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2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 1. 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 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
  • 2. 下图可以用来研究(    )
    A、夏朝的历史兴衰 B、东西文化的交流 C、少数民族的习俗 D、我国的古老文字
  • 3. 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
    A、贵族世袭 B、朝廷任免 C、官员举荐 D、科举选拔
  • 4.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呈现的主要特征是(    )
    A、国家统一与吏治清明 B、科技落后与经济停滞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社会繁荣与文明开放
  • 5. 下列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唐朝时期的(    )

    唐大食人俑    唐绿釉波斯瓶    日本和同开珎

    A、民族关系 B、中外交流 C、文化科技 D、政治制度
  • 6. 明朝中后期,原产于美洲的甘薯传入中国。下列著作记载了甘薯种植情况的是(    )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农政全书》
  • 7. 下图中乾隆皇帝的谕令表明当时清政府(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禁绝一切中外交流 D、鼓励民间对外交往
  • 8. 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
    A、启蒙运动的兴起 B、新式学堂的创立 C、洋务运动的进行 D、甲午战争的失败
  • 9.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经历了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转变。这反映出(    )
    A、斗争方式的变化 B、主要矛盾的变化 C、社会性质的变化 D、指导思想的变化
  •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最重要的原因是(    )
    A、政府扶持工商业发展 B、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C、列强放松了经济侵略 D、国内政治局势稳定
  • 11. 电影《长津湖》讲述了志愿军战士用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守护祖国的感人故事。该故事取材于(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 12.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我国(    )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 13.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 14.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感动中国》节目的这段颁奖词是写给(    )
    A、袁隆平 B、邓稼先 C、钱学森 D、屠呦呦
  • 15. 探寻古埃及金字塔的功能与演变历程,可以感知的历史奥秘是(    )
    A、国王地位与权力 B、人类的法制传统 C、阿拉伯数字起源 D、罗马帝国的强盛
  • 16. “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以上材料体现了亚历山大东征的(    )
    A、背景 B、过程 C、影响 D、局限
  • 17. 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它指的是(    )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查士丁尼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
  • 18. 下侧示意图展示的现象开始于(    )
    A、文艺复兴 B、资产阶级革命 C、工业革命 D、新航路的开辟
  • 19. 19世纪60年代的时代潮流是(    )
    A、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巩固扩大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发展
  • 20. 下列关于一战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一战先后参战的国家达到30多个 B、一战中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C、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退出了一战 D、一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 21. 罗斯福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与此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
    A、推行“以工代赈” B、整顿金融体系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调整农业政策
  • 22. 二战的相关史实中,对于今天国际关系最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是(    )
    A、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D、斯大林格勒战役
  • 23. 玻利瓦尔、甘地、纳赛尔共同的历史功绩是(    )
    A、摆脱了殖民枷锁 B、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 C、赢得了民族独立 D、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 24. 导致下图世界格局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 B、国家利益的冲突 C、美国、苏联实力大增 D、西欧、日本的崛起
  • 25. 当今“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作为个人信息共享进入我们的生活,这种方式有赖于(    )
    A、航天技术的运用 B、信息技术的发展 C、新材料的应用 D、生物技术的进步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35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1世纪后,伴随着城市在西欧的复兴,市民阶级为了在政治上争取城市自治展开了对封建王权的斗争。社会财富的增加使他们努力追求现实生活中的满足与成功,而不是期待着死后升入天堂。

    ——摘编自郝宏桂《论中世纪西欧的市民生活与市民文化》

    材料二:自唐宋至清,在商品经济繁荣的城市中,广大市民的生活亦日趋丰富多彩,客观上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素材。传统的诗文和其它文言作品已远远不能适应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于是在各种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小说、戏曲等文学样式应运而生。

    ——宋子俊《市民·市民文化·市民文学》

    材料三:中国近代城市的兴起是世界近代化潮流冲击的产物。沿海、沿江开放口岸兴起的近代城市集中了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和大量先进的设备。这些城市的居民共同分享着较多的社会利益,城市为市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摘编自焦润明《中国近代市民社会的崛起与文化选择》

    材料四:

    图一:英国城市化发展近况曲线    图二:中国城市化发展曲线

    ——宁克平《城市与人:中国城市化进程及其对策》、谢文蕙《新中国60年的城市化进程》

    材料五:当今党和政府积极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市民化”的实质在于能否让农民及农民工享有同市民同等的待遇,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思想观念、权利保障上真正等同于市民,这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刘旭丹《农民工市民化可持续路径探讨》

    (1)、依据材料一分析市民思想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举出市民对封建王权斗争的常用手段。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举出材料中“应运而生”的文学样式的代表作各两例。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近代工业化城市的地域分布特点。结合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对文中划线部分观点加以例证(三例即可)。
    (4)、分别对材料四两幅示意图中由B点到D点城市人口的变化趋势进行解读。
    (5)、依据材料五,结合现实生活,谈一谈城市应如何接纳新市民。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社会发展动力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并不是由单一动力元素构成的。生产力、阶级斗争、社会改革、社会革命、思想解放等因素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摘编自吕妍《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研究》

    材料二: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几乎都要经过长期复杂的斗争,由于旧社会势力的反抗、环境的复杂、缺乏经验等无不出现众多的曲折、反复和犯一些错误。

    ——张照峰《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问题》

    (1)、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选择材料中任意四个因素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对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不少于200字。)
    (2)、请用两项史实例证材料二观点,并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