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思想政治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0-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 1. 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先改变习惯;要改变习惯,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改变观念。这是因为(    )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 2. 随着时代的转化、实践的深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增添新的内容,以新的理论观点、理论体系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 B、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工作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对于确保党的群众路线全面贯彻执行,有效解决“四风一顽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调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因为(    )
    A、意识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 4.   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不仅能在短期内助力稳投资、扩内需和增就业,从长远发展来看,更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这表明(    )

    ①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重要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人化”的特点

    ④准确把握联系多样性有利于正确认识事物和开展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 5. 在月球“沉睡”的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2020年5月17日3时25分和16日11时53分,受光照自主唤醒。嫦娥四号着陆器上月球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低频射电谱仪工作正常,获取大量第一手科学数据。这说明(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真理随实践的发展被超越

    ③认识工具的发展促进了认识的进步    

    ④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6. 在科技创新中,时常存在“管理孤岛”“资源孤岛”“信息孤岛”“技术孤岛”等现象,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信息、人才等流动不畅,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就要(    )
    A、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B、克服封闭观念,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C、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 D、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7. 出台减税降费政策、财政贴息政策,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专项贷款提供贴息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助力企业稳产保供。其唯物史观依据是(    )

    ①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改革生产关系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推动生产发展以筑牢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看问题要抓主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8. 传统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而新的木桶理论却告诉我们,木桶盛水量的多少,不是取决于短板,而是取决于长板,在短板相同的情况下,把长板发展得更长,就有机会装上更多的水。下列做法中符合新木桶理论的是(    )

    A、高中课改,实行选课走班 B、打好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 C、城市治理,坚持到底 D、外出学习培训,弥补发展不足
  • 9. “群众是一串‘零’,再多也是零;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的非零实数,一加到零前,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这种观点( )
    A、肯定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D、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 10.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的大脑回忆真实存在的事情时,眼球会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而如果去虚构一个画面,即说谎时,眼球会先向上、再向右转动。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球运动往往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撒谎。但英国心理学家查德•威斯曼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展的实验显示,通过眼睛来判断人们说谎与否的理论并不成立。这项实验佐证了(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深化

    ②意识的作用在于能动地认识世界和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④科学实验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新标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11. 油画作品《父亲》曾获得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在一个阴雨绵绵、非常寒冷的大年三十,作者看到一个农民在路边公共厕所掏粪。这份辛勤劳作的情景令他震撼、难以忘怀,他深深感到农民的辛劳和伟大,锁定了该画作的题材——农民。这表明在艺术创作中(    )
    A、灵感是发现和创造价值的根本途径 B、价值观是衡量价值判断正确与否的尺度 C、正确的价值判断以正确的价值选择为基础 D、只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 12. 5G时代,核心网和基站都需要更新换代,这对在相关领域技术领先的我国科技公司来说是巨大的机遇。尽管受到某些国家的各种阻挠,但只要我国先进科技公司不怕困难、敢于应对挑战,必将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这启示我们(    )
    A、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B、要着重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 C、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 D、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 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
    A、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B、社会意识总是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C、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D、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 14.   2019年4月10日,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正式公开发布。首张黑洞真容照片很美,如同红色的嘴唇,如同新月状光环,如同一个神秘的美丽漩涡,如同朵神奇的花。黑洞照片很美,但人类科学探索久久为功的精神更美。研究团队历时两年,坚持不懈地收集海量数据,最终勾勒岀黑洞的模样。科学探索的久久为功精神进一步证明了(    )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改变和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B、事物发生质变必定都是由数量的不断增加引起的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15. 这是一条神奇的铁路,开启“中国速度”,领跑高铁发展“黄金十年”,十年来我国从引进时速20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到自主开发时速350公里、时速380公里“和谐号”动车组;从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铁运营,到京沪高铁开通,中国迅速跨入引领世界的“高铁时代”。这说明(    )
    A、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B、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C、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都会成为发展 D、事物有相对静止的状态
  • 16.   2019年4月11日,《经济日报》发文指出,当时,L1和L2级别半自动驾驶已经大规模量产;L3级在2019年落地,2020年会有更多应用;L4级也有一些龙头企业在积极探索。要真正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还面临着安全成本等一系列难题,需要产业界和全社会合力推动解决。这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B、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C、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D、新旧事物之间是相互否定的
  • 17. “蒸谷为饭,烹谷为粥”,水与米的比例决定了烹饪的最终成品是饭还是粥。清朝袁枚曾给粥下定义:“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这段材料所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A、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永恒的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C、分析事物发展的原因时,既要抓住内因又不能忽视外因 D、要保持事物的性质稳定,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 18. 扬州人喜欢吃有馅的食品,由此衍生出国内闻名的扬州包子、蒸饺、春卷、烧麦等各色美味食品。尽管形式不同,但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用淀粉类食品和其他食品搭配,制作出可以替代饭菜的“一餐饱”食品。其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②共性在个性之外独立存在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    

