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10-03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人类的阐释自始至终都在追求真理性和澄明性,那是人类向往的阐释目标,也是阐释的理想境界。真理和澄明虽然昭示的是阐释的两个不同的层级,但都指向一个事实:阐释是面向公众的。这意味着阐释是一种公共性的行为,只有坚守公共性,才能圆人类的阐释之梦。离开公共性,阐释不可能,更遑论真理性和澄明性。阐释本身有它的内在规则,这个规则总体来说极为复杂,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好随意确定。它可能是整个人的规则,也可能是生活在特定区域或国家、操持不同语言、从事不同专业研究者的规则;它遵循的是人性的共同性,或者是沟通、交流之后业已达成的共同性,其终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意义的澄明。
我们言说政治,政治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言说历史,历史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言说道德、伦理,道德、伦理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谈论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公共性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判断,但它又蕴含着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公共性包含着真理和谬误。真理不可能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族群都是真理,更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谬误也是。当然,这种公共性是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没有永远的真理和谬误,而公共性却是永远的。公共性的存在需要公共阐释去解惑释疑,需要公共阐释去彰显真理。在一定程度上,公共阐释维持着时代的公开、透明,维持着社会的公平、公正,维持着政治的民主、正义,维持着人类的审美判断。
(摘自李健《公共阐释:作为一种阐释理论的合法性》)
材料二
“公共阐释”也即“阐释的公共性”,是对文学阐释行为根本属性的一种界定。任何一种阐释行为,都是一种参与生活、理解世界的方式,只有“公共阐释”才能让每一个个体有效并且高效地充分对话。与之相对的,则是“个体闸释”,也即释的个体性。它强调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性别、民族与生活经历,对待同一问题的视角与态度确实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如果仅仅将两者确定为二元对立的概念,显然是将问题简单化了。一般来说,“个体阐释”中会带有“公共阐释”的烙印,每一个个体都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而“公共阐释”中也会带有“个体释”的痕迹,如果没有个体作为基础,就不会出现阐释的具体性与交互性。面对如此棘手的“阐释循环”,诚如海德格尔所言:“决定性的事情不是从循环中脱身,而是依照正确的方式进入这个循环。”这一进入就是一种“介入式”的阐释行为。在置身于他者之中时,个体也在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域。这里的他者既指向个体(文学作品、个体读者),也指向整体(社会历史环境),更是要领会到“整体只是源于单个情形的范式展露”。文学阐释激活了世界、读者、作者与文本这四个时常被不同的文学理论切割破碎的要素。
文学阐释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阐释”。它首先面向的是文学作品,即对文学作品作出阐释主体的感受、理解与判断。在具体的文学阐释过程中,存在着以“个体阐释”为基础,并从个人走向社群再到整个人类的一种趋势。这一过程的每一次完成则意味着“个体阐释”得到了时空的检验而成为“公共阐释”。
从政治学的角度,我们往往会将“公共性”与“私人性”对立起来谈,但是如果转移到文学领域,“公共性”的问题还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维度。这就是“文学之内”和“文学之外”的问题。正如韦勒克和沃伦所说,“事实上,任何文学史都不会没有自己的选择原则,都要做某种分析和评价的工作”。从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史来看,文论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个从“文学之外”转向“文学之内”,再转向“文学之外”的过程,即我们通常所描述的从“作者中心”向“文本中心”再向“读者中心”的两度转向。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看来,即使是“文学之内”的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及其关系,也是社会历史的再现或投射,这些均是现实生活在文学世界中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因此,强调“公共阐释”或“阐释的公共性”,应该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点上,即在处理“文学内外”关系上,坚持“文学之外”的关系为主来统摄“文学之内”的关系,重建“隐含作者”“叙述者”与“真实作者”“理想读者”“真实读者”以及人物间的社会关系的投射等。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批评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这也正是强调“公共阐释”或“阐释的公共性”的要义之所在。
(摘自曾军、辛明尚《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理性与澄明性是人类阐释追求的目标与理想境界,它也揭示了一个事实:阐释活动是面向公众的。 B、公共性之所以能够包含价值判断,是因为公共阐释能够维持时代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有效地发挥其功能。 C、世界、读者、作者与文本四个要素被不同的文学理论切割开,文学阐释用个体性和公共性的交互激活它们。 D、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应该回归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点,以便真正发挥文学批评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述公共阐释的理论,文学只是其中一个例证;而材料二论述的主要对象是文学闸释。 B、材料一运用道理论证,具有理论的权威性和思想的深刻性,阐明了公共阐释的合法性问题。 C、材料二中引用海德格尔的话语,证明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具体性与交互性。 D、材料二运用辩证思维,清晰界定了“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文学之内”与“文学之外”的关系。(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董仲舒:“诗无达诂,文无达诠。” B、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C、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D、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4)、对于文学艺术,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这样说的理由。(5)、请以《红楼梦》阐释为例,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如何进行文学的公共阐释。2. 现代文阅读Ⅱ文本一
鞋
刘庆邦
有个姑娘叫守明,十八岁那年就定了亲。定亲的彩礼送来了,是几块做衣服的布料。
媒人一走,母亲眼睛弯弯的,说:“给,你婆家给你的东西。”
“谁要他的东西,我不要!”
