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同步)复习:百家争鸣(课时小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2-10-10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转向反面,即所谓盛极必衰,盈极必亏。材料体现了老子的哪一思想( )
    A、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B、无为而治 C、以民为本 D、以法治国
  • 2. 中国先秦时期,古籍浩如烟海,凝聚了华夏上古先民的智慧。以下几本古籍,几千年间的文人学者大多读不大懂。它们是《易经》《山海经》和《道德经》,也被称为“天书”“地书”和“人书”。“人书”指的就是《道德经》,它是道家的经典。其作者是( )
    A、老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 3.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 )
    A、 B、 C、 D、
  • 4.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导致了诸侯争霸战争
  • 5. 下面哪一项能够佐证如图孔子“万世师表”(千秋万代老师的楷模)的称号( )

    A、提倡“为政以德” B、主张以“德”教化人民 C、主张以“礼”治国 D、主张“有教无类”
  • 6.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他创立的学派是( )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
  • 7. 某同学在研究成语起源时,有如下发现(见下表)。这说明百家争鸣(   )

    成语

    揠苗助长

    杞人忧天

    东施效颦

    来源

    《孟子》

    《列子》

    《庄子》

    A、各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 B、在当时引起了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C、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为中华民族的起源奠定了思想基础
  • 8. 假如中央电视台举办挑战主持人节目,你认为最适合担当《法制时空》栏目主持人的是( )
    A、孔子 B、庄子 C、老子 D、韩非
  • 9. 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他曾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道:“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 10. “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其中强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 11. 他主张:“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他”是( )
    A、庄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 12. “知足常乐”源于我国古代“无为而治”的思想,蕴含这一思想的学派的典籍是( )
    A、《论语》 B、《道德经》 C、《春秋》 D、《尚书》
  • 13.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国家繁荣,社会稳定 B、人民安居乐业 C、统治暴虐,人民抱怨 D、社会急剧变化
  • 14. 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子贡问仁,孔子却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说话谨慎)。”这说明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注重( )
    A、因材施教 B、言传身教 C、教学相长 D、有教无类
  • 15.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哪一著作( )
    A、《论语》 B、《春秋》 C、《道德经》 D、《诗经》
  • 16. “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应予的做国君,得到国君应允的做大夫。”与该思想相似的是(   )
    A、“兼爱”“非攻” B、“仁者爱人” C、“道法自然” D、“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老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是什么?
    (2)、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记载他的思想的著作是什么?
    (3)、墨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4)、当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是哪一学派?
  • 18.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缤纷多彩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请你参加“探寻齐文化”系列活动,完成下列探究任务,感受齐国文化的魅力。

    【文化符号一:青铜器】

    下图是战国青铜器,仿牛形,昂首竖耳,背上有盖。整体以铜铸成,全身以粗细相间的金、银丝交错镶嵌出菱形图案,纹理间以绿松石和孔雀石镶饰,眼球用墨精石做成。外表华丽、工艺精美、造型独特,是齐文化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

    【文化符号二:历史典故】

    典故一 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天子,不断发动兼并战争,争夺霸主地位。齐桓公任管仲为相,实施改革,国富兵强,并打着尊崇周天子的旗号,打击不臣服的四夷,号令诸侯,扩充疆界。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典故二 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将庞涓率军回救,孙膑在桂陵伏袭,大败魏军,解救了赵国。

    【文化符号三:历史遗迹】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齐国设立的一处官办高等学府,因建在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齐国采取开明的学术政策,礼贤下士,吸引各国学者纷至沓来。兴盛时容纳了几乎“诸子百家”各个学派,汇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有孟子、荀子等。

    论战大会是稷下学宫迎接学者入齐的大典,孟子入齐时的论战最为精彩。首先,孟子以“民贵君轻”赢得众人喝彩。之后,论辩天下大争局面形成原因时,孟子认为天下大争是因为没有推行周礼和“仁政”,没有实行井田制。但申不害则认为,天下的治理是人在统治,要想和平,只有推行法治、术治。

    稷下学宫学术自由,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都可以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各派学者之间激烈争辩、互相抨击,同时互相吸收、取长补短,使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的中心,促进了先秦时期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1)、赏析该文物,你可以推断出战国时期齐国的哪些社会情况?
    (2)、以上两则典故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后来各演化为哪一成语?
    (3)、据典故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春秋战国时期显著的时代特征。
    (4)、材料中的孟子和申不害各是哪一学派的学者?他们的治国主张分别是什么?
    (5)、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稷下学宫能够成为“百家争鸣”的中心的原因。
    (6)、通过“探寻齐国文化”的活动,写出齐国文化具有哪些突出特点。
  •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材料二 某校七年级(1)班在开学初期出现乱扔纸屑以及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对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出现了分歧: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其做值日;如再不改,一次罚其5元钱。”

    班长:“还是应该说服教育,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正的。”

    生活委员:“就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1)、材料一的言论出自哪一历史人物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2)、该历史人物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他创立的学说对后世有何重要影响?
    (3)、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