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10-2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 2. 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细菌、衣藻、木耳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各项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的是()

    A、DNA B、染色体 C、RNA D、核糖体
  • 3. 绿藻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健康食品,螺旋藻(属蓝细菌)特有的藻蓝蛋白能提高淋巴细胞活性,增强人体免疫力。下列关于绿藻和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绿藻和螺旋藻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C、绿藻有核膜,而螺旋藻没有 D、绿藻和螺旋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与它们含有叶绿体有关
  • 4. 人类食用奶制品、豆制品、肉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消化后主要是为了吸收()
    A、蛋白质 B、氨基酸 C、肽键 D、羧基
  • 5. 如图是由3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苷酸,Ⅱ核糖核苷酸,Ⅱ核苷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RNA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抗体
  • 6. 下列物质中所含元素不同于其它各项的是()
    A、核糖 B、纤维素 C、腺嘌呤 D、脱氧核糖
  • 7. 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多聚体在胞内合成、分泌到胞外发挥作用 B、多聚体不一定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C、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 D、多聚体最终水解产物一定是单体
  • 8. 《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农学著作,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农学著作,书中提到收获的粮食要“曝使极燥”,降低粮食的含水量后才入仓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曝使极燥”后,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大幅度减少,细胞的代谢降低 B、种子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可能不同 C、“曝使极燥”使种子细胞的丧失全部结合水,从而抑制种子新陈代谢 D、种子萌发形成根系后,吸收的无机盐是溶解于水中形成的离子
  • 9. 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据此,对Mn2+的作用正确的推测是()
    A、调节细胞的渗透压,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B、硝酸还原酶发挥作用需要被激活,Mn2+是该酶的活化剂 C、Mn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Mn2+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 D、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对硝酸还原酶发挥功能有重要作用
  • 10. 生物界有许多发光生物,如发光真菌、萤火虫等。研究发现,萤火虫发光与荧光素有关,并且调整荧光素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形式的腺苷酰氧化虫荧光素,进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腺苷酰氧化虫荧光素的形式影响荧光的颜色 B、葡萄糖可直接为发光真菌的发光提供能量 C、发光真菌和萤火虫的细胞内都具有不同类型的生物膜 D、萤火虫的发光离不开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
  • 11. 下列有关化合物或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无叶绿体,也不宜作为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 B、DNA,RNA被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有12种 C、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红光 D、核仁与三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 12.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目镜,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近的是③ C、若选用目镜2×和物镜20×组合观察,则物像面积是实物的1600倍 D、观察到如图四个物像时,①号视野最暗,④号视野最亮
  • 13. 如图所示,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85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的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少了5080 B、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动物细胞中的甲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C、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 , 则参与甜味肽合成的甲只有两个 D、丙是生物体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且不能继续水解
  • 14.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蓝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为自养生物,后者为异养生物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生物体结构多样性 C、脂肪、磷脂、固醇都属于脂质,且都是储能物质 D、胆固醇是人体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高脂血症可能与胆固醇偏高有关
  • 15. 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醋酸杆菌一段时间,能在醋酸杆菌中检测出放射性的化合物是()
    A、油脂 B、腺苷 C、核苷酸 D、丙酮酸
  • 16.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不属于蛋白质生理功能的是()
    A、降低某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生物体和细胞的“建筑材料” C、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D、识别来自细胞内外的信号分子
  • 17. 在人体细胞中,由A,G,U三种碱基可构成多少种核苷酸(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 18. 脂筏是细胞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磷脂中的一种)的微结构域,大小约70nm,是一种动态结构。脂筏的组分和结构特点有利于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和构象变化,一些信号转导单元可以在脂筏中组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分子可以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B、鞘磷脂具有两个疏水的尾和一个亲水的头 C、脂筏可以参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D、各种细胞的细胞膜上均含有胆固醇
  • 19. 细胞器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根尖分生区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裂后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B、叶肉细胞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只有叶绿体 C、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其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D、内质网与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有关
  • 20. 某杂志刊登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废物清除过程涉及细胞间信息的交流,能识别旧的或受损蛋白 B、细胞膜塑形蛋白含量与该细胞降解胞内废物的能力呈负相关 C、“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其内部的水解酶的修饰加工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D、“分子垃圾袋”的作用是运输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其可能来自高尔基体
  • 21. 科学家用红色、绿色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这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最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
    A、膜蛋白能自主翻转 B、膜蛋白贯穿磷脂双分子层 C、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 22. 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如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B、实验①中,b部分细胞属于对照组,a部分属于实验组 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a部分形成对照 D、实验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
  • 23.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载体蛋白的合成不需要ATP B、葡萄糖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蛋白 C、线粒体外膜与内膜的主要功能不同 D、真、原核细胞膜的基本组成成分不同
  • 24.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菜、酵母菌的遗传物质均为DNA,均不具有生物膜系统 B、ATP,DNA,RNA都含有腺苷,组成的元素与磷脂相同 C、胰岛A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受体蛋白和运输胰高血糖素的载体蛋白 D、硝化细菌是自养需氧型生物,细胞内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 25.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几项()

