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子》四章、《无衣》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10-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课本基础选择。

  •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脆易                   泮:同“判”,分离 B、其无,有车之用           当:当做 C、以为器,当其无         埴:黏土 D、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伐:夸耀
  • 2.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自是者不          彰:明辨是非,彰显 B、常于成而败之      几:接近 C、众人之所过        复:重复 D、吾为其无用而之    掊:击破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车用          剖以为瓢 B、我世世洴澼絖    吾其无用而掊之 C、足下          常几成而败之 D、自见不明        楚左尹项伯 , 项羽季父也
  • 4. 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死而不亡者寿 B、治之于未乱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5.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曰余食赘行 B、其脆易泮 C、生于毫末 D、起于累土
  •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不亡者寿   常于几成败之 B、千里行       复众人所过 C、无         不失所者久 D、凿户牖为室   是圣人欲不欲
  •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见者不    明:明察,显明 B、物或之    恶:凶恶 C、其未兆易    谋:解决 D、众人之所过    复:弥补、补救
  • 8.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 B、其脆易泮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凿户牖以为室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B、企者不        不学《礼》,无以 C、故有道者不    不以其道得之,不 D、自见者不      在明德
  • 10. 下列加粗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自见者不明

    ②其脆易泮

    ③小学而大遗

    ④学不学

    ⑤上决浮云,下绝地纪

    ⑥赢粮而景从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①④/⑤/⑥
  •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都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强行者有志          ②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③民之从事

    ④跨者不行            ⑤勇则冠军 , 威能振敌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⑤
  •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埏埴为器                所谓华山洞者,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不亡者寿               有如此之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当其无,有车用             而宋荣子犹然笑 D、脆易泮,其微易散            远而无所至极邪
  • 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自伐者无功

    A、此五霸之 B、十年春,齐师 C、坎坎檀兮 D、其功
  • 14.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认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的核心思想是“道”,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巨擘是庄子,他主张人要以道为师,随顺造化,其基本底蕴是对社会人生的同情与关怀,他也曾倡导“无用之用”。 B、《老子》又名《南华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修身上力求性命双修。 C、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有洞可以插轴的部分;代指车轮或车。辐:车轮中连接轮辋和车毂的直条。 D、瓠: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心脏形,花白色。果实细长,圆筒形,嫩时可做蔬菜。本文“五石之瓠”中的“瓠”指葫芦。
  • 15. 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中国古代哲学家,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B、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候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 C、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后借指车轮或车。 D、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
  • 16. 下列对原文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第十一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 B、在《老子》第二十四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自见”“自我”“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 C、《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进行对比,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道理。 D、老子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
  • 17. 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A、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给出的答案经常是不同的。 B、不同的答案往往会令学生无所适从,制造疑惑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C、孔子认为冉有和子路性格不同,冉有需要鼓励,子路需要约束。 D、公西华有惑即问,孔子耐心解答;弟子学得明白,老师教得清楚。
  • 18. 下列对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A、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B、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C、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D、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19.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脆易                   泮:同“判”,分离 B、其无,有车之用           当:当做 C、以为器,当其无         埴:黏土 D、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伐:夸耀
  • 20.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把很多社会人生现象提炼为一系列的对立项,比如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大与小、长与短等;认为所有这些对立因素都是相反相成的。 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胜人”比“自胜"更加难得。这是极富人生哲理的判断。 D、人们做事,常常是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却让它失败了。假如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像开始的时候一一样谨慎,就不会败坏事情了。《老子》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
  • 2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二、课外阅读。

  •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

    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货。学不学,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节选自《老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 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①泾流:无阻的水流。②涘:岸。③河伯:河神。④若:海神的名字。⑤虚:同“墟”。⑥尾闾:泄海水之所。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者无功         伐:夸耀  B、众人之所过       复:弥补  C、我尝闻仲尼之闻   少:小看 D、于时也            笃:深厚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贵难得货   而轻伯夷义者 B、不行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C、几成而败之   天下之水,莫大 D、不亡者寿      顺流东行
    (3)、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B、《老子》又名《南华经》,全书的思想结构: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修身上力求性命双修。 C、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他一生贫困,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精神自由。 D、庄子的文章,富有想象力,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奇特的形象世界。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B、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D、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5)、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认为“自知”比“知人”更加重要,“自胜”比“胜人”更加难得。 C、《秋水》写了河神小却自以为大,海神大却自以为小,说明了事物认知的相对性,批驳了河神在自满后不能自我反省,反而沾沾自喜。 D、《秋水》里的寓言是庄子虚构的,宣扬了庄子的认识无止境的哲学思想。文中的河伯被设为庄子思想的对立面,北海若则是庄子自己的化身。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古代诗歌阅读《无衣》

  • 23. 下列对《无衣》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采用问答式的句法和强烈动作性的语言,情感充沛激动人心。 B、诗歌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这正是秦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C、诗歌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D、诗歌属于现实主义风格,写出战场上士兵们不怕牺牲的战斗场面。
  • 24. 下面对《无衣》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衣》是秦国的军中歌谣,从诗的意境看,将士们一边行军一边歌唱,显示出这是一支威武雄壮之师。 B、诗中描写的这支军队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同仇敌忾,互相团结,抗击敌人。 C、这是一首出征三部曲。诗中的“同仇”借作“偕行”,充分表现了秦军的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奠定了诗篇慷慨高亢的基调。 D、《无衣》是一首赋体诗。赋就是铺陈,它在一咏三叹中突显了将士们的英勇精神和昂扬斗志,也在一咏三叹中展现出艺术魅力。
  • 25. 从《无衣》内容上看,应分属于《诗经》中(       )这一类别。
    A、 B、 C、 D、
  • 26. 下面对《无衣》这首诗的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节是全诗的总领。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 B、第一、二节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反问句的使用,使语气更强烈,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C、第三节诗的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与上文不同,主要强调了慷慨从军、一同出发这一中心。 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景,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
  • 27. 《无衣》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28. 孔子对《诗经》有着很高的评价,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由此可见,《诗经》中的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你认为《无衣》一诗体现出以上哪种社会价值?请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 29. 阅读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或许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而这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D、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不是先考虑符不符合法律法规。 B、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所有人约定俗成的规范。 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有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D、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其目的是更好地生存。 B、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C、《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D、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五、主观题

  • 3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 3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32. 《无衣》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33. 孔子对《诗经》有着很高的评价,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由此可见,《诗经》中的作品具有重要的艺术和社会价值。你认为《无衣》一诗体现出以上哪种社会价值?请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六、默写

  • 3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老子看来,“知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更加重要,表现这一思想的句子是:“。”
    (2)、老子以树木为例,形象说明大的东西无不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句子是:“。”
    (3)、老子以“”为喻,引出“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
    (4)、老子认为,在最后关头仍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让事情失败的句子是:“。”
    (5)、老子以车轮为例,形象说明“有”与“无”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6)、老子以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的现象为例,说明解决问题要做到:“。”
    (7)、《秦风•无衣》描写将士们准备好武器,一起行动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