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4.1 陆地水体的相互间关系 同步练习(A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0-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广阔河床绿色吞,如同塞北碧无垠,鄱湖出现新风景,枯季洲滩变草原。”下图是鄱阳湖枯水期水位持续走低,湖水干涸后的景观。据此完成下题。(1)、从水循环环节看,枯水期鄱阳湖湖水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径流汇入减少 B、大气降水丰富 C、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D、湖面蒸发强(2)、冬季,暖气开放的教室内外的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坏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
A、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防止海水倒灌 C、减缓地面沉降 D、减弱酸雨污染(2)、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3.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补给状况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 a、b、c 三种补给类型分别是( )A、地下水、大气降水、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C、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地下水 D、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地下水(2)、下列关于图示河流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B、光、热、水资源丰富 C、土壤肥力高 D、河流含沙量大4.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源于( )A、降雨和少量地下水 B、春季融雪和夏季降雨 C、地下水、融雪和降雨 D、冰川融水和夏季降雨(2)、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东北三江平原 B、浙江南部 C、新疆塔里木河流域 D、青藏高原5. 下面四条河流中可能发生凌汛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6. 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 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 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1)、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人工提水(2)、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2—6月 B、5—9月 C、8—12月 D、11—次年4月7.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B图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 )A、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 B、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生物水 C、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 D、海洋水、地表水、大气水、大气水(2)、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A、大气 B、水 C、岩石和土壤 D、生物8. 甲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潜水扑治河水 B、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 C、EF段流向为由西北向东CD段潜水补给河水 D、EF段流向为由东南向西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2)、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 )A、a<b<c<d B、a=b=c=<J C、a>b>c>d D、d>b>c>a二、综合题
-
9. 读我国某两条河流流量图,完成下列问题。(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月。1、2月河流有现象(从流量角度考虑),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主要随的变化而变化。(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 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补给形成的。该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地区。(3)、根据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河流甲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区,河流乙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区。(4)、若乙河流有凌汛现象,则该河流的流向应为。10.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该区湖泊水位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水位的季节变化特征有、。
(2)、图示湖泊水循环的类型为 , 结合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图示湖泊为咸水湖的原因。(3)、近年来该区域湖泊湖面持续增大,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11. 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高一某班同学模拟实验“水循环主要环节”,根据实验步骤和示意图完成下题。【实验用品】
烧瓶、石棉网、带有橡皮塞的弯玻璃导管、玻璃板、托盘、铁架台、酒精灯、火柴、自来水、冰块等。
【实验步骤】
①往烧杯内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按图所示,将装置连接好。
②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待弯玻璃导管有充足的水蒸气释放出来,在玻璃板上放置若干冰块。
③水蒸气遇到玻璃板后,冷却凝固形成水滴,再降落到托盘中。
(1)、烧杯里的水经过加热后 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在冰块制冷的作用下凝固,形成 。降落到托盘的水,在托盘上流动,形成。(填写水循环的环节)(2)、若该实验建立密封环境,水的总量 (会/不会)发生变化;从水循环的角度看理由是。(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改进实验使其更加贴近自然状况,并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