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9月入学考试试卷(B)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16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生活在东非地下的裸鰻鼠是一种变温的冷血动物,这一特征足以让它去角逐最奇异的哺乳动物的头衔。裸鹤鼠和其他冷血动物一样,主要通过与环境的热交换来调节体温,有时也通过大家扎堆来取暖。它们的皮肤为此变得裸露无毛,因为皮毛不仅不能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反而会妨碍热交换。

    裸錄鼠为什么变成变温动物呢?它们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大的地下,保持恒定体温不那么重要。在非洲饌形鼠中,裸饌鼠体积最小,比大动物更易丧失热量,保持恒定体温很困难。它的体积大约是达马拉兰缺鼠的20%,但身体表面积约是达马拉兰鰻鼠的40%,裸籐鼠如果像它们那样维持恒定体温,就必须以2倍的速度加速产生体热的代谢过程来弥补体热的散失。它的食物主要是低能量的块茎,而地下氧气又非常稀薄,所以干脆不再试图去维持恒定体温。

    裸鰻鼠生活在干旱地区,主要食物是块茎,而越是干旱的地区,块茎会越大,但是数量也越稀少。有的块茎的重量甚至是裸缺鼠体重的上千倍,如果碰巧挖到一个,一窝裸缺鼠一年的口粮就全有了。但是在地下乱挖地道,刚好碰上块茎的几率极低,而且只有在下雨的那几天,土壤比较潮湿时才适宜挖地道。挖地道要耗去大量能量,很可能挖了几天却一无所获。因此,想要提高生存机会,它们必须组织起来,分头去找食物。

    虽然成员数量越多找到食物的机会越大,但也意味着找到的食物不够分。既要增加个体数量,又不增加对食物的总需求量,就需要把每个成员的饭量减小。其进化的结果是:成员的数量增加了,但是体型变小了。达马拉兰簸鼠的体重是裸缺鼠的5倍,但它的社会习性不像裸缺鼠那样复杂、精致,寻找食物的效率可能也不如裸籐鼠。在进化史上,达马拉兰鰻鼠出现的时间比裸鹤鼠晚。也许达马拉兰鰻鼠正往裸籐鼠走过的路上走去,成员数量会变得更多,但是体型也会变小,最终小到无法维持恒定体温,并脱掉了皮毛,成为另一种裸籐鼠吧。

    (摘编自方舟子《冷血的哺乳动物》)

    (1)、下列关于“裸靈鼠”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生活在东非的裸靈鼠属于非洲靈形鼠的一种。 B、裸嚴鼠能变温是它被称为最奇异哺乳动物的原因。 C、裸嚴鼠主要通过与环境的热交换来调节体温。 D、裸嚴鼠如果有皮毛会妨碍它与外界的热交换。
    (2)、下列对裸嚴鼠成为变温动物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生活在地下,保持恒定体温不那么重要。 B、它体积小,要保持恒定的体温非常困难。 C、它可加速体热代谢过程来弥补体热的散失。 D、它为了适应环境不得不放弃维持体温恒定。
    (3)、下列对裸靈鼠身体小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增加找到食物的机会但又不增加对食物的总需求量。 B、有些干旱地区的块茎重量是一只裸嚴鼠体重的上千倍。 C、下雨过后,变得潮湿疏松的土壤更适合裸靈鼠挖地道。 D、裸靈鼠是常年生活在东非地下的一种变温的冷血动物。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裸靈鼠为了增大找到食物的机会不得不增多成员数量。 B、裸靈鼠的社会习性比达马拉兰靈鼠更为复杂也更精致。 C、体重较大的达马拉兰靈鼠寻找食物的效率不如裸服鼠。 D、达马拉兰嚴鼠今后身体可能会越来越小并且失去皮毛。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只身夜间走路,杨晓冬感到有些不安。这一带,虽说离家不远,敌情可不够清楚。他清楚地形,顺着长堤,经过四座石桥,就是故乡古家庄。哪知走不到三华里,就发现敌人的炮楼。他快步离开堤坡,深一脚浅一脚,时间不长就走得满身是汗。冷风一吹,凉得浑身发抖。

    这时,天色阴沉,抬头不见星光,地下没有道路。心里一急,连方向也辨不清了。“两只脚走遍南北几千里,家门口迷失路途,你是思家心切吗?镇静些嘛!"他停住脚步.索性蹲在地上。靠近土玲一边的枯草丛中,发现残存的雪榜。他会心地点了点头,知道积雪会在背向太阳的地方。站起身来,他毫不犹豫地大踏步前进。

