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校际联考) 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26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生活、科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易经》记载“泽中有火”是对甲烷在湖泊沼泽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 B、火炬“飞扬”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投泥泼水愈光明”是因为把水滴到炭火上得到了可燃性气体乙炔 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涉及萃取操作
  • 2. 下列实验事故处理错误的是(   )
    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沙土扑灭 B、苯酚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清洗 C、水银洒在地上,应撒上硫粉并进行处理 D、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大量牛奶,并及时送往医院
  • 3. Og是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元素,也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最后一种元素。合成反应如下: 98249Cf+2048Ca118294Og+01n(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48Ca的中子数为28 B、上述合成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C、01n的化学计量数是3 D、118249Og118294Og互为同位素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糖至少含有六个碳原子 B、植物油难溶于水,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C、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来消毒饮用水 D、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成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
  • 5. 二茂铁[Fe(C5H5)2]是一种配合物,化学性质稳定。熔点172 , 沸点249;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由反应:+ FeCl22NaCl+制得。π配合物中的配位数是指π键配体向中心离子提供的孤电子对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茂铁属于离子晶体 B、二茂铁中存在离子键、配位键和共价键 C、二茂铁的配位数是6 D、二茂铁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sp2
  • 6.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或操作

    A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同温度下,向同体积不同浓度的NaClO溶液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Na2SO3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B

    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水,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C

    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

    将铁锈溶于稀硫酸,滴入KMnO4溶液,观察紫色是否褪去

    D

    探究Fe3+与I-的反应是否可逆的

    将等体积2mol/LKI溶液和1mol/LFeCl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A、A B、B C、C D、D
  • 7. 一种姜黄素的类似物质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发生加聚反应 B、分子式为C22H24O5 C、与足量氢气加成后的产物核磁共振氢谱有14组峰 D、1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4mol Br2
  • 8.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b中现象不能证明a中产物是由对应选项中的反应生成的是(   )


    a中反应及产物

    b中试剂及现象

    A

    CH3CHBrCH3与NaOH乙醇溶液生成丙烯

    溴水褪色

    B

    MnO2与浓HCl反应生成Cl2

    淀粉—KI溶液变蓝

    C

    Na2SO3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

    H2S溶液变浑浊

    D

    C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A、A B、B C、C D、D
  • 9. 茴香油是淡黄色液体或晶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蒸气作用下易挥发,某茴香油主要成分是含有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实验室提取该茴香油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A是利用沸点差异进行分离 B、水蒸气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原理相同 C、有机层加入的无水Na2SO4可用碱石灰代替 D、馏出液加NaCl至饱和可以提高茴香油的提取率
  • 10. TiO2光催化主要反应历程如图,当能量大于TiO2禁带宽度的光照射半导体时,光激发电子跃迁到导带(CB),形成导带电子(e-),同时在价带(VB)留下空穴(h+)。下列有关该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B、TiO2没有参与反应 C、由水到OH的反应式为h++H2OOH+H+ D、1mol苯被OH氧化生成CO2H2O时,消耗15molOH
  • 11. 有机物A存在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A→B的过程发生取代反应 B、化合物B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C、化合物D一定能通过加成反应得到化合物A D、化合物D的同分异构体中最多9个原子共平面
  • 12. LiFePO4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如(a)所示。其中O围绕Fe和P分别形成正八面体和正四面体。电池充电时,LiFePO4脱出Li+转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Li1-xFePO4晶胞中Li+个数为1-x B、1molLiFeO4晶胞完全转化为Li1-xFePO4晶胞,转移电子数为0.1875NA C、1molLi1-xFePO4晶胞中+2Fe原子个数为3.25NA D、FePO4转化为Li1-xFePO4时,每转移(1-x)mol电子,消耗4(1-x)molLi+

二、多选题

  • 13. 碘化锂(LiI)在能源、医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制备LiI3H2OLiI , 流程如下:

    已知:LiI3H2O300以上转变成无水LiILiI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Li2CO3难溶于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①主要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 B、步骤②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 C、步骤③中一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D、步骤④可在空气中加热到300以上进行转化
  • 14. 用微生物燃料电池作电源进行模拟消除酸性工业废水中的重铬酸根离子(Cr2O72-)的示意图如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在装置②中得到Fe(OH)3Cr(OH)3两种沉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②中惰性电极为阴极 B、装置①中a极区pH逐渐减小 C、装置①中b极上消耗的n(O2)与装置②中惰性电极上生成的n(生成物)相等 D、装图②中,生成Cr(OH)3的反应式:Cr2O72-+6e-+8H+=2Cr(OH)3+H2O
  • 15. 纯磷酸可通过市售85%磷酸溶液减压蒸馏除水、结晶除杂得到。制备纯磷酸的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纯磷酸熔点为42 , 磷酸纯化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水分,温度低于21易形成杂质2H3PO4H2O(熔点为30),高于100则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焦磷酸等。

    A、装置m可用球形冷凝管代替 B、实验选用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使溶液受热均匀 C、磷酸过滤时需要控制温度低于20 D、磷酸中少量的水极难除去的原因是磷酸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

三、综合题

  • 16. 硒(Se)是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它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硒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由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硒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种,基态硒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
    (2)、硒酸酸性(填“大于”或“小于”)亚硒酸,原因是。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SeO32-的空间构型是
    (3)、一种含面的抗癌新药结构如图,该化合物组成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

    (4)、人体代谢甲硒醇(CH3SeH)后可增加抗癌活性,甲硒醇的熔沸点低于甲醇,原因是
    (5)、Na2Se的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晶胞参数为apm , 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M原子的分数坐标为Na2Se的晶胞密度为gcm-3(列出计算式)。

