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2-2023学年必修(上)历史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3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读下表,影响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

    年代地域 西汉元始二年 晋太康元年 唐天宝元年 宋元丰三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A、朝代时间长短 B、王朝力量强弱 C、疆域面积大小 D、经济格局变化
  • 2. 目前,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盛行,有人甚至预计纸币将退出历史舞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    )
    A、商朝 B、隋唐 C、两宋 D、金元
  • 3. 宋朝时农业发展的成就突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相当普遍 B、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棉花在内地开始种植 D、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
  • 4. 据下表可推断,宋朝(   )

    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

    年代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稻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A、财政困难始终存在 B、人地矛盾异常尖锐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赋税制度脱离实际
  • 5. 杨联陛在《中国制度史研究》中说:“唐朝时,集市在中午以200下鼓声而告开张,在日落前七刻钟以300下铜锣声而告结束。这个规矩从9世纪逐渐松弛下来了,到12世纪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从一大清早持续到夜是很常见的。”这反映了(    )
    A、唐朝出现了集市经济 B、唐宋之间发生经济变革 C、宋元新经济因素成长 D、明清商业经济繁荣发展
  • 6. 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 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 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 7. 宋代时“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到明代,仅盐商子弟考取进士者就有180余人,成为举人者有340余人。这一现象说明( )
    A、四民等级观念在宋代以后趋于消失 B、抑商政策在宋明时期出现一定松动 C、“贱商令”抑制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D、古代在科举领域不存在抑商的现象
  • 8. 与隋唐相比,宋代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为(    )

    ①国家对社会成员控制相对松弛    ②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③重视家族出身的门第观念淡薄    ④社会形成崇佛抑道之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 景德窑烧造的瓷器,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宋真宗命进御瓷,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由此判断此窑的性质是(    )
    A、民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
  • 10. 据微博考试研究所《宋史·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请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教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代此举(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C、健全了地方行政机构 D、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 11. 历史学者谢元鲁指出:唐代的经济制度重平等轻效率,宋代则不然,在经济领域对效率的注重逐渐取代了对平等的注重。宋代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   )
    A、坊市界限的打破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海外贸易的发展 D、土地产权的转换
  • 12. 北宋时期,庄园经济瓦解、商品经济发达等一系列结构性的社会变革,使得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地位,贫者可致富,富者也可能一夜之间沦为贫民。如“常州无锡县村民陈承信,本以贩豕为业,后极富”。这反映了宋代(    )
    A、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B、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C、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D、理学思想主导地位确立
  • 13.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战国至秦朝时期货币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国家统一的推动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商品交易的需要
  • 14. 唐代洞庭湖区域“荒田甚多”,湖区开发仅仅是局部屯田。到北宋时期,洞庭湖区出现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沼泽地被开发利用,“岁岁作桑田”。由此可见,与唐代相比,宋代(    )
    A、耕地开发更充分 B、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C、区域经济不平衡 D、农作物商品化倾向加强
  • 15. 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对现实生活的艰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教壁画。这种变化说明了(   )
    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 16. 据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貌的著作《东京梦华录》记载:“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骈阗(连续不断的状态)如此。”据此可知,东京的商业活动(   )
    A、突破城乡差异 B、不受官府控制 C、打破时间限制 D、对外交往密切
  • 17. 读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榷场主要设置在政权的交界处          ②榷场由民间设置并自由进行贸易 

     ③榷场位置变化与政权变动有关          ④榷场有利于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 唐朝时期出现的飞钱开创了我国最早的汇兑业务;宋代“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 谓之‘交子’,以便贸易”“会子、交子之法,盖有取于唐之飞钱”。由此可知(    )
    A、唐宋时期信用关系有一定发展 B、唐代飞钱是中国最早的纸币 C、宋代四川地区商品经济最发达 D、唐宋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 19. 2020年,江苏如东考古发现长江下游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填补了中国南方唐宋寺庙文化资料的空白。发掘清理出的文化遗迹和文物又佐证了日本高僧圆仁写下的《人唐求法巡礼行记》,与张家港黄泗浦鉴真东渡点、上海青龙镇圆载归国点、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等遗产点,共同构成了江苏乃至中国海外贸易航线遗产群。此次考古发现(   )
    A、证实了南方地区是当时佛教文化中心 B、扩充了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料 C、为中日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D、必须与历史文献印证才可证实真实性
  • 20. 两宋时期,官僚富豪之家服役的“人力”和“女使”,与主人形成雇佣关系,仅在契约有效期内与主人维持主仆名分。他们享有独立的人格权和去留的决定权,法律禁止强雇人或强质人为奴婢,严禁主家以私刑惩治奴婢。这表明当时 (   )
    A、新的生产关系形成 B、豪强大族势力衰落 C、法律维护奴婢权益 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土地买卖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所有买卖土地的行为,都需要经过向所属官府提出申请,年底解除其权利义务关系。如果没有文牒便进行买卖,将没收交易所付金额,将土地还给原主。唐朝土地买卖只有到了“年终”才能“彼此除附”,这里的原因在于,唐朝政府推行均田制,收授土地始于每年十月,毕于十二月。而买卖土地亦是到年底才能实现权力义务的真正转移,与官府收授土地的时间一致。买入的田产不得超过永业、口分田的受田规格,年终“除附”便于官府统计每年每户所占土地是否超出律令限制。