    杨晓冬怀着一颗沸腾跳荡的心,走到村边。伏在村东口地上,小心地听了半天,确实没有任何动静。他才傍着堤坡,向家走去。

    家门口,他亲手栽的那棵槐树,已经三手粗了。他双手攀树,爬上墙头,用脚尖轻轻落地。站在窗外,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是敲门好,还是在窗外站着好?这时,听到屋里有响动,仿佛是翻身。接着,翻身的人咳嗽了一声。

    他毫不犹豫地扶住窗户,低沉地叫了声:“妈妈!”显然,把屋里的人惊住了。

    “呵!我的冬儿呀!……"门打开了,娘儿俩依偎在一起。儿子感到热辣辣的东西滴在他的脸上,“妈妈!不要哭。"

    “我没哭,是冷风吹了眼睛。"老人家极力掩饰着,“松开手,让我点灯。"

    “点灯容易被人察觉,咱娘儿俩在黑影儿里说话吧!”

    “你说的?"母亲爬上炕,先拿被单罩住窗户,又伸手摸着火柴。第一根用力过猛,擦断了;第二根燃着后没有去点灯,先借着光看了看儿子,回头找灯盏,又找错了地方;第三根火柴才点亮了灯。

    母亲转过身来,仔细端详着儿子的脸,“冬儿,你胡子拉磴的,你看,比过去老了。"母亲指着挂在墙上的木框小镜,那里有他中学时代的相片。

    “妈妈!你还在外面挂这个?……我马上要到省城里面去……”

    母亲这才注意到儿子穿的是藏青棉袍,新棉布鞋,绒线袜子。从他那臓鼻子臓脸和露出的青胡须磴上,从他那浓密的黑眉和深深的大眼上,从他那细高的身材和朴实诚恳的举止上,母亲觉得他几乎同当年他的父亲一模一样。不过,父亲是短衣短裤劳动人民的打扮。

    母亲站起来,“晓冬,你过来!"她用审查的眼光注视着儿子。当看到他那开朗的面孔,特别是看到那双眼睛放出她所理解的光辉的时候,母亲两肩微耸,吐出一口长气:“晓冬!党又派你来搞地下工作啦?听说出城入城盘查得挺严,要当心,日本鬼子可是毒辣得很呵!"

    “没关系,妈妈,省城是片大海,我好比叶子鱼儿,摇摆着尾巴就浮进去了。”

    老人显出固有的倔强劲,“告诉我,这次回家,是单看看我,还是有别的事?"

    “离开七八年啦,不知家里怎么样心里十分牵挂,就打算看望你老人家——等一会儿还得赶路呢。"这原是他忌讳说的话,不想脱口说出来了。

    “不能走!我给你做点饭吃。"

    儿子坚持不让母亲做饭,要把剩干粮剩菜拿来吃。他发现炕上摆的是两个红高粱窝窝头,心里觉得挺难过。他拿着干粮,凑在老人跟前,安慰着说:“我在外面一切都好。盼着吧!盼到咱们老百姓翻过身来,我告假回家领着妈妈到北京、天津看看风光。”他想用未来的幸福,给母亲一些精神上的满足。

    老太太连连摇头:“只要你们能打走鬼子,叫娘看到共产党成了气候,看到儿子没灾没病地回来,我就算烧了一搂粗的高香。"儿子总不愧是搞政治工作的能手,很快地说服了母亲,使她同意儿子做地下工作,并答应帮助儿子做地下交通员。

    不管母亲怎样拦阻,儿子终于坚持要走;不管儿子怎样阻拦,母亲还是坚持要送。母亲想说什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看儿子的影子消失在黑夜中,她兀自站在冷风里,像木雕泥塑般的一动也不动,仿佛儿子从她的心肠上面系了一条绳索,走一步,一牵引,牵得她心肠阵阵作痛……

