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北外华联外国语附高2023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29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礼乐制的共同本质是(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都体现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C、都规定了地方服从中央 D、都属于西周社会的上层建筑,维护周朝统治2. 自秦朝开始,中国形成了较完备的中枢权力体系。其中,元朝中枢权力体系是( )A、三省六部制 B、二府三司制 C、一省制 D、三公九卿制3.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集权加强 B、中央官制简化 C、君主专制强化 D、行政效率提高4. 1376年,明太祖废除了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 )A、行中书省 B、布政司 C、都指挥司 D、按察司5. 唐朝时,唐高宗、武则天修《氏族志》:“使军功入五品者, 皆入士流”。这改变( )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强化了门阀士族政治 C、引发了选官制度变革 D、确立了官僚政治体系6. 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7. 《吕氏春秋·任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哪一特点(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自给自足 D、土地私有8. 陌刀,唐代步兵所持长刀,锋利无比,斩击破甲效果极佳,在对抗突厥骑兵中屡建奇功。陌刀“锋利无比”主要得益于( )A、水排的发明 B、灌钢法的应用 C、筒车的使用 D、风力水车的推广9.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材料主要强调了( )A、商人获利的非法性 B、商业发展的危害性 C、农商并重的必要性 D、以商济农的重要性10. 《论南洋事宜》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 )A、破坏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B、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11. 天是中国先祖所信仰的神明。西周时期,“天”被说成是最终的裁决者,但“惟命不于常”,天命是可以改变的,并且天命改变与否的关键就是看是否保民,看民意如何。这反映了在古代中国( )A、民本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B、天命观发生根本变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性让位于人性12. 下图所示为元代政区。对图中标有“★”号的地区实施直接管理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腹里 C、宣政院 D、三司13. 《国史十六讲》提到,在皇帝和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下,张居正把内宫(皇帝)与外朝(政府)的事权集于一身,成为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准确的是( )A、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 B、内阁此时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张居正提升了内阁首辅之权 D、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14. 汉初选官沿袭秦制,重在军功,故“公卿多起于屠贩”。随着军功地主的没落,汇武帝时,开始推行“以儒取士”的察举制,并逐渐发展成为完善的选官制度。汉武帝此举( )A、旨在解决西汉的王国问题 B、削弱了门阀士族势力 C、践行了“天人感应”理念 D、适应了集权政治需要15. 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16. 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国际交通线。中国的丝绸、茶、瓷器等沿着这条路传往世界各地,世界各国的香料、珠宝、药材等相继传入中国,天文历法、印度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也传播到了中国。这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 )A、物种交流之路 B、商贸流通之路 C、文明交流之路 D、政治交往之路17. 汉画像石是研究两汉历史的宝贵实物资料。如图是1952年江苏徐州睢宁县双沟镇东汉墓出土的画像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铁农具和牛耕的开始使用 B、二牛抬杠式的耦犁始于东汉时期 C、耕犁安装犁评便于不同耕作需要 D、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较大进步18. 定窑创烧于唐朝后期,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靖康之变”后,定窑由于连年兵灾而逐渐衰落和废弃;金朝定窑瓷业得到了恢复;到了元朝,定窑在政府管制下逐渐没落。由于窑火的熄灭,遗址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并不为世人所知。据此可知( )A、中国的制瓷技术始于唐朝 B、古代定窑产品行销南北各地 C、瓷器生产受社会局势影响 D、宋代是中国制瓷业鼎盛时期19. 明清时期,晋商经营的盐、铁、棉、布、皮毛、丝绸、茶叶及金融业商号,遍及全国各地并远涉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这表明晋商( )A、促进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开始打破商业交往的时空限制 D、促成纸币“交子”的流通20.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者,尤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反映出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为此,孟子主张(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放弃一切差别观念,获得精神自由 C、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大人的善性 D、“存天理,灭人欲”21. 