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县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开学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13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

  • 1.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惩治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该纲领的颁布(    )
    A、推动了执政党党风建设 B、确保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与工作重心转移相适应 D、加速了国家经济计划的开展
  • 2. 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3.   1979年1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参议院代表团时说:“中国不排除使用武力收复台湾,否则就等于捆住自己的手脚,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变得不可能。”中国政府不排除武力收复台湾主要是基于(    )
    A、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需要 B、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需要 C、反对西方国家干涉内政的需要 D、迅速完成国家政治统一的需要
  • 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全面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到后来我国奉行反苏反美的“两个拳头打人”政策,再到联美遏苏的“一条线、一大片”政策,再到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全新外交战略。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国家间没有情谊可言,有的只是利益 B、在美苏争霸时期,中国对于亲美亲苏犹豫不决 C、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D、社会主义在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处于弱势
  • 5.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这一变化表明当对的中国(    )
    A、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B、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C、突破了美苏为主的两极格局 D、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 6. “它的提出恰逢其时,尤其是为不结盟国家开展外交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它为有着不同意识形态或者不同价值观的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以沟通的共同平台。”这里的“它”是指(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求同存异”方针 C、结伴而不结盟的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7. 美国政府将1973年定义为“欧洲年”,并试图以此对大西洋关系进行再定义,对此法国驻欧共体外交官评价:“我国政府根本不打算考虑让欧共体对美国的计划做出回应……美国的计划就如同将一只手指置于正在运转的齿轮装置中。”这反映了(    )
    A、世界格局已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 B、美国遏制欧共体独立自主的倾向 C、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美欧关系 D、美国霸权地位受到挑战走向衰落
  • 8. 近些年来,日本安倍内阁一直推进“战略性外交”、“俯瞰地球仪外交”,注重全球视野,在强化日美同盟的同时,强化日欧合作、推动日美欧间的协调、拉拢东南亚的一系列战略动作引人注目。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下日本(    )
    A、积极改善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B、致力于提升自身国际政治话语权 C、摆脱了雅尔塔体系的束缚 D、顺应全球化趋势,推动地区发展
  • 9. “冷战”结束后,中、美、俄、日、欧等多边间有史以来首次全面达成建立“伙伴关系”的共识,这种战略伙伴关系将不仅体现在双边关系上,而且更多地反映在多边关系上,使大国间伙伴关系纵横交错。这种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    )
    A、是世界政治力量深刻调整的结果 B、使各国传统的联盟关系得以延续 C、说明了意识形态的冲突不复存在 D、使以美国为首的多极化格局形成
  • 10.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推知(    )
    A、中国是世界最早的农业生产区 B、小农经济是商周时经济的基础 C、商周重要的粮食作物是黍和稷 D、《诗经》是反映农事的文学作品
  • 11.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注重节气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12. 明朝中期,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乳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这反映出上海县当时(   )
    A、纺织业发展改变了劳动分工 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C、纺织业成为最主要生产部门 D、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 13. 考古学家发现,在出土的许多汉代漆、陶器上,往往有“市”“亭”等戳记(“市”和“亭”指各地官府管理的手工业和商业区)。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上有铭文“成市草”“市府草”等,经考证,“成市草”“市府草”为成都县的市所造,而这类产品曾在汉代一些小官吏或平民墓葬中出现。由此可知,汉代地方官营手工业生产(    )
    A、冲击当时的等级观念 B、具有一定的商品生产性质 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导致私营工业的日益萎缩
  • 14. 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这说明( )
    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 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
  • 15.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道:“中国的经济形态,由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隋唐之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定型为士绅经济,历一千年左右的演进,其后再无进步。这三种经济形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官商经济。”作者意在强调(    )