    (节选自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1)、下列关于小说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只脚走遍南北几千里"形象地突出了杨晓冬参加革命工作后的辗转经历。 B、“家门口迷失路途,你是思家心切吗?”揭示了杨晓冬迷失路途时的自责心理。 C、“镇静些嘛!”使用祈使句式,写杨晓冬命令自己尽快走出慌乱,语气较强烈。 D、本句使用设问修辞,一问一答,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了杨晓冬的心理变化过程。
    (2)、下列关于杨晓冬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晓冬冷静沉着。迷失方向后,他索性蹲下,根据土玲一边枯草丛中残存的雪棒很快辨明了方向。 B、杨晓冬警惕性高。走到村边,他确认没有任何动静后,才向家走去;走进屋后吹灭母亲点燃的灯。 C、话晓东身手矫健。他成功躲过敌人的炮楼;到家时双手攀上三手粗的树,爬上墙头之后轻轻落地。 D、杨晓冬爱母情深。他牵挂母亲回家探望,看到红高粱窝头心中难过,用胜利的美好前景劝慰母亲。
    (3)、下列关于母亲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母亲形象朴实感人。母亲的语言朴实无华,动作极具个性,这些描写凸显了她内心深处对儿子的爱和支持,感人至深。 B、母亲性格刚强。她听到离家七八年的儿子在窗外亲切的呼唤时,内心激动不已,但她竭力控制内心的激动,没有流出眼泪。 C、母亲担忧儿子。她因为害怕儿子回家被发现,所以“拿被单罩住窗户”;她还提醒儿子说“出城入城盘查得挺严,要当心"。 D、母亲深明大义。她能够理解儿子所做的工作,面对儿子的劝说,她不但同意儿子做地下工作,而且还答应做地下交通员。
    (4)、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手法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把杨晓冬因忽然发现敌人的炮楼而紧张得迷路、通过声音来判断情况等一系列情节设置在夜晚,既合情合理,又有渲染气氛的作用。 B、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对母亲划火柴的动作不惜多用笔墨,第一根“擦断了”,第二根“借着光看了看儿子”,真实地写出了母亲的年老眼花。 C、冬雪未消,草木枯萎,路上有敌人的炮楼,这些环境因素象征着抗日路上的艰难险阻;杨晓冬连夜赶往省城的行动,预示着革命曙光可见。 D、结尾“仿佛儿子从她的心肠上面系了一条绳索,走一步,一牵引”化抽象为具体,把母子分别的痛苦和相互的担忧、牵挂表现得真实可感。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乌镇的早晨

    刘汉俊

    夜宿乌镇,秋波入梦,依稀鱼密语,朦胧鸟谈天,鸟鸣不知道从何时响起、哪里传来。叽叽喳喳,嗯嗯啾啾,早起穿行在微明的庭院,惊起的鸟儿翩翩飞。“乌镇”是鸟的天堂。晨鸟穿花语,稍头隔岸歌,乌镇的鸟鸣有一丝淡淡的桂花香。发一声叽喳,散一缕花香;叫一声喟啾,衔一丝阳光,半个太阳被叼出地平线,一轮薄月还挂在天幕。鸟语花香秋月朗的小清新,只等太阳的隆重出场。

    有脚步声在石板街的那头响起,咔嗒咔嗒。这儿的黎明静悄悄,宜独行,而不是聊天喧哗;宜缓行,而不是步履匆匆。烦躁的心情合不上乌镇的从容,急促的脚步对不上乌镇的节拍。虾戏草,鱼读月,水底青苻是最好的森林。西市河水绿如蓝,寒烟淡淡紫气凝,何须春夏来。有鱼儿在吃露水,吧嗒吧嗒,一有声响便倏地无影无踪;遇有船来,鱼儿们却不慌不忙不躲不闪,想必是老相识了。和谐是万物的本原,自然是人类的老师。嘈杂过后有安宁,人生需要适度的归零。乌镇是一个禅房,适合潜隐默修,给心灵放个假。

    石路没有起点,胡同没有尽头,乌镇随时可以启程,到处都是远方。这里自古蚕桑茂盛、商贸兴隆、舟楫便利,是江南富庶地、水国温柔乡,哪来都是客,谁走都不惊。西市河就这么古老地流着,微澜轻漾,水波不兴。在霞光微醺的乌镇踱步,不知道自己要走向哪里。回头是岸,移步即景,把晨光踩在脚下,一步一道闪闪亮。乌镇的拐角很多,多得你不知道下一个拐点在哪里。踏在木栈道上,咚咚响声有一种远古洪荒的年代感;一脚踩偏,木板便咿呀吱扭起来,一声乡愁从脚底升腾到心底。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蹬不过的水,窄处通宽,逢水搭桥,乌镇没有死胡同、半截路。深一脚浅一脚,都是岁月的屐痕;高一脚低一脚,全是人生的哲理。

    人在乌镇,前瞻是景,顾盼也是景。蓦然回首,一壁的爬山虎翠生生地贴在黛瓦白墙上正看你。你迎面看去,目光从街心穿过厅堂,望得到河里的水、水上的波,再一眼便穿越了对岸的庭院,落在一墙的绚烂或者一窗的青葱上,才发现春天从未走远。彩笔当空舞,色板随意涂,乌镇把春的生机、夏的苍翠、秋的艳丽、冬的清新全画在墙上,是江南的水墨,是乡愁的油彩,是天界飘落的一张画笺。

