫦娥奔月

        羿①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羿妻姮娥④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⑤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注释:①羿(yì):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后羿射日的记载。②请:求。③西王母:仙人名。④姮(hé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⑤斫:砍。

    (1)、给下列下划线的字注音。

    羿请不死之药  ②令伐树

    蟾蜍          ④常

    (2)、“嫦娥奔月”的“奔”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 再查音节;“奔”在这个词当中应念(bēn  bèn) , 意思是(①奔走,急跑;②直向目的地走去)。
    (3)、翻译下面的句子。

    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4)、请你写出四个带“月”字的成语。
    (5)、“嫦娥奔月”是神话,可人类登月却已经变成了现实,2003年,我国航天员进入了太空,2005年我国航天员又进入了太空,对此,你有何感想?
  • 19. 课外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期待 B、期望 C、一起 D、约定
    (2)、“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理睬 B、顾虑 C、回头看 D、照顾
    (3)、“待君久不至,已去”的正确翻译是(   )
    A、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 B、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C、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 D、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离开了。
    (4)、下面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5)、这则小古文告诉我们_________的道理。(   )
    A、待人有礼貌 B、做人要守信 C、说话要有理 D、知错要改正
  • 20. 课外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逆:违抗。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下列下划线的字。

    ①天帝使我百兽      ②兽见之皆

    ③子我为不信

    (2)、翻译下列句子。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 , 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是 , 它们都是用来比喻的一类人。
    (4)、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

三、现代文阅读

  • 21. 延伸阅读。

    爸爸的爱

    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爸爸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爸爸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爸爸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果的人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荡秋千摔断了腿,在前往医院的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爸爸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医院工作人员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爸爸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的生日聚会上,爸爸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有一次妈妈让爸爸教我骑自行车。我叫爸爸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妈跑过来扶我,爸爸却挥手要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爸爸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爸爸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叫嚷”一词体现了(    )
    A、爸爸很不讲理。 B、爸爸为“我”受伤而着急。 C、爸爸的脾气不好。 D、医院的人不讲理。
    (2)、“我”学骑自行车,爸爸说应该放手了,是因为(    )
    A、“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不需要再教了。 B、爸爸不想教“我”骑自行车了。 C、爸爸想让“我”变得勇敢,自己学会骑自行车。 D、不需要爸爸教,妈妈会来教。
    (3)、文章结尾写道:“爸爸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4)、本文题目是“爸爸的爱”,为什么写了那么多妈妈的爱?
  • 22.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3D打印:“自造者”时代已经到来

    据外媒2014年3月22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出资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最新研发出“轮廓工艺”3D打印技术这种打印技术,有这样几个特点:速度快,24小时内就可打印出232平方米的大宅;成本低,省钱、省力、省料;外形美,波浪形外墙,更美观、环保。

    3D打印技术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文中,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

    3D打印是什么?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分割模型,再传送到打印机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机器人可直接参与3D打印。

    3D打印技术可以做出传统工艺无法做出的商品,在珠宝、鞋业、建筑、工程、航天技术、牙科、教育、枪支及其他领域都将会有广泛应用。上文提到的打印房子,就是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业应用的成功案例。

    或许哪一天,我们就可以住在自己打印的房子里,吃着自己打印的糖果,穿着自己打印的衣服,开着自己打印的汽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将参与今后的制造业,创新型的人才失业率将大大增加 B、“轮廓工艺”3D打印技术成功打印了房子,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唯一标志 C、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打印3D房子,速度快成本低、外形美 D、3D打印技术已在传统工艺行业广泛应用
    (2)、3D打印正确的流程是(    )。

    ①逐层打印产品   

    ②设计数字模型   

    ③分割3D模型   

    ④传送到打印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3)、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3D打印技术将在很多领域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②未来制造业将回流到发展中国家

    ③由于成本与门槛逐渐降低,个性化产品将更为多样

    ④回归传统将是制造业发展的王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23.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中国金丝猴之谜(节选)

