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历史8月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2-09-0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著作的相关记述。这反映出(    )

    主张

    出处

    “若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

    《左传》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道德经》

    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倾向 B、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民主思想得到传承与发展 D、社会转型对学术文化的客观要求
  • 2. 汉初,统治者颁行“复弛商贾之律”,文景之时,商贾“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汉武帝时,商人又受到沉重的打击,其对国家的威胁受到抑制。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
    A、推行了休养生息政策 B、加强了经济控制 C、规范了商业市场秩序 D、解除了国家威胁
  • 3. 贞观年间,唐太宗改革科举制度,通过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和考试次数来网罗各种人才;推行官员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制举制度和自学成才者向官府乃至皇帝自荐的自举制度;对于年老、丧失活力的官员,唐太宗还制定了致仕制度,以便吐故纳新。这些举措(    )
    A、使士族丧失了政治影响力 B、提高了官员的参政积极性 C、扩大了封建统治社会基础 D、标志着察举和科举的结合
  • 4. 如表所示为宋代耕牛贸易摘录。据此可知,宋代(    )

    时间

    摘录

    太宗时期(976—97年)

    贷陈、蔡州(河南地区)民钱。以便其买牛而耕

    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

    拨常平钱贷麟、府、丰州(与西夏边境地区的州府)曾经被西贼劫按耕牛的人户买牛

    高宗建炎二年(128年)

    拨五万贯贷淮东(江苏安徽地区)人户买牛

    A、官府推行抑商政策 B、农耕技术实现了突破 C、小农经济得到维护 D、牛耕生产区域差异大
  • 5. 明清时期,当乡约与圣谕结合时,乡约就变了味,其主体不再是民众而是国家,“官僚的介入,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虽然增强了其约束力量,却是乡约走向异化的开始”。乡约走向“异化”主要是指(    )
    A、尊祖聚族意义的消失 B、民间自治精神的偏离 C、家国一体特征的削弱 D、基层教化功能的剥离
  • 6. 如表反映了棉花、棉纱进口数量及其占进口总值(100)的比重情况。据表可知,当时的中国(    )

    时间

    棉花

    棉纱

    数量(公担)

    按值计占进口总

    值的比重(%)

    数量(公担)

    按值计占进口总值

    的比重(%)

    1871—1873年

    151491

    3.8

    37791

    2.8

    1881—1883年

    106373

    2.1

    118020

    5.8

    1891—1893年

    54567

    0.9

    704877

    14.6

    A、棉花种植业得到快速发展 B、传统手工纺织业受到冲击 C、中国沿海自然经济己解体 D、民族危机的程度日益加深
  • 7. 科举制废除后,清政府在新政中设课吏馆训练、考核候补官员,但各省课吏馆“往往有屡列优等,依然未得一差,未委一缺者”,如江苏课吏馆“凡季课前列人员,三月之中不过一二人能邀差委,其余徒列前茅”。有论者认为,“夤缘请托之风,各督抚终不肯绝也”。这反映出清末(    )
    A、人才选拔制度的异化 B、新式教育遭到传统势力抵制 C、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 D、政治变革影响近代教育发展
  • 8.   1928年中共六大以后,中共中央向共产国际报告了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情况,并高度赞扬:“惟朱毛在湘赣边境所影响之赣西数县土地革命确实深入了群众。”这反映出当时(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影响扩大 B、共产国际称赞毛泽东的做法 C、党内普遍认可“工农武装割据” D、中国民主革命处于低潮时期
  • 9. 建国初期,围绕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党内出现了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优先进行生产关系的改造,一种观点则侧重于优先工业化,最终形成了“一化三改,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一化滞后,三改超前”的状况,这说明(   )
    A、工业化道路应服从于所有制改造 B、经济建设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 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D、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 10. 如表是宜兴紫砂壶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阶段

    紫砂壶生产状况

    1955年—20世纪70年代末

    1955年,“宜兴紫砂壶生产合作社”成立。1955年,国营“宜兴紫砂壶厂”建立

    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80年代初,民营紫砂壶厂陆续建立。1998年,国营“宜兴紫砂厂”改制为民营。紫砂陶匠和私人工作坊大量涌现。

    A、宜兴紫砂厂由国营转为民营代表了历史发展方向 B、宜兴紫砂转型说明民营比国营更能促进生产发展 C、宜兴紫砂转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标志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宜兴紫砂厂的成功转型
  • 11. 雅典的民主让柏拉图无限悲愤了,因为它把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以“败坏青年,鼓吹异邦信仰”罪判了死刑。法庭上的苏格拉底,一以贯之着“自认无知”的反讽智慧,足以令那些由皮革匠等组成的陪审团恼怒了。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陶片放逐法存在弊端 B、雅典公民充满了自律精神 C、雅典处于民主最高峰 D、雅典民主制度潜藏着危机
  • 12.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视为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并将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国家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    )
    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 B、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 C、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 D、认为中国落后在于封建专制
  • 13. 王加丰在《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中列出1600年运入欧洲部分商品的统计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经好望角

    经地中海

    胡椒

    100——200万磅

    300——400万磅

    丁香、靛蓝、肉豆、药品

    35——65万磅

    70——100万磅

    A、欧洲与亚非美洲联系更加紧密 B、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 C、商业革命导致贸易内容的改变 D、传统商路仍发挥重要的作用
  • 14.   1955年起,(苏联)政府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1958年6月,政府还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这些举措(    )
    A、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 B、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 D、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 15. 如图是不同作者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不同认识,据两个图片可知(    )

