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轮复习模拟专练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17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1790-1914年间欧洲主要战争中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以上;战争期间,英国国债总额提高了12倍,德国的国家负债增加了30倍。以上材料说明一战(    )
    A、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 B、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告终 C、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D、结束后确立新的国际秩序
  • 2. “历时约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和‘屠场'之称。”材料旨在强调(    )
    A、战争的规模   B、战争的性质 C、战争的残酷 D、战争的结果
  •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    )
    A、争夺世界霸权 B、扼杀巴黎公社 C、维护封建统治 D、打退反法联盟
  • 4. “在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 C、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D、彻底粉碎了军国主义的野心
  •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英国、法国、俄国建立的军事集团是(    )
    A、三国同盟 B、法西斯同盟 C、三国协约 D、独立国家联合体
  • 6.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    )
    A、三国同盟形成 B、三国协约建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 7.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上述材料有助于我们了解十月革命的(    )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影响
  • 8. 据下图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社会主义(    )


    19世纪中期~20世纪初期社会主义革命的历程

    A、工业化成功实现 B、由理想变成现实 C、计划经济的形成 D、从暴力走向和平
  • 9. 《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喻·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十月革命带给当时世界最大的“震撼”是(    )
    A、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B、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C、颁布《和平法令》 D、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战
  • 10. “1917年11月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上述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二月革命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萨拉托加大捷 D、“光荣革命”
  • 11. 1922 年,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表面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事实上对中国提出的正义要求予以拒绝的条约是(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波茨坦公告》 D、《开罗宣言》
  • 12. 毛泽东说:“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这句话的意思是该公约(   )
    A、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 B、使日本基本实现了独霸中国的企图 C、使美国实现了单独支配中国的目的 D、实现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联合统治
  • 13. 一战结束后,主要战胜国的第一反应就是竭力把战争燦发的罪责完全推给德国。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样的认识:缺陷丛生的国际关系体系导致了战争。与“这样的认识”相匹配的是(    )
    A、外交关系影响无足轻重 B、良好国际体系利于和平 C、经济发展缓和彼此矛盾 D、军备竞赛完全可以避免上
  • 14. 今天的俄罗斯是由13世纪莫斯科公国发展而来,在其发展进程中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决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这次改革是(    )
    A、彼得一世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新经济政策 D、赫鲁晓夫改革
  • 15.   1921年后,在苏俄的城市出现了很多“耐普曼”(做买卖的人)。1924-1925年度,从耐普曼的工业企业获得的直接税收占到了全国总税收的一半。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赫鲁晓夫的改革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 16. 在1928—1932年“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整个工业增长了102%,重工业增长了173%,机器制造业几乎增长了3倍。这表明苏联(    )
    A、计划经济成效显著 B、赢得反法西斯的优势 C、新经济政策稳步推进 D、农业集体化进程停滞
  • 17. 1922年12月30日,下图所示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组成的共和国联盟成立。此时其处于(    )

    A、十月革命时期 B、新经济政策时期 C、冷战对峙时期 D、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 18. 18世纪以来的两百年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甘地一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B、玻利瓦尔一一纳米比亚独立 C、章西女王一一委内瑞拉独立 D、卡德纳斯一一华夫脱运动
  • 19. “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方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材料中“独特的方式”是指(    )
    A、暴力革命 B、农民起义 C、改革创新 D、非暴力不合作
  • 20. 利用思维导图核理知识结构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班同学收集了以下资料,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欧洲早期殖民掠夺活动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D、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4年半的“总体”战所造成的人口损失是巨大的。在实际战斗中死亡人数大约是800万,另外有700万人永远成了残疾人,还有1500万人“伤得或重或轻”。

    …这场战争的物质损失也是空前的,总消耗实际上高得叫人无法想象。事实上。大约有2600亿美元左右。据估算,这个数字“相当于从18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整个世界所有国家债务总和的6.5倍。”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美、苏、英、中等同盟国家协同作战,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反法西斯同盟举行会议的会期

    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22-26日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4-11日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17-8月2日

    ——摘编自《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爆发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包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8个东欧国家和中国、蒙古等4个亚洲国家在内的社会主义阵营。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材料一体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哪两方面的破坏?
    (2)、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就“人类如何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谈谈你的想法。
  • 22. 【世界战争与向往和平】

    材料一:

    图8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图9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材料二:纳粹德国武装力量在对苏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人,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多万人……

    材料三:欧洲在二战后失去了大部分殖民地,在1944年至1985年间,总共有96个国家赢得了独立,这些国家的人口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1941年10月,一名11岁的苏联男孩带着两个小包,独自一人从莫斯科出发,20多天后,抵达苏联大后方亲戚家。他本应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战争……

    (1)、观察图8,指出一战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观察图8、图9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与德国疆界变化和俄国国名变化相关的事件。(一战这一事件除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举一例史实并予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4)、根据材料四,续写材料中省略的内容。(续写内容应简明扼要,符合史实,表达出男孩的心愿)
  • 2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5年,北美13个殖民地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合议。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文件,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材料二: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第二天,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立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处于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军事集团。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1)、材料一中,“大陆军”的总司令是谁?“杰斐逊起草的文件”的名称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次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次革命”的领导人是谁?
    (3)、材料三中,这种“状态”被称为什么?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以美国为首成立的“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
  • 24. 世界格局风云变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年11月结束的这场战争持续了4年3个多月,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欧洲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欧洲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19世纪以来欧洲一直保持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根本的动摇。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在战时外交的赛局里,哪个玩家在战场上投入最多部队作战,讲话自然就最大声。由于红军节节胜利,因此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

    ——[美]沙希利•浦洛基《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

    材料三: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与合作……但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

    ——摘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四:关于国际秩序演变的原因,当前国际政治研究领域存在几种较为普遍的观点:首先是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新老强国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使国际秩序发生转型;大规模战争是推动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力量对比,新的国际制度也伴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出现;除此之外,新兴大国的崛起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关系,对国际秩序的重新构建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摘编自武岑《近代以来国际秩序演变综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的影响。指出为确定战后欧洲的秩序,战胜国召开国际会议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的原因。写出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的国际安全组织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指出冷战开始的标志,并分析冷战开始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影响国际秩序变化的因素。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见下图)

    材料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落后,……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成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

    ——《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不断巩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改革发展支持力度。新增高速铁路运营里程4100公里,新建改建高速公路6000多公里、农村公路30多万公里。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

    ——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3月5日)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提取两个信息,并根据提取的信息分折隋朝大运河的作用。(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及取得的成就。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为推动区域发展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总体发展规划时应该关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