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著名天文学家、自然科学先驱 , 用日心说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玫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伟大的物理学家 , 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有某些相似之处,建立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 2. 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cm。

  • 3. 晴朗的中午,茂密树林的地面上常看到一个个圆形的光斑,它其实是光学里的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原理解释,成的像是太阳的像(选填“实”或“虚”),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 4.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本实验的结论是说明;音叉产生声音的(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 5. 某同学站在水边俯视自己的倒影,他的脸离水面0.5m处,水中脸的像与水面相距m,当他的脸靠近水面时,水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现象(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
  • 6.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甲和丙的相同,乙和丁的相同(均选填“音调”或“响度”)。

二、单选题

  • 7. 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生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 B、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6.9dm C、做眼保健操所用的时间约为1min D、中学生正常心跳一秒内大约7次
  • 8. 小明乘船在湖上游玩,船行驶在平静的湖面上,他看到相邻的乘客静止不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他们乘坐的小船 B、湖水面 C、湖岸 D、湖中的小岛
  • 9.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 10.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那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 11. 如图是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在距地表高度为36000km,利用红外遥感技术拍摄合成如图所示的微信启动页。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B、图中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卫星能够拍摄到地球,是因为地球是光源 D、以地面为参照物,“风云四号”卫星是运动的
  • 12. 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林间光束 B、 水中倒影 C、 铅笔“折断” D、 瓢虫“变大”
  • 13. 小明帮助妈奶洗碗时发现水中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筷子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14. 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由此判断错的是(  )

    A、图中的a点表示甲乙相遇 B、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10m C、甲同学的速度是5m/s D、乙同学运动较快

三、作图题

  • 15. 如图甲所示,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都是斜的,这样可以保证夜间行车时,车内景物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成在司机前面斜上方避免干扰司机视线,保证驾驶安全。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司机眼睛(B点)通过挡风玻璃看到车内装饰物(A点)的像的光路图。

  • 16. 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

  • 17.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目的是使小车以(选填“较大”或“较小”)的速度从斜面滑下;
    (2)、图中AB段的路程sAB=cm,测得小车在AB段的运动时间是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是m/s;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比实际值偏(选填“大”或“小”)。
  • 18.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 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若用光屏替代蜡烛B,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选填“实”或“虚”)像;
    (3)、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选填“A1” “A2”或“A3”)。
  • 19. 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它们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小明发现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填“上方”或“下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应将蜡烛向调节;
    (2)、小明正确调节后,在光屏中心承接到了一个的实像,这样小明得出了u>2f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经过思考,小明觉得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不够完善,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他应该将蜡烛移到(填“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的其它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3)、通过多次实验,小明发现当f<u<2f时,v (填“<”、“>”或“=”)u;
    (4)、当u=5cm时,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让蜡烛靠近透镜,观察到的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光屏上成模糊的像,如果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往凸透镜方向靠近,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如果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上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光屏上也能成清晰的像。上述现象说明凹透镜对光具有作用。

五、计算题

  • 20. 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是某次高铁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刻表。

    时间

    上海

    苏州

    无锡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7:25

    7:42

    7:57

    8:30

    发车时间

    7:00

    7:27

    7:44

    7:59

    里程/km

    0

    84

    126

    300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列车由上海驶往苏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62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
  • 21. 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火车头距离桥头200m处鸣笛,鸣笛5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至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计算火车的速度;
    (2)、计算大桥的长度;
    (3)、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