    ①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②红细胞比白细胞具有更多的溶酶体

    ③睡液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④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多、核仁小,核糖体、线粒体较多

    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有利于气体交换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 26. 下列与生物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新鲜的苹果汁与斐林试剂混匀后,即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砖红色沉淀 B、用苏丹Ⅲ鉴定花生子叶切片中的脂肪时,需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C、可选用黑藻成熟叶片为实验材料来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D、用无水乙醇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后,可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 27. 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无色针状晶体,可用有机溶剂(乙醚)进行提取。它的抗疟机理主要在于其活化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疟原虫的生物膜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脂溶性物质 B、青蒿素可以破坏细胞的完整性 C、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的细胞膜、核膜 D、青蒿素的抗疟机理不影响溶酶体的功能
  • 28. 下列关于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 B、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根本原因是不具有半透膜 C、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D、成熟植物细胞在硝酸钾溶液中可能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
  • 29. 将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和其原生质体相对体积与细胞液浓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原生质体为植物细胞细胞壁以内的所有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甲、乙分别表示原生质体和细胞相对体积的变化 B、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的差别仅在于是否含有细胞液 C、细胞液的初始浓度a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D、曲线甲乙变化出现差异的原因与有关结构伸缩性的大小有关
  • 30. 正常情况下,哺乳动物内质网中的Ca2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TMCO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这种膜蛋白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Ca2浓度,并形成激活Ca2通道,主动将Ca2排出。一旦内质网腔中Ca2浓度降到正常水平,TMCO1形成的Ca2通道就会随之解体消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H标记合成TMCO1的原料,放射性会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 B、Ca2进出内质网都通过TMCO1形成的Ca2通道,且不需要消耗能量 C、内质网内外Ca2浓度相等是TMCO1形成的Ca2通道消失的必要条件 D、若敲除TMCO1基因,则内质网腔中Ca2浓度可能过高
  • 31. Na+跨膜运输会使细胞内pH发生改变,引起洋葱表皮细胞花青素颜色由浅紫色逐渐变为深 蓝色。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后,颜色的改变过程减缓。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花青素颜色不同时,细胞液的pH不同 B、Na+的跨膜运输需要膜载体蛋白的协助 C、Na+浓度是限制其跨膜运输速率的主要因素 D、Na+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会消耗ATP
  • 32. 将细胞内液浓度相等的家兔红细胞分成甲、乙、丙三组,分别放置于a、b、c三种浓度的NaCl溶液中,水分子随之发生跨膜运输。若箭头表示水分子的进出方向,其粗细表示水分子出入的多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将a换成同浓度的尿素溶液,则一段时间后甲组左向箭头增粗,右向箭头变细 B、据图可知,三种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为a>b>c C、当甲细胞水分子的进出达到动态平衡后,细胞内部液体浓度甲>乙 D、水分子进出家兔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主要为协助扩散
  • 33.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B、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与进入动物神经细胞的方式不同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 34. 某学习小组将重量相同的A、B两种植物幼根若干,平均分为三组后分别放入甲、乙、丙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处理一段时间后取出称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植物比B植物更耐干旱 B、B植物的细胞液浓度应介于甲丙之间 C、当A植物在乙蔗糖溶液中重量不变时,水分子的跨膜运输停止 D、在丙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蔗糖酶,随后A植物幼根重量可能恢复
  • 35. 膜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所示为膜上各种蛋白及其功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跨膜蛋白的疏水区和亲水区分别位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和两侧 B、转运蛋白协助各种物质进出细胞,此过程均需消耗能量 C、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 D、受体能结合某些信息分子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36.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食物中的多糖和二糖被水解成单糖后,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上被吸收。为研究葡萄糖的吸收方式,研究人员进行了体外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阶段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第一阶段

