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成语及惯用语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15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地流下辛酸的眼泪。 B、随着新证据的出现,本来已经比较明朗的案情又变得扑朔迷离 C、尽管遭遇了重重磨难,他还是从岁月里积攒了一笔相当微不足道的财富。 D、我们精心准备这次同学会,就是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同学们不期而至
  • 2.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A、校展览会惟妙惟肖地展示了19套校服,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 B、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许多媒体随声附和 , 竟相报道。 C、电影《战狼2》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D、尽管霍金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他仍锲而不舍 , 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然 B、对这一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有的歹徒越来越嚣张,竟然在大庭广众下公然抢劫。 D、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警方突击检查,发现这个地方是一个藏污纳垢的黑窝。 B、今天早晨大雾弥漫,走在马路上,几米外的公交站牌也杳无消息 C、陈忠实在《白鹿原》中写了白家与鹿家在黄土地上几十年的恩怨情仇,对人物的刻画简直是入木三分 D、连老师都解不出来的题目,这名新同学两分钟就算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个戏班的演员根本没有多大本领,刚一上台就丑态百出 B、我们要继往开来 , 再接再厉,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C、在得知日本军国主义者这一系列惨绝人寰的暴行后,张纯如愤怒地挺身而出,揭露了法西斯的豺狼本性。 D、我国羽坛健儿在苏迪曼杯决赛中,以3􀏑0战胜日本队勇夺冠军的那一刻,体育馆内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 6.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军凭着旺盛的士气,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敌军,迅速地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 B、为了尽快转变我们班的差生,王老师殚精竭虑 , 不辞辛苦地忘我工作。 C、他的来信震耳欲聋 , 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为国争光的道理。 D、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一次检查。
  • 7.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是什么把全世界的中华儿女连接在一起?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 , 历历在目。 D、当我们在芜杂的信息中流连忘返时,大脑就成了零散信息的跑马场。
  • 8.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打造宜居春城,城市绿化既要因地制宜 , 又要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 B、张桂梅用身体力行的引领、春风化雨的关爱、心系祖国的情怀,殚精竭虑地履行着为师之责。 C、快递小哥常年风里来雨里去任劳任怨 , 奔走在大街小巷,穿梭于车水马龙。 D、在学校组织的迎新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吃美食赏美景,共享天伦之乐
  • 9.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四”演讲赛场上,选手们信心十足,夸夸其谈 , 精彩的表现令观众由衷地赞叹。 B、当代中学生无时无刻都要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敢于向困难挑战。 C、多么宁静的世界呦,万籁俱寂 , 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D、在“语文主题阅读”活动中,同学们煞费心机地汲取着知识的共养。
  •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 B、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里,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C、一提到江都城里的掌故 , 李爷爷这个“老江都”便打开了话匣子。 D、在治安不好的年代,火车站人流量大,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 11.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怒不可遏地扬起手往桌上一拍,嚯地站了起来。 B、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C、有个别学生上网成瘾,执迷不悟 , 浪费了大好年华。 D、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下了敌人的阵地,终获胜利。

二、语言综合表达

  • 12. 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3)、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4)、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 1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择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句子中的横线上。
    (1)、对真正的成功者来说,无论他的生存条件如何,都不会磨灭自身(贮蓄  潜藏 贮藏)的才能,不会看低可能到达的人生高度。
    (2)、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碌碌无为  无所事事  麻木不仁);有的人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
  • 14. 解释下列词语。

    器宇:

    轩昂: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 15. 重温历史,梦回繁华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其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  )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  ),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chà(  )道上,是众多仆从cù(  )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     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   )      chà()  cù(

    (2)、下面填入材料(二)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摩肩接踵 B、长途跋涉 C、锐不可当 D、舳舻相接
    (3)、大朗书院是浦北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小明游览了大朗书院后有感而发,写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下联,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朗润文方浦水珠   ②浦水明珠万古存   ③大成声振尼山铎   ④书院育才有良规

