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新力量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人体内环境是指(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 2. 人体泪腺的分泌物能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这是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 3. 某哺乳动物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雄激素可促进雄性个体生殖器官的发育 B、性激素属于磷脂类物质 C、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D、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 4.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Na+ B、肝糖原、呼吸酶、抗体、激素、H2O C、胃蛋白酶、Ca2+、载体、尿素 D、K+、葡萄糖、氨基酸、尿素、H2O
  • 5. 共享单车一度成为街头巷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下列关于共享单车骑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骑行过程中,维持呼吸作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B、骑行过程中,维持身体平衡的神经中枢在小脑 C、骑行过程中,维持躯体运动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脑干 D、骑行过程中,维持语言活动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 6. 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降低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 7. 为了探究血浆pH值维持稳定的机制,设计实验比较:①蒸馏水、②人工配制的缓冲液、③血浆分别滴加0.1mol/ LNaOH和0.1mol/LHC1后pH变化的情况。下列关于实验的设计和分析错误的是( )
    A、每组中所加酸或碱的浓度和量是随机的 B、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 C、①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明显 D、血浆和②在加入一定量的酸或碱时pH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 8.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一定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都离不开信号分子的作用,并都需要与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D、内环境中有激素、神经递质、酶等,在发挥生理作用后都被灭活
  • 9. 根据下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O2含量A处高于B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D、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 10. 下列对膝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射弧由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组成 B、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伸肌后使之收缩从而完成膝反射 C、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内部 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则不能发生膝反射
  • 11. 下列关于部分疾病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幼年时缺乏生长激素将患侏儒症,该症状患者智力与常人一样 B、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C、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因避免摄入碘 D、霍乱造成人体严重呕吐、腹泻,可以通过补充适宜浓度的NaCl溶液缓解
  • 12. 被狗重度咬伤的受伤者要进行联合免疫,即多次注射狂犬病疫苗与抗狂犬病抗体,以利于早期保护。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抗狂犬病抗体分子可同时结合两个相同抗原 B、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产生的免疫方式属于主动免疫 C、伤者的成熟B淋巴细胞在咬伤前不能合成相应的抗体 D、多次注射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 13. 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定向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B、生长激素只能作用于体内某些正在生长的器官和细胞 C、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也能分泌激素 D、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初次接触致敏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 14. 为研究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仅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仅阻断交感神经

    70

    A、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加快 B、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 C、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处于工作状态 D、对心率影响较强的是交感神经
  • 15. 如图所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相应结构传递信号的图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⑤接受④后使⑧发生去极化 B、①处的反极化状态可导致⑥的面积增大 C、⑦的成分为血浆、组织液或淋巴 D、⑧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16. 如图是人体内某反射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②,效应器发生相应反应,属于反射 B、①→②→③→④→⑤是兴奋的传递方向 C、该反射的发生可能影响到内环境的稳态 D、该反射发生的过程中存在着物质的跨膜运输
  • 1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引起严重的免疫缺乏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只含有一种蛋白质 B、HIV侵入人体后,主要进行体液免疫 C、远离毒品可减少HIV的感染机会 D、HIV破坏免疫系统导致人体无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 18. 将灵敏电表连接到神经纤维表面如图1,突触结构两端的表面如图2,每个电表两电极之间的距离都为L,当在图1的P点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时,测得电位变化如图3。若分别在图1和图2的a、b、c、d处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a点离左右两个电极的距离相等),测得的电位变化图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图5 B、b点对应图3 C、c点对应图3 D、d点对应图4
  • 19. 各国均在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积极研发疫苗,目前我国已有不少灭活或减毒的疫苗投入使用。人体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冠疫苗进入机体后,迅速刺激记忆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B、新冠病毒可以在内环境中复制,因此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C、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 D、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与侵入细胞内的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性
  • 20.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或处理后,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P点时用药物促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I B、降低突触间隙中Na浓度,曲线Ⅱ会变为曲线Ⅳ C、曲线Ⅱ的下降段是由于Na以被动运输方式外流 D、P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Na通道,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Ⅲ
  • 21. 科研小组准备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下关于实验方案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
    A、以幼龄大鼠为材料,采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 B、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之一 C、实验组与对照组出现差异是由于缺少生长激素 D、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 22. 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巨噬细胞的MHC,乙为抗原-MHC受体 B、巨噬细胞能识别“非己”的分子标志,但不能识别自身的分子标志 C、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物质也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D、仅在丙的作用下,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大量增殖
  • 23. 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 B、甲的含义是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 C、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可以是肾上腺素 D、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增加厌氧呼吸的强度
  • 24. 下图为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了参与体液免疫的所有类型的免疫细胞 B、细胞甲的细胞膜上具有一种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受体 C、细胞乙能进行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抗体 D、细胞丙是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抗体复合物
  • 25. 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人体从炎热环境到达寒冷环境后,身体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③水盐平衡的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④抗体、抗生素和溶菌酶等人体免疫系统分泌的物质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⑤细胞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起到摄取、处理、呈递抗原的作用

