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9月开学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22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木叶”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我们看见许多诗人将“木叶”这一意象作为他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来寄托情感。在我国传统美学和文论中,“意象”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是出现得很早并富有深广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主观情志与外界客观物象相碰撞而契合的产物,其在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中的作用与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
“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之言,实质是指可通过有限的可穷尽的形象,传达出某种无限的、不可穷尽的内在意义。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还进一步阐明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从文学的创作来看,即是从内心的“意”到关注的“象”,再至依托的“言”;从文学的鉴赏来看,即从依托的“言”到关注的“象”,再至所传达的主观“意”。
将“意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象”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营构“意象”作为艺术构思的首要任务来看待的。从此以后,对“意象”的认识及其在文艺美学上的地位就确定了下来,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了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而同样,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亦是第二个中介。在艺术欣赏活动之中,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这是从创作构思角度提出了“意象”这一美学概念。
由“意”、“象”至合成词“意象”,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和语义转换,作为一个专门的文学术语终于生成,并得到后世认同,被广泛运用于文学鉴赏、批评之中。
在我国古代文论和美学理论中,“意象”的具体含义有四个方面。第一、“意象”是意中之象,可理解为“人心营构之象”,即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统一,最有典型意义的是郑燮《题画》中有云:“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这里的此竹非彼竹,就是指客观的竹已在画家心中意化为审美的竹,形成了“意象”。所谓“成竹在胸”也是艺术家头脑中营构出的“意象”。第二,“意象”指艺术形象,特别是在明清的文艺理论中,普遍被采用来评论诗歌、绘画和书法创作、第三,“意象”指自然景物的形象。第四,“意象”指人物的风度神态。
“意象”作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它经历了一个由哲学、文化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以“意象”品评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表述作家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诗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快感。
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具象中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不是对现实的一种图像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
(摘编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试图给“美”下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美是有用的”“美是恰当的”“美乃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等。一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再推翻,周而复始,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
关于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谈其本质、属性及内在关系,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美是客观的”或者“审美是主观的”,否则永远跳不出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
美究竟是什么?美是客观的吗?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美在感知中,毕加索曾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美亦在“情景”中,正如庄子所言:“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情景”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而人也非独立于宇宙之外的所谓主体。因此,当人与天、地融为一体时,在恰当的“情景”中,美即闪现出来。
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美属于一种意象,而审美是种境界。所谓“意”,即人的精神维度观照的意象思维,当美在“意”中,人可感知到模糊的、不确定的、稍纵即逝的、瞬息万变的抽象之美,诸如观念艺术、互动艺术、虚拟艺术等艺术样式借助抽象之意与受众发生关系。所谓“象”,即“情景”的物理维度观照的具象思维,当美在“象”中,艺术家可捕捉到可视、可听、可触、可品的形象之美,造型艺术、影像艺术、戏剧艺术等在“象”中与受众产生共鸣。可见,美具有“意”和“象”的双向性,当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闪现,艺术家便进入“物我两忘”的创作之境。
