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精诚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开学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13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百年考古的发轫点,就是距今7000-5000年且延续时间长达2300年之久的某一文化遗存的重大发现。此文化处于原始锄耕农业阶段,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也正是在这里,考古学家揭示了史前华夏的人文之光,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寻根之门。据此推断,此文化遗存是(    )
    A、仰韶文化 B、大汶口文化 C、龙山文化 D、河姆渡文化
  • 2. 史学家通过对两周墓葬用鼎制度的研究,发现西周前期存在相对应的两套用鼎制度:周王室自有一套天子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的制度;另一套是对应的五等爵的制度,即公、侯七鼎,伯五鼎,子、男三鼎或一鼎。这体现了周初(    )
    A、祭祀占卜的执政思想 B、华夏认同的民族理念 C、维系宗法的礼制观念 D、封邦建国的治理体系
  • 3. 汉初刘邦以“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名曰榆荚钱,重三铢”;“孝文时,荚钱益多、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此币不仅由国家铸造,还准许地方官府和民间的富人仿铸。汉武帝时又多次变更,最后“罢半两钱,行五铢钱”,由上林三官负责铸造,作为法定货币,通行于全国,并严禁各郡、国和私人仿铸。由此可知(    )
    A、秦朝半两钱在汉代一直通行 B、汉代钱币重量始终保持一致 C、铜钱上统一铸印当时的年号 D、国家经济管控能力逐渐增强
  • 4. 下为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北方民族内迁与中原汉族南迁”示意图。


    下列项中,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①内迁民族卷入对中央权力的争夺中    

    ②南迁人民推动了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③自此中国进入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④南方的经济实力已渐渐超过了北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 《资治通鉴》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上述材料反映出(    )
    A、征税的主要标准从财产转为人丁 B、土地兼并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C、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D、农民获得了充分的生产时间
  • 6. 史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闰十二月诏:诸路州民户,……分给旷土,召集余夫,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这一记载表明北宋初期(    )

    ①出现土地租佃契约关系    

    ②门第观念开始逐渐淡化

    ③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④政府行政能力显著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 下面为《1570-1639年流入中国的白银(单位:万两)估算表》(据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整理》。大量白银通过海外贸易流入中国(    )

    1570-1579年

    1580-1589年

    1590-1599年

    1600-1609年

    1610-1619年

    1620-1629年

    1630-1639年

    28.5

    88.9

    70.3

    104.1

    103.7

    90.1

    139.8

    ①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②导致新经营方式即工场的出现

    ③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和积累    

    ④促使实力雄厚的商帮开始形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8. 下为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官员向皇帝呈送报告的两种方式。其中“专递”是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这一方式(    )

    A、开创了官员呈递奏折的先例 B、消除了臣下与君主之间的隔阂 C、构建了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 D、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 9. 论及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有学者指出:“从这时开始,中国才比较正规地迈进到自觉理智地向外国学习的历史进程。国人对西学的领悟也从感性的‘力’的浅层次,深入到理性的‘智’的层次,表现出对近代文化精神——近代人文主义和启蒙精神的觉悟,并进而引起了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第一次大融合”。该学者评及的是(    )
    A、开眼看世界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民主科学
  • 10.   1962年,中国著名剧作家、诗人田汉在瞻仰中国近代某民族英雄的陵墓后,曾赋诗曰:“泥桥岭畔古城东,且驻征车吊萃翁。松啸如闻嘶战马,花香端合献英雄。扶妖江左成遗憾,□□关南有大功。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应不失刘冯。”诗中“□□”应填写(    )
    A、抗英 B、抗俄 C、抗法 D、抗日
  • 11. 面对不断高涨的革命形势,孙中山曾判断“成功之果”数年必至,“吾党无论由何省下手,一得立足之地,则各省望风归向矣”。事后他还说:“目前的发展,一切如我所料,只是事机来得快一些。”下列事件最能验证孙中山这一说法的是(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四川保路运动 D、北伐战争
  • 12. 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而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此处“分水岭”所指的事件发生在下图中的(    )

    A、 B、 C、 D、
  • 13. 对于抗战期间正面战场的某次会战,有学者这样论述道:“这是战争开始以来投入兵力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多的一次战役。在会战后的一段时间内,中日双方的战事也相对沉寂。”该学者论述的这次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 14.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性阐述。这两个“阐述”分别出自于(    )

