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诸暨市2022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19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且属于盐是( )A、苯甲酸钠 B、 C、HCl D、2. 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B、 C、 D、3. 下列仪器是分液漏斗的是( )A、
B、
C、
D、
4. 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或结构简式错误的是( )A、蚁酸: B、生石膏: C、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 D、明矾:5. 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B、乙醛的结构简式: C、丙烯的键线式:
D、的结构示意图: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4,6-三硝基甲苯(TNT)为淡黄色晶体,可用做炸药 B、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溶液常在医疗上用作消毒剂 C、乙二酸常作还原剂,可与酸性溶液反应 D、甘油易溶于水,可用于配制化妆品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磷和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 B、己烯和环己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C、和互为同位素 D、乙烯和丁二烯互为同系物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糖类化合物中的水分而使其炭化 B、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盐碱地(含较多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沉淀的结晶颗粒较大且静置易沉降时,常可采用倾析法进行分离或洗涤 B、为检验浓硫酸作用下,乙醇发生消去反应所得的有机产物,需先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溴水 C、在制备阿司匹林时,常将粗产品用少量酒精洗涤1~2次 D、用淀粉检验是否存在碘单质时,需控制温度,温度偏高会导致蓝色褪去10. 关于反应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原产物仅为KCl B、标准状况下,生成11.2L , 转移10mol电子 C、发生氧化反应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11. 下列“类比”不合理的是( )A、丙醛能与发生加成反应,丙酮也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 B、乙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则2,3-二甲基-2-丁烯中所有碳也在同一平面上 C、往NaOH溶液通少量 , 生成 , 则往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 也生成 D、溶液在空气中蒸干得到固体,则溶液在空气中蒸干也得到固体12. 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1mol/L溴化铵溶液中,与离子数之和为 B、1mol乙醇和足量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数目为 C、5g(标准状况下)中所含质子数目为2.5 D、0.5L 0.2mol/L磷酸钠溶液含有的离子数目为0.113. 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 )A、往硫酸亚铁铵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B、与水的反应: C、碳酸钙与稀硝酸的反应: D、用溶液吸收少量:14. 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在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所得产物之一可用于制造肥皂 B、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是天然高分子 C、豆油、汽油、牛油均属于油脂 D、油脂含酯基,能发生水解和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15. 关于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B、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NaOH反应 C、该物质中含有4种官能团 D、该物质可以发生消去、氧化、加成等反应16.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Z同族,W与X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W、Y、Z的最外层电子数和为11且Y、Z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差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B、W与Y可形成化合物 C、Z与X在自然界中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 D、W与X只能组成两种化合物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NaCl溶液从常温加热至80℃,溶液仍为呈中性,pH不变 B、向10mL pH=3醋酸溶液中加少量水,则的值变大 C、常温下,在等pH的盐酸和氯化铵溶液中,前者大于后者 D、常温下,在20mL 0.1醋酸钠溶液中滴加20mL 0.1 NaOH过程中,可能出现水电离出的浓度为的情况18. 在一定温度压强下,依据图示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1mol C(石墨)和1mol C(金刚石)分别与足量反应全部转化为(g),前者放热多 C、 D、化学反应的△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19.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恒容的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表和如图表示:容器
甲
乙
丙
容积/L
0.5
0.5
1.0
温度/℃
反应起始量
1.5mol A,0.5mol B
1.5mol A,0.5mol B
6.0mol A,2.0mol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表可知,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10min时,甲容器中该反应的瞬时速率与乙相同 C、由图表可知, D、℃,起始时甲容器中充入0.5molA、1.5mol B,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75%20. 假定与都是理想气体(气体本身不占体积,不考虑气体间相互作用,不考虑碰撞能量损失),在如图所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均为 , 则 , 混合过程自发进行 B、若、均为 , 则 , 混合过程不自发 C、若、分别为与 , 则 , 混合过程自发进行 D、若、分别为与 , 则 , 混合过程不自发21. 如图所示电解装置中,通电后Ⅱ室溶液底部逐渐溶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是电源的正极 B、通电一段时间后,向石墨电极Ⅱ附近滴加酚酞溶液,出现红色 C、随着电解的进行,Ⅰ室溶液的pH变大 D、当0.01mol 全溶解时,至少产生气体672mL(标准状况下测得)22. 下列过程推测不合理的是( )A、与HCl反应产物含与S B、IBr与NaOH可得到NaI与NaBrO C、与反应生成两种强酸 D、相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由慢到快的顺序:Li、Na、K23. 常温下,用0.1000的盐酸滴定20.00mL 溶液,溶液中、、的分布分数随pH变化曲线及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
