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轮复习模拟专练之科学文化与社会生活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17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年6月3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以“上下求索家国情”为主题报道了邓稼先,肯定了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引领作用。邓稼先的优秀事迹体现了( )A、 红船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改革先锋精神 D、“两弹一星”精神2. 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请问这霹雳巨响是( )A、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次导弹发射实验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3. 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想,他一辈子没离开稻田,并为之奋斗一生。这体现了袁隆平( )A、敬业奉献、国际主义的精神 B、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精神 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4. 下表中的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开国大典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土地私有制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
两弹一星的成功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A B、B C、C D、D5.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三名航天员结束了长达半年的太空之旅,创造了新的航天壮举。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始于(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艘载人飞船试验成功6. 20世纪70年代,体现出中国科研人员传承创新、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钱学森组织研制人造卫星 B、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焦裕禄治理河南省兰考县 D、屠呦呦领导团队发现青蒿素7. 屠呦呦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屠呦呦评价恰当的是( )A、青蒿济世、科研报国 B、淡泊名利、两弹元勋 C、杂交水稻、惠泽苍生 D、飞天揽月、漫步太空8.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 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七号9. 读下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 )A、城市缺房问题彻底解决 B、农村居住环境明显好转 C、城乡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D、室内设备设施大为改观10. 下列两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国防力量的壮大 B、教育事业的繁荣 C、社会生活的变迁 D、民族关系的和睦11. 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帐水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生活方式的变化 C、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城市化进程加速二、材料分析题
-
1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本也。
--汉文帝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图1反映了我国水稻栽培在世界历史上怎样的地位?图2的秧马大大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率。请另举一例宋朝水稻种植的成就。图3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获得了什么称号?(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共同思想?汉唐多数统治者贯彻这一思想,出现了诸多“治世”。请举三例。(3)、分别指出材料三图4、图5、图6所反映的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为保证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请你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13.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的一位电气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家,一生拥有1000多项发明专利权。他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电灯泡、碱性蓄电池等……
——选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
——选自统编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下册
(1)、图一是我国北宋时期的匠人,他的哪项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2)、图二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交通工具,请写出它的名称。(3)、图三是乘坐神舟十三号飞船升入太空的三位航天员,其中有一位黑龙江人是我国“太空漫步”的第一人。请写出他的名字。(4)、材料二中的这位发明家是谁?(5)、结合材料三,写出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称。(6)、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14. 回望来路,我们感慨万千;审视现实,胸中豪情万丈。材料一:下面四幅图是一位画家为参加某主题画展创作的一组作品。
材料二: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汕头、珠海、厦门4个经济特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教育投资分别增长15.6%、11.7%,发明专利有效量359.7万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1)、请你为这组参展作品拟写一则恰当的标题。(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参展作品所反映的现象。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是张骞通异域,安得佳种自西来?”踏着串串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淡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
——摘自《二十五史详解》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多种农作物。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甘薯、玉米、马铃薯三种粮食作物,花生和烟草两种经济作物。它们都是原产于美洲的作物,经南洋传入中国。甘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由于生长条件要求低、产量高,为粮食的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大大丰富了中国人的食物品种。
——摘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铁路建造是带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工业革命的龙头产业,德国统一后进入第二个铁路时代,再次出现了兴建铁路的高潮。1870年,德国铁路有18560千米,1880年增至33856千米,这时就已超过英国28854千米,为西欧和中欧之冠……1848年时德国人只提到铁路是统一的因素,而现在,德国则把铁路当成是维护统一的因素……在国家力量推动下的铁路建设,猛烈刺激了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冶铁业的高速发展,并全面推进19世纪晚期德国新生技术的采用和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梅雪芹主编《世界近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四:截至2015年底,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2.1万公里,规模居世界第二,其中高速铁路1.9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57.7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3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民航运输机场达210个,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为中心,省会城市和重点城市区域枢纽机场为骨干,以及其他干、支线机场相互配合的格局。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多节点、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2021年9月16日,“起飞新郴州”北湖机场首航仪式举行,标志着北湖机场正式通航,郴州正式进入“航空时代”。
——摘编自《中国交通运输发展》(2016年12月)和《郴州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穿过大漠”的商路名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薯、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传入中国有何影响?(3)、根据材料三,归纳铁路对德国的作用。(4)、根据材料四,从交通进步使世界“变大”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