  • 17. 用废旧复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离回收金属元素,正极材料主要为活性材料LiNixCoyMn1-x-yO2与铝箔组成,工艺流程知下:

    已知:Ksp[Mn(OH)2]=2×1013Ksp[Co(OH)2]=1×1015Ksp[Ni(OH)2]=5×1016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结束后,滤液中的阴离子除了OH- , 主要还有(填化学式)。正极活性材料LiNixCoyMn1-x-yO2中Ni、Co、Mn化合价相同,则它们的化合价为
    (2)、固相反应一般反应速率较慢,加快还原焙烧反应速率的方法可以是(至少写两种)。
    (3)、①外界条件pH、温度和搅拌时间对三种金属离子沉淀率的影响如下图,则沉钴最合适的条件为(填标号)。

    a.pH=2.0 温度55℃ 时间1.0h|b.pH=1.5 温度75℃ 时间1.0h

    c.pH=2.0 温度55℃ 时间3.0h| d.pH=1.5 温度75℃ 时间3.0h

    ②洗涤碱式碳酸镍[Ni2CO32Ni(OH)24H2O]最好选择(填标号)。

    a.碳酸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氨水|d.蒸馏水

    ③写出沉锰过程中生成MnCO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共沉淀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分同时沉淀的一种方法。酸浸后也可直接调pH使Ni2+Co2-Mn2+沉淀完全回收,则pH应大于(已知:lg2=0.3,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1认为沉淀完全)。
  • 18. 实验室利用CuCl2溶液与SO2气体制备CuCl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已知氯化亚铜是一种白色固体,微溶于水,不溶于酒精;在空易气中被迅速氧化。

    实验步骤:

    I.打开止水夹,通入一段时间N 2后,关上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三颈瓶中加盐酸调pH至2~3,打开止水夹,通入SO2 ,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待反应完全后,再通一段时间的N 2

    II.反应混合液经一系列过程得CuCl粗产品,纯化后得CuCl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①步骤I中反应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装置B的作用为;装置C中的试剂为

    (2)、步骤II中一系列过程为____。
    A、减压过滤  水洗  干燥 B、普通过滤  水洗  干燥 C、减压过滤  乙醇洗  干燥 D、普通过滤  乙醇洗  干燥
    (3)、现取实验中的CuCl2溶液制得CuCl2·xH2O。

    ①CuCl2·xH2O晶体直接加热能否得到纯净的无水CuCl2 (填“能”或“不能”,若不能请说明正确的方法)

    ②为测定x值进行如下实验:a.用电子天平称取3.420g的CuCl2·xH2O晶体;b.在坩埚中充分灼烧;c.在干燥器中冷却;d.称量所得黑色固体质量;e.重复b~d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差值不超过0.001g。若最终得到黑色固体质量为1.600g,则x=

  • 19. 苯并噻吩衍生物在工业中用途广泛,可以作为染料、药物以及有机发光导体材料等。苯并噻吩衍生物G的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 D的名称为
    (2)、G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3)、 BC的化学方程式为
    (4)、 AB反应的目的是
    (5)、在A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还有种。

    a.含有苯环   b.含有2个—OH

    其中有四种化学环境氢原子的结构简式为(写出一种即可)

    (6)、结合上述信息,设计以和HSCH2COOCH2CH3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其它试剂任选)。
  • 20. 以CH4CO2为原料合成乙酸,是综合开发温室气体资源的新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I.CH4CO2两步法制乙酸

    反应CH4(g)+CO2(g)CH3COOH(g)不能自发进行。将该反应拆分成两个连续的步骤进行,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上述转化,具体过程如下:

    ①写出第二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为增大CH3COOH的平衡产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

    A.第一步反应在高温下进行,第二步反应在低温进行

    B.第一步减小氢气的压强,第二步增大氢气的压强

    C.其他条件不变,使用更高效的催化剂

    (2)、II.CH4CO2催化重整间接制乙酸

    CH4CO2催化重整制合成气,再利用合成气制乙酸,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1:CH4(g)+CO2(g)2H2(g)+2CO(g)

    反应2:2H2(g)+CO(g)CH3OH(g)

    反应3:CH3OH(g)+CO(g)CH3COOH(g)

    已知:反应1为快速平衡,可认为不受慢反应2、3的影响;

    923K2L盛有催化剂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分别以0.05mol CH40.05mol CO20.1mol H20.1mol CO为初始原料进行反应1。反应1达到平衡时,以0.05mol CH40.05mol CO2为原料,体系从环境吸热XkJ;以0.1mol H20.1mol CO为原料,体系向环境放热Y kJ。忽略慢反应2、3热效应,则“反应1”的ΔH=kJmol-1

    (3)、初始条件同上。最终所有反应都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3OH(g)a molCOb mol , 此时H2的浓度为mol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2的平衡常数为
    (4)、“反应1”的化学反应速率v=k[p(CH4)]m[p(CO2)]n , k为速率常数。1123K1173K时,分别保持p(CO2)p(CH4)不变,测得速率v与p(CH4)p(CO2)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标号)。

    A.a、b、c三点速率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a>kb>kc

    B.当10kPap(CO2)20kPa时,n=1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p(CO2) , 速率常数k可能增大

    ②若初始时按n(CH4)n(CO2)=11进气,且b点的速率常数为1.3×10-2mol/(gskPa2) , 则b点的化学反应速率v=mol/(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