“不要好呀,我留着给你妹妹作嫁妆。”
妹妹跟过来,要看看是什么好东西。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坚决不让妹妹看,她把包被放进箱子,啪嗒就锁上了。
家里只有自己时,守明才关了门,把彩礼包儿拿出来。她把那块石榴红的方巾顶在头上,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她的脸红通通的,很像刚下花轿的新娘子。想到新娘子,不知为何,她叹了一口气,鼻子也酸酸的。
按当地的规矩,守明该给那个人做一双鞋了。她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她把那个人的鞋样子放在床上,张开指头非了推,心中不免吃惊,天哪,那个人人不算大,脚怎么这样大。脚大走四方,不知这个人能不能走四方。她想让他走四方,又不想让他走四方。要是他四处乱走,剩下她一个人在家可怎么办?地想有了,把鞋做得稍小些,给他一双小鞋穿,让他的脚疼,走不成四方。想到这里,她仿佛已看见那人穿上了她做的新鞋,由于用力提鞋,脸都憋得红了。
“合适吗?那个人说合适是合适,就是有点紧。
“穿的次数多了就合适了。”
那个人把新鞋穿了一遭,回来说脚疼。
“你疼我也疼。”
那个人问她哪里疼。
“我心疼。”
那个人就笑了,说:“那我给你揉揉吧!”
她赶紧把胸口抱住了。她抱的动作大了些,把自己从幻想中抱了出来。摸摸脸,脸还火辣辣的。
瞎想归瞎想,在动剪子剪褙时,地还是照原样儿一丝不差地剪下来了。
第一次看见那个人是在社员大会上,那个人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她不记得稿子里说的是什么,旁边的人打听那个人是哪庄的,叫什么名字,她却记住了。她当时想,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胆子可够大的,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念那么长一大篇话。她这个年龄正是心里乱想的年龄,想着想着,就把自己和那个人联系到一块儿去了。不知道那个人有没有对象,要是没对象的话,不知喜欢什么样的……
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媒人,守明正要表示心烦,一听介绍的不是别人,正是让她做梦的那个人,一时浑身冰凉,小脸发白,泪珠子一串一串往下掉。母亲以为她对这门亲事不乐意,守明说:“妈,我是舍不得离开您!”
