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联盟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入学统一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23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礼记》中有“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的规定。然而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正卿季平子“祷于炀宫”,向鲁炀公祈祷,并立炀公庙。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 
    A、封建等级秩序色彩浓厚 B、宗法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C、君主专制遭到极大削弱 D、传统祭祀礼仪无人遵守
  • 2. 《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这一观点(    ) 
    A、认为天命要重于先祖和君师 B、突出了“隆礼重法”的理念 C、开启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D、与当时政治生态的失序有关
  • 3. 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律十八种·尉杂》中规定:“岁雠(校对文字)辟律于御史。”湖南省龙山县出土的《里耶秦简》也一再出现雠律令的文书,“□年四月□□朔己卯,迁陵守丞敦狐告船官□:令史雠律令沅陵”。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秦朝(    ) 
    A、法律条文细密完备 B、校对律法维护统一 C、强化监察维护君权 D、严刑峻法激化矛盾
  • 4. 西汉中期以后,因破产而卖身为奴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附著于主人户籍之下,不计入家内人口和官府户口数,也不承担赋税徭役。大量平民卖身为奴(    ) 
    A、改变农村人口结构 B、导致土地兼并严重 C、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D、催生新的依附关系
  • 5. 唐朝《杂令》规定,家庭财产须由家长作主,如不经家长授权或同意,其子孙弟侄对其财产私自进行任何变更都是非法的,要受到法律制裁。据此可知唐朝(    ) 
    A、财产继承和分配的宗法观念浓厚 B、政府可任意剥夺私人财产 C、在法律上不承认财产私人所有权 D、注重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
  • 6. 北宋“三圣神”崇拜起源于民间信仰,原指可以兴云致雨的三蜥蜴。南宋临安三圣庙的《建观记》却认定,所供奉的是与西夏交兵战死的“元丰三忠臣”“。三圣神”内涵的变化(    ) 
    A、是民族危机与官方哲学的共同产物 B、有利于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的延续 C、起源于民间朴素的自然崇拜和信仰 D、反映了宋代理学的哲学化和思辨化
  • 7. 学者何炳棣认为,明初编纂鱼鳞图册,只是逐块检查、登记土地信息,并未对土地进行丈量,因此图册中的土地数字只具有税收含义;而学者赵冈则认为鱼鳞图册中的土地数字来自实测,是准确的土地面积。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鱼鳞图册还不能用于历史研究 B、学界关于鱼鳞图册尚存在争议 C、史料价值取决于研究者的认识 D、学术争论阻碍史学研究的发展
  • 8. 清前期设立台湾缺、烟瘴缺、沿边缺、苗疆缺等“边缺”,由当地督抚就近拣选“熟悉风土”的官员,在提请吏部后调补地方各缺,且俸满后可不拘泥于辈分和资历,遇缺“即加优升”。这一举措(    ) 
    A、顺应了边疆民族自治的需求 B、解决了吏部铨选官员的弊端 C、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 9. 官督商办是洋务企业重要的形式,“官为扶持”是其主要特点。对于“官为扶持”,郑观应认为其优势在“商投股以兴工”,可以解决企业的经费问题;“官稽查以征税”,既可以增加政府税收,又可以避免地方上“土棍”阻挠和“吏役需索”。这实际上从侧面反映出(    ) 
    A、官商相辅相成利于洋务企业发展 B、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D、封建势力阻碍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 10.   1905年,四川总督锡良向清廷奏请设置川滇边务大臣,称“川滇边藏,声气相通,联为一致,一劳永逸,此西南之计也”。这一建议(    ) 
    A、表明清廷边疆治理的全面进步 B、凸显了地方督抚尾大不掉之势 C、有利于通过联防强化边疆稳定 D、激化了西南各省官僚间的矛盾
  • 11. 下表是甲午战后至八国联军侵华间晚清军工设立地点及时间,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军事工厂  地址  开办年份 
    陕西机器制造局  西安  1894 
    奉天机器局  沈阳  1896 
    北军火所  武汉  1896 
    南机器局  开封  1897 
    新疆机器局  乌鲁木齐  1897 
    西机器局  太原  1898 
    湖北钢药厂  汉阳  1898 
    广西机器局  龙州  1899 
    贵州机器局  贵阳  1899 
    武昌保安火药所  武昌  1900 
    黑龙江机器局  齐齐哈尔  1900 
    A、军事工厂内迁趋势明显 B、自强求富运动尚未破产 C、新布局是出于安全考量 D、不利于朝廷监督和管理
  • 12.   1919年10月21日,瞿秋白在《革新的时机到了》一文中指出“从‘五四’运动以后,新思潮骤然膨胀起来……其实是一种新文化运动”,并声言“推广这种运动到极偏僻的地方去,使全国国民觉悟,方才能够达到我们的最终的目的”。其意在(    ) 
    A、研究“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 B、从思想解放的角度诠释“五四”运动 C、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创造社会舆论 D、讨论将“五四”作为纪念日的可能性
  • 13.   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有“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的问题,回答者大多数来自学生,在1553张反馈票中国内人物孙中山排第一位473票,陈独秀第二位173票,蔡元培第三位153票;国外人物列宁排第一位227票,威尔逊第二位51票,罗素第三位24票。这能够说明当时(    ) 