    上联:越州文化千秋耀    下联:

  • 16.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一(4)题。

    1935年6月18 日上午十点,瞿秋白被带到汀州试院旁边的中山公园,在八角亭前留影。宋希源在八角亭前给瞿秋白准备了一桌薄酒,他本人不便出面作陪,远远地从办公室掀开窗帘一角观察。据宋希濂回忆,翟秋白独自落座,自自饮,(  )。

    喝了一瓮酒,瞿秋白欠身离席,要了一支纸烟,走向刑场。史他缓步而行;神色泰然。到达罗汉岭下的刑场,瞿秋白盘膝而坐,对行刑人微笑点头说;"此地正好,开枪吧。"kǎi rán fù sǐ,时年36岁。

    这次来长汀,我重走了一遍瞿秋白的赴刑之路。        。最后我抵达了长汀西门外的罗汉岭,它是城北卧龙山的西脉。1985年复建的瞿秋白烈士纪念碑 wēi rán yì lì于半山,山下有一块花岗巨岩,丹书"翟秋白同志就义处",旁边是瞿秋白烈士纪念馆。

    我在岩石前盘膝而坐,仰头看看在正午阳光下()的纪念碑,低头看看白净细腻却充满力度感的花岗岩。我眼前又浮现出了那位白净细腻的书生,从他的外表完全看不出力度感,但他可真是条汉子。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zhuó zǎi B、zhēn zǎi C、zhuó zài D、zhēn zài
    (2)、根据文中两处拼音,下面对应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慨然赴死  巍然屹立 B、概然赴死  巍然迄立 C、慨然赴死  巍然迄立 D、概然赴死  巍然屹立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目中无人 熠熠生辉 B、旁若无人 神采奕奕 C、旁若无人 熠熠生辉 D、目中无人 神采奕奕
    (4)、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从中山公园到罗汉岭,全程约六百米,如今是贯通长汀古城东西两门的兆征路。

    ②这条街自古以来就是长汀县城的主街,只是如今要比民国时代宽敞得多。

    ③他留下遗照的中山公园,如今已成为百年名校长汀一中的校园,无法入内缅怀八角亭遗址。④我尽可能缓步而行,鳞次栉比的商铺,络绎不绝的行人,透射着在瞿秋白那个时代难以想象的开放与繁华。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 1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0月1日10时整,举国首以盼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天安门隆重举行。随着国旗冉冉升起,礼炮声响彻云( ) (xiāo),全场齐声高唱国歌。随后,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深情缅怀了为民族独立解放而殚精竭虑的英烈们,以及任劳任怨建设新中国并带来沧桑巨变的先辈们。他指出,只要全党上下不忘初衷 , 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必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书记讲话可谓振聋发聩。紧接着,总书记驱车检阅我们锐不可的人民军队,将士们屏息( ) (liǎn) 声,英姿挺拔,回应问候时震天动地,彰显了新时代部队的英雄气概。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响彻云 xiāo        屏息liǎn声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A、qiào  dāng B、qiáo  dǎng C、qiào   dǎng D、qiáo     dāng
    (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选项是( )
    A、“任劳任怨”的“任”在句子中是“承受、担当”的意思,比喻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B、“沧桑”是“沧海桑田”的意思,在句中比喻新中国建立后变化的巨大、迅速。 C、“初衷"在句中指最初的愿望或心意。 D、“振聋发聩”在句中指讲话者发出很大的响声,连耳聋的人都能听见。
  • 18. 国庆长假结束后,学校组织同学们交流自己国庆假期活动的经历以及感受,下面是三个同学的发言,请你阅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0 月 1 号凌晨五时许,我走进广场,A.器宇轩昂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令我感觉分外肃穆。观旗区已经聚集了上千名观看升旗的人,但是秩序井然,大家 B.屏息敛声 , 翘.首以待升旗时刻的到来。终于,城楼上吹响升旗号角,升国旗仪式正式开始。随着一声“正步走”的口令,三军仪仗队和护旗编队,以 C.抑扬顿挫的正步步伐走过长安街。六时十一分,伴随着 D.振聋发聩的升旗口令,护旗队员和礼兵行礼,解放军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升旗手高高地扬起国旗,国旗徐徐升至旗杆顶端。晨光熹微,飘扬的国旗与绚丽多彩的鲜花交相辉映,可谓是“旗展五星光日月,       ”。这份记忆,会深深地镌.刻在我的生命里,让我由(忠   衷)地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1)、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和括号内字形选择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首(qiáo )   刻(juān)   忠 B、首(qiáo )   刻(juàn )   忠 C、首(qiào )   刻(juàn )   衷 D、首(qiáo )   刻(juān)   衷
    (2)、文中划线四个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器宇轩昂 B、屏息敛声 C、抑扬顿挫 D、振聋发聩
    (3)、文段结尾处与“旗展五星光日月”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   )
    A、花开四季丽山川 B、花红似火报国心 C、花开满园映神州 D、花团锦簇妆河山
  • 19. 【杭城,圆梦亚运】