    有一种神秘的猴子,深藏在中国的荒僻山野,科学家已经有一百年找不到它们的影踪了。如今,随着外部世界步步逼近,它们正濒临灭绝。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科学家在云深之处寻找让它们存活下去的办法。

    这里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白马雪山,海拔高度达5000米,冬季时气温远远低于零度。这里是中国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处崇山峻岭,你大概会认为生命无法在此繁衍生息,但这里的确有生命。

    那就是滇金丝猴。你只能在中国的这片山区找到它们,它们的栖息地在4000米的高处,世上没有其他猴子能在如此高海拔的地方生存。几千年前,这种食叶猴子在这片温带山林安家。滇金丝猴有一个不一般的胃——可以消化多种植物和叶子。在食物稀少的环境里,这可是一大优点。这只雄猴有着厚厚的皮毛,这让它看起来与其生活在热带的表亲相距甚远,但若要熬过这里的冬季,它身上这件厚厚的毛外衣至关重要。金丝猴俨然已是高海拔地区的生存专家。

    人们一直都很好奇:为何这些不同寻常的家伙选择在如此偏远的地方生活?它们到底是怎样来到这里的,又怎样在如此严苛的环境中生存?

    在贵州,谈加伦对隐藏在梵净山上的黔金丝猴进行研究,她马上就要拿到观察结果了。在过去的一年里,摄像机每天24小时不停地工作,由此得来的结果比她预期的好——它拍到了显示猴子在深夜活动的影像。

    人们以为几乎所有灵长类动物都是昼行性动物,或者说它们只在日间活动。与人类一样,它们的眼睛在夜间视物不清。但黔金丝猴在夜间觅食的影像是一大发现。谈博士认为,由于黔金丝猴在山顶的栖息地常年云雾笼罩,它们可能已适应了在低光环境中生活。活动时间的延长让它们有更多时间觅食。

    如今,我们知道金丝猴为了适应这里的环境,在此生存,作出了不可思议的改变。但它们真的愿意在此栖息吗?

    龙勇诚博士在历史资料中寻找答案。他细查早至500年前的地方志,寻找金丝猴出没的记载,并在地图上标示每个地点。结果令人相当意外。他的调查发现,仅在数百年前,金丝猴的活动范围并不限于高山森林,而是分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即使在今天,若可在高山松林和布满嫩叶、鲜果的低谷两者之间作出选择,金丝猴更愿意尽可能地待在低地森林,可惜它们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金丝猴只能迁到人类难以生活的地方栖息。

    (1)、滇金丝猴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2)、为什么说滇金丝猴是“高海拔地区的生存专家”?(       )(多选)
    A、胃可以消化多种植物和叶子。    B、身穿厚厚的毛外衣。 C、与热带的表亲距离远。    D、它们适应了低光环境生活,觅食时间延长。
    (3)、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所有动物都不能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生存。(   )

    ②在喜马拉雅山脉的一处崇山峻岭可以找到滇金丝猴。(   )

    ③金丝猴夜间活动的目的是延长觅食时间。(   )

    ④金丝猴愿意在条件艰苦的地方生活。(   )

    (4)、用横线画出文中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写出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24. 课外阅读

    永不凋谢的玫瑰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许多美丽的玫瑰花,其中有一朵开得最大,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 , 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这时,来了一个大约四五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拿在手中,向外走去。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想要上前拦住她。正在旁边散步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看到了,走过去,弯下腰,亲切地问小女孩:“孩子,你摘这朵花去干什么呀?能告诉我吗?”