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的“三竹说”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这种审美互动。美的闪现,美的感知,美的捕捉,美的体悟,皆在“物化”的意象中完成,并且通过艺术家之手,以笔墨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当美在“意”中,美是流动的、不确定的、难以捕捉的,它需要艺术家和宇宙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应,将抽象之美在意念中不断强化,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行为,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可见,情感性的意象思维贯穿于艺术创造、艺术表现和艺术欣赏的全过程,而艺术作品承载着将意象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将无形之美转化为有形之美的价值属性。
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标准难以统一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
(摘编自王可《美在意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单纯具体形象的意象是能够广泛地应用于文艺创作中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 B、“意”与“象”融合从根本上实现了语义转换,正因为此意象才具有了美学意义。 C、柏拉图对“美”下了多次定义,都被自己推翻,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 D、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不同的标准有高低、雅俗之分,这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与“象”的合成及运用,一定程度上带来文学创作的提升,文学理论更丰富。 B、在发现美的时候,人不应独立于景之外,景不应独立在人之外,应是情景融为一体。 C、品评文学作品时,作家构思谋篇的审美心理活动能够通过意象更准确地表述出来。 D、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越深,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就越大,审美价值也就越大。(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对“意象”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意象可以指自然景物的形象,即取自大自然的景物借以寄托情思。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意象都是自然形象。 B、“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透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可感知到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C、与文中“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的“眼中之竹”一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成为审美意象。 D、融入在“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的意象词,使人与“情景”交融亲和,把旅人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5)、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赏析下面送别诗中“笛声”《折柳曲》这一意象。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
宛英虽然早看破了余楠,也并不指望子女孝顺她,可是免不了还要为他们生气。宛英胃痛那天是星期六。她特意做了好多菜,预先写信告诉儿子,家里已经安顿下来了,她为他们兄弟布置了一间卧房,星期六是她的四十岁生日,她叫两兄弟回家吃一顿妈妈的寿面,住一宵再回校。他们没有回音。中午已吃过面,宛英左等右等,到晚上直不死心,还为他们留着菜。
余楠到新交的酒友丁宝桂家去吃晚饭了。女儿余照直嚷肚子饿,催着开饭。她自管自把好的吃了个足,撂下饭碗,找人扶她学骑自行车去了。
宛英忙了一天,又累又气。她对两个儿子还抱有幻想,不料他们也丝毫不把她放在心上。她勉强吃下一碗饭,胃病大发。女佣急了,慌慌张张赶到姚家,门口碰到女佣沈妈,就说:“我们家太太不好了,请你们小姐快来看看。”姚宓不知是请她当大夫,赶到余家,准备去帮帮忙。宛英以为女佣请来了大夫,她发现找来治病的不是大夫,而是听人说是为了照顾中风瘫痪的妈妈丢了未婚夫的那位姚小姐。姚宓瞧她的情况并不严重,按着穴位给她按摩一番,果然好了。宛英又是感激,又是抱歉,忙着叫女佣沏茶。要不是姚宓说她妈妈在家等待,宛英还要殷勤款待呢。
过了几天,宛英特地做了一个黄焖鸡,一个清鳜鱼,午前亲自提着上姚家致谢。她把菜肴交给沈妈,向姚太太自我介绍了一番说:“前儿晚上有劳姚妹妹了,又搅扰老伯母,心上实在过不去,特地做两个菜,表表心意。”
姚太太说:“余太太,您身体不好,做街坊的应该关心,您太客气了。”
余太太忙说:“叫我宛英吧,我比老伯母晚一辈呢。”她知道姚太太已年近六十。
姚太太喜欢宛英和善诚恳,留她坐下说闲话,又解释她女儿只是看见大夫为她按摩,胡乱学着揉揉。
正说着,忽听门铃响。沈妈领来一位高高大大的太太,年纪五十左右,穿一件铁灰色的花缎旗袍,带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鼓鼓囊囊地穿一身紫红毛衣,额前短发纠结成两股牛角,交扭在头顶上,系上个大红缎带的蝴蝶结子。后脑却是光秃秃的。姚太太拄着拐杖站起来迎接,问来客姓名。
那位客人说:“您是姚太太吧?这位是余太太呀!我是许老太太。”
姚太太说:“许太太请坐。”
“许老太太了!许太太是我们少奶奶,许彦成是我犬子。”
姚太太看了那女孩子的头发,记起姚宓形容的孩子,已猜到她们是谁。她一面让坐,一面请问许老太太找谁,有什么事。
那孩子只光着眼珠子看人,忽然看见姚太太的拐杖,撒手过去,抢了拐杖,挥舞着跑出客厅,在篱笆上乱打。
许老太太也不管孩子,却笑着说:“这孩子就是野!活像个男孩子,偏偏只是个女的。”
她长叹一声说:“也亏得是女的,她爷爷,她爸爸两代都是寒金冷水的命,伤妻克子,她要是个男孩子就招不住了,所以我也不指望她招弟弟了。”
宛英追出去,捉住了孩子说:“小丽,手杖给我!你昨天砸了我们的花瓶,我还没告诉余伯伯找你算帐呢!”
小丽不知余伯伯是谁,有点害怕,让宛英夺回手杖,给拉进客厅。
许老太太听说小丽砸了余家的花瓶,也不敢护着孩子,只说:“我也就是为了她呀!四岁了!女孩子嘛,都说女孩子最有出息是弹琴,这玩意儿得从小学起,所以三岁半我就叫她学琴了。我听说您家有架钢琴,现在没用了,我来商量商量,借我们孩子用用,或是让她过来弹,或是让我们把琴搬回去。”
姚太太说:“我的琴多年不用,已经坏了。”
许老太太说:“不要紧,找个人来修修,我花钱得了。反正或是出租,或是出借,总比闲搁着好了。”
姚太太沉下脸说:“我这个琴,也不出租,也不出借。”
宛英捉不住小丽,忙道:“许老太太,你们小丽要回家呢——钢琴的事,我替您跟老伯母谈吧。”
许老太太并不是泼妇,也不是低能,只是任性别扭,只有自己,从不想别人。她碰了姚太太的钉子,看到宛英肯为她圆转,就见风扯篷,请宛英代她“说说理”,牵着孩子走了。
宛英叹气说:“这些孩子,就欠管教。可是,像姚妹妹这样的好女儿,不是管教出来的,是老伯母几世修来的——我听到她就佩服,见了她就喜欢。”她紧紧捏着姚太太的手说:“老伯母,我有缘和您做了街坊,以后有什么事,让沈大妈过来叫我一声,我是闲人。”
姚太太喜欢她真诚,请她有空常来坐坐。至于钢琴的事,姚太太说,不用再提了。
午饭时姚太太和女儿品尝着宛英做的菜,姚宓说:“妈妈,咱们怎么还礼呢?”