    ◆2015年9月16日,杭州,这座有着独特韵味的千年古都,开始首期盼亚洲奥林匹克运动荣光在钱塘江绽放的那一刻。

    ◆2018年9月2日晚19时,雅加达亚运会闭幕式在滂沱大雨中拉开帷幕。杭州作为下一届亚运会举办城市,呈现了以《向往》为主题的“杭州时间”文艺演出,一幅长10公里的“钱江潮涌”长卷徐徐展开,无数灯光勾□出了杭州这座美丽城市的轮□(kuò)。

    ◆在钱江新城的灯光秀上,中国国旗、会徽“潮涌”、亚运城市宣传片依次闪现,        

    (1)、根据语境,在上文□中填入合适的汉字。

    勾□ ( lè )         轮□ ( kuò )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qiáo    qiào )    畔( A.bàn   B.pàn ) 

    (3)、结合语境,最适合填在上文横线处的的一项是 (   )
    A、色彩斑驳 B、光影辉映 C、灯火阑珊 D、美轮美奂
  •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①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梦中yì语。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 , 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dùn形

    (钟声《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②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     )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     )那。

    (《“飞天”凌空》)

    面对技术封琐,多少人______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

    (《一着惊海天》)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C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成   改成

    (3)、请根据C句括号里的意思在横线上填写一个四字成语。

三、现代文阅读

  • 2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四位恩师

    季羡林

    积八十年之经验,我认为,一个人生在世间,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人人皆然,概莫能外。别人先不说了,只谈我自己。关于才能,再自谦也不能说自己是白痴。但是,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谈到勤奋,我自认还能差强人意。但是,我把重点放在第三项上:机遇。如果我一生还算得上有些微成就的话,主要是靠机遇。机遇的内涵十分复杂,我只谈其中恩师一项。

