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泉市盂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10-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 下列每组数分别表示三根木棒的长,将它们首尾连接后,能摆成三角形的一组是( )A、1,2,1 B、1,2,2 C、1,2,3 D、1,2,43. 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少的是( )A、正五边形 B、正方形 C、等边三角形 D、圆4. 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了3块,现在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方法是( ).A、带①去 B、带②去 C、带③去 D、①②③都带5. 如图,若 , ,那么 的度数为( )A、 B、 C、 D、6. 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是72°,则这个多边形是( )A、三角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七边形7. 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A、CB=CD B、∠BAC=∠DAC C、∠BCA=∠DCA D、∠B=∠D=90°8. 如图,在△ABC中,AC=AD=BD,∠B=35°,则∠CAD的度数为( )A、70° B、55° C、40° D、35°9. 如图,△ABC 中,AB=AC,AD 是∠BAC 的平分线,已知 AB=5,AD=3,则 BC的长为( )A、5 B、4 C、10 D、810. 如图,在△ABC中AD⊥BC,CE⊥AB,垂足分别为D、E,AD、CE交于点H,已知EH=EB=3,AE=4,则CH的长是(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
11.
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 .
12. 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则图中 的度数是度.13. 如图△ABC中,∠B=∠C,FD⊥BC,DE⊥AB,∠AFD=158°,则∠EDF=.14. 如图是4×4正方形网络,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其余13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个.15. 如图,将长方形 沿 折叠,使点 落在 边上的点 处,若 ,则 的度数为 .三、解答题
-
16. 已知:如图,点A,B,C,D在同一直线上,AE∥DF,BF∥EC,AB=CD.求证:AE=DF.
17. 如图,在△ABC中,AB=AC , 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 , 交AB于点E .(1)、若∠A=40°,求∠DBC的度数;(2)、若AE=6,△CBD的周长为20,求△ABC的周长.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4),B(1,2),C(5,1).(1)、如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写出点A1 , B1 , C1的坐标(直接写答案).A1: , B1: , C1:;(3)、求△ABC的面积.19. 如图,Rt△ABC中,∠ACB=90°,∠B=50°,AD为∠BAC的平分线,F为AC上的点,DE⊥AB,垂足为E,DF=DB.(1)、求证:DC=DE;(2)、求证:△CDF≌△EDB;20. 已知,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为AB边上一点.(1)、求证:BD=AE.(2)、判断AD与A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1. 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任务.筝形的定义: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几何图形的定义通常可作为图形的性质也可以作为图形的判定方法.也就是说,如图,若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则AB=AD,BC=CD;若AB=AD,BC=CD,则四边形ABCD是筝形.
如图,四边形ABCD是一个筝形,其中AB=AD,BC=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OM⊥AB,ON⊥AD,垂足分别为M,N.求证:四边形AMON是筝形.
22. 我们在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中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一些探究题中经常用以上知识转化角和边,进而解决问题.例如:我们在解决:“如图1,在中, , , 线段经过点C,且于点D,于点E.求证: , ”这个问题时,只要证明 , 即可得到解决,(1)、积累经验:请写出证明过程;
(2)、类比应用: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 , , 点A的坐标为 , 点C的坐标为 , 求点B与x轴的距离.
(3)、拓展提升: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 , 点A的坐标为 , 点C的坐标为 , 求点B的坐标.
23. 综合与探究[问题]如图1,在中, , 过点C作直线l平行于 , 点D在直线l上移动,角的一边DE始终经过点B,另一边与交于点P,研究和的数量关系.
(1)、[探究发现]如图2,某数学学习小组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发现当点D移动到使点P与点C重合时,很容易就可以得到请写出证明过程;
(2)、[数学思考]如图3,若点P是上的任意一点(不含端点),受(1)的启发,另一个学习小组过点D,交于点C,就可以证明 , 请完成证明过程;
(3)、[拓展引申]若点P是延长线上的任意一点,在图(4)中补充完整图形,并判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