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州市十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素养展评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10-13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2. 中央电视台《中华诗词大会》栏目深受人们喜爱,中华古诗词中不乏对生命现象的描述。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3. 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珊瑚虫 B、恐龙化石 C、人体蜡像 D、珊瑚礁4. 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碰时会合拢,这说明生物( )A、能生长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繁殖 D、能呼吸5. 下列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要分清马和驴的区别可用观察法 B、要知道校园中植物的种类可用调查法 C、调查按范围可分为抽查和普查两种 D、若结论和假设不符,把假设反过来就是结论6. 了解我市中学生的近视比例情况应该选用方法是()A、观察法 B、测量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7. 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了解垃圾的种类和数量,用的科学方法是( )A、类比法 B、调查法 C、比较法 D、实验法8. 为了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统计,需要先进行归类,下列归类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A、高粱、玉米、花生为作物 B、玉米、寄居蟹、虎为陆生生物 C、猪、鸡、狗为家畜 D、海带、丹顶鹤、鸵鸟为水生生物9. 某同学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实验中,记录了20℃时每分钟金鱼呼吸的次数,当他和其他组交流时,发现他记录的数据偏大,此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修改数据后记录 B、否定自己的实验结果 C、丢弃数据不记录 D、如实记录实验数据10. 根据生物的用途进行分类,玉米属于( )A、家畜 B、作物 C、宠物 D、家禽11.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能适应环境,但不会影响和改变环境 B、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D、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2. 某生物小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他们设计对照实验的时候,把下列哪项作为单一变量( )
编号
温度
空气
土壤湿度
光照
纸盒左侧
25℃
充足
湿土
有光
纸盒右侧
25℃
充足
湿土
无光
A、温度 B、空气 C、土壤湿度 D、光照13. 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生物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B、非生物因素只有阳光、温度和水 C、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D、骆驼刺根系发达,这是它对缺水环境的适应14. 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葵花朵朵向太阳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春风又绿江南岸 D、冬眠的熊睡在树洞中1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B、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C、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可以通过自动调节能力得以恢复 D、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相互依存的16.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属于影响鲫鱼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A、水藻 B、阳光 C、水分 D、空气17.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麋鹿 B、池塘里的鱼 C、一群青蛙 D、一片沙漠18.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从根本上说来自()A、有机物的分解 B、食物中的能量 C、太阳能 D、地球土壤中的能量19. 如图为某地湿地生态公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食物链,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 B、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昆虫→鸟→鹰 C、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该系统的消费者 D、图中若鸟的数量减少,昆虫数量也将减少20. 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草→食草虫→鸟→鹰 B、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 C、狐→鹰→食草虫→蚱蜢→草 D、草→食草虫→鹰→兔子21. 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环境的总和 B、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C、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D、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22.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陆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生物圈23. 称为“绿色水库”且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作用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荒漠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24. 人们的生产活动有时干预了自然生态系统,如毁林开荒,其结果是()A、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B、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C、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D、更有利于人类生存25. 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调节反光镜可以改变物像的大小 B、调节光圈可以改变视野的大小 C、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 D、转换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的目镜26. 下列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最为突出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27. 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B、物像太小—调节粗准焦螺旋 C、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 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28.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15×、10× B、10×、40× C、5×、 10× D、15×、40×29. 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它不可能在( )A、反光镜上 B、目镜上 C、物镜上 D、装片上30. 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为了使视野中的图像从图(一)变成图(二),载玻片的移动方向是()A、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含读图理解、资料分析、实验探究、综合应用 4 小题,共 40 分)
-
31. 如图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见的观察器具。请据图回答:(1)、图1是光学显微镜。实验时如实验室内光线较暗,要转动 , 以收集更多光线。实验过程中,小明看到物像有些模糊,要使物像更加清晰,需要转动[] 。(2)、图2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观察时,(填名称)应放在镜筒上,要想在视野中看到较大的物像,应选择的镜头组合为。(3)、图3是小明在视野内看到的物像,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移动玻片。从图上分析,小明放在显微镜下的玻片上的字母应为。(4)、发现视野中有污点时,移动玻片和转动目镜,污点没有变化,因此污点应该在 上。(5)、图4A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该操作为。(6)、进行图4B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7)、图4中三个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字母)。32. 资料分析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对于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书记一直非常重视。他很早就认识到了生态问题的重要性,曾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痛心不已:“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母亲河长江病了,病得不轻了”。他曾为干部“去掉紧箍咒”。“不单以GDP论英雄”,在他看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资料二:2018年7月20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队第九次搭乘“雪龙号”科考船出发,一路向北继续探寻北极的秘密。在本次航行中,“雪龙号”将深入北极中心区域,视冰情探索北极中央航道的适航性。雷瑞波说,希望通过对地形地貌的精密探测和考察,获取更多中央区域的自主数据,收集水文海冰等方面的数据,为国家海洋规划提供数据支撑。
(1)、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生态系统的维护,生态系统包括和两个组成部分。(2)、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你为绿水青山建设献计献策,写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措施:。(3)、去北极科考的人员,回来时不仅要将垃圾带离,还要将自身产生的粪便一同带离,这是因为北极生态系统中很少,生态系统的能力有限。(4)、通过这两个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发展?。33. 实验探究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 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某同学对此进行了研究, 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 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 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 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 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 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4)、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 结果如下表: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34. 综合应用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 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 动物与植物通过关系形成食物链。(2)、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有阳光、(任写一项)等。(3)、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进行着和能量流动,且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性和逐级的特点。平衡状态下,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4)、植物和动物死亡后,尸体不会堆积如山,是因为能将尸体的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