    ——摘编自马艳婷《从土地流转看唐朝土地制度及其出路》

    材料二 宋代的土地私有化程度不断提高,奉行“不抑兼并、不立田制”的土地政策。在宋代,民间土地.可以随意买卖,人民是土地的主人。土地作为交易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并且政府颁布了很多关于土地买卖的法令,并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做出了特别的规定。如借助“输钱印契(向政府购买正规的土地交易文书)”确认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规定禁止土地侵权的行为,对侵犯土地权利的行为进行处罚。

    ——摘编自侯加永《宋代的土地流转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土地政策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时期土地政策变化的影响。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萘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至宋诗人的现代地域分布情况

    省份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

    北宋

    南宋

    北方

    河南

    52

    68

    76

    46

    21

    306

    55

    陕西

    46

    61

    76

    49

    14

    50

    5

    河北

    47

    32

    52

    26

    28

    83

    6

    山西

    31

    29

    44

    30

    6

    64

    8

    山东

    16

    12

    11

    19

    8

    156

    25

    甘肃

    7

    8

    11

    13

    3

    16

    3

    北京

    0

    0

    0

    0

    3

    0

    0

    辽宁

    1

    1

    1

    0

    0

    0

    0

    天津

    0

    0

    0

    0

    0

    4

    0

    新疆

    0

    3

    0

    0

    0

    0

    0

    宁夏

    0

    0

    1

    0

    0

    2

    0

    小计

    200

    214

    272

    183

    80

    684

    102

    南方

    江苏

    24

    37

    42

    32

    32

    329

    206

    浙江

    19

    15

    41

    54

    34

    514

    923

    福建

    0

    4

    12

    40

    35

    529

    538

    江西

    2

    3

    13

    30

    28

    330

    473

    四川

    4

    6

    17

    16

    23

    261

    183

    安徽

    6

    8

    8

    18

    16

    139

    122

    湖北

    9

    12

    8

    13

    1

    57

    22

    湖南

    1

    1

    4

    12

    17

    67

    62

    广东

    3

    4

    3

    9

    11

    54

    51

    广西

    0

    o

    0

    4

    4

    17

    5

    上海

    0

    0

    0

    0

    0

    7

    11

    云南

    0

    0

    0

    1

    1

    0

    0

    贵州

    0

    0

    0

    0

    0

    0

    1

    海南

    0

    o

    0

    0

    0

    1

    1

    重庆

    0

    0

    0

    0

    0

    3

    2

    小计

    68

    9o

    148

    229

    202

    2308

    2600

    ——据王兆鹏(唐宋诗歌版图的空间分布与位移)整理

    综合表4中的信息,概括唐至宋诗人的空间分布变化并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 24. 图1、图2分别是我国唐代和宋代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图2

    (1)、分别提取图1、图2的经济信息,指出唐代和宋代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唐宋时期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防洪记载较多,除黄河下游大量修防外,海河水系和珠江水系也出现了堤防。将堤防按险要程度分为两类六等,冬春时备料修缮,调丁夫常达10万以上。宋代对黄河水文特征已有较多认识,将季节性涨水分为10期,根据经验可以预估汛水的到来。王安石提出新开浚手段,曾对黄、汴等河试行机械疏浚。有“铁龙爪扬泥车法”及“波川耙”等。北宋防洪议论很多,主张两河不能并行,迁城邑以避之,东西迁徙不要以人力干涉等,只能“因其所向宽立堤防,约拦水势,使不致大段漫流”等。北宋河防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曾编河防书292卷,已失传。

    ——摘编自 毛振培、谭徐明《中国古代防洪工程技术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一直把防洪当作安民兴邦的大事。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防汛组织机构,编制了各大江河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和必要的补充修订规划。加固新建堤防海塘27余万千米,大中小型水库8.5万余座,大中型水闸3500多座,重点整治了河道,开辟行蓄洪区98处,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9万平方公里;建立了报汛站8600多个,水文自动测报系统200多处;运用计算机、气象卫星等高科技手段预报洪水。制定和颁布了《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和《防汛条例》等法律法规。成功地抗御了长江1954年、松花江1957年、黄河1958年、海河1963年、淮河1991年、珠江1994年、长江1998年、松花江1998年等20多次大洪水,累计减少经济损失1.5万亿元以上。

    ——摘编自 程晓陶《新中国防洪体系建设7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河防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宋代相比,新中国洪水防治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权力与灾害应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