    蛋白质抑制剂处理小肠微绒毛

    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为0

    第二阶段

    在外界葡萄糖浓度为5mmol/L 时,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微绒毛

    对照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实验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且实验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0

    第三阶段

    在外界葡萄糖浓度为100mmol/L 时,呼吸抑制剂处理小肠微绒毛

    对照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实验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且实验组葡萄糖的转运速率>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肠微绒毛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B、小肠微绒毛吸收葡萄糖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协助 C、随着外界葡萄糖浓度的增大,小肠微绒毛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会一直增大 D、小肠微绒毛上皮细胞内葡萄糖的浓度大于5mmol/L
  • 37.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实验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④⑤组成原生质层 B、该实验至少需用显倍镜观察3次 C、实验材料常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D、图示细胞中⑥和⑦内的溶液浓度相等
  • 38.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进入肠上皮中的方式分别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 39. 某实验小组从热泉的芽孢杆菌中获取了某耐热蛋白酶,并探究了该酶在60℃和80℃两个温度条件下,pH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芽孢杆菌产生合成耐热蛋白酶基因是在热泉环境的诱导下产生的适应性变异 B、根据结果可知,该酶适合在pH=7、温度60℃的条件下长期保存 C、与80℃相比,60℃条件下该酶对碱性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D、当pH=7时,80℃和60℃条件下该酶为化学反应提供等量的活化能
  • 40. 下列关于ATP和酶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数是()

    ①基因的转录是吸能反应,与ATP合成相联系

    ②利用0.3g/mL蔗糖溶液及洋葱鳞片叶来进行的质壁分离实验过程中不消耗ATP

    ③ATP和RNA中具有相同的五碳糖

    ④RNA聚合酶的合成及运输途径中直接有关的膜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⑤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与相关蛋白结合后,可通过改变其空间结构来影响其活性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 41. 线粒体的外膜含很多称作“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通透性较大,可允许离子和小分子通过。线粒体内膜则不含孔道蛋白,通透性很弱,几乎所有离子和分子都需要特殊的跨膜转运蛋白来进出基质。分析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线粒体内外膜组成成分类似,内膜的蛋白质含量较高 B、图中糖酵解形成丙酮酸的过程和无氧呼吸的场所相同 C、丙酮酸穿过外膜和内膜的方式均为协助扩散,不耗能 D、丙酮酸在线粒体反应放出的能量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 42. 下列有关呼吸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各个阶段都放能,但形成ATP多少不同 C、剧烈运动产生乳酸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浆pH明显下降 D、在慢跑(有氧运动)过程中,NADH产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43. 下列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都可用于检测CO2的产生情况 B、密闭发酵时,酵母菌为防止杂菌污染,将有机物转化为酒精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D、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实验证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 44. 如图表示细胞中某些结构及其生理功能,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时,乙产生的CO2 , 一部分会释放到细胞外 B、甲、乙中都会生成还原性物质,但是还原的对象不同 C、甲和乙中都含有将腺苷二磷酸转变成腺苷三磷酸的酶 D、甲产物O2中O全部来自H2O,乙产物CO2中O全部来自H2O
  • 45. 下图为绿色植物部分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发生在叶绿体中,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中 B、过程①产生NADH,过程③消耗NADPH C、若叶肉细胞中过程②速率大于过程③,则植物干重增加 D、过程③中ATP的合成与放能反应相联系,过程④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 46. 用等体积的黑、白玻璃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密封后再置于原来的水层中。一昼夜后取出,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量,结果如下表(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透光白玻璃瓶