姚太太说,不忙着“一拳来,一脚去”,人家是诚心诚意来交朋友的。
(节选自杨绛《洗澡》)
文本二:
《洗澡》给我的印象是半部《红楼梦》加上半部《儒林外史》。《红楼梦》的精神表现在全书的对话中。一部小说中的对话部分,不是为故事展开服务,就是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一部《红楼梦》中的许多对话,绝大部分都是为塑造人物性格服务的。没有这许多对话,就没有一部《红楼梦》了。《洗澡》的作者,运用对话,与曹雪芹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一个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都在对话中表现出来,一段也不能删掉。
(节选自施蛰存《北山散文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许老太太很疼爱孙女,找姚太太借琴,纠正姚太太的称呼,体现了她强烈的长幼意识。 B、宛英没有得到子女和丈夫的怜惜,生日宴儿子和丈夫没回家,女儿自顾自地吃饭玩耍。 C、面对姚太太推脱琴坏,许老太太很直爽,直接表示自己出钱,或租或借琴都比闲着好。 D、姚太太“一拳来,一脚去”的话充满生活智慧,体现她与“真诚人”交往不在意礼节。(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将姚宓的聪明能干、孝顺与宛英子女的自私漠然进行对比,以此来塑造人物形象。 B、小说写小丽虽是个孩子却十分顽皮,不懂事,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衬托许老太太的形象。 C、小说采用散文式结构,通过对一些较松散细碎事件进行叙述,展现人物的情感与个性。 D、小说语言描述冷静和缓,不管故事悲喜、人物善恶,作者始终没有对人物加以褒贬。(3)、请结合小说概括“宛英”这一人物形象特征。(4)、施蛰存认为“《洗澡》运用对话,与曹雪芹的《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洗澡》一文分析这种妙处。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曾子固龙图①书
张耒
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隐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德道志,不可隐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与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与夫无其德而有其言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气道,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顾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厌。考乎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彷徨悲嗟,卒无存省之者,故剖志决虑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也;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也;如神仙烟云,高远而不可挹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
自三代以来,最喜读太史公、韩退之之文。司马迁奇迈慷慨,自其少时,周游天下,交结豪杰。其学长于讨论寻绎前世之迹,负气敢言,以蹈于祸。故其文章疏荡明白,简朴而驰骋。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时有感激而不泄者。韩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庙之江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揽,则极言语之怀巧,有不足以过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盖不试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权臣,临义而忘难,刚毅而信实,而其学又能独出于道德灭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绪以自立其说,则愈之文章虽欲不如是,盖不可得也。
自唐以来,更五代之纷纭。宋兴,锄叛而讨亡。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试,休养生息,日趋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时者,谈笑佚乐,无复向者幽忧不平之气,天下之文章稍稍兴起。而庐陵欧阳公始为古文,近揆两汉,远追三代,而出于孟轲、韩愈之间,以立一家之言,积习而益高,淬濯而益新。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而欧阳公于是时,实持其权以开引天下豪杰,而世之号能文章者,其出欧阳之门者居十九焉。而执事实为之冠,其文章论议与之上下。闻之先达,以谓公之文其兴虽后于欧公,屹然欧公之所畏,忘其后来而论及者也。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
(选自《张耒集》,标点有改动)
【注释】①曾巩:字子固。龙图:宋代官职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 B、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 C、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 D、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骚》,开辟了我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和《诗经·国风》合称为“风骚”。 B、郊庙,通常指古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也可借指国家政权。 C、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D、仁宗,谥号名,对皇帝一生的作为给予赞扬,文中指宋仁宗赵祯。(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给曾巩的信中,不仅表现出对屈原文章的喜爱,也显示出对屈原仁而无私、气遒趣高人格的理解与欣赏。 B、作者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司马迁和韩愈因触犯君主,遭遇灾祸,一生理想郁结于心,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 C、文章以言与德的关系为中心,探讨了三代至宋的君子之文,认为虽语言风格各有特点,但其文章都可显示道德和志向。 D、本文通过对司马迁、韩愈、欧阳修等人的评价,表达了作者的文学观点,语言整散结合,铺陈手法增添了说理气势。(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