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22. 自秦汉以来我国封建社会政制的经典架构被明太祖拆散。“然继体之君长于深宫,鲜习政事,凡六部所奏呈者,无法裁决,于是不能不重用作为顾问机关之殿阁大学士,因之,‘票拟’之制行矣,‘内阁’之制成矣。”据此可知,明代( )A、君主专制的需要致使行政机构的变革 B、以“人治”为本的政权特征开始突显 C、内阁由顾问发展至王朝最高权力机关 D、政治体制逐渐趋于多元化和固定化23. 清朝雍正帝时期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官制是( )A、内阁 B、南书房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军机处24. 据统计,两宋三百年间,通过科举录取进士人数超过10万人,布衣出身的占50%以上。朝廷的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北宋末高达64.44%。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导致了文化重心南移 C、造成官僚机构急剧膨胀 D、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25. 《朱子文集》中记载,南宋朝廷明确下令“监司(监察官)明谕州郡,州郡明谕属邑,不必留心民事,惟务催督财赋,此民力之所以重困之本”。该诏令( )A、导致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B、表明监司职能有所调整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调整了地方的行政秩序26. 唐人张籍《贾客乐》诗:“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这一史料反映出( )A、商人和农民的生存状态极为恶劣 B、农民因羡慕商人地位而弃农经商 C、商人受抑制的局面并未根本改观 D、唐朝政府对商业由打压变为鼓励27. 下表是北宋初年政府下达的一系列命令。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北宋统治者( )
时间
内容
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
自今百姓能广植桑枣开荒田者,并令只纳旧租,永不通检
宋太宗淳化元年(990年)
江浙等路……民多流亡弃地,遂为旷土,宜令诸州籍其陇亩数,均其租……召游民劝为耕种
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
今年以来,天灾相继,民多转徙……应诸道州府军监管内旷土,并许民请佃,便为永业,仍与免三年租税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B、积极推行均田制度 C、重视稳固统治基础 D、大力抑制土地兼并28. 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29. 清代粤海关的行商作为获得政府特许专事对外贸易的商人集团,也承担着管理外商的担保责任。行商负责征税,并须向政府提供海外珍奇。某家行商一旦破产便会被流放到伊犁,同时其它行商须代其偿债。这说明行商( )A、具有官商双重性质 B、垄断国内外贸易 C、商业经营范围广泛 D、阻碍了社会进步30. 在汉高祖要求下,陆贾著《新语》十二篇,总结秦亡汉兴教训。文帝时贾谊著《过秦论》《治安策》、贾山著《至言》,都对历史经验作了深刻的总结。这些作法( )A、体现了开拓进取的精神 B、促成了私家撰史的风气 C、推动了士人政府的形成 D、提升了国家治理的能力二、材料分析题
-
31. 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材料三 在明代的君臣冲突中,“礼”被抗争之臣反复提及,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礼”与“理”二者相通,士大夫据“礼”成“理”,持守理在君上的政治价值观,理在君上观的背后支撑是天下为公观、法祖观与君德观,这三种观念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接近公理的地位。在士大夫观念中,已将顺从与匡救并举当做理想的臣道,并不以服从君主为是。明代士大夫虽国官职不同,具体的政治诉求不同,但就朝廷公共权力的分配这一角度看去,都指向反对皇权专制极端化。主张君臣分职、共治天下。
(1)、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2)、据材料二,结合汉、唐史实说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3)、据材料三,指出明代君臣冲突的原因。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图是1995年发行的电话磁卡,卡上画面是根据我国民间传说《天仙配》的故事发展脉络设计的。“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可谓家喻户晓。
材料二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饿莩,饿死的人)耳。
——董煟《救活荒民书》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图片信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突出特点?(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回答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原因。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宋元是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的产生、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使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
——《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人教社2003年版118页
(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在宋元时期的发展情况如何?(2)、宋代的二程朱熹等人将儒学发展的新阶段。请简要列举春秋、战国、西汉、宋代儒家思想发展的概况。(3)、这时期什么的出现,标志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