    A、作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B、漫画没有史料研究价值 C、美国侵犯西欧国家主权 D、荷兰政府的认识较全面
  • 16. 1934年1月10日,罗斯福政府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进入7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美元在全世界泛滥成灾,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并且停止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次贬值10%.美国采取这些措施(   )
    A、一定程度刺激了国内消费市场 B、维护了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比值 C、利于开拓美国的国际贸易市场 D、巩固了美国世界金融霸主地位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近代中英的农书】

    材料一:近代早期英国农书写作是在人口、农业、教有等方面发生变革的背景之下兴起的。据统计,16世纪有13位农业作家写作农书,而到1601年至1650年已有18位农业作家写作农书。这些作家既写作了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方至林业、渔业等在内的综合性农书,又写作了仅仅涉及农业生产某个方面的专业性农书。农书写作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乡绅是农书的主要读者,对农书有较大的需求。农书再版的总次数不断增多。这些农书在一些地方充当了传播优良农业技术的媒介,推动了近代早期英国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邓绍兵《近代早期英国农书写作的兴起》

    材料二:明清农书的编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明清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的“食众田家”问题,在刺激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又促进了很多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普及。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空谈心性无助于政权稳定,遂把农业生产活动当作“修齐治平”的根本。农业生产实践引发了他们编着农书以传扬“经验农学”的愿望刻书技术的发展为农书的大量刊刻创造了条件。明清农书的数量可观、内容广博,涵盖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学的成就。

    ——摘编自林霞《明清农书的创作特点及其影响情况研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早期英国农书写作的特点及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农书编纂呈现出繁荣景象的原因。
  • 18. 【近代人物思想的转变】

    德高望重的董必武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元老。他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就渡过了波澜壮阔和跌宕起伏的一段人生,是近代中国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见证人。

    董必武年谱

    1886年出生于湖北黄安县,6岁进入私塾

    1903年18岁考中秀才。

    1905年考入新式学堂;参加日知会,接受革命党人启蒙,阅读印刷品《革命军》《猛回头》《警示钟》和《民报》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放弃中学教员工作,到湖北军政府任职。

    同年加入同盟会,参与组建同盟会湖北支部。

    1912年响应宋教仁号召,组织领导国民党省议员竞选

    1914年刺宋案与二次革命后,赴日留学,接触到马克思主义。

    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以后,出任湖北省议会秘书长,但议会形同虚设。

    1919年通电支持五四爱国运动,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

    1920年创办武汉私立中学,为学生购买《共产党宣言》《新青年》;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参与党纲起草工作。

    ——摘编自《董必武选集》《董必武年谱》等

    (1)、依据材料,概述董必武在前半生完成了哪两次思想的转变?
    (2)、依据上述年谱和所学,指出影响董必武思想观念的主要因素。
  • 19. 【中英劳资关系】

    材料一:1538年,英国维斯波彻的21名制鞋劳工进行罢工,派代表去召集所有雇主与他们谈判求增加工资。1563年,英国政府颁布《学徒法令》,其中心议题是工资管制及其执行题,它成了此后两百年英国劳工立法的框架。法令明确规定应根据物价水平来厘定工资标准的基本原则。为威慑违反法令的劳资双方,法令规定:“雇主支付超过额度的工资予以监禁10天并罰款5英镑,接受该工资的雇工则要被监禁21天。“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经济出现空前繁荣,工人生活水平明是提高,《工会法》和《雇主与工人法》陆续通过,政府逐步调整其角色。1856年《调解法》的颁布意味着政府调节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该法规指导思想是尊重劳资双方,以自愿主义取代之前的法律强制方式。

    ——摘编自《英国工业化时期的工资问题、劳资冲突与工资政策》

    材料二: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政纲中提出:“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1926年,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承认工农群众为国民革命的主力军,提倡保护国内新兴工业;保障农工团体,扶助其发展。大会提出改良工人状况的决议案。南京政府根据国内劳工状况的实际和国际上的形势,于1929年公布《工厂法》,该法有些条文未考虑工厂的实际问题,与企业的具体情况脱节。1932年民政府公布了《修正工厂法》,该法旨在扩大法规的适用范围,以加强对工厂与工人关系、工厂组织和管理的规范。总之,国民党对工厂法制定付出了相当的努力,从法律层面承认工厂应为工人提供合格的劳动条件和福利设施,也使得企业解雇工人时必须依照其规范行事。

    ——摘编自《民国工业企业劳资关系研究1912-1937》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学徒法令》颁布的背景和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在劳资关系立法中存在的相似之处及其原因。
  • 20. 【历史人物的评价】

    历史人物的“是与非”。以“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为主题的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了相关的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

    评价历史人物,应秉持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以他们的历史行为和社会行为为根本,在具体的历史坐标中定位、衡量其所作所为是否顺应了时代大势,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愿望。

    ——环球网时评

    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毛泽东


    材料

    1916年秋,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陈独秀连加痛驳,谓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的因缘,孔子提倡的道德礼教为封建时代的道德礼教,他的伦理学说与共和立宪政体相违。此后,李大钊、吴虞等人也对礼教进行了大力批判,胡适还提出了“打孔家店”的口号。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受封建正统主义历史观的影响,曹操长期被当作“奸臣”的代表而存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郭沫若、翦伯赞为代表的历史学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重新评价曹操,对其给予了应有的客观评价。

    ——摘编自李丞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人物评价中唯物史观的运用研究》

    2008年11月2日,“清光绪皇帝死因”研究报告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一系列现代专业技术手段确证:光绪帝死于急性砒霜中毒。这就为客观评价慈禧及慈禧与光绪的关系提供了确凿的事实基础。

    ——摘编自黄金凤《评价历史人物的若干原则》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认识到了历史人物评价受所处时代与阶级影响,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人物评价与历史研究的状况紧密相联。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