②而后四方学者,始耻其旧而惟古之求。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释】①本诗为柳宗元被贬永州第六年所作。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深梦醒,诗人辗转反侧,百无聊赖,开门出来到了西园,听着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感受着周围的寂静。 B、颔联写一轮寒月正从东岭升起,流水冲刷着稀疏的竹根,发出泠泠水声,既有视觉描写,也有听觉描写。 C、倚楹至旦,发人深思。诗人在这样清绝的景色中沉思,直至天边破晓,不难读出诗人内心的沉思与苦闷。 D、这首诗构思新巧,即事成咏,随景寓情。从表面看来似有自得之趣,而终难如陶渊明、韦应物之超脱。(2)、这首诗围绕诗眼“寂寞”展开,颔联、颈联的景物描写时如何抒发情感的?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喻巧而理至,用树木、泉源劝谏太宗安乐时要想到危难,避免奢侈,否则,“ , ”,危及治国之本。(2)、《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 嘈杂的音乐声“ ”。(3)、《念奴娇·过洞庭》中“ , ” 以明净广阔的湖面衬托一叶扁舟,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三、语言文字运用(23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最值得称道的,是人物形象的塑造。
比如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体格风骚”,玲珑洒脱,机智权变,心狠手辣。她对家族的腐朽和衰败看得比谁都,但她绝不肯牺牲自己来维护家族的命运;她不但不相信鬼神报应,连传统的伦理信条也不当一回事。作为一个智者和强者,她在支撑贾府勉强运转的同时,尽量地为个人攫取利益,放纵而又地享受人生。
薛宝钗具有封建“妇道”伦理所要求的,所以她的言行举止就显得委婉内敛。她有很现实的处世原则,能够处处考虑自己的利益。她同样有少女的情怀,有对于宝玉的真实感情,但她和宝玉的婚姻最终成为空洞的结合,作为一个典型的“淑女”,她并没有获得幸福。而林黛玉的现实性格表现为聪慧伶俐,由于寄人篱下而极度敏感,有时显得尖刻;诗化的她,聪慧和才能也突出地表现在文艺方面。在诗意的生涯中,和宝玉彼此以纯净的“情”来浇灌对方的生命,便是她的人生理想了。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特色的还有许多,可以排列成一条很长的的人物画廊。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不朽的价值。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透彻 不露声色 温柔敦厚 五颜六色 B、通透 无动于衷 温良贤淑 五光十色 C、通透 无动于衷 温柔敦厚 五颜六色 D、透彻 不露声色 温良贤淑 五光十色(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她不把传统的伦理信条当一回事,也不相信鬼神报应。 B、她不但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连鬼神报应都不当一回事。 C、她不把鬼神报应当一回事,也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 D、她不但不把鬼神报应当一回事,更不相信传统的伦理信条。(3)、第三段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7.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大年初一,河南卫视春晚上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登上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该节目不仅令亿万观众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把国人印象中的传统文化在台上给“舞”活了,它用5G、AR技术展示虚拟场景、力求将盛唐的风采和少女的灵动搬上舞台,再现盛唐时期的大国气象和以“唐三彩”为代表符号的唐韵之美,( )。舞蹈不仅表现了赴宴宫女梳妆打扮的灵动机巧以及宫廷夜宴的厚重瑰丽,还以两幅传世名画为背景,达到了凸显作品庄严与大气的效果。
A、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珠联璧合的文化画卷被展现在大众面前 B、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文化画卷在大众面前展现出来 C、因而为大众描绘出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珠联璧合的文化画卷 D、从而为大众展示出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文化画卷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成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字。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差序格局”,其实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费孝通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①。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周围形成一个亲属圈。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研究。费氏则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的调查中,运用这种方法②。该图表所呈现的“蜘蛛的网”,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9.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传统乡土中国安土重迁,所谓“父母在不远游”,子女要对父母尽孝。但是,现代乡土社会“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果有机会,我们应该在家乡举办图书馆,因为只有开办图书馆,才会让“空巢老人”充分利用好时间,为他们安心读书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而有了舒适的环境,必将充实自我,也就一定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愉快地安度晚年。
①开办图书馆未必能让“空巢老人”充分利用好时间。
②
③
四、写作(6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