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浦北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回收 B、实时监测工厂排放的废气 C、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D、施用大量农药以减少植物病虫害
-
2. 能说明镁条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镁条变短了 B、发出了耀眼的白光 C、放出了大量的热量 D、生成了一种白色粉末
-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加热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塞紧橡皮塞 D、
点燃酒精灯
-
4. 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的最佳方法是( )A、测定气体的密度 B、伸入燃着的木条 C、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D、闻气体的气味
-
5. 下列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都书写正确的是( )A、硅 Si B、炭 C C、汞 hg D、钙 CA
-
6. 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高钙牛奶”、“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加碘食盐”等商品,这里的“钙、氟、锌、碘”应理解为(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单质
-
7. 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卓越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杨振宁 B、屠呦呦 C、侯德榜 D、张青莲
-
8.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氯化钠和氧气 B、水和氮气 C、汞和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和氯化钠
-
9.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
10. 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反应都要催化剂 B、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D、本身的性质保持不变
-
11. 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液态氧 B、煤、石油、天然气 C、冰水共存物、食盐水、氧气 D、氧化镁、酒精、铁
-
12. 一种物质经检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能是一种单质 B、一定不是化合物 C、可能是一种混合物 D、一定是纯净物
-
13. 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蜡烛的燃烧 C、铁丝的燃烧 D、工业制取氧气
-
14. 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以下归纳中错误的是( )A、核内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 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
15. 下图为“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结束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B、点燃红磷后燃烧匙应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C、实验结束后剩余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D、测量值小于五分之一可能是红磷不足
-
16. 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出士了黄金面具残片,结合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的元素符号是AU B、金原子的质子数是79 C、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18 D、金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0g
-
1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镁条,会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B、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黄色的铜片表面会变黑 C、在氧气中点燃硫,可以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在氧气中点燃木炭,火焰呈白色
-
18. 一次性医用口罩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应用广泛。丙烯(C3H6)是生产某无纺布的主要原料。下列关于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 g B、丙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C、每个丙烯分子中有3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 D、丙烯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
19.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甲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3:1 C、该反应中含有三种化合物 D、氮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
20. 在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实验中,下列坐标曲线对应错误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
2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工具。请你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硫原子;(2)、3个硫酸根离子 ;(3)、保持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微粒;(4)、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
-
22. 从下列仪器中选出相应的序号填在空格内。
a.胶头滴管 b.试管 c.漏斗 d.量筒 e.细口瓶 f.酒精灯 g.药匙 h.坩埚钳
(1)、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用;(2)、液体药品通常存放在;(3)、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4)、加热时用;(5)、取少量的液体药品用;(6)、一般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
23. 空气组成了地球大气,它对地球上的生命至关重要。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大气成分中能用于制取氮肥的物质是(填具体物质名称,下同),能用于光合作用的物质是。(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将氧化汞(HgO)加热,发现产生了一种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气体,针对该气体描述的内容,它属于 (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从物质分类角度看,氧化汞属于化合物中的。(3)、随着发展,人类活动改变了空气的成分,造成了空气污染。污染物包含一氧化碳、臭氧、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和(填物质名称),该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形成的不良影响是。
-
24.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A分子中含有个原子。(2)、A分子和C分子的不同点是。(3)、A分子,B分子,C分子的相同点是。(4)、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图中字母)。(5)、该化学反应前后(选填“分子”或“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
25. 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产生白烟五氧化二磷。(1)、他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根据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2)、欲使白磷在热水中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3)、实验时不慎将酒精灯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26. 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A,B,C,D的粒子中包含种元素;(2)、A代表的微粒的符号为 , D中X=;(3)、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填序号);(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三、综合题
-
27. 如图所示,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其中乙和甲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为液态。请回答(1)、乙的化学式为。(2)、写出丙的一种用途。(3)、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为。(4)、若丙和紫红色固体单质反应生成丁,写出丙→丁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8.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 ②。(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且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4)、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5)、已知一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且难溶于水,则 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填字母序号)。
-
29. 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有助于更好地达成实验目的,请分析下面三个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探究分子的性质
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A中酚酞试液变红色,
B中不变色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1)、实验一观察到烧杯A中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烧杯B的作用是。(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实验中,铁丝燃烧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主要原因是。(3)、实验三点燃酒精灯后,观察到红磷燃烧,反应结束后冷却,注射器内的蒸馏水慢慢流入Y形管的下端。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实验前注射器内至少应注入mL蒸馏水。
四、计算题
-
30.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广州举行的“粤澳呼吸道病原体新药联合研究中心” 第四次理事会白云山板蓝根澳门转化研讨会暨合作签约仪式上透露,复方板蓝根对新冠病毒有体外抑制药效。已知板蓝根的某有效成分化学式为C15H10O5 , 请你计算。(1)、C15H10O5的相对分子质量;(2)、C15H10O5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3)、C15H10O5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