媒人递来消息,说那个人要外出当工人。守明一听有些犯愣,这真应了那句脚大走四方的话。此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还,她一定得送给那个人一点东西,让那个人念着她,记住她,她没有别的可送,只有这一双鞋。
那个人外出的日期定下来了,托媒人传话,向地约会,她正好亲手把鞋交给那个人。
约会的地点是村边那座高桥,时间是吃过晚饭之后。母亲要送她到桥头去,她不让。
守明把一切都想好了,那个人若说正好,地就让他穿这双鞋上路——人是你的,鞋就是你的,还脱下来干什么!临出门,她又改了主意,觉得只让那个人把鞋穿上试试新就行了,还得让他脱下来,等他回来完婚那一天才能穿。
守明的设想未能实现。她把鞋递给那个人时,让那个人穿上试试。那个人只笑了笑,说声谢谢,就把鞋竖着插进上衣口袋里去了。直到那个人说再见,鞋也没试一下。那个人说再见时,猛地向守明伸出了手,意思要把手握一握。
这是守明没有料到的。他们虽然见过几次面,但从来没有碰过手。她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低着头把手交出去了。那个人的手温热有力,握得她的手忽地出了一层汗,接着她身上也出汗了。那个人大概怕她害臊,就把她的手松开了。
守明下了桥往回走时,见夹道的高庄稼中间拦着一个黑人影,地大吃一惊,正要折回身去追那个人,扑进那个人怀里,让她的那个人救她,人影说话了,原来是她母亲。
怎么会是母亲呢!在回家的路上,守明一直没跟母亲说话。
文本二
我在农村老家时,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那个姑娘很精心地给我做了一双鞋。参加工作后,我把那双鞋带进了城里,先是舍不得穿,后来想穿也穿不出去了。第一次回家探亲,我把那双鞋退给了那位姑娘,那姑娘接过鞋后,眼里一直泪汪汪的。后来我想到,我一定伤害了那位农村姑娘的心,我辜负了她,一辈子都对不起她。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善于使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守明的美好形象,就是在与母亲收人家的彩礼、偷偷监视女儿约会等一系列言行的正反对比中,逐渐凸显出来的。 B、小说擅长在平淡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守明与未婚夫分别后见一黑影,大吃一惊,原来是母亲,这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情节就颇具匠心。 C、小说地方特色鲜明,尤其是“守明像是捍卫什么似的”“在黑压压的会场中念一篇稿子”等日常生活语言的大量使用,更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D、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未婚夫和守明约会时随意把鞋插进口袋,分手时又主动与守明握手,表明他虽是一个农村青年却有现代意识。(2)、下列对守明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口中说着不要婆家的东西,却手上像“捍卫什么似的”不让妹妹拿,少女的害羞心理体现得淋漓尽致。 B、还没做鞋就幻想“那人”穿上鞋的场景,体现了守明对爱情充憧憬,也包含了她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C、本来只是想让“那人”试试鞋子,却没想到被迫与“那人”握了下手,这是守明性格王的期盼。柔顺的体现。 D、守明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青年女性的典型形象,在对爱情的追求上比《边城》中的翠翠大方主动。(3)、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文本二为小说的“后记”,有人认为它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也有人认为它可以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文言文阅读
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扶韩而议,王必听之。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墨于息壤。
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倗为怨,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向寿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控我于内,而公中【注】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公中:即韩相公仲,“中”通“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B、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C、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D、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羁旅”,意为长期寄居他乡,在文中指甘茂离开家乡来到秦国做官。 B、“盟”,文中指在神明面前立誓缔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结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C、“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含义不同。 D、“三鼓”,文中指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起鼓舞士气的作用,是春秋战国时的军礼。(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武王野心勃勃,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觊觎周王室,与《过秦论》中所说惠文、武、昭襄“东割膏腴之地”相互印证。 B、甘茂认为宜阳虽然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实力雄厚,何况秦王要跋涉千里去进攻,要攻占宜阳实属不易。 C、宜阳久攻不下,而且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导致武王对战争胜利信心不足,准备停止进攻。 D、进攻宜阳时,秦国士兵士气低落,属下左成劝告甘茂要振作建功,向寿则建议甘茂研究军事和兵法,避免陷入困境。(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
②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