A、 B、的的值为 C、若将完全转变为 , 仅需用酚酞做指示剂 D、图中c点,24. 某课题组设计一种脱除烟气中NO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B、在整个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C、反应过程涉及非氧化还原反应 D、若将换成 , 产物也是与25.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碳酸氢钠
将固体放置在坩埚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量整个坩埚与固体的质量为 , 再次加热、冷却、称量质量为
若 , 则说明杂质已除尽
B
检验苯中的苯酚
取少量样品,加入适量的浓溴水,观察现象
滴加溴水后,若未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苯中不存在苯酚
C
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后固体物质
取少量固体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若磁铁能吸引,则固体物质为
D
探究铝配合物的生成
取少量2mL0.5mol/L的氯化铝溶液于试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后,再向其中滴加几滴饱和NaF溶液,观察现象
加入NaF溶液后,若无明显现象。说明与的结合能力比难
A、A B、B C、C D、D二、综合题
-
26. 按要求回答问题(1)、乙醇的沸点远高于环氧乙烷的沸点,原因是。(2)、一些氧化物的熔点如表所示:
氧化物
熔点/℃
1570
1132
23.8
-75.5
解释表中氧化物之间熔点差异的原因。
27. 在制备NiOOH的某种工艺流程,所得NiOOH常会混有 , 其组成可表示为。现称取10.14g样品溶于稀硫酸,加入100mL 1.0000 标准溶液,搅拌至溶液清亮,定容至200mL。取出20.00mL,用0.0100 标准溶液滴定,用去标准溶液20.00mL,请通过计算确定x:y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涉及反应如下:28. 化合物X由5种元素组成且不含结晶水。某兴趣小组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已知:
①上述流程中,除沉淀A→红棕色固体B的转化外,其余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②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标准状况下测得体积为2.24L。
请回答:
(1)、组成X的元素有 , X的化学式是。(2)、红棕色固体B在KOH高温环境下,与反应,固体B中金属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生成 , 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3)、将气体B通入到溶液中,先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继续通入气体B,蓝色沉淀消失,呈深蓝色透明溶液,请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4)、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5)、设计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确定沉淀A中阳离子的成分。29. 利用制取生物柴油的副产物甘油可重整制氢,通入一定量的水蒸气,经一系列反应可获得、CO、、等组成气体,通过调整反应的组成和条件可提高产率。请回答:(1)、制氢的几个主要反应如下:反应1:
反应2:
反应3:
反应4:
①计算并判断该反应的自发性。
②温度控制不当,气相产物之间会发生积碳副反应如下:
, ;
从而影响氢气产率。若仅考虑积碳副反应,一定温度下,测得在1.0MPa恒压反应体系中组分的分压(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总压)。达平衡时, , 则平衡常数。
③生产过程中,为减小积碳对氢气产率及催化剂的影响,下列措施合适的是。
A.通入过量的氧气 B.通入适量的水蒸气 C.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D.加压
④上述各反应达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摩尔分数(物质的量分数)受温度的影响如图所示,请结合图像解释在图示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的摩尔分数先迅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原因是。
(2)、反应2的一种催化机理是生成中间体甲酸,此时甲酸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的催化机理如图所示:若想尽可能进行路径1,则选择的氧化物M-O键结合力应较(填“强”或“弱”);请补充完整反应的历程:(*表示吸附态)
……;+;; ,
30. 硝酸钠应用广泛,可用于制硝酸钾、炸药、染料等。某兴趣小组制备硝酸钠流程如图:已知:
①粗碳酸钙中含有少量、、MgO、杂质。
②反应原理:;
③离子沉淀时的pH:pH≈4.5,;pH≈12,;pH≈7~8,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步骤Ⅰ,滴加硝酸至无明显气泡,可判断碳酸钙已基本反应完全 B、步骤Ⅱ,需要在较高温度下加热,有利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碳酸钙的浸出率 C、步骤Ⅲ,在复分解反应过程中为防止沉淀的石膏包裹硫酸钠粉末,故将硫酸钠粉末分多次加入并不断搅拌 D、步骤Ⅴ,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及离心分离后的母液可返回复分解容器中稀释浆料循环利用(2)、步骤Ⅱ,多步操作为:(请选择合适的最简操作并排序)a.用石灰乳调pH至5~6,保温15min,过滤。
b.用石灰乳调pH至7~8,保温15min,过滤。
c.用石灰乳调pH至12,保温15min,过滤。
d.加热浓缩溶液。
e.用调至规定pH。
(3)、步骤Ⅳ,提纯主要除去的离子是;所用的试剂及顺序为。(4)、工业制硝酸废气中含有NO和 , 也可用纯碱吸收制备硝酸钠,主要原理如图所示。①在用pH=12的纯碱吸收气体之前需要先通过装置A,装置A的作用。
②装置B中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③若B装置吸收气体后的溶液,测得pH=8,可能混有的主要杂质是。
31. 化合物F是一种天然产物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已知:
①化合物B中苯环上仅含2个取代基;
②化合物E与溶液,呈紫色。
③RCHO+CH3CHORCH(OH)CH2CHORCH=CHCHO
请回答: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A、化合物A用核磁共振氢谱可知具有4种不同种氢 B、化合物F不能是溶液显色 C、化合物G中具有手性碳原子 D、化合物G的分子式是(2)、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3)、写出化合物C→化合物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除苯环外无其他环状结构;
②核磁共振氢谱可知分子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数目之比为1:1:3
(5)、以苯乙烯为原料,设计如图所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有机溶剂任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