    我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机遇,就是我一生碰到了四位对我有教导之恩或知遇之恩的恩师,我不一定都听过他们的课,但是,只读他们的书也是一种教导。我在清华大学时,读过陈寅恪先生所有发表的著作,旁听过他的“佛经翻译文学”,从而种下了研究梵文和巴利文的种子。当了一年教员之后,由于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机遇,我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入学第二个学期,瓦尔德施米特先生调到哥廷根大学任印度学讲座教授。当在教务处前看到他开基础梵文的通告时,我喜极欲狂。难道这不是天赐的机遇吗?最初两个学期,选修梵文的只有我一个外国学生。然而教授仍然照教不误,而且备课充分,讲解细致。几乎是我一个学生垄断课堂,受益之大,自可想见。二战爆发,瓦尔德施米特先生被征从军。已经退休的原印度讲座教授西克,虽已年逾八旬,毅然又走上讲台,教的依然是我一个中国学生。西克先生不久就告诉我,他要把平生的绝招全传授给我,包括他费了20时间才解读了的吐火罗文,在吐火罗文研究领域中,他是世界最高权威。我非天才,六七种外语早已塞满了我那渺小的脑袋瓜,我不想再塞进吐火罗文。然而像我的祖父一般的西克先生,告诉我的是他的决定,一点征求意见的意思都没有。我唯一能走的道路就是:敬谨遵命。回忆起来,冬天大雪之后,在研究所上过课,天已近黄昏,积雪白皑皑地拥满十里长街。雪厚路滑,天空阴暗,路上阒静无人,我搀扶着老爷子,一步高一步低,送他到家。我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现在我真觉得,我身边的老人就是我的祖父。他为了学术,不惜衰朽残年,不顾自己的健康,想把衣钵传给我这个异国青年。此时我心中思绪翻腾,感激与温暖并在,担心与爱怜奔涌。我真不知道是置身何地了。

    二战结束后,听说寅恪先生正在英国,我连忙给他写了一封致敬信汇报成绩。很快就收到了回信,问我愿不愿意到北大任教。北大为全国最高学府,门槛一向极高,难得进入。现在竟有天赐机遇落到我头上来,焉有不愿意之理!寅恪先生把我推荐给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寅恪先生在学术界有极高的声望,一言九鼎。胡先生立即接受。于是我这个三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在国内学术界尚无籍名,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北大的大门,而且,还做了北大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

    此后三年内,我在适之先生领导下学习和工作。我同适之,虽然学术辈分不同,社会地位悬殊,但是见面的机会非常多。他那间狭窄简陋的校长办公室,我几乎是常客。作为系主任,我要向校长请示汇报工作,他主编报纸学术副刊,我又是撰稿者,免不了常谈学术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待人亲切和蔼,见什么人都是笑容满面,对教授是这样,对学生是这样,对职员和工友也是这样。从来没见他摆当时颇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我作为年轻的后辈,在他面前决没有什么局促之感,经常如坐春风中。

    (节选自《二月兰》作家出版社)

    (1)、根据上下文,在第一段空白处依次填上恰当的词语。
    (2)、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差强人意:

    如坐春风:

    (3)、“我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现在我真觉得,我身边的老人就是我的祖父。”“我”为什么会这么想?
    (4)、季羡林先生说:“我一生碰到了四位对我有教导之恩或者知遇之恩的恩师。”

    ①他们分别是谁?请列举出来。

    ②其中你最佩服哪一位?说说你的理由,并概括他对季羡林的影响。

  • 22.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下题。

    梅花不急

    许冬林

    ①梅花开得迟。梅花不急。

    出门回家,我路过一棵腊梅,正开花的腊梅。梅树的叶子几乎凋盡,只余一树的腊梅花( )地开在嶙峋的枝干上,开得漫不经心。迎着那冷香,我走近折了一枝。回家后,我将梅枝插进淡绿色的细颈瓷瓶里。一下午,梅枝在书房里,幽幽地吐着香,像是低声部的吟唱,又带着点叙事长诗的味道,婉转,朴素。

    ③冬天,在这( ) 的梅花香里,就此算是真正地开场了。

    ④记得我少年时,外婆家的后院有一棵腊梅树。腊梅树是大舅栽种的,他爱养花,蔷薇、大丽菊、美人蕉、君子兰……实在是多。那时的我一去外婆家,就爱去那些花边草边转悠。但对于腊梅,我心里哂笑大舅的审美。腊梅树看起来实在是貌不惊人,完全不像能演绎一段传奇的角色。

    ⑤外婆家的后院,春天里,桃花、杏花闹哄哄地开着,气场( ), 狗都安静得不嚷了。我那时常常仰面在树下,等花瓣落到我脸上来,而腊梅树呢,只是在长叶子,叶子俗常得很,惹不起人的兴致。夏天,篱笆旁的木槿枝上眨巴眨巴地开起紫红色的花来。腊梅呢,叶子倒是和木槿的叶子长得一样厚,可依旧寒门模样,片花不着。秋天,桂树终于开花了,桂花的香充盈得一个村子都清甜起来,很有些五谷丰登的意味。我闻着空气里满溢的桂香,心想:腊梅啊,你怎么办呢!就这样什么都不交代吗?