    A、苏联和美国影响中国最大 B、人们普遍对当权人物崇拜 C、学界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 D、新三民主义深入普通民众
  • 14. 毛泽东一再指出,“在中国,只要一提到武装斗争,实质上即是农民战争”。“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毛泽东意在强调(   ) 
    A、发动农民战争的重要性 B、进行武装革命的必要性 C、无产阶级领导的关键性 D、中国武装斗争的特殊性
  • 15. 到1978 年,中国在联合国主要机构和专业性机构的席位大多被恢复。此外,中国与其他重要区域性国际组织的联系也得到不断加强,如1975年中国与欧共体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113个。这些外交成就(   ) 
    A、得益于中美已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为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创造条件 C、说明中国正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D、反映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成果显著
  • 16.   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提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作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A、标志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将发生转移 B、创造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使中国现代化道路有了明确的路线图 D、表明中国正逐步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 17. 据统计,2016年下半年内,曾经通过社交媒体获得过新闻资讯的用户比例高达90.7%,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参与新闻评论的比例分别为62.8%、50.2%,通过朋友圈、微信公众号转发新闻的比例分别为43.2%、29.2%。上述现象表明(    ) 
    A、信息技术构建出了新的社会秩序 B、网络社会的到来颠覆了传统观念 C、传统媒体已经被互联网媒体取代 D、互联网正影响着人们的社交行为
  • 18. 公元前450年《十二铜表法》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公元前367年的《李锡尼一绥克斯图法案》允许平民担任执政官;公元前287年的《霍腾西阿法案》规定平民大会的决议对全体公民具有法律效力,使平民最终赢得了参与国家立法的权利。上述史实可以用来说明,罗马法(    ) 
    A、致力于维护平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平 B、打破了贵族与平民的身份等级差别 C、反映早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D、提高了平民法律地位巩固统治基础
  • 19. 在古希腊,从事绘画和雕塑的艺术家通常被视为卑下的体力劳动者。14世纪起,艺术家们开始受到重视,艺术家的价值和尊严得到肯定。这一现象(    ) 
    A、得益于人文主义的传播 B、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否定了教会的统治权威 D、造就了文学艺术的滥觞
  • 20. 据统计,1689~1713年间,英国年均议会召开天数为122天,年均通过的法令数为67项,远超此前。这表明(    ) 
    A、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B、英国国王已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C、政治变革推动权力中心的转移 D、人民主权思想在英国得到实践
  • 21. 美国保守派伦道夫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宣称:主要危险来自“我们的(州)宪法的民主成分。(各州)人所行使的政府的权力会把其他部门吞没。没有一部(州)宪法规定了足以抑制民主的办法”。这表明(    ) 
    A、美国不具备实行民主政治的条件 B、启蒙思想在美国遭到了挑战 C、美国亟需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D、美国打算放弃民主共和制度
  • 22. 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出现了大量的乡土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美化传统农村家乡生活,推崇和颂扬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民“原初生活状态”“。乡土文学”风潮(    ) 
    A、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实 B、顺应了资产阶级发展的内在需求 C、表达了经济危机之下的精神危机 D、反映了现代化压力下的精神慰藉
  • 23.   1966年起,苏联开始实行“新经济体制改革”,到1970年,苏联社会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7.4%,工业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5%。新经济体制改革“____”(    ) 
    A、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成功突破 B、影响了美苏之间的对抗形势 C、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解决了苏联经济剪刀差问题
  • 24. 自二战后至90年代,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均出现了农业就业人口大幅度下降,服务业就业人口大幅度上升的现象,拥有较高收入的所谓“中间阶层”人数也不断增加。促使三国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B、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 D、冷战刺激军备竞赛
  • 25. 据媒体报道:首相约翰逊表示为了完成英国脱欧,将采取多种手段,必要时甚至暂停议会。而亲欧派议员声称将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并力促其通过,届时如约翰逊拒绝下台,向来保持中立的女王除了将他解职外别无选择。这些情况说明英国(    ) 
    A、国家政策发生变化 B、首相与内阁共进退 C、行政权力发生转移 D、政治经济局势复杂