    A、中共七大、中共十八大 B、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中共十九大 D、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十八届一中全会
  • 15. 有美国外交官在回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签署时的情境说:“该公报的妙处在于双方都同意推迟解决棘手问题。它是一份独特的文件,是一种非传统的做法,但非常成功。它代表了双方划出目前无法解决的分歧,不让其妨碍其他领域进展的智慧。”该公报的签署(    )

    ①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②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③表明美国放弃了对台湾的支持    

    ④消除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   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开通运营,这是一条连接河南郑州市与重庆市的高速铁路。该高铁通车后,京郑渝昆高速铁路通道将实现全线贯通,并与京广、陇海、兰渝等铁路大通道联网,从而极大缩短重庆及三峡库区与西南、西北、华中、华北等地的时空距离。这表明(    )
    A、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B、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区域性联系日益密切 C、人们的市场和竞争意识正在逐渐形成 D、中国的经济版图彻底地突破了地域界限
  • 17. 5-15世纪的中古时期,在亚欧大陆上有一个国家,一度成为东欧最强大的国家。其政治和文化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如所用字母是对希腊字母的继承和改造,宗教是拜占庭的东正教。13世纪上半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据此可知,这个“国家”是(    )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基辅罗斯 D、奥斯曼帝国
  • 18. 14-18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声势大、历时久的思想解放运动,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近代科学也随之兴起。下表对相应四个事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文艺复兴

    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实世界

    宗教改革

    新教提倡的勤劳节俭的品德和积极生活的态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启蒙运动

    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诉求,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近代科学兴起

    形成了重视实践和事实的形象化思维方式,确立了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A、 B、 C、 D、
  • 19. 论及世界史上某一事件,有学者说:“(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村社的原始型结构,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村社土地所有制,在农奴获得‘解放’的同时,村社对农民的‘畜群式’管理功能反而加强了”。该学者评述的这一情形显现于(    )
    A、中古西欧城市自治 B、日本“明治维新” C、美国南北战争期间 D、俄国1861年改革
  • 20. “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建立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实行八小时工作日”,这是某政权建立后所采取措施的部分内容。采取这些措施的是(    )
    A、英国伦敦工人协会 B、法国巴黎公社政权 C、俄国的苏维埃政府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21. 恩格斯在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曾说:“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传播,并且在工业中加以利用”,不仅“生产力将因此得到极大的发展”,“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清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恩格斯在此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
    A、几乎在主要欧美国家同时发生 B、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智能化 C、各国因条件不同进程各具特色 D、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 22. 宣传海报是一种独特的政治艺术品,下图是二战期间出现的一张宣传海报。该海报所反映的主题是(    )
    A、苏美英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 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D、国际新秩序雅尔塔体系的初步形成
  • 23. 论及二战后某国际组织,有学者评述说:“它试图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性力量之间形成第三种非集团性的国际政治力量,并通过集体的努力制衡两极,在两极格局中谋求最大的战略利益。”这一国际组织(    )

    ①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②奉行不结盟和非集团化的独立自主原则

    ③是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一体化合作组织   

    ④对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造成有力冲击

    A、②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4.   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借口,发动了对某国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近20年,有约2300名美军士兵、近4000名美国承包商在战争中身亡,超过两万美国人在战争中受伤,美国累计投入超过2万亿美元。题中的“某国”是(    )
    A、阿富汗 B、伊拉克 C、叙利亚 D、利比亚
  • 25. 西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精湛,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器物上铭文较长,铭文内容丰富,字体优美奔放。依据下表所列并结合所学,对其解读、分析合理的是(    )

    器物

    所在时期

    字数

    主要内容

    大丰簋

    西周初期

    78字

    记述武王克商,西归宗周,颂扬先王功烈、祭祀赏赐等

    何    尊

    成王时期

    122字

    记载成王营建东都洛邑的事

    曶    鼎

    恭王时期

    410字

    记载了五个奴隶相当于一匹马加一束丝

    毛公鼎

    宣王时期

    497字

    记述周宣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的事

    ①铭文文字成为在中国出现的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②器物上的文字价值主要体现在史料、书法价值上

    ③铭文为真实事件的记录,属于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④丰富的铭文恰好补充了西周传世文献记载的不足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第26小题15分,第27小题17分,第28小题18分)