    被染绿的还有庭院深深千丛竹。秋不尽,春长在,乌镇没有夏燥冬寒。檐角朝飞春秋燕,垂帘暮卷吴越霜,春秋的战场、南梁的书院、唐朝的祭台、宋城的花园、民国的后院,乌镇是历史连环画,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南宋的乌镇是梨园教坊,戏院书场密集,是昆曲的摇篮、南戏的家乡。乌镇的历史江南的雨,春秋的故事吴越的曲,在一板三眼咿呀啊哦中韵味绵长。

    乌镇人可不真的就有闲情逸致。临河人家,楼台近水,早起的菜农摇着自家的船儿沿河叫卖,一船水灵灵的瓜果菜蔬。水上阁上,讨价还价,吴侬软语像对歌。门掩万户事,窗推一色青。当一扇扇的门窗很生动很气派地全铺开,你才知道什么叫乌镇的热情。沿古街的早点铺热气腾腾地招狒你,吃乌镇菜,品家藏酒,一碗小锅面能吃得你斯文扫地却心满意足。吃的是味,品的是道,乌镇家家有陈酿,户户有祖传。

    阳光灿烂,生机盎然,几经毁损但风骨底蕴犹在的乌镇,经过近些年的翻修打造,创意无限、风光无边。复古像古,古得不能再古;装老像老,老得不能再老。画梁勾芙蓉,雕饰亦天然,复的是古,留的是根;仿的是旧,为的是今。处处互联网,事事二维码,穿越年代的阳光正串起乌镇的新风景。

    乌镇的早晨是江南的缩影,是中国的曙色。唯愿一觉醒,处处是乌镇。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清晨的鸟鸣写起,对乌镇进行了多角度的描绘,将一幅幽美宁静、生机盎然的画卷铺展开来。 B、文章写“咔嗒咔嗒”的足音、遇有船来不躲不闪的鱼儿,体现了乌镇的静谧之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C、文章通过满是爬山虎的黛瓦白墙、庭院的一墙绚烂或一窗青葱等意象,展现了水乡乌镇的色彩之美。 D、清晨沿河叫卖的菜农,热气腾腾的早点铺子,吃得让人斯文扫地的小锅面,显示出乌镇的喧嚣混乱。
    (2)、下列对文中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乌镇的鸟鸣有一丝淡淡的桂花香”,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嗅觉写听觉,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 B、“半个太阳被叼出地平线”“只等太阳的隆重出场",巧用了比拟的手法,为文章增添了一种灵动之美。 C、“虾戏草,鱼读月,水底青苻是最好的森林”,运用了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呈现了西市河之美。 D、“春的生机、夏的苍翠、秋的艳丽、冬的清新",运用铺排的手法写出了乌镇一年四季优美如画的特点。
    (3)、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句式整散结合,尤其擅长运用整句,大量使用了对偶、排比,使文章节奏鲜明,富有整饬之美。 B、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本文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于一体,形象地展示出乌镇的意蕴风姿。 C、本文构思精巧,写穿行乌镇的所见所感,联想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展现古老乌镇的现代生机,形散神聚。 D、本文用词清丽典雅、富有文釆,抒情真挚自然,字里行间流淌着对乌镇的赞美和热爱之情,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从乌镇早晨的鸟鸣喟啾,写到石板街、西市河、黛瓦白墙的庭院,抒发了对水乡的喜爱之情。 B、本文写春秋故事、南梁书院、昆曲摇篮、南戏家乡,丰富了文章内容,展现出乌镇的历史文化意蕴。 C、本文写乌镇翻修打造,处处互联网,事事二维码,表达了对乌镇现代化发展湮没传统的无奈和忧虑。 D、本文结尾既呼应题目,又升华了主题,表达出对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精髓、又大步向前的祈愿与祝福。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左忠毅公聞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虎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者,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苍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屣,背筐,手长羸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薪、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注】左忠毅公,名光斗,字遗直「明朝桐城人,明朝官员,是史可法的老师。因弹劾宦官魏忠贤,受酷刑死在狱中。弘光时平反,谥号为“忠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之寺僧    叩:敲 B、商左公炮烙    被:遭受 C、吾上恐朝廷    负:辜负 D、与先君字    善:交好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B、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C、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D、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忠毅公善于发现人才,爱惜人才。他偶遇年轻书生史可法,阅读了史可法的文章,为其披衣掩门,并当即收为弟子。 B、左忠毅公刚强坚毅,忠心为国。他在狱中受尽酷刑,对前来探监的史可法怒斥一番,并激励史可法以天下为己任,报效国家。 C、史可法忠于职守,身先士卒。史可法得益于老师的言传身教,每有警报,他让将士们轮换休息,自己却一连几个月不就寝。 D、史可法尊师重情,不忘师恩。他带兵期间,凡到桐城,必定亲自到左公府第,问候太公、太母安好,到堂上拜见夫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屬背筐,手长镌,为除不洁者,引入。