    A、宋代以后的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B、区分清楚三个时期的经济形态 C、古代经济形态演变的基本态势 D、古代经济形态受政治强势干预
  • 16. 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17. 16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1500—1600年,小麦在英格兰价格上涨了425%,在法国涨了650%,在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    )
    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C、封建地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 18. 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萨克雷咏唱道:“机器在运转不息——英国的这些征服的武器......战胜了波涛和大地,靠它们航行、织造和耕犁,洞穿了绵亘不断的丘陵,横跨过重洋万里。”该诗反映了英国(    )
    A、机器生产对生态的极大破坏 B、凭借着工业优势向外拓展 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殖民扩张 D、工场手工业获得迅猛发展
  • 19. 卡特尔是通过签订各种销售协定所组成的垄断联盟。它是德国整合当时存在的大量中小企业的最普遍形式,1870年6个,187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迅速增加,1890年猛增到210个,在1900—1903年的危机期间,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卡特尔在德国的发展说明它(    )
    A、有利于扩大企业生产 B、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 C、仅仅适用于德国社会 D、易引起周期性经济危机
  • 20. 有学者说:“我们已经有大量的证据证明全球气温上升是由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和甲烷不断积聚引起的。国界对这些气体来说是不存在的,碳在哪里排放出来,影响都是一样的。”据此推断,他的主张应该是(    )
    A、征收惩罚关税 B、推进跨国合作 C、加快产业转移 D、加强国内立法
  • 21. 1844年曼彻斯特某纺织厂的规章制度规定: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对于材料中生产组织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组织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 B、增强了工人的时间意识和纪律意识 C、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 D、该组织的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22. 如表所示为1894~1913年长江中上游七口岸输入洋纱国纱净量情况。由此可知,此时期长江中上游地区(    )

    年份

    洋纱(担)

    国纱(担)

    1894~1898

    211935

    33424

    1899~1903

    486795

    141813

    1904~1908

    537318

    108459

    1909~1913

    498415

    194167

    A、洋纱输入日益增加 B、传统产业面临挑战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对外贸易规模扩大
  • 23. 洋务运动时期,地方督抚主导创办了42家军工厂,并耗用巨资外购和仿制了众多西洋船炮,但清政府对洋务企业的投资仅占其同期财政总收入的4.2%,财政总支出的4.0%。这表明( )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晚清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 C、早期工业化受制于政府的政策 D、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 24. 有学者指出,近现代中国棉纺织业的地域分布,经过三次转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一次转变

    甲午战争后至一战爆发时

    新设棉纺织厂大多放弃上海而分散于苏淅两省的次级城市

    第二次转变

    从一战结束到1931年

    棉纺织厂又重新集中到上海,同时青岛、天津、无锡等地形成次级集中地

    第三次转变

    1932—1936年间

    华商离开上海向次级都市分散;曰商向华北扩张的新趋势明显

    A、上海的民族工业兴起于甲午战争后 B、第一次转变源于上海地理交通不便 C、第二次转变源于外商投资规模扩大 D、第三次转变源于近代军阀割据混战
  • 25. “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材料中反映的运动(    )

    A、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 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 D、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 26.   1979年,中共中央规定“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和分配的前提下,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报酬”。一些生产队突破禁令,悄悄搞起了包产到户。到1980年8月,宜宾屏山县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比例达到57%。这说明包产到户(    )
    A、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扩大了基层自主权 C、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D、推动了城镇化建设
  • 27. 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汉语新添了“星期”和“星期日”等新名词,1907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对上述现象,正确的解读是(   )
    A、“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B、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 C、清廷固守传统意识形态 D、社会生活习俗完全欧化
  • 28.   1924年12月,北京开通有轨电车。民间竹枝词写道:“电车一动响郎当。来往行人上下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反映了新式交通(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B、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 C、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增长 D、取代了原有的出行方式
  • 29. 1952 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 7 个工程系,20 个专业和 13 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 30. 在打开的电视机面前,我们退返到无邪的婴儿状态,我们的头脑成为一个受动而直通的频道,不经过大脑的思维转换,连绵不尽的直观形象不断直接轰击我们的视网膜。该材料表明电视(    )
    A、加快了信息的传播和文化的交流 B、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和精神需求 C、使人们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工具 D、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材料解析题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

    ——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

    材料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
  •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随着“欧洲船只”一起进入美洲且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列举“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以佐证“哥伦布的远航"在欧洲城“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
    (2)、资本主义的发展掩盖不了奴隶贸易的罪恶。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