  • 2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曾经历了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相对来说,在中共中央机关管辖范围内以外活动的毛泽东和朱德,没有受党内斗争的影响。他们在江西和湖南腹地,开展独立的、相对来说不太正统的活动,组织农民和创建根据地。他们采取了游击战术,发动了“平均主义”的土地革命,将重新划分的土地一视同仁地分配给富裕和贫穷的农民。他们在不依靠共产国际或驻上海党领导人之帮助或指导的情况下,发展了一块自给自足的根据地。中共中央政治局从来没有真正赞成根据地的活动,而莫斯科也仅仅是因为中共中央领导的其他所有起义均告失败才勉强容忍它而已。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按照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建立了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1941-1942年),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加上国民党的包围封锁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八路军和新四军由50万人

    减少到近40万人。根据地人口由1亿减少到5000万以下。财政经济十分困难。在敌后抗战处于严重困难时期,中共中央制定了克服困难、坚持抗战的各项政策或措施,不仅渡过了困难,而且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主根据地。

    ——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919-1949,上册)》(第四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西和湖南腹地”开展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并结合所学,写出“发展了一块自给自足的根据地”的名称,说明因此而开辟出的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的根据地名称,概述1941-1942年中共中央为“克服困难、坚持抗战”而制定的“政策或措施”,请归纳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始终坚持的路线及发挥的作用。
  • 27. 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改革过程往往也充满着曲折与艰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拓跋澄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

    诏迁治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引自《魏书·高祖纪》

    材料二:超越汉唐而“追风三代”,是宋代士大夫普遍的愿望。而王安石,显然是他们之中眼光更高远、意志力更强韧的一个。他曾在《登飞来峰》一诗中写道:“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尽管王安石变法没有取得最终的成功,但改革者身任天下事的精神,推进改革的顽强努力以及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都留给后人丰富的启示。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三: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0日的103天中,教育、行政管理、工业和国际文化交流领域的约40到50项变法法令很快陆续颁发。虽然光绪帝和康有为全力推行改革计划,但却受到大多数中央和省级高级官员的抵制。如省级机构,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外,都漠视或者延误改革法令。这些中央和地方的官员敢于挑战和藐视皇帝的命令,是由于他们完全清楚,真正的国家权力不在皇帝手中,而在并不赞成改革的皇太后慈禧的手里。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改革开放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年风雨同舟,40年披荆斩棘,40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简析这一改革措施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基本原则,并从富国强兵的角度简要说明这次变法的实际效果。写出北宋时期另外一次重要改革的名称。
    (3)、从近代中国到当代中国,改革一直在路上。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写出戊戌维新运动的另外一种称谓,简述这次变法运动的主要历史意义,并根据材料概括其失败的主要原因。②“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回顾历史,列举改革开放40年来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进程,并用一个关键词指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 28. 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地区与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存也日益加深,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1450年时,整个旧大陆网络囊括了世界上大约3/4的人口。其西部边疆濒临大西洋,北部深入俄罗斯,东部边疆则位于太平洋边上。数以千计的商路将这个网络连接在一起,其中两条巨大的主干道最为突出。一条涵盖亚洲,从中国北部到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区,另一条主干线是海路。到15世纪,旧大陆网络体系的东、西两端迅速增密和强化。稍后,世界新出现另外两个相对较小的网络(大西洋贸易网和太平洋贸易网),或者说,一个可能已经存在,而另一个正在编织之中。其中,最年轻的是太平洋网络。

    ——编自(美)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

    材料二: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行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等级排挤掉了;各种行业组合之间的分工随着各个作坊内部的分工的出现而消失了。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整批整批产业军的统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绝不会是最后一次,全球公共卫生亟待加强。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关系人类前途和未来。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

    多边主义的要义是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在国际上搞“小圈子”、“新冷战”,排斥、威胁、恐吓他人,动不动就搞脱钩、断供、制裁,人为造成相互隔离甚至隔绝,只能把世界推向分裂甚至对抗。一个分裂的世界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对抗将把人类引入死胡同。

    ——摘自《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2021年1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旧大陆网络”内“两条巨大的主干道”。新航路的开辟极大地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结合所学概述当时世界海路贸易出现的新态势。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以“市场”为视角说明进行工业革命的必要性,写出从中“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的新生产组织方式及“蒸汽和机器”催生的两样新交通工具。
    (3)、当下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一些国家却出现了所谓的“逆全球化”现象,结合所学,请加以举例说明。阅读材料三,归纳习近平“达沃斯议程”对话会特别致辞的核心内涵,并指出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