    不透光黑玻璃瓶

    5.6mg

    3.8mg

    A、白瓶中浮游植物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在一昼夜后,白瓶中水样的pH比黑瓶中的高 C、通过表中数据无法计算一昼夜内,白瓶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D、在一昼夜内,黑瓶中的生物通过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8mg
  • 47. 如图示温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35℃、光下,该植物产生的氧气全部进入线粒体 B、50℃、光下,该植物依然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该实验不能反映出该植物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最适温度 D、45℃、光下,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 48. 米切尔的化学渗透假说提出:ATP的合成是由叶绿体类囊体内外H+浓度差引起的。1963年,贾格道夫通过巧妙实验为ATP合成的化学渗透机制提供了早期证据。假说内容及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类囊体中的H+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运至类囊体外侧 B、第三步将类囊体置于pH=8的缓冲介质中是为了类囊体膜内外形成H+浓度梯度 C、第四步在黑暗中进行的目的是避免光照产生O2 D、该实验可证明ATP合成的直接动力来自H+浓度梯度
  • 49.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等于呼吸作用中放出的CO2时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植物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该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下表为甲、乙两个水稻品种在灌浆期、蜡熟期的光合作用相关数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光补偿点(μmol·m-2·s-1

    光饱和点(μmol·m-2·s-1

    最大净光合速率(μ mol·CO2·m-2·s-1

    灌浆期

    68

    52

    1853

    1976

    21.67

    27.26

    蜡熟期

    75

    72

    1732

    1365

    19.17

    12.63

    注:灌浆期幼穗开始有机物积累,谷粒内含物呈白色浆状:蜡熟期米粒已变硬,但谷壳仍呈绿色。

    A、蜡熟期细胞呼吸增强可导致光补偿点增加 B、甲品种相对于乙品种能获得更好的产量 C、达到光补偿点时,叶肉细胞会向外释放O2 D、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对乙品种生长影响更大

二、多选题

  • 50. 下列甲、乙两图表示苹果组织细胞中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组织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乙图中的CD段 C、a、b、c、d四个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氧浓度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达到最大

三、综合题

  • 51. 我国热带植物研究所在西双版纳发现一个具有分泌功能的高等植物新品种,该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局部图如下。字母代表细胞内的相应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相邻细胞之间可通过F进行信息交流,则F代表的结构称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还有:
    (2)、经检验该植物细胞的分泌物含有一种多肽,请写出该多肽在细胞中从合成至分泌出细胞的“轨迹”:(用“→”和字母表示)
    (3)、细胞核的功能是。如该细胞表示叶肉细胞,视野中除了溶酶体外,还缺少的细胞器是
    (4)、为了研究细胞器的功能,某同学将正常叶片置于适量的溶液X中,破碎细胞后再用分离,该实验所用溶液X应满足的条件是(答出2点)。
  • 52. 将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放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一定时间后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相对细菌而言,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提取细胞膜更简便,原因是。体外培养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细胞存活的时间比较短且不能增殖,从细胞结构分析,原因是
    (2)、分析图示可知,该红细胞在浓度为mmol/L的NaCl溶液中能保持正常形态。实验人员无法获得P点之前的实验数据,最可能的原因是。若将该红细胞从A点所示溶液中移到B点所示的溶液中,细胞的体积将
    (3)、研究人员发现,细胞膜蛋白遭到破坏后的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清水中吸水涨破的速度明显下降,这一事实说明水分子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
  • 53. 下图甲为测定光合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CO2缓冲液(能维持管中CO2浓度不变),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变化如下图乙所示。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红色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试管内变化的气体是
    (2)、若此时图甲植物光照强度为15 klx,则1 h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mL。若此时植物叶片的呼吸熵(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和消耗的O2的比值)为0.8,则植物光合作用除自身呼吸提供的CO2外,植物还需从外界吸收CO2mL。
    (3)、为了防止无关因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实验装置与实验组实验装置的区别是。如果对照组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毛细刻度管中红色液滴发生了右移,其原因可能是
  • 54. 为了适应高温干旱的环境,有些植物的气孔在夜间开放,白天关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固定CO2 , 使光合作用效率最大化。如图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干旱条件下,该植物在白天会关闭气孔,主要是为了防止
    (2)、若上午10点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则短时间内该植物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变化可能是。干旱条件下,菠萝叶肉细胞白天能产生CO2的具体部位是
    (3)、请结合图中CO2的变化途径分析,在长期干旱条件下该植物仍能在白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机制是
    (4)、如图所示,PEP、OAA、RuBP、PGA、C为菠萝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物质,能固定CO2的有 , 推测进入线粒体的C可能是
    (5)、若将一株菠萝置于密闭装置内进行遮光处理,用CO2传感器测定装置中CO2的变化速率,并以此作为测定该植物的呼吸速率的指标,请判断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并给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