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必答。第27-28-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07年,怀特布雷特向议会提交用公款资助建立国民教育的提案,虽然该提案未获通过,但却推动了自愿为国家提供普及初等教育社团的建立。1830年辉格党上台,责族被迫与正在兴起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分享权力。1832年议会改革议案扩大了选举权。1833年在舆论压力下,议会终于通过2万英镑的教育拨款,1839年该项拨款增至3万英镑,并成立了“枢密院教育委员会”——英国第一个国家监督和管理教育的机构。1858年教育委员会设立教育行政部,加强对民众教育的管理。1862年议会通过教育修正案,教育投入被纳入正常的以征税为保障的立法轨道。1880年英国实施小学义务教育法。 

     ——摘编自谢天冰《试论英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 

     材料二: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共创办各类学堂37所,其中外语学堂8所,专门技术学堂11所,军事技术学堂18所。从时间上看,19世纪70年代以前,洋务教育以办外语学堂为主,七八十年代,洋务教育的覆盖面越来越广,有技术、军事、医学、工程学、矿学、电学等。甲午战争后,清朝创办的学堂已开始注意学堂的不同等级之分,如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苏州、无锡等地出现的三等公学堂,一个较完整的学制系统已经形成。到1901年,逐渐出现了门类明确的小学、中学、大学堂和女塾,学堂逐渐走向系统化。这一时期,清朝还创办了大量的农业类、商业类学堂,学堂的门类更加广泛。举凡工、商、农、桑、矿、声、医、化、光、电、格致各目均有学堂,近代教育趋向系统化。 

     ——摘编自张雪蓉《论洋务时期的教育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近代教育的不同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意义。 
  • 27.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赵宋的社会危机到仁宗朝已成燃眉之急。不少“以天下为己任”的大臣,如宋祁、包拯、富弼、欧阳修等,纷纷上书朝廷,要求革新政治。范仲淹综合了各种变法主张写成了一份系统的改革方案:明默陆、抑侥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其核心是改变文官三年一升,武官五年一迁的“磨勘法”,对官员进行严格的考试,按政绩好坏决定升降。另外,要求改变恩荫官员冗滥、官宦子弟与“孤寒争路”的状况;改革科举“专以词赋取进士,以墨艺取诸科”的旧办法,“取以经济之才”,使经世致用的人才补充到统治阶层中来。由中书省和枢密院负责严格选择地方官,以革新吏治。均公田、厚农桑、减徭役等条,有利于保护生产的发展和赋役的均平。修武备主要是在京城及附近招募5万人戍守京都以助正兵。宋仁宗基本上接受了这些建议,庆历三年(1043年),陆续以诏令形式将革新办法颁行全国。但遭到反对派抵制后,宋仁宗也降低了推行新政的热情。可是宋代士人风骨得以振奋,更激发出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形成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风尚。严重的社会危机与“新政”的震荡余波,渐趋普遍地酝酿着新的改革大潮。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仁宗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仁宗改革的影响。 
  • 28.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73年在赫尔辛基,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议”)正式开幕,参加会议的除美苏两大阵营外,还有一些不结盟国家,使得这次会议成为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会议。这是一次以美苏为代表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为解决冷战期间一系列国际重大核心问题而召开的和会。在欧安会议上,与会各方着重讨论了在国际外交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柏林问题、边界问题、战略武器问题和人权问题,并在妥协的基础上达成了最终协议——最终决议案。虽然对最终达成的决议案以及对决议案的评价各方各执一词,难下定义,但把这次会议放在冷战的大环境下,无疑是打破了冷战坚冰,为东西方交流打开了一个通道,是为整个国际形势缓和而做的一次卓越尝试。这次会议将二战结束以来形成的冷战体系打开了一道裂缝,也是20世纪末世界外交史和冷战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历史事件。 

     ——摘编自魏宁《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1973~197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3年欧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73年欧安会议召开的历史影响。 
  • 29.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顾炎武,世称“亭林先生”,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他一生以关心民生、救民于水火的儒者风范立身行事,奉行“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准则。他贯通古今,多结合近世国情,论史谈政,“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多次讲到“信史”的问题,认为撰史,要“信则书之,疑则阙之”。他引用宋人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论证问题时,引用资料非常丰富,“博赡而能贯通,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潘耒在《日知录序》中评论:“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清代考据学者普遍推崇顾炎武,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更盛赞顾炎武“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摘编自周文玖《顾炎武的史学成就及史学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的史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顾炎武的史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