    “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她有点不相信。我把花摘下来送给奶奶看,看后我再把它送回来。”小女孩害羞地说。

    听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奖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赞不绝口:

    (2)、不改变意思,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3)、下面是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请你补充完整。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一朵最大的玫瑰花,一个小女孩 , 校长看到了, , 又摘了两朵玫瑰花送给小女孩,并告诉她

    (4)、“惊讶”一词在短文中出现了两次,同学们第一次“惊讶”是因为 , 第二次“惊讶”是因为
    (5)、你觉得短文中的“校长”是个怎样的人?请你简要说明理由。
  • 25. 课外阅读。

    鸽子

    邻居朱伯伯养了四只鸽子。这四只鸽子全身长着灰色的羽毛,中间还夹杂着几簇雪白的羽毛。它们还长着金黄的小嘴,红红的小脚,漂亮极了。它们那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警惕地看着四周,好像时刻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们似的。

    它们的“卧室”很讲究,是个两层楼房,上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和下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好像不认识似的。有一次,我把上层的一只放到下层,把下层的一只放到上层。嗬,这下可热闹了,鸽子们打起来了!你用嘴啄我的身子,我用翅膀打你的头。结果,你啄我打,两败俱伤。我只得把它们各自送回自己的家里。

    两对鸽子渐渐长大了,两只母鸽都生蛋了。不久,小鸽子孵出来了。它们长着细细的羽毛,长长的嘴,活像一只只小鸭子。我觉得挺有意思,就伸手去摸。谁知还没碰到小鸽子,我的手就被母鸽子用力啄了一口,鲜血流了出来。朱伯伯看到了,对我说:“母鸽子最爱自己的孩子,就像妈妈爱你一样。你伸手去摸小鸽子,母鸽子以为你要伤害小鸽子,所以就啄了你。”我听了点点头。

    啊,小鸽子,你们真有意思!

    (1)、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鸽子外形的句子。
    (2)、文中的鸽子有哪些特点?(    )(多选)
    A、漂亮 B、好斗 C、凶残 D、爱自己的孩子
    (3)、鸽子好斗,文中可以看出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
    A、上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和下层住着的两只鸽子好像不认识似的。 B、你用嘴啄我的身子,我用翅膀打你的头。 C、谁知还没碰到小鸽子,我的手就被母鸽子用力啄了一口,鲜血流了出来。 D、它们那亮得像宝石似的小眼睛总是警惕地看着四周,好像时刻在提防谁来侵犯它们似的。
    (4)、文章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    )
    A、总结全文 B、首尾呼应 C、过渡
    (5)、文章最后一句中的“小鸽子”是指:(    )

    ①两对鸽子        ②两对鸽子的孩子    ③所有的鸽子

    (6)、读了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
  • 26. 课外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节选)

    ——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墉

    读书跟参观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

     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却浪费了时间又搞坏了身体。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

    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思”。

    “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

    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

    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孩子!你总是去图书馆,那里的书是不是好多好多,让你读一辈子也读不完?

    如果有个人天天都去读书,一辈子读了几千万页的书,他还有时间写文章、写书,或把学到的东西拿来使用吗?

    这也好比前两个月,爸爸说要种番茄,从图书馆里借了七八本教种番茄的书,爸爸一页一页看,只怕到现在还在读书,我们的后院又怎么能有已经结了的番茄呢?

    所以,书虽然不会动,像是“死的”,但是里面的学问是“活的”。

    那活的学问又好像种子,你必须把它拿出来,播到土壤里,每天浇灌,常常施肥,才能长出果实。如果你根本不把种子拿出来,或播完种,却忘了,任它自生自灭长一大堆禾草,是不可能有好的收获的。

    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而且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索一  喜悦一一    浇灌一一

    (2)、根据意思选择相对应的名言。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学而不思则,思而不学则殆。

    ①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

    ②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

    (3)、孔子的名言中,“学”是指 , 习”是讲 , “思“是讲
    (4)、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死的”“活的”这两个词都加了引号,表示引用。 B、这句话强调了书本是“死的”,一本书就是一本书,里面的内容不会因为读者不同而有所变化。 C、这句话强调了书本里的学问是“活的”,阅读时如果用心去思考,并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就会受益无穷。
  • 27. 课外阅读。

    剥  豆

    一天,我与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子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重新拿了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的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儿,我的节奏又快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的瓷盆里本来就有不少。”我纠正他。

    “我的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想起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去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

    (有改动)

