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2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2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 1. 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型玉器,是一种祭祀的礼器。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不仅隔着1000多年的历史,还隔着1800多公里的距离,却都发掘出了“玉琮”(见下图)。据此可知(    )

    良渚文化玉琼(今江浙地区)

    三星堆文化玉琼(今四川地区)

    A、生产工具极大改善 B、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C、南北文化趋向一致 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 2.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这句话主张(    )
    A、“无为而治” B、“以德治国” C、“尚贤事能” D、“以法治国”
  • 3. 汉文帝放手私人经营冶铁、煮盐等工商业,甚至自由铸造货币,导致地方豪强和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汉武帝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把铸币权收归中央,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据此可知,汉朝统治者调整政策(    )
    A、造成了诸侯势力强大 B、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 C、导致了社会秩序混乱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4. 南朝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感叹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民族交融加强 B、商业贸易繁荣 C、社会政治稳定 D、科技文化璀璨
  • 5. 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下表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要素

    历史信息

    政治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经济

    大运河、曲辕犁和筒车、青瓷、白瓷

    文化

    李白、颜真卿、阎立本

    民族关系

    击败东、西突厥,文成公主入藏

    对外关系

    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A、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6. 有学者指出:“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可以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
    A、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B、五大名窑烧制的瓷器争奇斗艳 C、四川地区首先发行了“交子” D、南方的丝织业大幅度超过北方
  • 7. 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根据元朝形势图(1330年)(见下图),可知(    )

    A、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 B、西藏已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D、行省是地方管理的唯一机构
  • 8. 朱元璋主编的《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互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完善选官制度 B、防止武将跋扈 C、强化君主专制 D、加强丞相权力
  • 9. 据记载,徽调最初形成于民间,进北京献艺时赢得观众喜爱。后来,其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逐渐形成了后来的“京剧”,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流传四方。由此可知,“京剧”广受欢迎的原因是(    )
    A、讲究唱词的通俗易懂 B、坚持高雅化路线 C、得到皇室的大力扶持 D、融合众戏曲所长
  • 10. “‘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殖民者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材料意在说明鸦片贸易(    )
    A、加剧朝廷的政治腐败 B、削弱军队的战斗力 C、摧残国人的身心健康 D、威胁国家财政收入
  • 11. 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件的主观认识。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洋务派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了,但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说明当时以“求富”为口号 C、②属于历史事实 D、②肯定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12.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清政府开始(    )
    A、授予西方列强领事裁判权 B、给予列强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特权 C、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反帝活动
  • 13. 梁启超说:“(辛亥)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辛亥革命毫无建树 B、发起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C、北洋政府统治黑暗 D、唤醒无产阶级的重要性
  • 14. 蒋先云,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27年随第七十七团开赴河南与奉军交火,不幸中弹,但仍三倒三起,继续指挥战斗,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与蒋先云参加的战争有关的歌曲是(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 C、“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 15. 下图是1933年和193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成分比例的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形成 B、政治协商会议的胜利召开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 16. 《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成为民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风向标。下列社论,发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是(    )
    A、《在伟大爱国主义旗帜下巩固我们的伟大祖国》 B、《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生产建设上来》 C、《科学发展的道路越来越宽广》 D、《让今天的改革为明天铺路》
  • 17. 下图是2016-2021年全国R&D经费及其占GDP比重图。它表明我国(    )

     

    A、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B、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C、大幅提高生活水平 D、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 18. 《汉谟拉比法典》通篇规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却以神的旨意为开篇,以神的诅咒为结语,将“神”的意志贯穿法典。这说明该法典(    )
    A、承认婆罗门的最高等级地位 B、关注实际而不注重理论 C、维护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D、宣扬“君权神授”思想
  • 19. 意大利的画家,如马萨乔和达•芬奇,依靠直线透视法在两维平面上反映了真实生命的三维存在;雕塑家,如多纳泰罗和米开朗琪罗,试图通过人体肌肉的实际活动来塑造对象的自然姿态。这反映了他们(    )
    A、宣扬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B、崇尚古希腊罗马文化 C、批判封建道德伦理观念 D、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
  • 20. 法国人长期效忠于国王,认为不能没有国王。但18世纪末,人们认为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可以组成法兰西民族,不需要国王。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革命运动的深入开展 C、《权利法案》的实施 D、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 21.   1858年,日本被迫与美国签订《通商条约》,规定:美国人享有民事治外法权和刑事治外法权。之后,日本又同荷兰、俄国、英国和法国缔结了类似的条约。但到了1899年,日本说服了西方列强放弃治外法权。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列强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 B、西方列强与日本结成同盟关系 C、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巨大成就 D、日本取得了反侵略斗争的胜利
  • 22. 漫画可以拓宽学习历史的途径,达到“以图证史”的目的,能够更直接鲜明地感受历史。下图为二战时期的漫画,盘子的馅饼上写着英文“捷克斯洛伐克”,左边戴礼帽的是英法领导人。此漫画意在(    )

    A、说明帝国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 B、讽刺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C、控诉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D、揭露德日意法西斯的罪行
  • 23. 近年来,美国打着“人权”和“反恐”的旗号,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巨大灾难;近期,又提出了“印太战略”,使印太地区的局势紧张不安。这充分说明(    )
    A、霸权主义仍然威胁世界安全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D、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二、非选择题(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原著的引进和翻译出版受到重视,各种期刊大量、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等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同时,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用通俗语言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石仲泉、鞠俊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材料二:1930年5月,毛泽东写出了《反对本本主义》,严厉批评当时党内讨论问题时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告诫党内同志:“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

     

    材料四:新的征程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传播带来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本本”所指的内容。并列举两项同时期“‘本本’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成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以讲解员的角色写一份关于南方谈话的解说词。(80字以内,)
    (4)、根据材料四,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其最新成果的名称。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界饮食革命

    名称

    时间

    内容

    第一次

    饮食革命

    约1万年前

    农耕及畜牧出现后,人类开始摄取固定的谷物、尊肉、乳制品等,饮食习惯趋于统一和稳定。陶器的发明,让人类制作出柔软的食物与汤汁,促成了“料理革命”与“农业革命”的合并。2500年前至2000年前期间出现的几个庞大的帝国集团加强各地食材的开发和交流,最终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料理圈。但是,各个料理圈之间仍持续进行着饮食的交流。

    第二次

    饮食革命

    15-16世纪

    新、旧大陆间的食材交换,引发了动植物分布大变动,让人类饮食文化发生巨大变化。如英法等国在加勒比海诸岛大规模栽培甘蔗,促使砂糖大众化,砂糖又与中国的红茶、阿拉伯的咖啡产生连接,促成世界各地饮食的结合。

    第三次

    饮食革命

    18世纪后期

    随着运送大量食材至城市的交通革命、遏止食材腐败的技术开发、食品加工产业化的酝酿发展,新的饮食文化逐渐形成,餐厅日益普及。

    第四次

    饮食革命

    20世纪后期

    食品的低温处理技术、世界范围的冷链物流系统、汽车的普及、船舶大型化、货柜运输,以及超市等大型贩卖方式,一起引发了“流通革命”,让餐桌也掀起了全球化。

    ——改编自宫崎正胜《餐桌上的世界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饮食革命”给人类饮食带来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世界饮食革命”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史实进行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价值观正确,不得照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