    A、四项 B、三项 C、二项 D、一项

二、综合题

  • 26.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
    (2)、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7.35~7.45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物质。正常情况下②处的CO2浓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处。
    (3)、人体中②的渗透压主要与有关。正常情况下,②和③的渗透压(填“相同”或“不同”)。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其结果将会引起
    (4)、①②③④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①③之间隔以 , ③的来源有
  • 27. 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能调控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生理功能。该神经递质与人的情欲、感觉有关,能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研究发现,可卡因(一种毒品)能影响多巴胺在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递,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①是 , 其中的多巴胺的释放方式是 , 体现了细胞膜的
    (2)、据图分析,可卡因被吸食后的直接作用是 , 使下一个神经元 , 从而(填“延长”或“缩短”)“愉悦感”时间。这一过程可以用上图中(填“x”、“y”或“z”)曲线表示。
    (3)、图中③指的是 , 与多巴胺结合后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为 , 此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填“相同”或“相反”)。
  • 28. 下丘脑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内分泌枢纽,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丘脑分泌的可以促进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通过调节,使相关激素的量增加,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
    (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腺体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当给三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结果如下表。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10

    10~40

    <10

    10~40

    10~40

    >40

    <10

    <10

    ①通过抽取血清可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的特点。

    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人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发生病变的部位分别是

    (3)、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为(填“全身所有细胞”或者“垂体和下丘脑”)。已知甲状腺激素属于脂溶性小分子,推测其受体在靶细胞的(填“细胞膜上”或者“细胞内”)。
    (4)、在人体中,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的作用关系为。当人进入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 29. 树突状细胞(简称DC)属于识别病原体侵入的第二道防线,能够结合抗原发挥吞噬作用,在感染或炎症反应时,被激活的DC开始移向淋巴器官,激活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请结合下面的免疫调节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B、D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 均起源于。图中不具有识别能力的细胞有(填写字母)。
    (2)、图中F为被病毒感染的体细胞,E与F接触后会激活F细胞内的溶酶体,从而导致F裂解死亡,这种死亡(填“属于”或“不属于”)细胞凋亡,该免疫方式为
    (3)、图中的抗体若结合到自身正常细胞上,造成自身细胞被破坏,引发疾病,这类疾病在免疫学上称为
    (4)、当HIV感染人体时,主要侵入并在其内增殖,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用示意图表示,包含相关箭头及文字):

三、实验题

  • 30. 已知药物二甲双胍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其降糖机制尚有不同见解。为探究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对降低血糖的作用和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请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思路:

    ①取生理状况相似的高血糖症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A、B、C、D4组。

    ③向A、B、C三组分别饲喂等量的含高、中、低三种不同浓度二甲双胍的饲料;D组饲喂

    ④将四组小鼠置于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重复步骤②。

    , 得出结论。

    (2)、若实验结果为 , 则说明二甲双胍不是通过胰岛素的分泌而降低血糖的,且血糖浓度和二甲双胍浓度成负相关。请据此绘制实验结果(以坐标柱形图形式表示)。
    (3)、胰岛素是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若要验证胰岛素的作用,实验设计时,以小鼠状况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