    (1)、看到短文题目,我想到的问题有: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2)、本文共600多字,我的阅读时间约为分钟。
    (3)、提取关键词,有助于提高阅读速度。请阅读第5~7自然段,提取描写“我”的动作频率的关键词填写下图,并完成练习。

                             

    从“我”的动作频率变化中,可以体会到。这可以用文中的“”一词来概括。

    (4)、为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本文时,我还选择了这种阅读方法。
  • 28. 课外阅读。

    桃花

    春天,桃花盛开了。

    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地采蜜授粉。

    所有的桃花都张着笑脸,并且把自己最好的花蜜送给蜜蜂,作为对它们授粉的酬谢。

    其中有一朵桃花,非常自私。它舍不得给蜜蜂一点儿花蜜。当蜜蜂飞到它的花蕊中时  它便大叫大骂  去  去  去  你们这些讨厌的家伙别想从我儿得到一点好处  并且拼命摇动  花枝把蜜蜂赶跑了

    后来,所有的桃花都结成了硕大的桃子,只有这朵桃花可怜地凋谢了,没有结果。

    自私和吝啬不仅失去朋友,也毁掉了自己。

    (1)、在第四节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2)、“谢”的意思有:①感谢;②认错;③(花或叶子)脱落。

    短文中“酬谢”的“谢”应是第种解释;

    “凋谢”的“谢”应是第种解释。

    (3)、给短文中画线的句子缩句:
    (4)、短文共六节,可分成三段,最恰当的分法是下列第种。

    ①第一段:第1—2 节第二段:第3—5 节第三段:第6 节

    ②第一段:第1—3 节第二段:第4—5 节第三段:第6 节

    (5)、按照你确定的分段办法,写出段落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 29. 课外阅读。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着:“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都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找出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
    (2)、“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这两句话中的“半里多路”表明刘备距诸葛亮住处还很远就开始步行,这是因为。刘备“轻轻敲门”,表达了他此刻的心理。
    (3)、对下面句子的理解,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A.这句话中把隆中的山冈比作一条卧龙。(   )

    B.句中“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暗指诸葛亮。(   )

    C.这句话是指刘备求贤士、待时机,暗示他即将像卧龙腾飞一样完成统一大业。(   )

    ②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A.这句话中刘备把自己比作鱼儿,把诸葛亮比作水,突出自己请到诸葛亮后的喜悦之情。(   )

    B.这句话中把刘备比作水,把诸葛亮比作鱼儿,说明诸葛亮与刘备关系的密切。(   )

    C.这句话强调了鱼儿必须生活在水中,也就更加强调了诸葛亮出山对刘备实现统一大业的重要性。(   )

    (4)、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目的是什么?
    (5)、你认为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30. 课外阅读

    鲁班学艺

    传说,有个木匠,姓鲁,手艺高超,他有三个儿子。一天,他要儿子们到终南山找木匠祖师学艺。可是,大儿子和二儿子却在外面混了三年,根本就没到终南山,什么也没有学到。

    三儿子鲁班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他翻过了一座又一座高山,跨过了一条又一条大河,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终南山下,见到了木匠祖师。祖师问他:“一门手艺,有人三个月就学好了,有人三年才学好,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鲁班答道:“三个月学到的只是皮毛,三年才能学到真本领。”祖师点点头,拿出一把崩了口的斧头和两支又秃又弯的凿子,让鲁班磨。鲁班什么也没说很快就磨好了。祖师高兴地说:“孩子,你不怕困难,又心灵手巧,我愿意把全部手艺都传给你!”

    果然,鲁班学艺出师后,手艺更加精湛。

    (1)、鲁木匠的三个儿子只有鲁班学成手艺的原因是(    )
    A、三个儿子中,鲁班最心灵手巧。 B、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外面混了三年,根本就没到终南山学艺。
    (2)、在文中找出描写鲁班在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的语句。
    (3)、从鲁班和祖师的问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你认为鲁班学到了精湛的手艺,靠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