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影响 C、时间和目的 D、方式和人物
  • 2. 清末某官员说:“战争骇人地向毫无准备的我们袭来,李鸿章所吹嘘的舰队、要塞、枪炮和人力,都已证明非一般所期待的那样厉害。”这里的“战争”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A、英法炮轰广州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 4. 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这场战争是指(   )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5. 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的》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 6. 根据《时局图》判断,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图片内容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列强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 在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英国 D、法国
  • 8. 据史料记载,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在舰船吨位、舰队建制、舰炮火力等方面与日本海军相比,或是相差无几,或是互有优劣。但北洋水师遭到惨败,甚至全军覆没。其根本原因是( )
    A、清军战斗力低下 B、清政府惧战 C、李鸿章的妥协投降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 9. 引发如表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时间

    1894年前

    1900年

    列强在华设厂总数

    80家

    933家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虎门条约》
  • 10. 开放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下图是苏州被开放为商埠的情况。与之相关的条约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1. 观察下图,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这种情况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12. 1894年10月,美国纽约《世界报》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这揭露的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野蛮暴行是( )
    A、朝鲜丰岛海面不宣而战 B、镇压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C、在旅顺对和平居民进行大屠杀 D、出兵镇压东学党起义
  • 13. 下面图片来自《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图片反映的这场战役( )

    A、使日军取得黄海制海权 B、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C、刺激中国开展洋务运动 D、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 14. 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新的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新的权利”是( )
    A、割地 B、赔款 C、办工厂 D、赎辽费
  • 15. 台湾省彰化县绅民在县署门口张贴檄文,指出:“我台民之父母、妻子、田庐、坟墓、生理、家产、身家性命,非丧于倭奴之手,实丧于贼臣李鸿章、孙毓汶、徐用仪之手也。”此檄文的历史背景是( )
    A、《南京条约》后五口通商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天津条约》的签订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 16. 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升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埠通商    ④投资办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 以下词语同“门户开放”政策相关的是( )

    ①利益均沾    ②机会均等    ③美国优先    ④承认特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厉,备极一时之盛。

    ——《藏园群书题记》

    材料二: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尘闻偶记》

    (1)、依据材料一,判断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在哪一年举办。国内歌舞升平时,哪个国家将魔爪伸向了中国?
    (2)、材料二中的“三军败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后签订了什么条约?
    (3)、材料二中的“割地”使中国痛失哪些领土?开放了哪几处商埠?
    (4)、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午风云  一段悲壮的历史】

    材料一: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 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地区)、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黄海大战  一个悲壮的故事】

    材料二:在黄海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在日舰围攻下,致远舰多处中弹,船身倾斜。邓世昌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军第一游击舰队旗舰“吉野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日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不幸被鱼雷击中而沉没,邓世昌与全舰250多名官兵一同壮烈殉国。

    【马关议和  一个屈辱的条约】

    材料三: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台湾(地区)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

    【痛定思痛  一页沉重的历史】

    材料四:倭人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治西法,购置船械,愈制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相形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

    ——李鸿章

    材料五:台湾(地区)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

    (1)、日本一些史学家认为“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依据材料一,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你能从材料一中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中邓世昌的壮举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逐条分析“台湾(地区)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的危害,以说明“马关新仇添”。
    (4)、依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 2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材料二: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中日战争)败后……日本……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湾,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钳制……中国乃不国矣。

                                               ——杨松等《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
  • 2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枪炮皆系新式……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快薄海之人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材料二:1894年11月22日,我与总署晤谈一次。我问他们是否还能支持这个战争,他们说,他们不能了。我说:你们有兵士二万五千人在北京没事做。他们答:那些兵不能打仗,中国军队的目的不是作战,而是威吓百姓。我说:若相信再战没好处,应当议和。他们说:自然他们希望议和,但由于不能和日本通信,怎能办到呢?我说:假若授权给我,我可以经由我们驻东京公使……进行商谈。他们高兴了,请求我立即照办。

                                          ——美国公使田贝《论中日战争》

    材料三:甲午一役的失利并未打断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近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

    (1)、材料一中反映的“今日之中国”得益于哪一事件?材料一对战争形势作出了怎样的判断?为什么有这样的判断?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意义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