    ②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

    (5)、左光斗为什么会做出“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的粗暴行为?
  • 5.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春从天上来园

    吴激

    会宁府遇老姬,善鼓瑟。自言梨园旧籍,因感而赋此。

    海角飘零。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梦里天上,金屋银屏。歌吹竞举青冥。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瑟湘灵。促哀弹,似林莺听听,山溜泠泠。

    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春风,鬓变星星。舞破中原,尘飞沧海,飞雪万里龙庭。写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酒微醒。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

    【注】春从天上来:词牌名。词人以宋臣身份出使到金国都城会宁府,被强行留滞。此词作于“靖康之变”后。

    (1)、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海角飘零"写老姬也写自己,颇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B、词人写琴瑟之音如娇莺明咽,山泉泠泠,体现音乐带来的快乐感受。 C、“鬓变星星”中的“变”字,将过往之美好与如今之衰老突显出来。 D、“舞破中原"写得惊心动魄,干戈撞击、战尘弥漫之状,如在眼前。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梦里”两句如实描绘词人在金碧辉煌的金国宫殿听音乐的场景。 B、“尘飞沧海”化用“东海三为桑田”的典故,隐喻现实的沧桑巨变。 C、词人以“胡笳幽怨"暗示了老姬流落金国,飘零憔悴,内心幽怨。 D、词作将视觉听觉相结合,巧妙而又形象地传达了词人复杂的心绪。
    (3)、词作以“对一窗凉月,灯火青荧"作结,对其表现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卒章显志 B、以景结情 C、直抒胸臆 D、托物言志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明明如月,?(曹操《短歌行》)
    (2)、 ,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乱石穿空, ,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雁过也,正伤心,(李清照《声声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近日,眼科门诊一连来了几名特殊患者,都是晚上熬夜看手机,第二天早上看不见东西了,这种疾病被称为“眼中风"。“中风"一词原指脑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近几年被引入眼科。临床上,眼科医生把视网膜动脉阻塞这类缺血性眼病和视网膜静脉阻塞这类出血性眼病统称为“眼中风”。“眼中风”是眼科临床急症之一,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

            第一种是中央动脉阻塞,会造成患者视力丧失,甚至永久失明。第二种是分支动脉阻塞,视力下降程度不像第一种那么严重,多表现为视野缺损。第三种是睫状动脉阻塞,②    , 经过治疗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视网膜动脉阻塞时,③        ,对视功能危害越大。缺血超过90分钟,视网膜光感受器组织损害不可逆;缺血超过4小时,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也很难恢复,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接受治疗,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

    视网膜静脉阻塞主要表现为眼底出血,并由此导致视物模糊变形、视野缺损或注视点黑影等,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严重后果。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仗”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天边草原乌拉盖河畔经过千万年的风吹雨打,这片美丽富饶,得天独厚,水草肥美的草原随着历史的长河顺延着。漫山遍野的山丹花开得火红耀眼,飘香万里。五十多年前,在这片草原上留下了许多兵团知青火热的战斗生活印记,至今①   

    清澈见底的乌拉盖河水似一根银色的飘带流向远方;河水两岸火红的山丹花尽情绽放。走进草原深处,奇妙无比的布林泉水日夜不停地流淌着,那么恬静,那么欢畅,似一双明亮的眸子看着美丽富饶的草原喜人的变化。每年的端午节,当地牧民男女老少②    , 迎着鲜红的太阳,来到清澈见底的布林泉水旁洗脸、洗眼,泉水好像也为牧民带来③        ,美满幸福,布林泉成为祖国各地南来北往的游客游览观赏和洗脸洗眼美容明眸的幸福泉。布林泉的灵性,源于自然。走在泉水边,那种恬淡悠闲的感觉便走进我的心里了。我不想说话,只想静静地坐在清澈明净的泉水边,尽情地设想近千年前,发生在这泉边美丽的传说故事,倍感亲切和熟悉,也似乎得到了真善美心灵的洗礼。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