(5)、甘茂为了在秦国建功立业,主要作了哪些努力?请简要概括。4. 古代诗歌阅读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霄溪馆因题长句四韵①
杜牧
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
千岁鹤归②犹有恨,一年人住岂无情。
夜凉溪馆留僧话,风定苏潭③看月生。
景物登临闲始见,愿为闲客此闲行。
[注]①大中四年七月,杜牧任湖州刺史,大中五年八月将离任赴京,新任刺史到任交接时,诗人由官署暂移居乌程县霅(zhà)溪馆驿。②《搜神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千年后化鹤归乡。③苏潭,湖州乌程县有苏公潭。
(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百姓以“歌板之声”庆贺秋收,其中“万家”“处处”二语充分呈现了喜庆的宏大场面。 B、领联上句用丁令威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这与下句构成对比,刻画了诗人欲归不归的矛盾心理。 C、颈联写驿馆内与僧人夜话,苏潭上看风定月生,这既可见出诗人之闲,又为下联写其感慨作铺垫。 D、尾联不避重复,连用三个“闲”字,写诗人卸任湖州刺史时的心理,表现他对闲适生活的期待。(2)、朱三锡《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评此诗说:“惟贤刺史胸中眼中乃能有此境界”,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贤刺史”这一评价的理解。5. 名篇名句默写(1)、《离骚》(节选)中表明诗人当仁不让,自荐充当楚国政治引路人的句子是:“ , !”(2)、《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3)、《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2022年6月20日,95岁的词作家乔羽病逝。作为一位高产词作家,乔羽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一千多首____的歌曲。好歌之所以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久唱不衰,关健在于它能表达一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心愿,和大多数人的心灵跃动合拍,能引起大多数人的感情共鸣。跟人民大众的所思所想____,定然不可能流行开来,也不可能广为传唱。乔羽那些近乎白描的歌词记录了几代中国人的日常:我们的孩子如何长大,青年如何恋爱,老人如何度过晚年,千千万的普通人如何在这片土地上过活。
“歌这东西,必须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一听就喜欢,所以既要有动人的感情又要平白如话,我不喜欢____,就喜欢直来直去地写非常简单的大白话。”乔羽说。他在《中国歌海词丛》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我一向不把歌词看作是锦衣美事、高堂华屋,它是寻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饭、粗布衣,或者是虽不宽敞却也温馨的小小院落。”小小院落也要是有趣的,吸引人的,不能是维生素片剂,得是新鲜的瓜果梨桃。
自幼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熏染,传统文化的根深深地扎在乔羽幼小的心里,他也愿意与时俱进,并不排斥新事物;他的歌词中,既有着古典情韵,也有着现代浪漫。他曾在自己的文集最后写下这样一句话: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幼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染,传统文化的根深深地扎在乔羽幼小的心里,他也愿意与时俱进,并不排斥新事物 B、自幼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乔羽幼小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传统文化的根,他也并不排斥新事物,愿意与时俱进 C、自幼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染,乔羽幼小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传统文化的根,他也并不排斥新事物,愿意与时俱进 D、自幼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传统文化的根深深地扎在乔羽幼小的心里,他也并不排斥新事物,愿意与时俱进(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7. 语言文字运用Ⅱ碳酸饮料喝多了会造成钙流失吗?关于碳酸饮料的危害,一直都存在一定争议。
某些碳酸饮料____,不过罪魁祸首不是碳酸,而是磷。酸确实会溶解碳酸钙,但碳酸的酸性还不如醋酸,那山西人岂不是没有“硬骨头”了?所以仅从酸性的角度看,碳酸影响不大。但某些碳酸饮料会添加磷酸或磷酸盐来增加饮料的风味,有理论认为,过量的磷会影响骨钙的吸收,造成钙流失。不过另一方面,磷同样是人体必需元素,成年人适宜的磷摄入量是每天700毫克,这至少需要喝10罐330m装的可乐。但是磷的耐受值是3500毫克,而且人体还会从其他方面摄入磷,这样,我们一天能喝的可乐就变少了。因此,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在钙摄取充足的前提下,____。
值得关注的还有碳酸饮料对牙齿的损害。饮料的低PH值会直接腐蚀、破坏牙齿表面:( )。而且碳酸饮料的发泡作用会加剧上述两种破坏的程度。研究表明,饮用碳酸饮补后刷牙或漱口对减轻其对牙釉质损伤的效果不大。因此,____,应少喝碳酸饮料。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起病及牙酸蚀症的是碳酸饮料中的可发酵糖,扩散到牙菌斑,与口腔内微生物发生反应,发酵产酸。 B、碳酸饮料中的可发酵糖扩散到牙菌斑,发酵产酸,与口腔内微生物发生反应,引起龋病及牙酸蚀症。 C、碳酸饮料中的可发酵糖扩散到牙菌斑,与口腔内微生物发生反应,发酵产酸,引起麟病及牙酸蚀症。 D、引起龋病及牙酸蚀症的是碳酸饮料中的可发酵糖,发酵产酸,扩散到牙菌斑,与口腔内微生物发生反应。(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四、写作(60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小女孩骑自行车违规逆行,剐蹭了一辆奔驰车,司机让她给家长打电话来处理问题,女孩儿紧张得哭了起来,路人纷纷过来围观。有人觉得司机不近人情,劝他不要为难孩子。司机说赔偿事小,但要让女孩知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