    ⑥腊梅树依旧缄默着,静静地立在后院,人家长叶子,它也长叶子,人家落叶子,它也落叶子。它如何知道,一个小女孩已经在逼视它,逼视它生长的意义,怀疑它存在的价值。

    ⑦可是,腊梅不急。它依旧安然走着自己的时令。

    ⑧不记得是在哪一阵冷风里,我忽然闻到了花香。好奇地寻到后院,我看见落光叶子的腊梅树上,有黄色的花朵打开,三朵、两朵、三朵,像是各开各的,又像是呼应着开。更多的是花蕾,一粒粒的,像攥紧的小拳头。梅花到底还是开了!

    ⑨我站在腊梅树下,闻着冷香,觉得这香味沉实。若能把花香拿到秤盘上称称,梅花的香一定比桃花、杏花的香要重。

    ⑩实在,梅花担得起这传说!梅花的传说,是一段用低声部在民间吟唱的传说,初听平淡,细思感怀。

    ⑪有些人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段梅花的传说。

    ⑫它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遭遇过漠视,遭到过嘲笑,遭受过排挤。就像我对待外婆家后院的那棵腊梅,我无视过它的存在,哂笑它不会开花,我甚至建议舅舅砍掉它,好让芍药、海棠们喧哗地开。

    ⑬但是,梅花没有抱怨,它依旧静静地生长,笃定地伸展枝干。它只有一个信念:我要生长,生长,生长一一长高,长粗,长得根脉深深扎进宽广的土地,长得枝叶可以涨满一座院……

    ⑭直到长得所有的花都开过了,长得所有的叶都凋尽了,它才长舒一口气,开了。顶风冒雪,寂静盛开。一朵花一盏雪,一树花一树雪,即使开得( ), 也是寂静盛开。

    ⑮苦难太深长了,所以,当最后一展芳华独自绽放的那一刻,它是静穆的。苦难大深长了,所以,已经习惯低调,已经懂得从容,已经能稳稳地沉住气。最后,当天地将一年的光阴交给它来压轴收梢时,它已无意哗众取宠,无意显摆炫耀。

    ⑯楼下的梅花,依旧在漫不经心地盛开,漫不经心地零落。进出小区,我常常会路过它,我默然走过,觉得自己心上也开着一枝冷梅。我心上的这枝梅,也没有委屈,没有抱怨……只有不急。

    (1)、把下面词语依次还原到文中括号里,恰当的一项是( )
    A、冷冷淡淡  不紧不烈  肝胆欲裂  盛气逼人 B、冷冷淡淡  不紧不烈  盛气逼人  肝胆欲裂 C、不紧不烈  冷冷淡淡  盛气逼人  肝胆欲裂 D、不紧不烈  冷冷淡淡  肝胆欲裂  盛气逼人
    (2)、阅读第(4)一(15)段,补充完成表格内容。

    腊梅树给“我”的印象或生长变化

    貌不惊人

    初绽芳香

    一展芳华

    “我”的情感变化

    逼视怀疑

    理解赞美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你认为哪个更好。

    原句:出门回家,我路过一颗腊梅,正开花的腊梅。

    改句:出门回家,我路过一颗正开花的腊梅。

    (4)、本文主要描写梅花,第五段却不惜笔墨去写桃花、杏花、木槿花、桂花,有什么作用。
    (5)、读完本文,说说你从梅花身上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