    ④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 “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
    A、社会历史 B、客观物质性 C、直接现实性 D、能动创造性
  • 20. “庄周梦蝶”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庄子所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它描述了“物我不分”的美妙意境:到底是我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我?同时向世人抛出了“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现实世界是否真的存在”的哲学议题。庄子的观点(    )

    已经涉及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③对思维能否认识存在作了否定的回答    

    ④承认了任何梦境都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1. 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四号自着陆月球背面以来获得的多项原创性成果。嫦娥四号核心科学家团队经过分析挖掘,对于嫦娥四号着陆区的地质结构等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首次通过原位探测直接得到月球深部物质组成,揭示月球背面,对月壤的形成与演化模型提供关键证据,为日后南极着陆和巡视探测选址等提供重要参考。嫦娥四号科学家团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说明(    )

    ①揭示月球的奥秘是科学家团队开展研究的根本目的

    ②认识的真理性要由科学实验活动来验证

    ③人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

    ④意识作为“思维的眼睛”能帮助人类逐步解开宇宙之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2. 公开透明,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底色,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抗疫经验的公允评价。然而国外一些政客却接二连三地睁着眼睛说瞎话,一会儿说中国掩盖真实的感染病例数和病亡人数,一会儿说中国早就知道病毒的严重性却压制信息。谎言说得再动听,也是谎言,永远都真不了。谎言是成不了真理的,这是因为(    )

    ①认识的真理性受时间、空间、条件的制约

    ②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

    ③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④真理不能含有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3.   2020年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就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出,“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这是基于改革(    )

    ①根本目的是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对抗性矛盾    

    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③能促使生产力改进以适合生产关系的发展    

    ④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4. 中医用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别对应人的肺、肝、肾、心、脾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通过经络相互联结,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协调和平衡。中医思想的合理性在于(    )

    ①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总结近代自然科学成就,丰富了唯物主义

    ③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④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25. 2021年7月,河南郑州遭遇千年一遇的暴雨,致使移动支付瘫痪,部分未备用现金的居民购物结账都成了难题。本次暴雨暴露了我们当前数字经济对通信网络的依赖性,反映出城市在发展数字经济时忽略了极端状况的发生。这告诉我们( )

    ①尊重利用规律,才能做到人定胜天

    ②超越客观条件制约,新事物才能实现发展

    ③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

    ④要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未雨绸缪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26. 在互联网时代,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创业和农民增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③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促进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7. 传统中国画特别注重“境界”(画家通过笔墨语言所创造的一种气象、一种意境、一种格调,以及品赏者通过精神体验、主观感受而感受到的精神高度)的营造,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人景融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意境。据此可知(   )

    ①品赏者的主观因素会影响其对画中“境界”的判断

    ②画中“境界”,是画家对其创作对象的直观反映

    ③画家丰富的精神世界为“境界”的营造提供了源泉

    ④画中“境界”是画家的意识活动发挥主动创造性的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8. 2020 年 9 月 8 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陈 薇将军获得“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陈薇长期致力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新型疫苗和治疗药物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尽快破解病毒密码,研制出疫苗,陈薇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后方科研基地联合作战,以军人的使命刻苦攻关,经过成百上千次试验,团队不断取得突破。这说明 ( )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 29. 通常,人们普遍认为,爱挑毛病的人是“刺儿头”,沉默寡言的人城府深;活泼的人毛躁,内向的人老实;青年人开化,老年人迂腐。这种对某人或某一类人产生定性看法的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然而,“刻板”往往与事实不符,影响人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评价。这说明(    )

    ①矛盾双方不断运动变化,对事物不宜有定性看法

    ②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用两点中的重点代替两点

    ③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用共性掩盖个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30.   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紧紧围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这是基于(    )

    ①改革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上层建筑的发展状况

    ③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要求

    ④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1. 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可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因为我们看中的是那七分的药效。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    )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 C、主、次矛盾的统一 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 32.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自全国各地和军队的4.2万名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星夜驰援湖北,在大考当中不辱使命,克服种种困难,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为抗击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些医护人员:(    )

    ①在价值选择基础上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③医者仁心,践行了救死扶伤的初心与使命    ④顽强拼搏,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3. 网传,酷热天气时,打开暴晒在阳光下的小汽车一侧车门,将另一侧车门开关五次,可使车内温度下降。王先生试用此法,发现在中午时效果不明显,反复十几次开关车门后才有一定降温效果;在傍晚周围环境温度下降时使用,效果则较为明显。这表明(    )

    ①只有亲身实践得来的正确观点才具有指导意义

    ②经过一次实践检验就能够发现网传观点的真伪

    ③外部环境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有重要影响

    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4. 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    )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C、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
  • 35. “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一论断的依据在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独立性,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是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条件

    ④正确的价值观对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政府采用了“西医”治疗,对于当时经济稳增长确实发挥了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这一剂“中医良药”发挥功效。可见,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的上述举措。

  • 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20日上午,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大会上强调:“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我们党的一百年,是失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学习党史,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 3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习近平主席如是说到。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稳定粮食生产,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要的战略支撑。尤其是当前正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突破的关键时期,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国内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因此,稳定粮食生产,对于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安全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要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本质和社会历史的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央上述举措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